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1982有个家

作者:全金属弹壳 | 分类:女生 | 字数:0

486.工人纷至沓来

书名:我在1982有个家 作者:全金属弹壳 字数:8.6千字 更新时间:01-09 01:17

社员们回到岛上就没有怨气了。

今天阳历新年。

生产队发烧鸡烤鸭。

还是以家庭为单位,一家一只烧鸡一只烤鸭。

以往生产队发东西都是这样的安排,社员们没有怨言。

其实这样分配挺不公平的,有些人家比如黄小花家里是十来口子人而王东宝家里则是三口人,结果都是一只鸡一只鸭,差距很大。

但王向红已经把规矩立起来了,时间长了大家伙也就习惯这样安排了。

王忆估摸着现在王向红余威犹在,社员们盲信他,所以对于生产队的安排没怨言。

以后大家接触的信息多了、心思活泛了,再继续这样安排恐怕会有小心思。

未雨绸缪。

他把这事先说给王向红听。

王向红摆摆手说道:“王老师,有些事我听你的,因为你懂得多、心眼多。”

“可有些事你一定要听我的,我的经验比你丰富,对社员的人心了解的比你通透。”

“就拿这个分福利的事来说,工分、福利金按照劳力来分,分食物这些东西就要以家庭为单位来分。”

王忆说道:“队长我不是质疑你,我是怕以后社员们心思活泛了,有意见。”

王向红霸气的一挥手:“谁有意见就保留,否则别跟着队集体过日子了,自己单过去吧”

他进一步点明这么安排的原因:“分东西这个事,永远都做不到绝对公平。”

“你能怎么分呢按照劳力来分其实同样是壮劳力,不同的人贡献也不一样,那是不是还要按照贡献来分”

“可问题是不同岗位你怎么来确定贡献是不是你这样还能干下去吗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

王忆点点头。

这话有道理。

王向红说道:“所以你就让社员们盲从好了,有些事不能娇惯着他们,咱们得自己拿主意”

“这也是保持权威的一种做法,咱们是个大集体,咱们要讲公平但做不到事事都绝对的公平,实际上作为大集体,那过得好的人家帮助过得差的人家不也是公平的吗”

王忆说道:“队长你这话没毛病,让我豁然开朗了。”

王向红拍拍他肩膀说:“你这话我就当你是真心的了,你小子是最喜欢说违心话。”

“另外我得说一句,王老师,你呀,人是好人,可太好了、太心软了,要管一个生产队要心好却不能心软。”

“这样,现在砖窑厂开起来了,你也从教师岗上正式退了,那你从今天就过来代理队长吧。”

“我帮着你”

王忆一呆愣:“不用这么着急吧”

王向红说道:“我不是要退休,让你直接当队长,你先干个代理,有些事我看着你办、帮着你办。”

“别小看队长这样的小职位,这是咱们国家基层单位的最基层负责人,但也要讲智慧、讲手腕的”

两人正在聊着,来排队的人越来越多,漏勺问道:“队长,要不要开始分烧鸡烤鸭”

王向红指了指王忆:“以后队里的事你问他,王老师以后是小王队长了。”

漏勺听到这话也呆愣了一下子:“队长你退休了”

王向红笑道:“没退休,我是跟咱们小王队长一起商量着带队了。”

“总之队里一些事你问他就行了,他会再来请示我的。”

王忆说道:“我现在多了个新职务,队长秘书,算了,我是队长助理吧。”

漏勺问道:“那烧鸡、烤鸭”

王忆挥手说道:“开始发放”

漏勺一听顿时精神一振,吆喝道:“好嘞,队长助理发话了,过阳历年,吃烧鸡吃烤鸭子喽”

车间的彩钢瓦门拉开,风一吹,烤鸡鸭的香味顿时涌了出来。

特别香

一个泡面、一个烧鸡,都是味道比食材本身还要出色。

烧鸡这东西吃起来没多好吃,鸡胸肉、大腿肉难以进味道,它最厉害的是散发出来的香味。

太香了

毫不夸张,现场顿时开始响起吞咽口水的声音,很响亮

社员们开始招呼起来:“小花你跟你男人来我家吃吧,我得跟你商量商量怎么给我娘做过年衣裳的事。”

