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经城之雁子谷

作者:离月上雪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99章 本质没区别

书名:经城之雁子谷 作者:离月上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33

虽说互联网电商一通神仙打架让实体书店这个凡人遭了殃,但萧杰也明白,即便神仙不互掐,实体书店也不会有多么光明远大的未来,它大概率会以一种比较体面的方式逐渐凋零。

这家白鹤书屋的藏书萧杰粗略估计了一下,五千本肯定是有的,sku数量太大,库存管理成本就会很高。

对于山猫咖啡馆,二三十种饮品即20至30数量的sku已经让消费者感觉选择很多了,但书店不一样,每个消费者都有自己喜欢类型的书,一些人喜欢阅读名著典集,一些人钟爱轻松小说,一些人酷爱专业工具书,还有另一些人只喜欢卡通漫画或者励志成功学“鸡汤”。

为了尽可能满足各类消费者,让其愿意留在书店里看书选书,书店只能扩大藏书种类,比如白鹤书屋,超过5000个sku给老板带来的直接问题不仅仅是库存难以管理,还有无法批量进货摊薄成本。

对于每本书,老板大概只进货5至10本甚至更少,毕竟进多了卖不出去更惨,但这样他拿货的价格自然就贵。

在零售界,书店无疑是最难经营的一门生意。

除了仓储管理困难与进货成本高之外,书还是一种严重信息不对称的商品。

一般人很难通过封面和作者判断出一本书究竟好与不好,这与便利店卖的饮料和酸奶不同,我们看到饮料上写着橙汁或者包装盒上印着酸奶,多半能猜到里头儿啥味道。

但对于一本书,哪怕我们看了前几页觉得挺不错,也不代表这本书往后的内容还能给予我们同样的阅读体验。

在这样信息不对称的阻力下,书籍注定是一种低频消费品。

萧杰环顾了下四周,认真看书的人在走出这家书店时,真正掏钱买书的果然几个,即便他们买了,也不会像买这里的咖啡和果汁一样重复性购买。

通常而言,一本书只会被一个人买一次,这抑制了图书的需求总量。

一本书从被出版商印刷出来到在市场上零售,留给书店的利润空间也就20左右,这还不算书店的运营成本。

如果我们看到哪家书店平常能打个九折或者八五折,应该感动得热泪盈眶,直呼老板乃业界良心

在这个各种电商三折四折售书的年头里,如果谁还劝人开书店,拖出去五马分尸外加五雷轰顶都不过分。

国家为了扶持实体书店,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延续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通知宣布自2013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免征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增值税,每年能为书店减少13的增值税负担,这项优惠经历了两次续期,已经延续到了2023年。

虽然税收的优惠让书店减轻了不少负担,但依旧没能改变书店不赚钱的情况。

书店在萧杰看来,就是一种风投绝对不会接触的,极其脆弱的商业模式。

周边人桌上的摆设告诉萧杰,来这里看书的人最后买不买书说不准,但每个人都点了一杯咖啡、清茶或者果汁。

果不其然,卖书不赚钱,所以这里的老板必须自谋生路,强行在书店里卖各种咖啡和饮料,故这家白鹤书屋看上去是在卖书,但萧杰推断其超过50的收入都来自那个饮品站,其本质上与山猫咖啡厅没有区别。

当然,对萧杰而言,白鹤书屋与山猫咖啡厅最大的区别就是这里着那个穿着杏色长裙的长发女人,以至于萧杰明知道这样一种商业模式他不可能投资,也愿意花时间来这里逛逛。

她是来这里打工的么

她叫什么名字呢

她会不会就是这家书屋的老板呢

女人看上去挺年轻,应该没到30岁,这个年纪就拥有自己的书店,还不在乎赚不赚钱,想必背景多半跟关莎那样有钱才行。

萧杰觉得这女人大概率应该不是老板,而只是一个打工的。

想到这里,萧杰决定走过去点一杯咖啡,这件在平常看来再简单不过的事儿,萧杰此刻却因微微的胆怯而犹豫了一下。

就在他下定决心准备起身时,手机电话铃声响了。

一看来电提醒,萧杰皱了皱眉,对方是一家萧杰没看上的项目创始人,萧杰本想不接,但最终还是按下了通话键。

“萧总,怎么我们项目被毙了我听说您准备投山猫啊山猫已经是成熟的店了,把它做大能翻个几十倍就不错了,但我这个项目目前就一个idea,还给您38的股权,未来可是能翻上百倍的对您这样的投资人来说不是投资性价比比较重要么”

萧杰一边安慰着该创始人,一边解释为何他的项目现阶段风投还没办法介入。

创始人听了一阵,听出了萧杰的意思,于是有些生气。

“哦,和着萧总您是觉得我这项目没团队没骨架没法干对吧您知不知道一个企业从创意到招募团队,从计划到实施,是最最痛苦的一个过程,就像那什么,女人生孩子你们风投不愿意跟人一起生孩子,你们就是希望我们把孩子生出来跟我一起养对吧不是我说你们这样不对这样多少项目都死掉了难产而死”

这个创始人说的话确实不假,至少对了98,国内的风险投资家确实很少有人愿意跟着创始人一起生孩子。

但没有核心团队只是金权拒绝投资的理由之一,该创始人的项目是已经很多公司从事的猎头招聘,个创始人想把猎头公司弄成一个全民招聘的app平台,让想挖人的公司与想跳槽的人可以自己上去找信息寻求到理想职位,信息自然也是相对一般的招聘平台具有隐蔽性的。

这个想法不是不好,但目前在做的企业实在太多,竞争过于激烈,故萧杰从一开始就没想过多关注这个项目。

“你们国内风投根本做不到雪中送炭”电话里的创始人依旧骂骂咧咧,“你们做不到雪中送炭就算了,还对我们这些创业者百般挑剔,你们不能立刻看到成果的就不支持,那我们还需要你们干什么我们搞一家公司我还得变卖家产借遍亲戚朋友”对方急得连尊称都不用了。

“主要是您这行现在进入稍微晚了些。”萧杰终于因无法忍受而将实话说了出来,他原来不愿意说,就是因为他可以基本确定如果他这么说,以该创业者的性格会如何怼他。

果不其然,电话那头一听这话,立刻反驳:“晚了有啥关系赛跑最后赢的人也不一定是一开始就跑在前面的吧”

“对,但那大概率是长跑,现在的竞争基本都是百米冲刺。”萧杰提醒一句。

“你怎么知道一定是百米冲刺”对方质问。

“因为您希望从事的是互联网服务平台。”

此时又有另外一个电话拨了进来,萧杰赶紧趁势跟那位创始人解释几句而后切到了另一通电话。

“萧总,上次您说推荐我们完善下财务部,我挑了几个财务总监的备选,您下周有没有空,帮我来面试一下”说话的是萧杰之前投资的一家公司的。

“行,您简历发给我看下,面试的话我可以视频。”

“行行”对方连声附和。

萧杰放下电话后正想往饮品站走,但是又有电话拨了进来。

来电的是山猫咖啡厅的老板,老板这次询问萧杰的内容居然是如何在国外打正规的广告,如何制作广告,以及问萧杰认不认识靠谱的广告公司。

萧杰只好就这个问题开始自己查资料以及帮老板联系靠谱的人脉。

他深知在书屋一直讲电话不是一件礼貌的事情,于是他只好收拾东西朝外走去,刚要出门时,萧杰忍不住回头再次看了一眼那个杏色长裙的女人,而这次,那个女人居然也在看着他,脸上挂着恬静的微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