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开局边疆小兵,杀成大汉战神

作者:红尘作伴 | 分类:奇幻 | 字数:0

第43章 未来大儒,文道天骄

书名:开局边疆小兵,杀成大汉战神 作者:红尘作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0:19

“想解决此事其实也不难,还用不着我儒家大贤出手。”

说话的是一名耄耋老者,身穿一袭素白长袍,身姿伟岸挺拔,儒雅之中带着些许威严之气。

“郑老?您怎么来了雁门关?”

张辽看见来人,连忙恭敬地迎了上去。

“昨夜游学至此,本打算拜访一下老友,却没想到遇上蛮族大军叩关,老夫又岂能坐视不理。”

老者一边说,一边在张辽搀扶下缓缓走上城墙。

当看见站在一旁的刘烨时,眼眸突然一亮。

“好一块璞玉,不知小友名讳,可有师承?”

刘烨左右望了望,这附近好像也没别人,那就是说的自己了。

要不说年老成精,对方一眼就能看出自己是块璞玉,这眼光相当毒辣!

“小子刘烨,见过郑老。”

刘烨此时也顾不上用真实之眼查看老者属性,连忙上前见礼。

这人连张辽都得以礼相待,八成又是某个大人物下乡视察来了。

“刘烨……好,老夫记住了。

小友日后若有向学之心,可随时前往老夫的康成书院,老夫必扫榻相迎。”

老者捋了捋胡须,一脸满意地看着刘烨,脸上都笑出了褶子。

“这……”刘烨没有立马回答,隐晦地瞅了一眼张辽。

毕竟自家领导就在旁边,要是随便就答应了别家公司的邀请,你让领导的面子往哪搁?

张辽似乎也读懂了刘烨眼神中的意思,忍不住哈哈一笑:“贤弟还不快拜谢郑老,这天下能得郑老亲自相邀的人可没几个,贤弟你今天算是走大运了!

听到张辽这么说,刘烨也就不再故作矜持,当即拱手拜谢:“承蒙郑老厚爱,小子对康成学院也是神往已久,他日若有闲暇,必将登门拜访。”

他现在也算反应过来眼前这位是何人了。

郑玄,大汉著名学者,康成学院创始人,儒家经典之集大成者。

主张我辈文人,除了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他自己更是用一生去践行了这句话。

据其亲著的《戒子益恩书》记载,“游学周、秦之都,往来幽、并、兖、豫之域,获觐乎在位通人,处逸大儒,得意者咸从捧手,有所受焉”。

郑玄这一生,足迹遍布幽州、并州、兖州、豫州,博览众家之所长,晚年终成一代大儒,其学更是被世人称之为“郑学”。

纵观整个东汉末年,能在学问上超过这位的,可以说一个都没有。

这是一位注定成就大儒的巨佬,若能认其为师,自己的文道修行之路将再无坎坷。

不过这事也不能操之过急,古代对拜师之礼看得特别重,得做好万全准备。

“哈哈,如此甚好。”

听到刘烨这话,郑老也是老怀甚慰,随即更是与刘烨聊起了家常。

一旁的张辽见两人相谈甚欢,纠结半天,最终还是忍不住插了一句:“郑老,您老刚才说解决蛮族军势不难,不知具体要如何去做?”

好家伙,再让你们聊下去,蛮族大军就该攻城了。

“莫急,此事说难也不难,只需引动文道长河显化,区区军势,弹指可破。”

“这……敢问郑老可否引动文道长河?”

张辽倒是不怀疑文道长河的威能,只是这玩意也不是说引动就引动的,其难度之大,跟文宗晋升大儒都有的一拼。

不过既然郑老这么说,想必有一定把握。

然而郑玄却是摇了摇头:“老朽早已步入四品立命境,而文道境界越高,想要引动文道长河显化便越难。

这种事,最好是找一位文道天骄过来配合。

若能以文道下三境修为,作出惊世之文章,必可引动文道长河亲自灌输文气。

到时,危局自解。”

听完郑老这番话,张辽嘴角忍不住微微抽搐:“郑老,在这边关苦寒之地,又如何能寻到文道天骄?”

“如何没有?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郑玄露出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

“什么?”

张辽一愣,紧接着像是突然反应过来,转头看向刘烨。

刘烨:“???”

刘烨也有点懵,他很想问一句郑老:您老是从哪看出我是文道天骄的?

“小友不必谦虚,你身上有文道长河的印记,显然已经经历过一次文气灌体。”

郑玄这话,同时解开了刘烨和张辽的疑惑。

“等等,昨日雁门关外引动文气光柱的是你?”张辽惊讶出声。

原以为是某个文道天骄在路过雁门关时偶有所悟,到头来竟发现是自己手下?

张辽此时突然有种天上掉馅饼的感觉。

“呃,是我。”

好吧,既然已经被发现,那刘烨索性摊牌了。

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哪里是什么文道天骄,文道嫖客还差不多。

当时能引动文道长河,那纯属意外。

不过当刘烨看到两人灼热的眼神,就知道说出来也没人信。

没办法,那就硬着头皮上吧。

“郑老,不知这惊世文章具体是指什么?”

没错,刘烨准备抄一篇名篇著作试试看。

毕竟诗词歌赋需要真听真看真感受,写文章总不至于也要这些吧?

就拿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来说,老吴还能亲自过一遍九九八十一难不成?

所以刘烨觉得,抄文章比抄诗更有搞头。

只是郑老接下来的话,让刘烨当场懵逼。

“惊世文章并没有具体指代,文章也好,诗词也罢,只要符合当前意境,便有一定概率引动文气长河显化于世。”

我尼玛,这一时半会,他上哪去找符合当前意境的文章?

刘烨腹诽不已。

原以为随便抄一下名人著作就行,敢情还是个命题文章。

欸?等等!

命题文章不好找,命题诗词好找啊。

想到这,刘烨当即开始翻看脑海中的诗词。

而这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落在张辽两人眼中,便是刘烨时而嘴角含笑,时而皱眉沉思,看得两人心惊肉跳,生怕给孩子逼成精神分裂了。

“有了!”

刘烨环顾四周,又抬头看了看天,眼中的眸光越来越亮。

李哥,靠你了!

张辽与郑老此时也感受到了刘烨身上的变化,精神不由得为之一振,暗自期待起来。

随后就见刘烨缓步走到城墙边缘,瞳孔中倒映着前方的蛮族大军。

下一秒,一句诗词自刘烨口中说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458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