“二哥,你家里人多,你把烧鸡烤鸭给家里人,你过来我家喝酒,我出烧鸡你出酒。”

“我家里就我跟竹子两个人,更吃不了,平安你们几个来我家喝酒,今晚过来喝酒。”

前来排队的人一人领一只烧鸡一只烤鸭。

鸡鸭都烤成暗红色,油汪汪的分外馋人,孩子们看到爹娘领到后立马围上去,吵闹着要在路上分鸡鸭吃。

有些当爹娘的疼孩子,先撕下个鸡爪子、鸭爪子分给孩子,让孩子干啃着过过瘾。

不少人家的孩子从出生到现在就没吃过烧鸡烤鸭,拿到鸡爪鸭爪啃的是津津有味,满脸幸福。

教师们也撕扯了鸡鸭、做了菜吃饭。

王忆炖了个酸菜鱼。

他在渔汛大会战期间给队员们炖过这菜,队员们回来后一直在传酸菜鱼多好吃,现在不少社员家里都开始做这菜了。

一大盆子酸菜鱼,可以吃鱼可以喝汤,男人喝酒女人直接吃饭,各取所需乐呵呵。

有人过来问:“王老师,你昨晚上放了什么烟花真好看,天都红了”

王忆说道:“喜欢看”

“那能不喜欢吗我家婆娘没看上,今天听人说了以后馋的难受呢。”社员哈哈笑。

王忆也笑了,说道:“等等吧,等到大年三十咱们生产队统一放烟花,让你们看个过瘾。”

社员们得到他的承诺后心满意足的离开。

手里的烧鸡烤鸭摇啊摇、晃啊晃。

是幸福的味道、满足的味道。

又是欢歌笑语一个晚上。

转过一天来。

3年的第二天。

昨晚的烧鸡烤鸭大餐让社员们吃的开开心心。

多数人家只是吃了一半,留下一半烧鸡、一半烤鸭挂起来风干了当腊鸡腊鸭。

等到鸡鸭肉风干了,这样或许变柴了,但变得很耐嚼,撕扯开可以给男人下酒、给小孩解馋,成了上好的下酒菜和零食。

再一个烧鸡烤鸭的挂屋檐下看见就让人心里满足。

家里有烧鸡有烤鸭,要是有亲戚来了等于提前准备好了硬菜,手里头不慌张。

王忆来办公室上班。

然后看见有外队人等在门口,看见他后便热情跟他打招呼:

“王老师吃了”

“今天早上吃的是什么好饭顶着风闻见香味了。”

“王老师你这是要上班了”

王忆友好的跟他们打招呼、应和着他们说话,然后他进门,发现这些人也进门了。

跟进办公室,他们便围上了王忆。

王向红那边抖擞了一下报纸挡住脸,顺便在报纸上抠了个小洞暗中窥视。

王忆看向几人问道:“呃,同志们找我有啥事是孩子想转学”

“能转学吗”一个汉子问道。

王忆说道:“这得去问教育部门,学校自己说的不算。”

又有汉子问道:“我听说城里学校可以让娃娃借读到时候娃娃在城里念书回去考试,你看你们学校能不能让娃娃借读”

王忆说道:“那得缴纳借读费呀,我跟你们说这钱可不少,一年恐怕得一两百块”

汉子们咧咧嘴。

借读费这么高

不过他们这次不是来打听给孩子办转学的事,他们支支吾吾一番,最终有人问道:“王老师,你们砖窑厂开工了听说你们砖窑厂缺工人”

“就是,缺工人的话你看我怎么样你们队里的大胆是我姐夫,我跟大胆一样浑身都是力气。”

“王祥海是我姑父,我也有的是力气,王老师,我能不能去你们那里干工人”

