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重生九十年代小村庄

作者:霜非霜雪非雪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二零三章

书名:重生九十年代小村庄 作者:霜非霜雪非雪 字数:0 更新时间:05-07 10:30

赵大鹅却听见了商机。

她以前还真不知道乡里有这个地方。现在这个地方倒了,那原来那些粉碎机是不是还在?

“大爷爷,那你知道它里边那些机器还有没?”

“这个我也不知道。要不改天我去看看,问问,给你打听打听。”

赵大鹅又和赵廷明说了一会儿话,眼看着天黑了,也就离开了。

早晨还没睡醒呢,赵大鹅就闻着一股子香味。她蹑手蹑脚的醒了,看见一大早周春文就做饭呢。

周春红在旁边烧火。

“大大……大……大鹅,你……”

“知道了二姐,你醒了。你最勤快,最能干……”赵大鹅赶紧说道,省的听周春红说话,万一把她累着咋整。

“不不……不……不不……不是。我是……是……是说,你……”周春红一紧张,反而口吃的更厉害了。

周春文看了一眼赵大鹅,明白了妹子的意思:“大鹅,你也老大不小了,你能不能穿双鞋出来?不冻脚吗?”

赵大鹅撅着嘴这才回屋里,重新穿了一双鞋,随后梳头洗脸。

周春文往搪瓷盆里兑着热水,白雾腾起时瞥见赵大鹅趿拉着布鞋又要往外跑,水瓢往缸沿一磕:“鞋跟提上!冰碴子硌着脚心又要生冻疮。”

“哎呀,知道了呀……”赵大鹅拖着长腔转回来,脚后跟往鞋帮上一蹬,震得发梢的银霜簌簌往下落。她伸手去够门框上挂的蓝花毛巾,露出半截光滑的手臂。

脸盆里漂着几粒冻僵的皂角籽,周春文捞起浸透的丝瓜瓤,搓出绵密的泡沫。赵大鹅把脸埋进热气里,忽然听见窗棂外传来扑棱棱的响动。她顶着满脸水珠就要探头,被周春文按着肩膀转回来:“准是前院老槐树上的斑鸠,你当都跟你似的,大雪天光脚满村跑?”

木梳卡在打结的发梢时,赵大鹅疼得直缩脖子。周春文往掌心呵了口热气,指尖顺着发辫慢慢捋:“都是大姑娘了,赶明儿说亲时婆家瞧见这鸡窝头...”话音未落,赵大鹅已经扭身钻进厨房,铁锅盖掀得叮当响。

“哎呀大姐,你这是打算吃了上顿没下顿?我就说咋这么香呢……一共买了八斤羊肉,昨天我用了二三斤,这剩下的羊排,你倒全煮了。嗯嗯……干得漂亮!”赵大鹅嘿嘿嘿的笑着:“你看一会我大姨收拾你不?”

正说着话,程锦溪也已经醒了,走到外屋,看见一锅羊排,眉头立刻就皱起来了:“春文,你干啥呢?不年不节的,你把大鹅买的羊肉和羊排,一锅全煮了。过年吃啥?”

“妈,今个是你生日呀。”周春文有些委屈的说道:“我这不寻思着给你做点好吃的嘛。”

“我生日有啥?我也不老也不小的,我过啥生日?”程锦溪不满意的说道:“败家玩意。”

程锦溪是觉得自己还年轻,现在儿子娶媳妇也要花钱,这点羊肉是准备过年吃的。结果让周春文给现在煮了。乡下人日子过得都紧紧巴巴的,她倒没想着过生日什么的,也不是七老八十了,没必要过什么生日。

“再说了,我又不是傻大人物,过生日不得折寿呀。”程锦溪埋怨归埋怨,不过仍旧嘱咐道:“早晨起来的早,就多穿点衣服。别冷着。”

姐妹几个应了一声,便都专心致志的等着开锅。

柴火噼噼啪啪炸开的火星子,听着外边北风仍旧有些呼呼的吹着,能吃上一顿纯羊肉,简直美极了。

“大鹅,你去弄点蒜泥来。”

赵大鹅直摇头:“大姐,你不懂。这玩意,原味才好吃。放了蒜泥,我还吃啥羊肉呀,那就没有羊肉味了。”

“就你事多,我去。”周春文气鼓鼓的。

周春红干活的话,周春文嫌弃她有点不注意卫生,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有点埋汰。赵大鹅呢,那是支使一下,就不愣头,反正就是不去。

