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星球建造师

作者:火洞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42章 无线电力传输技术

书名:星球建造师 作者:火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7:17

在这些汽车行业以及相关制造业都在关注何星舟的下一场直播时,何星舟正在研究所内跟研究团队一起研究无线充电技术。

他们的无线充电不是类似手机那样便捷式电子产品的短距离无线充电,而是功率更大的,给金属空气动力电池充电的技术。

何星舟设想,他的电磁浮车可以采用多种充电方式。

其一就是最传统的,利用充电桩充电。这样无疑会降低物流运输的效率,所以改进方案有更换电芯,只要更换金属空气电池的电芯,用时不过十秒,就能让电池“满血复活”!

这两种方式,他们目前都能做到,何星舟仍然不满意。

他期望磁悬浮车能够做到完全无缝衔接的充电,这便是大功率无线充电技术。

“消耗100单位能源,已解锁短距离无线电力传输技术。”在科技树上,何星舟解锁了这项技术。

在这项科技上,还有中距离,长距离,甚至以光年为距离的超远距离能源传输技术。

比如利用光这种“波”将能量传输等等。这种技术,也是以后建造戴森球所需要的一种能源传输技术。

何星舟解锁的,是利用电磁场能进行的短距离的能量传输。

将这些知识吸收掌握后,何星舟召开研究会议。

“诸位。”会议室里,都是电力工程师和科学家,其中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国家电网以及电学、电磁学研究院。

“我认为,既然磁悬浮车需要在路面铺设磁性材料,我们可以对路面磁性材料再进行进一步改造。”何星舟拿出自己的设计方案,给每个人查看。

“早在1890年,尼古拉·特斯拉就做过无线电力传输试验。他曾设想过把地球作为内导体,把地球电离层作为外导体,通过放大发射机以径向电磁波振荡模式,在地球与电离层之间建立起大约8Hz的低频共振,利用环绕地球的表面电磁波来传输能量。”

“这个想法太过前卫,虽然没能完成,但后来的科学家从理论推算,如果使用自由空间波导束波可以达到近乎百分之一百的传输效率。”

“现在我所设想的,便是在磁性路面铺设一层装置,可以使得电磁浮车与路面之间的磁场发生谐振。这段路面连接电网,将电能以电磁场谐振的方式传输给电磁浮车的无线电能接收器,将其转化成电能,再储存在电池中。”

“这样一来,我们的磁悬浮车就无需停下来充电,或者更换电池!它在行驶的时候就能充电,将物流效率发挥到最高!”

这个时候,没有人回应他的话,因为所有的专家都在阅读他发放的材料,上面写着《短距离电磁耦合感应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方案》。

足足半个小时后,才有人陆续发言。

“从理论上分析,完全没有问题!”一名电力学专家喃喃自语道。

“无线电力传输技术,我们一直有研究,但都是基于电磁波传输微波能源,转化成少量电能。这种电能顶多只能让手机电池充满电,何总工方案里的无线电力传输功率,至少是我们的一千倍!”电网的工程师握着方案文件,激动的浑身颤抖。

“按照这个方案,不仅可以制作路面与电磁浮车的无线电力传输,还可以制作出短距离的无线电力传输装置!”

“在我们国家的一些特殊地区,铺设电线和电网非常麻烦,要是按照这种技术设计出无线电力传输塔,岂不是能给我们减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成本?”

这些专家们已经开始发散思维,想到了这种技术的各种运用场景。

“是啊,这技术一旦推广开来,传统的电动汽车也能使用。还有其他的电子产品,如果安全性能得到保障,能完全推广到家庭生活中。”

“一个居住小区里,甚至都不需要签电线,在小区里建造无线电力传输塔,只需要家里安装了无线电力接收装置,就能拥有电能!”

“所有的电器、智能设备,都会因此改变!变得更加便捷好用!”

……

他们越说越兴奋,甚至都开始讨论如果建造全国性的无线电力传输网络。

何星舟一脸笑意,这真是他所想达到的效果。

制造电磁浮车,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目标,达到目标的过程中,所研发的各种科技,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这些技术运用在各个方面,才能带动整个国家整体的科技水平进步!

“咳咳。”何星舟打断了他们的讨论,说道:“诸位,大家先别忙着激动。”

“这种短距离的无线电力传输,还达不到建造电网的水准,安全性之类的也有待研究和改进。”

“你们可以继续深入研究,但在此之前,我们得先做一段实验室的无线充电磁性路面出来。”

“对,对,对!一口吃不成胖子,先把这个电磁浮车的无线充电搞出来,也当是为我们建造全国无线电网做技术储备!”

他们倒是提醒了何星舟,自己的计划中应该加上在全国建造无线电力传输电网!甚至是环绕整个地球的行星无线电网!

自己还得解锁中等距离无线电力传输技术,然后跟玄武执行官们讨论。

众人收下心,开始仔细分析和讨论如何给电磁浮车在行驶过程中充电。

“全部路面铺设充电路面不现实,造价太高,我们可以设定某一阶段为充电路面,电磁浮车进入该路段时,将自动开启充电状态,并且设施一个充电保护模式,作好各种安全设施。”

“如果在雷雨天,充电会不会受到雷雨天气干扰,要不要停止充电?”

“如何避免单一车辆事故时,影响路面或者道路上其他电磁浮车的充电?”

……

就算有了技术,他们也得制定完整的规划才能实行。

于此同时,在无人驾驶技术小组,研究人员也正在对无人驾驶系统进行改进。

目前国际上将无人驾驶技术分为L0(无自动驾驶);L1(驾驶员辅助驾驶);L2(部分自动驾驶);L3(受条件制约的自动驾驶);L4(高度自动驾驶)以及L5(完全自动驾驶)五个级别。

何星舟团队里的专家,结合他们已有的研究成果,已经能做到L4级高度自动驾驶。

距离L5完全自动驾驶尚有差距,但在电磁浮车上进行L5级别的完全自动驾驶,反而比传统汽车容易一些。

因为电磁浮车目前必须在磁性道路上行驶,这就隔绝了很多复杂的驾驶场景;它的速度,调控等,让它必须纳入智能交通网络,进行统一调控,如此一来,实现电磁浮车的L5级自动驾驶并成了这个项目中最简单的一项研究,反倒不需要何星舟亲自参与。

一切都在紧张有序的进行着,何星舟的电磁浮车,即将问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