来的人都跟队里社员多多少少的沾亲带故。

这样王忆明白了。

这是社员们联系了亲戚想来当工人赚高工资。

不过没问题。

砖窑厂确实需要工人,毛小方一伙人一共14个,远远不够用,他们目前得需要五十个工人。

于是王忆就跟他们说明了干砖窑厂的辛苦,也把待遇说了一下,就是基本工资加上各种福利。

这些人压根没有仔细看,就是拍着胸膛一个劲的说不在话下。

既然这样王忆就让他们填写报表留下资料准备送去防空岛了。

王向红帮他补充了一句:“不干满半个月没有工资啊”

王忆说道:“对,你们不能干几天就撂挑子,否则我们砖窑厂的工作不好开展”

“那不能,肯定得长干啊”

“要是你们真给这个工资,我肯定干到你们砖窑厂倒闭”

“太阳不歇我不歇,你们就放心行了,我不怕苦不怕累,这活小意思”

“那个我们听说提前开工资”

这话一出口,所有人看向王忆。

王忆摆手说:“提前开工资的是特殊情况,你们都不属于特殊情况。”

几个人听后没多说话。

他们确实听说了王忆给工人提前开工资的事,但他们不信。

虽然说王忆不是资本家,可哪有干活之前先给结工资的这不是胡扯吗

他们在王忆协助下填好了报表高高兴兴回家,这是回去拿行李准备上班了。

王忆送走他们知道后面肯定还有人来应聘。

这年头工人的地位很独特,我国可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是老大哥。

外岛太缺工业了,有工厂面向渔民来招聘工人,他们能不积极踊跃吗

特别是砖窑厂给的工资还不低,比不上自己买船打渔,却比给船上打工收入要高不少。

要知道在船上打渔是很辛苦的。

他们体会过这种辛苦。

但他们没有体会过在砖窑厂当工人的辛苦

砖窑厂正式开建了,后面员工也会越来越多,这样的话王忆琢磨着得准备一本员工工作手册。

王向红放下报纸对他说:“王老师,你信不信,马上你就要忙碌了,会有很多人指亲托故的来找你应聘。”

王忆说道:“没事,正好我现在空闲,那我就慢慢的给咱们生产队网罗合适的工人。”

王向红说道:“你是队长助理了,哪有那么多空闲”

“喏,咱们县里头要搞个大中专生定向招生研讨会,你正好是校长,你去参加吧。”

他把一份通知书递给王忆。

王忆打开后一边看一边感兴趣的问:“大中专生定向招生暨委培工作研讨会这是好东西呀,这是哪里要进行大中专学生的定向招生和委培啊”

当前这个年代,中专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它真是一种神一般的存在。

大专就先不说了,本科更不说了,外岛多数人压根不知道本科意味着什么,他们说的大学生就是大专生而已。

22年的中专不值钱,82年很值钱,因为它的性价比很高。

毫不夸张的说,专生比22年的本科大学生还要值钱,现在家里孩子考上中专生可比22年的孩子考上本科大学生更要值得家人骄傲。

这是历史条件与环境所决定的,首先最直白的一点是,农村孩子考上中专户口就要变化,由农村性质变成非农性质了。

对于农民来说考上中专就意味着不用再脚踩黄土背朝天、不用再交公粮、交爱国渔获,当了中专生以后即使当不上干部也能端上铁饭碗,全家跟着沾光。

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读中专能减轻家庭负担的考虑,能省去高中三年的学费,还可以比高中毕业生更早的参加工作,国家包分配,参加的都是好工作。

这并不是说,老百姓就认中专生了,其实多数人特别是城里人很清楚,还是念高中考大学出路更好。

问题来了

大学生太稀少了,城里学生还好说,农村一个公社一年又能考上几个大学生甚至别说几个,能不能考上一个都不好说。

很多村庄一直到二十一世纪大学扩招才出第一个本科大学生

农村老百姓在八十年代不敢奢望大学生,家里孩子能念中专已经是光宗耀祖的事了。

如今竟然有地区过来定向委培中专生

这可是好机会

王忆看过通知后问道:“队长,沪都的教育系统怎么这么好心,来咱们县里定向委培大中专生”

