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快穿年代:恶毒女配的逍遥人生

作者:月影乐天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240章 被重生女配害死的女知青(38)

书名:快穿年代:恶毒女配的逍遥人生 作者:月影乐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7:43

这个冬天,知青院的人都过得很安逸,托了那三头狼的福。

一个冬天下来,知青院的人,人均长胖了两三斤。

开春之后,所有人都收到了家里的来信。

颜书还收到了两封,一封是颜奶奶寄过来的,说是她和小堂弟都很好。

还又给她寄了两瓶豆腐乳和两瓶辣椒酱过来。

颜奶奶还说,家里的辣椒酱也不多了,等今年做了新的辣椒酱,再给她寄。

一封是何晓娟寄过来的,先和颜书打亲情牌,一番嘘寒问暖之后,又是一顿哭穷,还将颜老大,颜老二,和颜锦画都拉出来骂了一遍。

最后还说,家里四个孩子就只有老三最孝顺了。

信的末尾,让颜书给她寄点钱回去,实在不行给她寄点粮食回去也行啊。

颜书又给颜奶奶寄了一些土特产回去,顺便也给何晓娟回了一封信。

颜书不仅哭穷,让何晓娟给她寄些钱和粮过来。

还将这边的情况写得极差,让何晓娟赶紧想办法将她弄回去,不然她就要死在这边了。

半个月之后,她又写了一封信,说自己快要死了,只想回城看亲妈一眼,希望何晓娟可以寄十块钱过来。

这两封信寄出去之后,何晓娟就再也没有给她写过信了。

汪莹莹也收到了她四妹寄过来的信,说是她寄回去的东西,已经收到,还在外面找了一个地方藏了起来。

四妹还说,她去找了以前教过她们的老师,已经将七妹送进学校读书了。

四妹还重新给了她一个地址,说是爸妈已经开始怀疑,让她下次寄东西,就寄到这个新地址。

大姐和二姐,也都给她回了信。

大姐已经嫁人,还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在那边的日子过得很幸福,还给她寄了两块钱过来。

二姐混得最好,还当上了村里的老师。

二姐还说,以后六妹和七妹读书的事情,她会想办法。

汪莹莹看完信之后,就躲在屋里哭了一场。

宁志远收到信之后,也很亢奋。

因为他爸表扬他了,还说家里几个孩子,就数他最聪明,读的书也最多,让他在农村好好干,还希望他下次可以寄些粮食回家。

颜书感觉,汪莹莹和宁志远自从收到信之后,就跟打了鸡血一样。

以前只能挣三四个工分的人,现在都能挣五六个工分了。

下工之后,还能背篓去外面挖野菜,就算天天啃着野菜馍馍,脸上也都带着笑。

林家兄妹也收到了来信和一个包裹,让人意外的是,包裹里装着的都是书。

林向南很高兴,林向北直接戴上了痛苦面具。

他刚将初中的知识学完,大哥就不能让他休息一会吗?

给妹妹寄书也就算了,毕竟妹妹喜欢看书。

为什么还要给他也寄两本过来,这不是提醒妹妹,别忘了让他将高中的知识也学完吗?

现在又不能读大学了,他都到乡下了为什么还要读书?

苏然收到的包裹,依旧是最大的,里面装满了苏家人对她的爱。

开春没多久,王峰和柳叶就结婚了。

村里有个孤寡老人死了之后,他的房子就空了下来。

王峰和柳叶商量之后,将房子租了下来,他们搬家那天,知青院的人都过来帮忙。

离开的时候,颜书悄悄放了二十块钱在柳叶的口袋里。

这是替原主还的人情,前面两世若是没有柳叶的帮助,原主下乡的第一年,估计就冻死了。

新婚夫妻都不容易,就当是给他们的新婚贺礼了。

*

柳叶夫妻搬出去没多久,知青院又迎来了五个新知青。

随着新知青的到来,老知青和新知青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摩擦。

尤其是这三个女知青,一个不长脑子,一个白莲花,一个手脚不干净,和这些人住在一起,简直就是灾难。

颜书和苏然一商量,也决定搬出去住。

可惜,村里没有空房子,两人只能去找大队长批地基,自己修房子。

自从颜书弄出了榨油机和香皂之后,赵大队长才恍然。

原来公社除了给大队安排了三个晦气玩意之外,还给大队安排了一个人才下来啊!

尤其是颜书利用水力,将磨坊改造之后,不用人推磨,磨盘就能自己动起来。

赵大队长看颜书的目光,就跟看香饽饽一样,生怕她在这里住得不高兴,被其他大队给拐跑了。

这会一听说她和苏知青要建房,不仅立刻批了地基,还将能建房的地方都划出来,让她们自己选。

在村里人的帮助下,一个月之后,荞家的旁边多了三间茅草屋。

自从和荞麦成为邻居之后,三人的关系就更好了。

*

独门独户,住起来就是舒服。

自从搬出来之后,苏然不管是进山,还是去县城都更方便了。

两人的伙食也在直线上升。

唯一可惜的就是,两人的厨艺都很一般。

颜书还挺喜欢这里的,也积极投入到了农村建设当中。

秋天的时候,颜书用甜菜成功熬制出了白糖,大队长在她的撺掇下,跑了公社无数次,终于在公社的牵线下,弄了一套制糖的旧设备回来。

颜书一个人敲敲打打好几天,机器终于轰隆隆动了起来。

村里有自己的糖之后,大队长又在颜书的提议下,又弄了一个制作山楂糕和山楂皮的小作坊。

颜书下乡的第三年,赵大河大队已经成了这里远近闻名的先进大队。

现在,村里的小伙子和大姑娘出去相亲,只要一说自己的赵家河大队的人,外面的人都会高看几分。

*

知青院的几位老知青,这些年也是各有各的机遇。

林向南和柳叶通过考试,当上了村里的老师。

王峰和汪莹莹都进了制糖厂上班,林向北倒是没有进厂,他选择继续种田。

因为他力气大,干活又利索,每天的任务都可以提前完成,还可以来接她妹妹放学。

至于宁志远,颜书觉得既然是男主,那就不能浪费了他这样的人才。

将他安排进了销售部,还别说,他干农活不行,在销售方面还是很有天分的。

村里能发展这么快,也有一份他的功劳在里面。

至于苏然,制糖厂建起来之后,在颜书的推荐下,她成了厂里的管理人员。

她前世能管理好一个基地,现在管理一个小小的制糖厂,完全没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