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重生末世:开局中奖3000万

作者:六根韭菜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1741章:北境粮食收获!

书名:重生末世:开局中奖3000万 作者:六根韭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47

北境。

风雪交加。

围墙之外,皑皑积雪如厚重的棉被,覆盖着大地。

雪花在寒风中肆意飞舞,仿佛天地间唯一的舞者。

呜呜呜——

寒风如刀,刮在围墙上守卫的脸上,他们即便戴上了面罩,但寒冷依旧穿透了面罩。

他们的眉毛,连带着针织面罩都是冰雪。

而围墙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温室大棚被厚重的雪压得微微弯曲,仿佛是在迎接这场自然的考验。

暖意蒸腾的大棚内,人们穿着薄薄的短袖,挥动着锄头挖土,汗水在他们的额头上凝结,与外面的冰冷形成鲜明对比。

温室大棚顶上。

几个男人拿着铲子在大棚顶上铲雪。

这个温室大棚采用的是PVC阳光板材质,与塑料薄膜所不同,更加坚固,甚至能够站上人。

此外,温室大棚主体框架采用的都是龙骨精钢,极为稳固,承压能力极强。

如果放在末世前的那种普通,采用塑料薄膜覆盖的温室大棚,早就顶不住了。

雪,太大了。

如果是一般的中小雪,或者是间断性下雪,根本不需要有人在温室大棚顶上清除积雪。

光靠温室大棚自带的热系统,就能够将温室大棚上面的积雪融化。

但现在一直在下暴雪,连续几天不清除积雪,容易将大棚压变形,即便再坚固的龙骨框架,也是有局限的。

单正尽量稳住身子,用铲子推开积雪,往边上推。

哗啦啦——

积雪被推到了温室大棚边缘,边缘有坡度,滑落下去。

“特么的,才两日没清理积雪,这积雪厚度就快半米高了,当初搞这个温室大棚,应该设计成三角形的,这样就不需要铲雪了。”单正骂骂咧咧,一边干着活,一边吐槽道。

在前面的孙守听到单正的话后,开口解释道:

“大哥,三角形大棚在顶部会形成尖锐的角度,这会大大降低空间利用率的。相比之下,拱形或平面形大棚能提供更均匀的空间分布,使得作物能够更均匀地接受光照和水分,从而提高产量。”

“叽叽歪歪。”

单正心情不好,“你小子怎么知道这些的?”

孙守笑着说道:

“之前的培训课啊,秦老师他们不是跟我们普及过这些知识嘛。”

“哦。”单正翻了个白眼。

大冬天,下着这么大的雪,他们还得站在这么高的温室大棚上清除积雪,真是难受啊。

北境这边人少,种植人员加上作战人员,都不到3000人。

但北境这边种植面积又广阔,他们这些种植人员,不仅仅要维持温室大棚的正常种植,又得清扫积雪。

甚至,有些人还要轮岗上围墙守卫。

没办法,他们这边的人不到总部基地的三分之一。

遇到这种极端天灾时候,他们要比以前忙太多了。

随着积雪被他们从温室大棚棚顶推下去,下面的人也赶紧将大棚两边的积雪用铲车铲到一边。

累。

呼吸急促,吸入的冷空气,让他们的喉咙极为难受。

甚至有些人喉咙因为太干燥,破裂出血,吐出来的唾沫都是带着血星的。

呼啦呼啦~

北境外城中,屹立在那根杆子上的大樟树基地旗帜,迎风飘扬。

一辆车从内城中驶出。

嘎吱~

越野车停了下来,李浩然穿着厚厚的军大衣走了下来。

踩在积雪上,他半个靴子都陷入积雪之中。

十厘米厚的积雪。

“今天是谁负责外城路面的铲雪工作?”李浩然朝着后面的朱晓问道。

朱晓想了想后回答道:

“应该是老鹰他们。”

“让老鹰过来,怎么积雪还这么厚?”李浩然皱眉道。

朱晓闻言,赶紧解释道:

“李主管,不是我帮他们说话,而是人手实在不够,北境外城数万亩,这么大的面积,他们又要忙着清扫积雪,又要种植,实在是干不过来啊。”

李浩然闻言,想了想后说道:

“上车,转一圈了解下情况。”