周春文就去剥蒜,赵大鹅慢吞吞的走过去,拿过来自己剥蒜:“真不是我不爱好。我觉得,蒜瓣就最好吃。”

“行呗。反正多数都是你吃。”

“大姐真好。”

“少溜须拍马,剥完蒜,你烧火去。”周春文说道。

周春文又在锅边贴了几个饼子,玉米饼子。当做主食吃。

赵大鹅早饭就这么吃的饱饱的,羊排估计她吃了有一斤多。吃饱喝足,赵大鹅出了门。去东台子村的小学校看看……

“奶奶的,过段日子,我还特么得上学。别的不说,上辈子最烦的就是上学。成天考试,没得休息不说。几个老师轮番折腾我。”

不过这会是寒假呢,学校也没有人。

院子很大,赵大鹅溜进去,从学校瓦房的房顶上,撕下来一层油毡纸。

这玩意后世已经绝迹了,不过这会还有。

赵大鹅琢磨一宿,自己盖那个房子的房顶咋整。后来就想到学校盖的那么简陋,也没有漏雨。就想起来了,这里边放了油毡纸。

这玩意可比塑料布结实多了。

自己盖的那个棚子,就是塑料布弄的。动不动就破个口子,整天需要处理。

油毡纸的话,就好很多。

但是后院弄水,需要采光更好。

前边准备盖的这个房子呢,主打一个便宜结实耐用。那房顶用油毡纸避水,是最好的。

赵大鹅撕下来一块,转身就跑。

过了一会儿,去后院找到正在干活的祥子。

赵大鹅把油毡纸交给祥子:“祥子,你今个去县城。给我整回来一捆油毡纸。就要这么厚的。多少钱,我也不知道。你先垫上,回头我给你。”

祥子直接答应了。

赵大鹅又溜达到村东头那个石头碾子那边,碾子和磨,赵大鹅也分不太清楚。

碾子好像就是一个石头很大的,椭圆形的。中间有个凹槽……

至于石磨,倒是极为普遍。

这个碾子,基本上家家都有。

这个时代不是什么稀罕物。

以前皇宫还有呢,大户人家,那是每家必备。甚至什么皇后娘娘一类的,她也得没事推推碾子,要不吃啥喝啥?

电视剧里,那群人不食人间五谷杂粮的。皇宫更是一个个穿的绫罗绸缎,锦衣玉食的。但是实际上,是有碾子的。

不过估摸大清朝亡了之后,都丢了罢了。

赵大鹅老一辈就是闯关东过来的,来到当地第一件事,就是找个师傅,做个碾子。

民以食为天。

特别是在关外,家家户户离得很远。你说我想买点小米,买到了。但是你想买点小米面,买不到。

包括玉米面,高粱米面,小米,大黄米,都是需要碾子,碾碎了,才能做成吃的。

这边也有种小麦的,不过不多。一是气候不太好,二是产量比较低。

东台子村,主营种高粱。

特别是一个叫六伟高粱的,应该是叫这个名字。赵大鹅一直听人们这么说。种了高粱,秋天打了场,便装了袋子。之后用碾子给弄成面面,最后才能吃。

今天正好还有人在这磨高粱呢,磨高粱的不是别人,正是老赵家的赵铁宗。是赵大鹅四爷爷家赵廷俊家的大儿子,人已经四十了,长的有点……猥琐。

当然了,赵大鹅主要是用前世的眼光看他。赵铁宗这个人,满心眼弯弯绕,不干什么好事,等到后来赵廷明出事,其实很大程度,就是赵铁宗背后联络人弄的,最后赵铁宗还干过挺长时间一段的村长。

赵大鹅对赵廷明的感情还不错,赵廷明对赵大鹅很照顾,一直拿她比自己亲孙女还亲……

当然了,赵廷明没有亲孙子和亲孙女。

赵廷明是老来得子。儿子还正在上大学呢。距离毕业,还有段时间,虽然大学处了对象,但是人是学医的,头几年工作又忙,后来又累坏了,等到身体好了,工作也行了,老爷子却挺不住了。

这辈子也没有见到孙子孙女。

当然了,这都是题外话了。

赵大鹅主要对赵铁宗这种背后搞事情的人,不太满意。而且别看赵铁宗和赵铁生是一个爷爷的孙子,但是感情不太好。

赵铁宗看见赵大鹅来了,笑呵呵的问道:“大鹅你干啥呢,溜达呀。”

“嗯嗯,溜达溜达。”赵大鹅倒是没有想太多,便说道:“大爷你这体格是真好。”

赵铁宗愣了一下,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想了一下说道:“这么大岁数,还得干这体力活。确实挺丢人的。”

赵大鹅愣住了:卧槽……他这理解能力,是真有点过分的强呀!

