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岳父是崇祯

作者:隔壁小王本尊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41章 决胜

书名:我的岳父是崇祯 作者:隔壁小王本尊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1

一阵沉默,无言。

大清王公们沉默了,这话,这话是极有道理的,若是放任这支明军活着回去,再过几年

再过几年那还了得么

洪承畴咬着牙,阴毒道:“主子,这股明军从西线赶来,又在咱们眼皮子底下,躲了最少四五天,如今必是人困马乏。”

“对呀”

大清王公们被提醒了,大清被这股明军打的慌了神,无形中生出几分畏惧,大可不必。

这股凶悍的明军已经连续作战好些天了,明军也是人,是人就要睡觉,吃饭,是人就会累。

看了看洪承畴,济尔哈朗做出了决断,低沉道:“增兵。”

洪承畴的话说服了他,拼着上三旗承受伤亡,他也要将这股可怕的明军留在这喜峰口

“哗啦。”

甲胄响动,又是三千旗兵投入战场。

关上,硝烟弥漫。

正面守的稳如泰山,炮火给三千镶黄旗兵造成了惨重的杀伤,可这些清兵十分顽固,死也不退

甚至还冒着炮火,一个个趴伏在地,一寸寸的往上爬,一个个躲在岩石,树后偷偷的射箭。

不肯退,那就打

“哗啦”

一排火枪架在了关墙上,开了火。

“砰,砰噼啪”

碎石横飞,碗口粗的树木倒下,镶黄旗的伤亡在增加,可

“嗖”

一支破甲重箭,擦着周世显的脖子掠了过去,将亲兵,参谋军官们惊出了一身冷汗。

“大人”

“嘈”

周世显爆了粗,这箭射的挺准呀,硬弓强弩跟火枪比也有优势,比火枪射的准。

这上三棋死硬死硬的,承受了如此惨重的伤亡,竟然还能死撑着不退,他正面的火力强大,守的稳如泰山。

可侧翼正在承受着猛烈的攻击。

他的左翼有一段关墙,因为年久失修塌陷了,他已经让辎重营修补过了,堆上了一些沙包将缺口堵住。

可这段缺口明显比正面矮了一截,也不怎么坚固。

就是矮了这么一截,导致防守那里的凤威军射界不好,无法对攻山的清军造成火力覆盖,就是这么一个弱点,就被清军抓住了。

这一段沙包垒成的关墙,也成了整条防线上最大的缺陷。

很快清军开始增兵,猛攻左翼,大批清军蜂拥而来,射出一根根重箭,一眨眼左翼那段低矮的关墙,战斗进入白热化。

“大人,我带人去。”

石亨跳了起来,带了两个哨猫着腰,沿着关墙扑过去增援。

箭如雨下,清军抓准了弱点猛攻,只要攻破了左翼这段低矮的关墙,凤威军就得打白刃战。

和上三旗白甲兵打白刃战

还是算了。

周世显只好动用预备队,不停的将兵力填进去,又让炮营集中火力驰援左翼,这才稳住了战局。

烽火连天。

这场仗从午后一直打到了晚上,清军终于退下去了。

可河对岸,清军大营亮起了火把,沿着滦河蜿蜒,瞧着就像一条长长的火龙,仍在调集兵力。

“还不走”

看样子清军没有退兵的迹象。

“呵呵,哈哈哈。”

周世显大笑起来,李迁大笑起来,凤威军官们大笑起来,不走了,那就打呗,看谁更能承受伤亡。

对岸,清军大营。

伤兵满营,受伤的清兵在惨叫,流血,几十个萨满开始做法,可成片的惨叫声还是让大清王公们脸色铁青。

镶黄旗伤亡最惨,三千出战的勇士几乎全军覆灭,连大清第一勇士鳌拜都战死了,一百多个白甲兵只跑回来八个

这样惨重的伤亡让大清王公们心中滴血。

不说白甲兵了,培养一个红甲兵多难呀

一个满人子弟从出生,到长大,习武,通过层层考核才能当上旗兵,在一场场血战中立功,晋级多难啊

可在这喜峰口,在这关前不到三里的山坡上,断送了这么多旗兵的命,这是在刨大清的根

“洪承畴”

豪格一把揪住了洪承畴的领子,咆哮着:“你干的好事”

洪承畴面色铁青,咬着牙一言不发,只是看了看老主子郑亲王,郑亲王略有些佝偻的腰杆挺了起来。

“住口”

郑亲王喝住了豪格,把洪承畴叫到身边,安慰了几句。

这一仗,让他想到了当年在大凌河畔,那些死战不退的大明浙兵,那一战浙兵的车阵,火枪同样让大清伤亡惨重。

可最后大清还是全歼了那股浙兵。

没别的办法,就是活活累死的,耗死的。

从大清郑亲王牙缝里,挤出了一个字:“攻”

