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

作者:久违的大晴天 | 分类:游戏 | 字数:0

第690章做一个没有“道德”的道士

书名: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 作者:久违的大晴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4:29

之后,张之维又询问了一下东北地区的近况。

虽然天通堂口基本撤离了辽东,但高家和高家所供奉的胡天彪堂口还留在那里。

而胡天彪,在上次事件之后,在柳坤生的一阵撺掇之下,也加入了天通堂口,做了一个串堂仙。

胡天彪倒是给张之维带来了一些消息,东北那边,倭寇对张大帅非常的不满。

而且,因为张之维几次行动,杀掉了太多的倭寇高层,一些新调过来的青壮派,不像之前的倭寇那样好说话了,他们强硬得很,不断的对张大帅施压。

张大帅以前应对倭寇的那一套,现在已经行不通了,双方处于即将翻脸的边缘。

高家主预测不久之后,辽东地区会有大的变故,甚至可能会有战事发生。

“既然知道可能有战事发生,”

张之维听了,觉得一些大事件就要发生了,尽管在时间上有偏差。

不过这种事,他也很难逆转,他总不可能前往东北,去给张大帅当贴身保镖吧,张大帅和他还没这个交情。

至于张大帅和他之间的关系,说穿了,无非是他要去东北办些事,张大帅给他提供了一些便利,本质只是互相利用,双赢而已。

而且,还有一点,就算是他去的话,也很难说能挽大厦之将倾。

毕竟局势整个糜烂下来的时候,绝非是一人之力所能撑起来的。

滚滚大势的洪流之下,个人的力量再强,也只能推波助澜,不能逆天而行。

古来今往,张角武侯之流,多少逆天而行的大人物最终都是黯淡收场。

张之维可以为了一念通达,斩恶人,除倭寇,行侠仗义,义薄云天。

但若真要他把现在的道,从自己身上剥离出去,放到拯救天下苍生上面,然后要建立一個怎样怎样的世界,他做不来,这也不是他所求的道。

不过,考虑到之前几次合作的情分上,张之维还是托胡天彪给张大帅提了个醒。

让他不仅要当心倭寇的刺杀,还要当心自己人的暗算。

交代完,张之维切断了和胡天彪的联系。

随后,他从歪脖树下起身,挥了挥手,在歪脖树的欢送下,离开了天门峰。

刚一回到天师府,陆瑾就来找他请教圣人盗的问题。

现在的陆瑾,已经能熟练使用圣人盗,但在配合逆生使用的时候,却有一种晦涩的感觉。

这让他很不自在,他迫不及待的想掌控两者,然后去吕慈那里找回场子。

但修行这个东西,往往就是你越想要越得不到,苦想钻研无果,他便来找张之维了。

张之维听了陆瑾的描述,思忖了片刻,给了他指点。

其实,陆瑾的问题根本就不算是问题,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对炁的掌控程度不够高。

毕竟逆生三重是一个行炁轨迹很复杂,很精密的能力。

而精密,不仅代表着能力强大,往往也就代表着不皮实,一旦有哪个环节出了点岔子,就容易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全盘崩溃。

而陆瑾,在对炁的掌控力上差点火候,他单个使用手段的时候不觉得,可一旦联合使用,就会出现问题。

至于如何去解决问题……张之维给他的建议是去请教张怀义。

对于这种事,他还真没什么好的办法,毕竟他就从来没遇到过这个问题。

施展手段,不就是一看就能行,一练就会?难点在哪里?完全看不到。

没遇到过的困难,让他给出解决方法,属实是有些为难他了。

倒是大耳贼,非常擅长这个,应该可以给陆瑾一个较好的答复。

“怀义兄弟看起来不显山不显水还有这本领?”陆瑾诧异道。

他知道张怀义厉害,但具体多厉害,他心里也没底,再加上有张之维在,有问题都去问张之维了,所以从没去请教过张怀义。

张之维说道:“这小子藏的可深了,你们以后有什么问题,也不一定非要来请教我,特别是技法掌控等方面的,找他比找我更有用!”