他们上了越野车,这辆越野车的底盘距离地面有半米高,算是底盘比较高的车了。

在大雪之中,那种底盘低的车根本就开不了。

越野车在雪地中行驶,行驶了一段路之后,他们发现前面的主干路积雪厚度低了许多。

就在他们前方,就有四辆铲雪车并排铲雪。

路上,他们又看到了温室大棚上正在忙活着铲雪的人,还有温室大棚中间,也有铲车在铲雪。

一路走来,到处都是铲雪的人。

李浩然看到这一幕后,这才明白过来,老鹰他们并不是偷懒,而是因为着实是干不过来。

内城一千号人,但面积只有数千亩,外城两千号人,但面积有数万亩,而且绝大部分都种植了庄稼。

每日光是管理这些温室大棚,起码就要上千号人。

围墙值守也要大几百人,这样算下来,估计就只有三四百人在清扫积雪了。

加上轮岗休息,人手就更短缺了。

李浩然看到一处温室大棚门敞开着,里面的热气蒸腾而出。

他连忙让朱晓停车,走了过去。

他还没走到温室大棚门口,就看到一辆小型卡车从里面行驶出来。

卡车车斗上覆盖了一层防水布,看那鼓鼓囊装着的,应该是刚刚收割下来的粮食。

由于温室大棚的空间原因,中大型卡车无法进入温室大棚,所以粮食运输只能够通过这种小型的卡车或者皮卡车。

李浩然走进了温室大棚中。

一座温室大棚有三亩,将近两千平,温室大棚都是统一规格的。

温室大棚中,有一辆玉米收割机,在不断收割那些玉米,旁边并排行驶了一辆小卡车。

这台收割机,可以将玉米棒子外面的那一层叶子剥开,露出里面的玉米粒,然后经由传送带,输送到了旁边的那辆卡车上。

此外,剩余的玉米须与玉米叶子被喷到边上。

玉米须拿来晾晒制作成烟丝。

至于玉米叶与玉米杆,则拿来做饲料,喂养给北境中的牲畜。

北境之中,也有养殖场,不过规模没有总部基地大。

这边养殖的猪牛羊,除了供给给北境中的人食用之外,绝大部分都拿来输送给了石油城。

这也是为何石油城一直能够稳定供应肉制品的原因,光靠幸存者在外面狩猎抓捕到野生动物是无法满足交易集市市场需求的。

咔擦咔嚓——

在玉米收割机后面,有十几人把玉米须薅下来,丢到一个篮筐中,然后将整个玉米杆与玉米叶子,丢到后面的粉碎机中。

粉碎机将玉米杆与玉米叶子打碎,充当饲料。

看着眼前粮食收获场面,李浩然的心情也变好了许多。

距离李浩然不远的地方,有个人蹲在地上,捏起地上的土壤研究查看。

口中喃喃道:

“土壤肥力有些不够了,下一季度恐怕就得把秸秆还田了。”

这些玉米杆、玉米叶,除了拿来充当饲料之外,其实也可以作为有机肥料和覆盖物。直接将秸秆撒在土地上,可以逐渐分解并提供养分,帮助土壤保持湿度、减轻害草和培肥植物。

如果每次都将的秸秆带走,又不对土壤增加肥料的话,久而久之,土壤会变得越来越贫瘠,到后面庄稼产量越来越低。

现在北境种植这么多的庄稼,肥料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

1、从总部基地运输的化肥。

2、北境中的人与牲畜排泄物,经过堆肥处理后形成有机肥。

3、靠这些粮食的杆子叶子粉碎后,还田堆肥。

“秦老师,李主管来了。”秦洛书旁边过来一个人,低声提醒道。

秦洛书闻言,赶紧往后看去,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的李浩然。

李浩然的身份可不低,据他所知,乃是大樟树基地管委会会长的儿子,冰封天灾到来之前,会长把他儿子送到了北境这地方来。

估计是镀金来了。

李浩然在北境的身份是内务主管,这个职位除了军事,北境中的一切事务他都可以管理,农业也不例外。

位高权重。

秦洛书是章齐物教授的学生,章齐物是末世前农学界的泰斗级别人物。

师出高门,他现在在北境中主管农业种植一事。

他头上有两个领导,一个是谢伟山,更高的一个领导则是这位李浩然了。

谢伟山本身种植水平并没有他高,但资历比他强,加入大樟树基地时间长许久,所以担任正职,秦洛书担任副职。

但谢伟山有其他事情负责,非常忙。

所以基本上北境中的种植管理工作,都由秦洛书负责。

秦洛书站了起来,拍了拍手,朝着李浩然走去。

“李主管,您来啦。”

“最近有多少座温室大棚在进行收割呀?”李浩然看到了秦洛书后,点了点头问道。

秦洛书开口回答道:

“内城有5座,外城有55座,总计有60座温室大棚,共有180亩庄稼在最近一周要收割!”

