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铸工先锋

作者:文耕骏驰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101章:光线

书名:铸工先锋 作者:文耕骏驰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7:06

岗城,这座现代化的都市在夜幕的笼罩下显得格外宁静,但这份宁静之下却隐藏着一丝不为人知的异动。高周执,一位在化学领域的研究员,此刻正站在他位于岗城市中心的研究所窗前,凝视着远处那些看似寻常却又透露出异样光芒的街区。

某天傍晚,当他结束了一天紧张的实验,漫步在回家的路上时,一种异样的感觉悄然爬上心头。夕阳的余晖洒在前方,但那些光线似乎并不遵循常规,它们在穿过某条街道的转角时,竟微微扭曲,如同被无形的力量轻轻拨动。

起初,高周执以为这只是视觉上的错觉,但作为一名科学家,他有着敏锐的感觉。他停下脚步,仔细观察,并迅速从背包中取出随身携带的小型光谱分析仪。随着仪器的滴滴声响起,屏幕上显示的数据让他大吃一惊——这些光线在特定区域内确实发生了异常的折射与弯曲,而且这种现象似乎与任何已知的物理定律都不相符。

这种现象不仅限于视觉上的错觉,更伴随着一系列无法用常规科学解释的物理变化。作为科研人员,高周执敏锐地意识到,这背后可能隐藏着某种未知的能量或物质在作祟。

“这不可能仅仅是自然现象,”高周执喃喃自语,眉头紧锁。他转身走向实验室,心中已暗自决定要揭开这个谜团。实验室里,各种精密的仪器闪烁着冷冽的光芒,它们静静地等待着即将展开的探索之旅。

高周执首先启动了一台高灵敏度光谱分析仪,这台仪器能够捕捉到极其微弱的光谱变化,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他站在仪器前,专注地调整着参数,屏幕上逐渐显现出岗城各区域的光线数据。随着数据的不断涌入,一个清晰的规律开始浮现——光线扭曲的区域总是伴随着某种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异常。

“是电磁波在作怪吗?”高周执心中生疑,但很快他又摇了摇头,“不,这不仅仅是电磁波的问题,更像是有某种物质在干扰光的传播。”

为了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想,高周执决定亲自前往光线扭曲最为严重的区域进行实地考察。他穿上特制的防护服,携带了必要的采样工具和检测设备,驱车前往了岗城边缘的一片工业区。

高周执手持手电筒,小心翼翼地穿梭在厂区之间。每走几步,他都会停下脚步,用仪器检测周围的光线和电磁波情况。随着他逐渐深入,光线扭曲的现象愈发明显,仿佛整个空间都被扭曲成了一幅幅抽象的画卷。

罗韶提出光线扭曲的现象可能是由于大气环境导致的,类似于海市蜃楼效应,为高周执和他的团队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向。海市蜃楼,这一自然界中的奇妙现象,确实是由大气中的光线折射、反射和全反射造成的,它能够让远处的物体看起来像是悬浮在地面之上或海平面之下。

罗韶解释道,“这类似经过棱镜后光线折射。”

光线以一定的角度从空气或其他透明介质射向棱镜的表面。这个表面通常是棱镜的一个侧面,它作为光线进入棱镜的入口。

根据斯涅尔定律,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存在一个固定的关系,这个关系取决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折射率较高的介质中,光线更趋向于界面法线方向传播,因此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在棱镜内部,光线按照折射定律确定的折射角继续传播。由于棱镜的两侧面通常与底面成一定角度,光线在棱镜内部会经历多次折射,每次折射都遵循斯涅尔定律。

棱镜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它能够根据光的波长将光线分散开来。这是因为不同波长的光在相同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因此它们在棱镜内部经过多次折射后,会以不同的角度从棱镜的另一个侧面射出,形成光谱。

光线从棱镜的另一个侧面射出,此时光线已经按照其波长被分散成了不同的颜色。出射光线的方向与棱镜的形状、折射率以及入射光线的角度都有关。

面对这一猜想,高周执决定带领团队进行更为全面的考察和实验。他们首先分析了当时的大气条件,包括温度梯度、湿度、风向等可能影响光线传播的因素。同时,他们也利用气象卫星和地面观测站的数据,对事发区域的大气环境进行了详细的建模和模拟。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数据分析,他们发现虽然大气环境确实会对光线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在那次观察到的光线扭曲现象中,大气折射的作用并不足以解释所有的异常。特别是在考虑到光线扭曲的强度和范围时,单纯的大气折射似乎难以达到那样的效果。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大气环境完全没有作用。高周执和他的团队认为,大气环境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光线扭曲的现象,或者与地下矿物的引力波动产生了某种协同作用。为了验证这一假设,他们设计了一系列复杂的实验,试图在控制大气条件的同时,观察光线扭曲的变化情况。

随着实验的深入,他们逐渐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在某些特定的气象条件下,光线扭曲的现象会变得更加明显;而当他们改变实验区域的大气成分或温度梯度时,光线扭曲的程度也会有所变化。这些发现加深了他们对大气与光线相互作用的理解。

但是,大气折射的作用并不足以解释所有的异常。这说明这个发现还是很特殊的。高周执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科学发现。他立刻联系了自己的研究团队,并决定将这一发现作为新的研究方向。经过数日的周密规划与准备,他们重返那片光线扭曲的区域进行深入探索。

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实验与数据分析,他们逐渐揭开了这一现象的神秘面纱。他们设想,在这片区域的地下深处,隐藏着一种极为罕见的矿物,这种矿物在特定条件下能够产生微弱的引力场波动,进而影响到周围空间的光线路径,造成光线扭曲的视觉效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