仗打到这个份上,就差最后一口气。

入夜,龙井关再次爆发激战。

大批清军又涌了上来,趁着夜色,郑亲王调整了兵力部署,猛攻凤威军左翼的那段矮墙

火炮,火枪爆鸣声,嘶吼声,喊杀声响彻云霄。

清军悍勇,一个个叼着刀,背着长弓箭壶,都是手足并用,红着眼睛往上爬,夜黑如墨,激战如火。

放眼望去本就不怎么宽阔的关前,尽是密密麻麻的清兵。

“到我了”

又有一个年轻的参谋军官跳了起来,悍不畏死,带着两个哨的兵驰援左翼去了。

周世显手中的预备队越来越少。

左翼已有不少清军冲到近处,不断有人倒下,还活着的疯狂射箭,还有的扛着云梯往上冲,一个个好像发狂的野兽。

“上三旗,真凶啊。”

夜幕下全线激战,黑暗中,无法分辨清军的动向。

“大人。”

李迁有些急了,低低道:“我带人去”

周世显沉吟不语,良久才道:“叫他们固守,待援”

左翼那段关墙打的很惨烈,但他相信忠勇的部下是可以扛住攻击的,喊杀声震天。

以至于靠着火炮发射时的辉映,娜木钟心神战栗,她从未见过如此惨烈的战斗。

她瞧着周世显俊朗的脸,虽然狰狞却不是害怕,而是坚定,这个明国男人脸上只写着一个字。

杀一个是一个

夜风变得越来越大,喊杀声震天。

“嗬嗬,嗬嗬。”

野兽般的嘶吼,并非只有关外野蛮的清兵独有,处于搏命状态的凤威军士兵,也发出了这样低沉而慑人的嘶吼。

“杀”

血战一夜,天亮了。

清军放弃了进攻,在锣声中潮水般退了下去。

“呵呵,哈哈哈”

周世显仰天大笑,这不是一座关城,而是两个民族之间忍耐力的比拼,这是决定未来百年,千年,整个民族兴衰荣辱的战争。

滦河静静流淌,可河水已经被染红了。

大清王公一个个保持着沉默,河对岸是漫山遍野的尸体,一个个横七竖八的躺着。

胆子小的贝勒,汉官,一个个筛糠一般哆嗦了起来。

“呜呜。”

一个七八岁的小贝勒,大哭起来:“我要回家”

喜峰口,血火地狱。

可济尔哈朗铁了心,要全歼这股凶悍的明军,就像当年在大凌河畔全歼浙兵,他又开始调遣兵马。

大清虽然伤亡惨重,可这股明军也顶不住了

“上,上”

河对岸清军再次集结。

“骨碌碌。”

手持战刀,双目微闭,周世显盘膝坐地,天快亮了,他命人将四门八磅重炮运了上来。

这四门八磅炮运上来也不容易。

“大人。”

炮队官一头的大汗,低低道:“准备好了。”

周世显摆了摆手,轻道:“装填。”

连续作战,凤威军十分疲惫,他已经快要弹尽粮绝了,最后把压箱底的重炮搬了出来。

目标河对岸的清军集结地。

“骨碌碌。”

实心炮弹滚进了炮膛,一块块青砖垫了上去,金光灿烂的炮口高高扬起,对准了滦河对岸的王旗。

“试炮。”

不多时,重炮发出了怒吼。

“呜”

“四发炮弹划破了夜空,在空气中发出尖锐刺耳的低鸣,向着滦河对岸的清军大营飞去。

“轰,轰”

龙井关随之微微震颤。

“骨碌碌。”

很快大炮复位,装填,调整刻度,又是一颗颗硕大的炮弹滚入了炮膛,轰鸣起来。

“呜轰”

河对岸,清军大营。

重炮轰鸣声一响,洪承畴立刻就察觉到不对劲了,他曾大明督师,对大炮这东西可十分在行。

“主子”

他猛的向一侧扑出,将郑亲王扑倒,死死护在身下,白净的脸上露出狰狞神色。

“走,带着主子,快走”

“轰,轰”

重炮的怒吼,轰鸣中,大清王公们心神战栗,最后的勇气也被这战争之神的怒吼摧毁了。

“希律律”

人喊,马嘶,正黄旗护兵蜂拥上前,簇拥着济尔哈朗,豪格一群王公仓皇北撤。

最终上三旗也没有拿下龙井关。

关城上,连续作战十来天的凤威军也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无力追击,清军一退,好些士兵倒头就睡,怎么叫也叫不醒。

累,太累了。

第二天,清晨。

“快,快”

一只兵马从龙井关后方,沿着谷道疯狂的用来,一个秦军将领带着兵冲上了关城,呆住了。

凤威军上下躺倒一片,正在呼呼大睡,只有一些医官强撑着眼皮,正在给伤兵清洗伤口。

滦河两岸,山野间一片死寂。

大举来援的秦军士卒一个个冲上关墙,小心的跨过熟睡中的凤威军士兵,接防了龙井关,放眼望去。

一片惊呼声四起。

“嘶”

关城外密密麻麻的全是清军的尸体,天空中成群的秃鹫盘旋着,不时发出一声声鸣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