王向红说道:“是咱们新上任的副县长烧了三把火,他是从市里调过来的,分管科教文卫体和计生、档案等工作。”

“他前些日子到任后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摸底调查,发现咱们县里整体的这个教师、医生队伍青黄不接。”

祝真学听后说道:“这是真的,咱们全县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医生没有多少,还都是内陆支援外岛建设的同志。”

“他们很多是五几年支援过来的,过来时候就三四十岁了,你们算算他们现在多大了”

王忆感兴趣的问道:“祝老师你是不是也是内地人士我听小祝老师说起过,她小时候跟你回内地探亲来着。”

祝真学说道:“对,我是52年过来的,当时咱们县经过当地行署的批准在县内建立中学,然后市里红旗中学的教导主任周常老师来县里着手具体筹建工作。”

“当年的九月份招收了一个班级55个学生,加上他、加上我一共三个任课教师,就在县先进小学的学校里找了个教室来办学。”

“我们当时没地方住,没有宿舍,就跟在咱们队里一样,住在群众家里。”

“不过县里对我们的教育工作很重视,54年年底新校舍就起来了,我们搬过去了,但各方面条件还是不行,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级”

“也跟咱们小学一样。”王忆笑道。

祝真学笑着点头:“所以呀,过来当教师挺好的,让我一下子回忆起了自己的壮年时代。”

“不过岁月不饶人啊,你看我们的青年时代、壮年时代都过去了,步入老年时代了,咱们县里多个行业确实缺人才,得注意人才培养了。”

王向红抽了口烟点点头:“一点没错,高云副县长就觉得咱们本地的教师医生中,学历高的、本事大的都上年纪了,青壮年呢学历不行,大多就是毕业于市里师范或者卫生学校,都是中专学历。”

“也有一些是大学生,不过是工农兵大学生。”祝真学补充道。

王向红说:“工农兵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不行,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于是高云副县长就想着给县里引进一些人才。”

“但咱们县里穷,想要掏钱来招聘大学生是不可能的,所以他想着借鸡生蛋。”

“他本来是沪都的干部,工作上遇到困难就想到了沪都娘家,这次从沪都找了些学校想过来定向的培养一些中专生。”

“这些中专生不用参加考试,初中毕业后成绩优异、政治成分优良,就可以直接送去念中专,然后毕业了得回到咱们县里工作。”

王忆点点头:“明白了。”

县里的通知上说了这点,也说了为什么要各村庄、生产队的负责人去开会。

因为县城的学生终究容易出成绩,这个定向培养中专生的工作主要面向农村地区,给农村那些有天赋、爱学习的孩子找一个出路。

王忆挺感谢县领导们的。

这真是为人民服务啊

现在中专生很值钱,定向培养名额很值钱,有些地方的无良领导会偷偷倒卖这些名额。

通知书上个月月底送到的,这个月6号也就是小寒来开会,还有几天的空当。

当天下午,王向红和王忆又坐船去防空岛了。

砖窑焙烧时间是21到24小时,今天傍晚就可以出砖头了。

他们去的时候砖窑还没有拆开,窑洞用砖坯封了起来,这些砖坯被热力烤干了,伸手一摸暖烘烘的。

周大圆看见王忆后很高兴的跑过来跟他打招呼,又是来跟他提渔业养殖工作计划的。

这里海水深度可观、水资源环境好,确实可以搞网箱养殖也可以种贻贝。

王忆想搞海虾养殖,这个可以用网箱进行,技术简单、收益高。

而且相关工具也好办,他在22年的天涯岛海域就搞网箱养殖了,一个订单就可以搞到几百上千的网箱。

他跟周大圆商量了一下,把之前准备好的海虾养殖的书籍递给周大圆。

周大圆拿到这本书后如同得到了武功秘籍,那态度非常认真,顾不上跟他说话,先翻开书本看了起来。

寒风之中,他身躯颤栗。

王向红可怜他,说:“周主任,你去窑洞口看书,那里避风还暖和。”