赵大鹅都想问问赵铁宗:你小学语文老师是谁?我要避一避,别特么我上小学的时候,那家伙教我!再特么给我教出来个精神病。

这也不由得赵大鹅心里不得劲,赵大鹅就是简单说了一嘴。结果赵铁宗直接就觉得自己被赵大鹅给阴阳了,以为赵大鹅说他没本事,四十来岁的人了,还得用碾子干活…

这不就是赤裸裸的嘲讽吗?所以赵铁宗就不太舒服了。

赵大鹅一看难以沟通,尴尬的笑了笑:“我继续溜达溜达。”

赵大鹅就离开了。

赵铁宗却背后嘀咕着:“哼!有啥了不起的?赚点钱,就瞧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的……”

赵大鹅是没听见这些话,她溜溜哒哒的就去了赵廷明家……

进了门,赵大鹅一脸尴尬:我这溜达的,怎么天天溜达溜达,就来我大爷爷家了?

好神奇哟……

随后赵大鹅就退了出去,琢磨不能有事没事,就老串门。串门太多了,别人该说自己闲的没事扯老婆舌头了。

赵大鹅刚要走,赵廷明正好看见,就叫停了她:“大鹅,进来咋又出去了?”

赵大鹅一脸尴尬的回头:“我这不……天天来,不好意思了。主要我也没啥事,我就溜达溜达。”

“对了,昨天我托人给你问了。乡里那个粉粮食店的那些机器,还没卖。应该能用。好几套呢。不过都好几年不用了,想卖破烂,收破烂的不要,太沉了。整不动。”

“破烂价?”

“差不多。”

“那不行。”赵大鹅走了过去:“他们都打算卖破烂,都没人要的话。我琢磨大爷爷你说,要不咱们收点钱,帮他们处理得了……”

赵廷明哈哈一笑:“你可行了。别想那么多美事。不过花不了几个钱是真的。一个电机三四百呢,要卖破烂也就二十来斤铜线,也就六七十块钱。人家还不愿意要,别的就是废铁价,不怎么值钱。”

赵大鹅立刻就来了兴致:“大爷爷,你说咱们能不能就是……以咱们村的名义,给赊过来?”

赵廷明一脸问号:???

“空手套白狼?这个指定不行。要不我再问问?不过我估计不行。”

赵大鹅想了想:“要不这样,咱们爷俩过去看看?不是没看见实物,这个东西,我觉得给一毛钱,都是贵的。”

“那行。那你抽空去看看,我去不了呀。”赵廷明叹了口气:“今天你老叔放寒假,我得去火车站接他去。”

赵廷明的儿子,前天就放假了,买了车票,坐绿皮火车,今天晚上六点多,到北公营子火车站,赵廷明还真心要去接一下。

这倒不是赵廷明的儿子找不到家,而是老来得子的老父亲,半年多没看见儿子,想儿子了。

当然了,据说应该是这次回来,领回来一个同学。还是女同学,所以赵廷明必须要去的。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赵廷明是会带赵大鹅去看看粉碎机的。

赵大鹅无奈:“好呗。我到地方,找谁?那应该锁着呢吧,咋也得进屋去看看。”

赵廷明说道:“你去旁边大修厂,找一个叫刘光金的。你就说和我认识就行。”

赵大鹅笑了:“嘿嘿嘿,大爷爷你这个有点社会人呀。咋滴,提你好使呀。”

“你看你这丫头。”赵廷明也笑了:“那小子他母亲,是我当年给介绍给他父亲的。就这么一层关系。我当年当过媒人,所以这些年呢,也多少有点走动。正好这个人,现在管那个粉碎机。你找他就行。你管他叫大哥就行,之后你先看看机器能用不,试试能不能好使。如果不好使,估计没啥大用。”

“行。那我等会就去。”赵大鹅说道:“那个……我要不要说一句:大爷爷,麻烦你了呀!嘿嘿嘿……”

“大鹅你可行了,该干啥干啥去。”

“好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