“那我现在就去请教怀义兄弟!”陆瑾将信将疑的走远了。

打发了陆瑾,张之维去过斋堂弄了点吃的,虽然他修行有圣人盗,可以食炁者神明不死,但过往的一些生活习惯,他依旧保持着。

该吃的饭,他照吃不误,该喝的酒,他照喝不误,整个人未受太多影响。

圣人盗在他的手里,只是一个补全自身三才之炁的手段,并未到安身立命的地步。

吃完了饭,张之维去道藏殿看了一会儿道藏,诵读道家经典,也是他常做的事情之一。

这些道家经典也许不能让他当场得到什么道与理,但会沉淀下来,化作底蕴。

当有一天,契机到了,一朝顿悟,厚积薄发,过往那些沉淀的,不解的,都会通通解锁。

这种情况,张之维已经经历过好几次了,每次都让他受益匪浅,有相当大的进步。

所以,常读道藏,也是他静修时的必修课之一。

阅读完道藏,一出门,遇到几个师兄弟,张之维又和他们吹了一会儿牛。

虽然有些话已经说过一次,但或许是张之维有讲故事的天赋,每次师兄弟们都能听得津津有味。

这不禁让张之维心里暗道,若有一天,师父让他收起手段,下山历练,也许他不用去当骗子骗人算命。

他可以去做一个说书先生,把自己以前的经历,说给那些普通人听,说不定也能过的风生水起。

讲完一些江湖趣事,张之维伸了伸懒腰,又开始每日三省吾身,锤炼性命,小日子过的朴实无华且枯燥。

时间飞逝,一段时间过去。

这期间,江湖上乃至大的局势上,都有大事发生,但和张之维无关,他也并未参与进去。

而张之维杀掉梁挺一事,也在江湖上传开了,特别是江湖小栈公布了梁挺的死因,以及其中的细节之后,江湖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其实,对于张之维能杀掉梁挺,江湖众人是不吃惊的,毕竟小天师要实力有实力,要声望有声望,他杀掉任何人,哪怕就是全性的代掌门无根生,众人都不会吃惊。

他们吃惊的是,梁挺会死这么惨,这么窝囊,这么无力,按江湖小栈给出的描述,梁挺在张之维的手里,几乎是没有任何的反抗余地,被摧枯拉朽的打败杀死。

要知道梁挺可是一人屠灭自己满门的双料大宗师啊。

这个江湖上的人,即便都看不起梁挺的人品,但可没人看不起梁挺的实力。

可谁能想到,如此强大的存在,在小天师的面前,竟如土鸡瓦狗一般。

那小天师到底该有多强大?

他到底是人,还是已经成仙成神了?

一时间,江湖上掀起了一场小天师是否已经成仙的讨论。

而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又有人想起了张之维之前在天台宗,脚踩九头狮子升天而起的场景。

那时候,江湖就有人传言,说他是东极青华帝君转世,所以才能乘骑九头狮子。

不过,因为这个传言实在太过离奇,所以没掀起太大的风波,但这次张之维在击杀了梁挺之后,他是东极青华帝君转世的传闻再次兴了起来。

一些好事者,甚至开始打着他的名义,成立淫祠野祀,供奉起他模样的神像,到处招摇撞骗。

其中有几个规模还很大,大到产生了不少的信仰之力,让张之维发现了端倪。

张之维的信仰之力,大多来自天通堂口。

而天通堂口的信仰,基本来自两个地方。

一是黄六爷的天通医堂,二是王蔼的天通教会。

天通医堂以治病为主,天通教会则是以教会学校,教会工厂为主,做的都是救死扶伤的好事。

所以他的信仰都比较精纯,现在突兀出现一大团斑驳杂乱的信仰,张之维几乎是立刻就察觉到了。

在读取了这部分的信仰知道了前因后果之后,张之维便和众人提了一嘴,打算去把那几个大的淫祠野祀给灭了。

吕慈一听,当即就不满了,这种芝麻绿豆大小的事,怎能劳烦张之维亲自出马?