周大圆瞪圆了眼睛看他,说道:“我不是冷,我是激动这本书太好了,这本书太厉害了。”

“王队长你来看,这本书是养虾的宝典呀,比冀中日报和冀中供销社合力出版的农家乐还要厉害”

王向红现在只想着要窑炉的砖头,哪有心思去看书

四点钟。

砖烧好可以出炉了。

王向红紧张而期盼的等在门口。

要开炉可不简单,一共三道手续:

先把外面这层封门砖给去掉;冷却一下后打开里面门的上半部分,最后才能把里门全打开。

冷风灌入窑洞里。

而窑洞空气还滚烫。

冷热空气相遇发出嗤嗤的怪声,弄的黑洞洞的窑洞里氛围挺阴森的。

散热的可以进人之后,盛大贵第一个打起手电筒进入窑洞里。

王忆等人跟进去。

热烘烘的让人穿不住棉袄,他们很快身上就冒汗了,便纷纷脱掉外套。

盛大贵无暇他顾先看向焙烧带,皱着眉头说:“返火的挺厉害啊。”

王忆问道:“什么叫返火”

盛大贵没有回应他的疑问,对四个徒弟说道:“来,都记一下返火的情况,我之前跟你们说,返火严重是什么原因来着”

王东阳眉头也皱了起来,满脸严肃,仔细思考。

王东峰嘴巴最快,急忙说:“砖窑遮挡的不严实漏气了,还有地下水位高,或者烟道系统阻力大、大,嗯,就是这些原因。”

“还有呢”盛大贵问。

王东峰说不上来了,他看向王东阳。

王东阳皱眉,满脸严肃,看起来若有所思。

朱有才说道:“我刚跟着学,我不知道。”

坐在轮椅上的石德路最靠谱,说道:“还有可能是烟道烟囱底部进水了,导致排烟温度比较低;或者烟道坍塌、堵塞了,加装的排烟机有问题了等等。”

“不过我觉得最大可能是烟道或者热风道没有加盖板,晚上又大量冷风侵入了排烟系统,导致排烟能力下降,烟回冲导致返火。”

王东阳缓缓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盛大贵说道:“好,石头你说的最好,待会这个砖窑先停火,都把能造成返火的原因查一查,不排查出原因不能再开工。”

王东阳第一个响应:“好,听师傅的。”

朱有才嘀咕道:“烧个砖头而已,真麻烦。”

盛大贵冲他翻楞白眼。

时间救了朱有才。

要是搁他年轻那会学徒工跟他这么逼逼叨叨,他早上去打人了。

王向红说道:“那咱们先拉砖头吧来来来,赶紧进工人,先把砖头拉出来看看”

现在岛上工人多了起来,几辆板车接连进去,工人们满头大汗的开始忙活。

一边忙好也一边吐槽:“真热啊”

“脱衣服脱衣服,这里面光膀子干活都行。”

“就怕出去闪着,外面海风挺厉害的。”

石德路拉了把盛大贵,私下里问道:“师傅,查不出返火原因的话也不用停工吧这多耽误事。”

“我记得你说过,要是查不出返火原因来,也可以采取稀码砖坯、减少火头数目或者增加排烟机的方法来回复生产工作正常化。”

盛大贵顿时露出笑容。

他拉了王忆一把,说道:“看到没有看到没有啊王老师这才是我的学徒以后砖窑厂得靠他”

王忆也看出来了。

朱有才是个混日子的,这个b以后肯定得送去建筑队用鞭子抽着他干活。

王东峰和王东阳不是学习的那块料。

还真是他凑巧请来的石德路才是砖窑厂技术员的最佳人选。

不过这想想很正常。

石德路多上进、多热爱学习他没有上过一天学,结果认的字比他王忆恐怕都要多,这样的人不管当什么学徒都是最适合的

王忆拍了拍石德路肩膀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嗯,就让王东峰和王东阳也跟着你学吧。”

“以后石技术员学成了就是砖窑厂技术主任,但他身体抱恙,手下多两个人是好事,有些活他得安排人去做,就安排王东峰和王东阳吧。”

