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狩猎在1986

作者:日更二万 | 分类:女生 | 字数:0

73彩电,回家

书名:狩猎在1986 作者:日更二万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05

没有压力四处游玩儿的日子真的很美好,很享受,尤其还是在燕京这种大城市。

四处逛逛,看看,有小吃就吃一吃,有拍照的就照张相,付钱后留下地址,等照片洗好后对方会邮寄给他们。

对方反复和他们确定地址,确认无误后才给其他游客照相。

要是地址出现一点点差错,那就不知道会邮寄到哪里去了。

两天时间一晃而过,这天早上王远一个人来到一个大院儿,和门口的战士说了一下后很快郑廉出来了。

“小远走啊跟我进来,我还以为是马三儿来找我呢。”郑廉的右手别在后边儿,抽出来后发现拿着一个板儿砖。

跟着郑廉进入大院,王远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四处瞧,这里说小可真不小,有居住区,还有办公区,医院,学校,食堂等等。

居住在里边儿的都是公职人员的家属和后代,有的级别还不低,王远感觉随便拎出一个来都比自己的农民身份强多了。

他也不是看不起农民身份,只是面对一群官n代确实没什么底气。

郑廉家很朴素,房子有4间,老旧的深色木门已经微微开裂,上面还有去年贴的春联儿。

他老婆出来打了个晃,然后就抱着孩子去里屋了。

王远和郑廉坐在桌边喝茶,然后说明了来意。

“听说大院儿子弟神通广大,我就想问问问,有门路儿能买到彩电吗只要不是贵的太离谱就行。”王远眼巴巴道。

彩电太紧俏了,在老家那边儿,正规的他买不着,不正规的更买不着。

“彩电我想想啊。”郑廉家就有彩电,不过是在百货大楼买的。

“对了,这事儿找钱小军啊他肯定有门路的,走,咱们去找他”

王远又跟着郑廉离开,他们找到钱小军的时候,后者刚从茅子里头出来,系好腰带,直接带着他们找到了一个叫“姜涵”的人,然后来到了北边一个院子里。

打开老旧的屋门进了屋,瞬间大量的电视机,收音机映入眼帘,看的王远直流口水。

姜涵比王远要大几岁,圆乎脸儿,掏出烟来一人散一根儿,然后划了一根火柴点燃。

他边甩甩手里的火柴边道:

“小兄弟看看吧,看上哪台就要哪台,廉哥和小军都是我哥们儿,既然你是他们介绍来的那我肯定给你个最低价儿,放心。”

甭管最后价格是不是最低价,至少这话钱小军和郑廉听着也舒心。

王远随手指了一台电视:“姜哥,这台电视多少钱”

“4寸黑白的。”姜涵捏着烟猛吸了一口:“小兄弟我劝你还是买彩电,买就买好的不差那几百块钱,黑白的玩意儿已经快过时了。”

王远想了两秒才记起常山是哪,最有名气的应该就是常山赵子龙了。

这里除了环宇,还有中海,长虹,金星,如意,燕京,黄河等等。

聊了一分多钟,王远就挑了两台“黄河”牌彩色电视机结婚后自己的院子留一台,给爸妈那院儿也放一台。

一台1400,两台就是2800块。

除此之外王远还买了两块手表燕京市双菱牌40钻全自动手表,95块钱一个。

加起来一共2990块钱。

试了一下没问题,然后王远打开布兜子往外掏钱,差一张不到三沓。

叫了一辆三轮子,王远运着两台电视机离开了。

临近过年,王远,李航和牛圆圆便不再燕京多待了,买票后乘坐火车往家赶。

况且况且况且

随着老旧的绿皮火车慢慢往前爬,牛圆圆坐在座位上,看着窗外倒退的景色道:“好怀念这几天啊,下回再来燕京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这个年代的硬座真是难受,等从林都车站下了车,王远是屁股也疼,膀子也疼,脖子也疼。

“路上慢点儿啊,带着这么多东西还能骑自行车吗”

“没问题回见吧”

王远把大量的东西放在后面的竹筐里头,扶正狗皮帽子,然后骑着自行车离开。

一些书,杂志,结婚用品是在李航和牛圆圆的眼皮子底下买的,这部分东西就没放进空间里边儿。

吱呀吱呀

似乎是车链子该上油了,是真的难骑,不久之后出了市区,王远停下自行车给链子上一些油,然后继续往家里赶。

对于王远的回来,爹妈,两个妹妹,爷奶以及叔婶等人都是非常高兴的,瞬间小小的屋子里就围满了人。

“二哥,二哥,二哥”

王远坐在炕沿上,小丫头依偎在他的怀里总是喊他。

“唉唉唉,嘛事”

“没事儿,嘻嘻”

摸摸小丫头的脑袋,王远就继续和屋子里爷奶,叔婶等人唠嗑,他们对王远的燕京之行非常好奇,任何一点小事儿都能引起大家的议论。

比如王远说房主大爷不相信松树能长松子,瞬间众人都笑起来。

爷爷盘腿坐在炕上,啪嗒啪嗒的抽着旱烟:“那他真该来咱们这边儿看看哦,小远你告诉他了没,咱们这边儿漫山遍野都是松子儿。”

王远还提到看到了洋人,爷爷哼道:“对,咱们市里也有洋人了,柱子他们去市里卖熊胆的时候看见了。

俺我说就应该把这些小洋崽子都抓起来,他们爷爷犯的错就应该让他们来还

我年轻的时候亲眼见过那些洋鬼子哦,打人杀人真的是反正不干人事儿。”

王远笑笑没有多说。

爷爷的岁数儿很大了,正八经的经历过清朝,民国,军阀混战等等,亲历的记忆太过深刻,洋人的残暴深深的烙印在了他的记忆深处。

想让他改变对洋人的看法几乎不可能。

中午整的硬菜不少,大妹妹王晴也跟着忙活儿,王远抽冷子问了她一句:“啥时候放的假啊”

“前天,咱爹把我接回来的。”王晴撸起袖子,准备和面包饺子。

时间太紧中午是吃不上饺子了,只能晚上再吃。

吃完一顿饭都快两点了,王远又骑着自行车说是去市里,其实是去了小白屯儿。

丈母娘见了他依旧是那股热乎劲儿,唠了一会儿后把李艳推过来,李艳红着小脸和王远说话。

“你怎么又来了啊。”

李艳一句话,差点让王远把一口水喷出来。

“咋滴不喜欢我来啊,那以后我不来了。”

“不是不是,你想来就来呗。”

李艳知道王远误会自己的意思了,连忙焦急的摆手解释,急的额头都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儿。她只是单纯的对王远的到来感到惊讶而已,冷不丁的没有一点准备。

“好了好了,我明白你的意思,还有花生吗给我拿qiu点花生吃。”

妹妹李萍跑着去给王远拿qiu花生,边吃花生边唠嗑,老丈母娘说起一件事,李艳的那个要饭的爹要回来了。

“咋知道要回来了是来信儿了”

“发电报回来了,现在人在白城呢,要路费,正好孩儿她爹能赶上你们结婚。”老丈母娘非常开心。

王远心里不由的蒙上一层阴影,不会又整什么幺蛾子吧最好是别有了,他就想苟在农村,和和美美的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得了。

至于干大事那也不差沉淀这一两年,先打打根基,到时候厚积薄发也不差。

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王远离开老丈母娘家,当然筐里的30斤野猪肉和20斤黄豆,50斤的大米被他留下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