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传媒大时代1995

作者:秋茄子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036章 降维的办报理念

书名:传媒大时代1995 作者:秋茄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33

听马小飞滔滔不绝讲了好一阵,文光煜也在认真思考。

最后,文光煜还是摇头:

“小飞,我觉得你想的太简单了。

报社去年的广告收入410多万,编内编外的职工加在一起,接近90人。

如果算上印刷厂,都有110多人了。

有财政拨款的编内职工,现在算上你,也就66个人。

而且财政只是拨付工资,福利和奖金,要靠报社自己去挣的。

市场化办报,确实是报业发展的新趋势。

只是锦阳经济还比较落后,城区人口还不到50万人,广告市场规模不大,不足以再养活一份报纸。

市场化办报,面向市民读者零售或者征订,发行这一块就会亏不少钱。”

马小飞问道:“文老师,现在一份报纸的印刷成本是多少”

文光煜道:“出刊4个版,印一份报纸,成本在二毛五的样子,8个版大概要四毛钱。

像我们周末版创刊后,零售价五毛钱一份,给报摊的价格定为二毛五。

初期计划全城发行5000份,每周两期报纸,每期按基本版500块钱。

如果按目标计划,发行到1万份,每个月的发行亏损都有一万二了。”

马小飞想想道:“发行这一块,每个月就按亏损一万五计算,一年万。

然后再算30个编外人员,每月人均工资加奖金600元,这是216万。

其他的费用,再计算10万左右,每年总成本算50万。

如果能做到100万广告,按平均20计算提成,一年也能盈利30万。”

文光煜摇头一笑:“新做一份报纸,一年做到100万广告,谈何容易,锦阳日报86年创刊的,去年的广告收入才过了400万。”

马小飞道:“文老师,我们讨论的不是机关报,是市民生活报啊。你看京城的精品购物指南,每周出刊一期,一年广告收入几千万。”

文光煜道:“精品购物指南我知道,93年初创刊的,我当时还在京城进修。

它实际上是学时尚杂志的做法,又处在京城,面向的是中高收入读者,锦阳是没有这一类市场的。”

马小飞道:“文老师,我想说的是,无论是精品购物指南的迅速成功,还是西部都市报今年创刊后的市场反响,背后都是都市类报刊开始兴起的报业市场新趋势。

锦阳城里生活着接近50万人,肯定需要一份大众化、生活化的都市类报纸。

读者和市场基础,肯定是有的,一份报纸5毛钱,谁都买的起。

在锦阳办一份都市类报纸,别说发行1万份,发行到三五万份,都不是太困难。

这份报纸的定位,与锦阳日报的机关报性质不同,面向的市场不一样,哪怕第一年试刊,做到上百万广告,我觉得很容易的。

我最近要去谈一个专题广告合作,如果谈成了,这一单30万起步没问题,50万都有可能”

当马小飞详细讲了,为西苑批发市场设计的宣传推广思路,文光煜顿时跟看怪物似的。

“市场分析,新闻专题,商业宣传,现场活动,这些全都整合包装在一起,你是怎么想到的”

马小飞再给文光煜递根烟:

“文老师,我爱琢磨报纸上的广告,还有一些像是专题的商业推广。

比如精品购物指南,我以前每次到报社来,都会细看,它经常有一些选题报道,一看就是策划出来的。

正好,我们刚才西苑批发市场按揭贷款,买了一间铺子,我也在琢磨,如果这个批发市场要炒出人气,有哪些办法。

锦阳的媒体广告市场,不可能只有现在这样小的规模,很多企业其实不懂如何借助媒体包装宣传自己。

我觉得,报纸要做广告,不能坐等客户上门,简单发布一些的品牌形象或者产品广告。

媒体应该主动出击,去接触客户,了解他们的宣传推广需求,帮助客户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这就需要策划,策划新闻宣传专题,甚至策划一些现场活动”

马小飞描述的,其实是几年甚至十年之后,媒体运营的一些常见模式。

文光煜完全听傻了,也有一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

文光煜激动的一拍大腿:“小飞,你简直就是一个天才,报社真是捡到宝了”

马小飞微微一笑:“文老师,我喜欢琢磨媒体。

我觉得,报纸的最大价值,就在它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

报社甚至可以自己策划一些活动的,比如学习粤州的出口交易会,还有义乌的小商品博览会。

跟西苑批发市场合作,再争取政府支持,每年举办一次秋季商品交易会,搞活商品流通,也能带动西苑批发市场的发展。

报社来组织承办,收取广告赞助费和摊位费,报纸还可以出版秋交会专题会刊。

这么一次活动,报社每年挣几十万,一点都不难。”

文光煜爽朗一笑,激动的不行:

“你这个点子真是绝了。

西苑批发市场那么大的规模,如果组织秋交会,市场周边的过道,包括火车站广场,划出两三千个摊位都没问题。

一次秋交会,搞它三五天,平均一个摊位收200块钱,都有五六十万了。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活动如果组织成功了,报社不仅名利双收,还是很重大的成绩。”

马小飞道:“文老师,所以我说,报社现在推出的这个周末版,从运行机制来讲,只是浮于表面。

市场化运营,就需要市场化的统筹管理,编采、发行和广告,需要捏合成一个团队才行。

最好的办法,其实不是做周末版,就是单独做一份都市类报纸,从试刊做起。

试刊成功了,市里必然会支持,出版刊号也能够申办下来,这只是时间问题。”

文光煜冷静下来,抽了一口烟,摇头道:

“要新办一份都市类报纸,牵扯太多,而且周末版下周就要出刊了,今年肯定是不成了。

不过,你说的统筹管理,独立运营,确实有道理。

我这边尽快写一份报告,找社长汇报,建议周末版单独组建一个广告部。

然后发行上,也要抽出人员,再招聘一些人,组建一个发行部。

今年还剩半年时间,如果周末版做好了,再建议新办一份都市类报纸,也就顺理成章了。”

马小飞道:“是的,文老师,这样考虑是最妥当的。”

马小飞自然不是想为报社做什么重大贡献,只是借助文光煜,顺便建个议,如果报社能提前两年创办锦阳都市报,也挺好的。

马小飞想要自己做一份d商情报纸,只有先推动锦阳日报周末版独立运营,才能借助报社的平台,培养锻炼几个骨干。

比如还在ok厅混着的秦露露。

文光煜对马小飞很是照顾,前一世,文光煜后来去了京城做it媒体,又介绍了马小飞去京城。

没有文光煜,马小飞大概也走不出锦阳,不会有后面的那些成就与见识。

现在,在文光煜面前,马小飞能不保留的,都不会保留。

在某种程度上,文光煜跟马小飞其实是同一类人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