他们走出去等待砖头的出炉。

很快,第一车砖头出来了。

红澄澄的硬砖头

王向红拿起一块然后咋舌:“哈哈,还烫手呢,这东西天冷了是好宝贝,拿着可以暖和手”

他顾不上砖头烫手,拿到后用拳头在上面敲了敲。

很坚硬。

这让他更是高兴:“好砖、好砖,同志们,咱们的砖窑厂出砖了”

大家伙发出欢呼声纷纷鼓掌。

盛大贵也鼓掌,但不是很高兴。

王向红注意后赶忙问道:“盛专家,不对劲”

盛大贵接过红砖又拿起一块两个对拍了几下子,对学徒们说道:“这就是我跟你们说过的哑音。”

王向红问道:“怎么了”

盛大贵将一块红砖摔在地上摔成几块,让学徒们拿起来看。

里面有暗纹

他说道:“砖头有哑音,说明里面有内裂纹。”

王向红顿时慌张了,问道:“这砖头是废了不能用”

盛大贵说道:“能用,不过不是合格的好砖头,这事咱们可以接受。”

“咱们外岛本来就潮湿,砖坯干燥后碰上个湿气大的天气会回潮,这样一旦烧起来升温太快就容易出现内裂纹。”

“再一个冬天冷,砖坯内的水分受到冻溶交替作用,也会造成哑砖的存在,这是难免的。”

他把其他砖头挨个倒在地上看,又说道:“还行,没有黑腿砖、面包砖、半头砖之类的,这一炉算是相当成功了。”

“可以说我们取得了开门红”

王向红听到这话终于把一直提着的心给放下了。

他招呼工人开始搬砖:“来来来,同志们,把砖送上天涯二号,我们今天要把这一炉子的砖头带回去给社员们看看”

王忆说道:“先等等,先用喷壶把我带过来的那种药水喷上去,喷洒的均匀一点,不用太多,喷一下子就行了。”

他送入仓库的有机硅防水涂料还是挺多的,不过后面肯定得继续带了。

工人们更加忙活,他们推车出来打了个哆嗦又急忙穿上衣服。

这样一倒腾很容易感冒。

王忆去把石德路的父亲石葫芦和周大圆的老母亲叫一起,说:“老叔、婶子,你们在岛上先负责一些后勤工作吧,比如煮红糖姜水。”

“今晚给工人们多煮两锅红糖姜水,他们需要多喝水,就喝这个红糖姜水了,可以防感冒。”

两个老人点头说好,然后一个驼背一个弯腰去忙活起来。

一车车的砖头送上天涯二号。

接下来连夜还要烧炉。

正好随着机器出产砖坯数量增多,砖窑厂要开放的窑洞更多了,每天能烧出来的砖头也要更多了

这一船砖头被带去天涯岛,然后又被晚归的劳力们卸下来堆放在了码头下的沙滩上。

一个红砖垛出现了。

社员们看到后纷纷招呼家人邻居的过来看,今天礼拜天,学生们没上学不少在赶海,看见红砖垛出现便跑来往上爬。

欢天喜地的询问声音响起来:

“队长、王老师,这是咱砖窑厂烧出来的砖头吗”

“绝对是、绝对是,你们看这些砖头,看起来就崭新崭新的,多喜人呀”

“好家伙,咱们自己也能烧出砖头来了以后真是家家户户都要盖起砖瓦房啦”

王向红叼着他心爱的烟袋杆发出呵呵笑声:“对,咱们自己生产的砖头,咱们的砖窑厂出砖了”

“马上就要盖新房子,一点没错,全队都要盖起新房子,红砖红瓦的新房子不过在这之前得先盖学校的房子,学校要盖楼房”

这话听的社员们精神振奋:“学生们要进楼里念书这不是跟城里娃娃一样啦”

王忆说道:“不光学生要进楼里念书,大家伙也住进楼里,咱们家家户户都盖二层小楼,怎么样”

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

社员们听到这话直接炸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