他主动请缨,要去把这事给办了。

实际上,是他有些耐不住性子了,这段时间,他每天三点一线,夜晚锄地提升性命修为,白天修炼手段,早晚课睡觉。

虽实力稳步提升,但这种无风无险的清修日子,实在是太平淡了,他迫不及待的想下山找几个对手试试手段。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修了手段不使用也是一样。

既然吕慈想去,张之维便让他去了。

吕慈下山的时候,还想拉着陆瑾一起,他们是典型的表面冤家,内里兄弟。

陆瑾本来也想去,但他的修行已经到了关键时候,距离突破也就是临门一脚的事,所以他婉拒了吕慈的邀请,还说下次一起。

吕慈见陆瑾不去,瞬间换了一副嘴脸,讥讽他没用,成天修行也不及自己,等自己回来之后,定要收拾他一顿,鞭策他一番。

吕慈的狂言让陆瑾大怒,发誓等他回来,要把他打得满地找牙。

两人不欢而散,陆瑾回去铆足了劲的修行,吕慈则下山伐山破庙。

至于其他人,张怀义依旧在死命的卷,不过他很少切磋演练,不显山不露水的,外人也不知道他有多大的进步。

田晋中也在修行,不过他的问题不少,且一有问题就找张之维,对于师弟的在修行上的困惑,张之维也都耐心一一给他解惑。

说起来,虽然田晋中虽然只是张之维的师弟,但一身手段里,有七八成都是张之维教的,师父教本领,大多只是领进门而已。

所以,天师府张静清这一脉,一直都有一个说法,之维师兄是师父教的,其他师兄弟是之维师兄教的。

对于这个说法,无论是张之维还是张静清,都不觉得反感,对于道门来说,代师授艺其实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倒是陆瑾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因为在三一门里,几乎所有人的修行都是师父亲自指教的,哪像天师这般偷懒?

实际上,张之维所负责的,不仅仅只是代师授艺,还因为挂职了正一观,他需要外出执行一些任务。

唐门的任务是杀人,道士的任务自然就是杀鬼杀妖了。

只不过张之维之前动不动就擅自下山行动,屡屡错过了正一观给他安排的任务,所以基本没怎么参加过。

这次他回山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外出,负责正一观的易潜连忙就给他安排上事了。

毕竟像张之维这么好用的干将可不多,不趁着他现在还挂职在正一观好好用用,以后就用不上了。

易潜师叔有事安排,张之维自然也不拒绝,反正是举手之劳罢了。

而正一观里的业务,说是降妖除魔,但这世界上,哪来的那么多妖魔鬼怪,更多的是驱邪做法事。

张之维就接了好几场,本来打蘸做法这种小事,一般是轮不到他出手的。

一是他的咖位摆在那里,二是他也不擅长这个。

但或许是天台宗那一役,让他名声大噪,不仅被圈内人熟知,就连圈外人,也知道了龙虎山出了一个拥有大神通的真神仙。

所以,很多人都花大价钱,指名道姓想请张之维去做一场法。

对于这种事,易潜没有直接给张之维做主,而是询问了一下他的意见,去还是不去?

毕竟堂堂龙虎山小天师,竟为了几个臭钱折腰,去给人做法事,说出去多不好听啊!

不过,张之维倒是没易潜想的那么清高,做法嘛,有妖斩妖,有鬼斩鬼,什么都没有的话,拿把剑瞎比划一阵就行了,这有什么难的?

随后,他问了一下价格,在得知以他的身价,做法一次,几千大洋侯后,立马就爽快答应了下来。

挣钱嘛,生意,不寒碜。

这个年代,一个教师,每月的工资也就二三十大洋,工人十来大洋,巡捕甚至只有几块大洋……

他下山做一次法,当得了他们工作大半辈子,如何去不得?

这些钱,他无论是用在受灾地区,搞几个施粥棚,还是用在天通教会,多建立几个育婴堂或者教会学校,那都是极好的,能造福上千人。

小天师的面子可以很值钱,也可以很不值钱!

抱着这个想法,张之维下山做了几次法,结果一次妖魔鬼怪都没遇到,纯粹的瞎蹦跶了几圈,就赚了上万大洋。

易潜师叔知道后,气的直拍大腿,说他武德充沛,但没有道士的品德,简称没有道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638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