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重生修正系统

作者:宁三思 | 分类:女生 | 字数:0

493 互换

书名:重生修正系统 作者:宁三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05

橡城南城门正楼议事厅因为燕国公府和镇察司这两个名字陷入了沉静。

卫府统军李年和城尹薛均都默不作声,暗自思索。

巡城都尉袁祜也神情凝重,专心留意议事厅内外的动静。

“镇察司来橡城,你们事先毫不知情”李年不提燕国公府,只质问薛均袁祜二人,好像二人本该知悉一切内情一样。

薛均有些心虚,不过并未坦白镇察司先前对他的秘密指示。他宁愿让李年猜出他受到威逼,也不肯说破。

“从京城来橡城,山长水远,镇察司的动向怎么可能泄露给我们二人向来只有镇察司查别人的,哪有别人查镇察司的我好心告诉你这件事,你却怀疑我故意隐瞒”薛均开口反驳,“哼,我倒要问你,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联络燕国公府”

李年面色一沉,却无言以对。

仍然是袁祜出来打圆场。

“二位大人,大敌当前,逞此口舌之快,对退敌毫无助益。还请二位大人听我一言、平心静气、一起商议出一条退敌的大计。”

一番话合情合理,听者不得不赞同。

“好,之前的事我不管,我们只谈现在。镇察司想要什么”李年看似让步,其实以退为进,正是薛均方才对待他的花招。只是李年留下的痕迹太明显,轻易让薛均看出来。

薛均很难不认为李年是故意这么问,瞬间被气了个倒仰。

他还没来得及说两句场面话,又被李年抢先。

“薛城尹,你为官多年,不用我提醒你,做镇察司的爪牙会是什么下场。”

李年一句话将薛均逼到了悬崖边,几乎是在等着看薛均摔个粉身碎骨。

薛均听后,怒极反笑。

“好,好,李统军快人快语,我也不藏着掖着了。我为官多年,辗转数地,一步步做到了橡城尹。如果我被镇察司三言两语笼络住,那才是一件奇事。镇察司奉天巡视,我的确不敢轻易开罪。可是,叛军都已经集结到橡城脚下,鲎蝎部的野心昭然若揭,镇察司的钦差本该当机立断,却偏偏装聋作哑,不肯拿出任何明确的旨意。我想,你也和我一样,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你问我镇察司想要什么哼,镇察司和总督府无非是要拿你我二人的性命祭旗罢了。”

薛均的语气十分决绝,李年也动容了。

他心里隐隐也有过相同的猜测。但他追随靖南王多年,信服靖南王运筹帷幄、一定已经做好了全盘的打算。

他只需要做他该做的事,说服薛均和他联手解除橡城之危,就是对靖南王尽忠了。

就算以身殉难,他也无怨无悔。

此时听了薛均的话,李年已经明白,他能为靖南王舍生忘死,但薛均却不会为镇察司卖命。

这就足够了。

“薛城尹言重了。”李年看了袁祜一眼,提醒薛均一句。

袁祜看见李年的眼色,连忙表白:“我唯城尹大人马首是瞻,绝不会让今夜商议的内容泄露半句。城尹大人和我同样对朝廷忠心耿耿,毫无叛逆。保护城尹大人的安危也是我的职责,我怎么会反过来危害城尹大人呢”

李年这才不再多嘴。

薛均和袁祜同为朝廷命官,如今共事一场,却难保将来能够长长久久、莫逆于心。

为了取信于李年,薛均口不择言,将镇察司贬损一顿,其实已经犯了一些忌讳。但他如果不这么做,他和李年之间的信任随时可能因为一点猜忌而瓦解。他还有什么机会去考虑将来呢

因此,薛均做出一副坦荡的模样:“我说的话,我做的事,都由我自己承担。连镇察司我都敢得罪,我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他一句话也没有提到袁祜,却让袁祜惊出一身冷汗。

“城尹大人英明。”袁祜真希望二人能把争斗的锋芒指向城外的叛军,而不是拿他来出气,“李统军提到燕国公府也派人来到橡城、恰好救了卫府的人,时机如此巧合,我们不得不慎重对待。”

李年和薛均听见袁祜说回正题,彼此心领神会。

“往好的方面来看,镇察司和燕国公府都不会站在叛军那边。”李年接过话头,说出他的初步计划,“我们的人手足够守住四座城门,叛军攻破橡城的可能微乎其微。我担心的,反而是城里的变数。正是出于这一点,我才希望薛城尹不要对我隐瞒城里的情况。”

“比如,胡剪刀夜闯城门的事,还有,老铁匠袭击休沐兵士的事。”薛均直接点破,“我告诉你胡剪刀的秘密,你告诉我老铁匠的秘密,公平合理。”

至此,李年不再顾虑。

“老铁匠近期做了几笔大买卖,私下给一些人定做箍箱子的铁皮。老铁匠昨天刚刚给胡剪刀送了一批铁皮,昨天半夜,胡剪刀就决定闯城门。到了今天,老铁匠做贼心虚,误把我手下的人当成微服查访的官差,意图杀人灭口。这一切前因后果,都被燕国公府的人看在眼里,所以,当我的人一时不察、差点被害的时候,燕国公府的人才能刚好及时出手。我也才能确定,有人在给老铁匠通风报信,而且这个人肯定和鲎蝎部有联络。”

薛均点了点头。

“我已经审问过胡剪刀。有人在散布橡城即将大乱的消息,胡剪刀为了确认这个消息花了一大笔钱,昨夜他刚好收到肯定的答复,所以才会慌不择路,以身试法。”薛均也说出了实情,“胡剪刀打死也不肯说给他传递消息的人是谁,我便去查他近来联络较多的朋友。其中有两个人已经带着家小出城了,剩下两个仍留在城里的,却一问三不知。我倒没考虑过,这批突然多出来的铁皮箱子也是一条线索。燕国公府的人我就不说了,单单说你手下的人能从胡剪刀查到老铁匠头上,确实很精明。胡剪刀的两个朋友应该也是通过同一个消息来源做出离开橡城的决定,而且,也同样通过老铁匠定制箍箱子的铁皮。”

说完这些,薛均和李年相视一眼。

“那人还在城里。”

“那人想出城。”

二人会心一笑。

袁祜见此情形,当即从座位上起身,插话说:“我即刻就去打铁街,把那个老铁匠带回来问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