“嗯。”

李浩然点了点头,问道:“我看你刚刚蹲在地上,是在干什么?”

秦洛书回答道:

“我刚刚是在查看土壤肥力,这个温室大棚中的土壤肥力有些不够了,我想着下一季收割之后,就不要把秸秆制作成饲料,而是拿去还田。”

“为什么?”李浩然问道,他不太懂还田这两个字的意思。

秦洛书想了想,没有用很专业的术语回答,而是转换了一下,用最为朴素的语言说道:

“土壤也需要有营养,没有营养种植出来的庄稼就收成就不好。这个营养来源,可以是化肥,也可以是有机肥,像这种秸秆经过发酵之后就可以变成有机肥。”

“现在不知道冰封天灾会持续多久,总部基地之前送过来的化肥越用越少,到后面肯定不够用,所以我想着干脆把桔梗粉碎后洒回到土壤中。这就是还田。”

李浩然算是听明白了,他感慨道:

“行,农业方面我不懂,都靠你,反正我给你最大权限,一定要保证一件事,就是在冰封天灾之中,也不要停止种植!”

“明白!”秦洛书心中长吁一口气。

他不怕有领导指挥,就怕领导啥也不懂乱指挥。

一个懂得放权的领导,弥足珍贵。

现在谢伟山基本对北境的农业种植不怎么过问,现在李浩然也给了他权限,他做起事情来,才不会感觉束手束脚。

李浩然在温室大棚中呆了一会,主要他也不懂农业方面的事情,所以呆了没多久便离开了。

随后上车,朱晓带着他在北境外城中行驶巡查。

北境面积很大,外城数万亩即便是开车也需要点时间才能够走完。

何况是现在暴雪天气。

他们跟在铲雪车后面,慢慢行驶。

李浩然通过车窗,看着外城中的情况。

这辆越野车在末世前算是高端品牌,有着除雾功能,所以即便内外温差较大,他依旧能够看清外面的情况。

车内,开启了暖气。

李浩然看着外面,车内非常安静,只有发动机的声音。

半晌。

李浩然看着这个高大健壮的朱晓,好奇地问道:

“朱晓,你加入基地多少年啦?”

朱晓挠了挠头,单手控制着方向盘。

“应该有五六年了吧,具体算不清了,反正我和郭鹏他们一起进来的,他估计知道具体时间。”

“哈哈,挺好。”

李浩然笑了笑,但又不知道该继续说些什么。

他身处北境中掌管着北境内务,位高权重。

肯定需要拉拢一些信得过的人,布置自己的亲信。

不然什么都听下面人的,容易被蒙蔽。

可是他又不太懂得如何笼络人心,这就让他有些难受。

旁边的这个朱晓,是他这段时间接触、观察下来,印象最好的。

胆子大,性格直,心直口快,对基地又忠诚。

是他最想笼络的一个人之一。

他之所以想要布局一些自己信得过的人,也是由于北境这边比较特殊。

地处北方,远离了大樟树基地,而且没有一个李家人。

之前的老谢被调派回到了总部基地,新入驻扎了萧军。

他现在,自然是相信萧军。

但萧军掌握这么大的地盘,掌握了这么大的权利,时间久了也有可能会叛变。

权利是最容易腐蚀人心的。

所以,他来这边也是为了制衡萧军,避免那种不好的事情发生。

“咳咳,生活中有啥困扰吗?”李浩然硬着头皮问道。

朱晓被问的一头雾水,“倒是没有,就是感觉吧,有些无聊,我听肖虎说,石油城那边可多新鲜玩意了,那边还有个擂台赛,我感觉不错。”

“额”

李浩然有些不知道怎么回答。

特么石油城那边定位与北境这边不一样啊。

对外方面。

北境是全封闭式的,大樟树基地总部是半封闭式的,石油城是开放性的。

根本不一样的好吧。

不过这个擂台赛,倒是可以搞。

正好现在娱乐活动少,冬日之中,大家在暖房之中搏击娱乐一下,也挺好的。

李浩然点了点头说道:

“行,那这个北境内部擂台赛就交给你来筹办了,奖品这边我来审批,给你开绿灯。”

“啊?”朱晓懵了。

“我就是说说。”

“你说的很好,就这么办,这件事交给你了。”李浩然说道。

朱晓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得!

又来一件事,还是自己找的。

内心暗道:“早知道我嘴就不那么欠了!靠!”

(求月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