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医无疆

作者:石章鱼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斜阳村

书名:大医无疆 作者:石章鱼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33

张松道:“我看那位老先生也不是蓬蒿人。”

司机忍不住问道:“蓬蒿人是啥意思?”

张松道:“草根!”

周老太住在南陵斜阳村,到了地方才知道这里已经成了景区,所有外来车辆都要求统一停在村口的停车场,门票每人三十。

许纯良本想去买票,看到售票处贴着晚六点免费进入,看了看时间还有半个小时,于是不想花这冤枉钱,几人在村口逛了逛,许纯良帮叶清雅拍了几张照片,最近摄影技术提高不少。

等到了时间,他们才走入村子。

检票口已经空无一人,沿途挂着红灯笼,周家就住在东南的一栋老宅子,离祠堂很近。

因为景区对外开放不久,没什么人,偶尔可见当地的村民迎上来询问是否住宿。

张松过去曾经来过这里,当时这里还没有做任何的商业开发,一切保持着原生态,张松凭着过去的印象找到了周家。

大门开着,几人拎着礼品进了大门,一黄一白两条土狗警惕地从地上站了起来。

张松大声道:“大娘,我们来看您了。”

一位中年妇女闻声出来,她是周老太的本家侄女,平时充当了保姆的职责,见到来客人了,慌忙去屋里把老太太请出来。

周老太看到张松,又看到许纯良,乐得满脸皱纹如菊花开放:“小张,小许,哎呦,真是你们,正念叨你们这些孩子也不来看我呢。”

叶清雅也跟着叫了声周大娘,周老太望着叶清雅,她没见过,看到叶清雅跟在许纯良身边只当是许纯良的对象,笑着握住叶清雅的手:“哎呦这闺女真俊,纯良,你好福气啊,啥时候结婚一定要叫我。”

一句话把叶清雅臊了个大红脸。

张松心说老太太糊涂了,乱点鸳鸯谱,也轮不到他解释,许纯良那边把自己和叶清雅的关系向周老太说了,周老太也没明白,连连点头道:“姐姐好,姐姐好,女大三抱金砖,女孩子大点知道疼人。”

许纯良不解释了,越解释越乱。

周老太让侄女去做饭,把客人请到堂屋里喝茶。

张松让司机把礼品放下,这其中有他准备的也有许纯良买的。

周老太道:“好不容易来一趟,你们多住几天,我家有的是地方。”

张松道:“大娘,我明天还有个会。”

周老太道:“你走你的,让纯良多留几天。”

许纯良笑道:“我住两天,后天跟张哥的车一起回去。”

周老太知道他们都有工作,也没有强留。

当晚几人就在周家吃了顿土菜,老太太特地拿出自酿的米酒给他们喝。据老太太说,周家在当地也算得上是名门望族,曾经出过进士。

吃饭的时候,老太太专门给儿子打了个电话,周书记听说张松和许纯良去了他老家,也颇为高兴,张松借着酒意跟周书记热线长谈。

叶清雅喝了几杯米酒,感觉有些上头,早早去休息了。

周老太提起孙子周德明和甄纯,今年他们俩过来陪着老太太过年,老太太本来挺开心的,可听说孙子硕士毕业后打算在香江就业,不由得添了心思,跟许纯良聊起这件事忍不住长吁短叹。

许纯良知道老太太还是想孙子回到身边,好好开导了她一番,又为老太太诊脉检查了一下身体,老太太身体倒是硬朗。

翌日清晨,张松一早就离开了斜阳村前去开会,和许纯良约好明天上午过来接他返程。

许纯良送走张松,看到叶清雅已经梳洗完毕来到了院子里,笑道:“这么早啊?”

叶清雅道:“昨天喝多了,我失态吧?”

许纯良道:“你这么理智清醒的人怎么会失态?”

叶清雅看了一眼时间,才六点半,提议去村里走走,两人沿着小路向前,不一会儿来到了村口池塘,南皖小山村基本上都会有一面池塘。

清晨池塘内笼罩着一层乳白色的晨雾,池塘南边立着一座石牌坊,西侧山丘上有一座文峰塔。

叶清雅来了兴致,提出要去塔上看看,许纯良陪着她拾阶而上。

走了百余级台阶,已经来到文峰塔下,旧塔在七十年代被毁,现在看到的是上世纪末重建的,叶清雅看着重修碑文,忽然惊奇地咦了一声:“纯良,你看。”

许纯良顺着她所指的方向望去,看到重修碑文捐款名录,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杜长文。

叶清雅道:“不知道这个杜长文是不是昨天我们见到的那个?”

许纯良笑道:“不是他还有谁?”

叶清雅道:“如此说来,世界还真是够小。”

许纯良的目光循着名单继续往下看,居然在上面又找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唐经纬。

许纯良心中一怔,唐经纬和杜长文同时出现在一个名单上,虽然只能证明他们都捐助重修文峰塔,不过两人认识的可能性很大。

许纯良并未在上面找到唐经纶的名字,估计这次的活动他并未参予,在名单的最后,他居然看到了乔远江的名字。

叶清雅几乎和许纯良同时发现了乔远江的名字,轻声道:“大伯的名字也在上面。”虽然她和乔如龙已经离婚,但是还习惯性地称呼乔远江为大伯。

许纯良道:“不知道他们认不认识,如果早就认识,都有几十年的交情了。”他心中明白,乔远江和唐家兄弟早就认识,但是乔远江和杜长文认不认识就不知道了,如此说来,这个杜长文出现在画展并非偶然。

文峰塔上的匾额换过不久,塔门上了锁,无法从正门一探究竟,叶清雅提议就此下山,许纯良让她稍等,轻轻一跃已经抓住宝塔二层飞檐,随即一个鹞子翻身进入二层平台,这还是他有意隐藏身手,不想叶清雅太过惊奇。

叶清雅想出声阻止的时候,许纯良已经进入塔内,她只好站在外面为许纯良望风。

文峰塔共计七层,里面已经很久无人打扫,结满蛛网尘丝,许纯良之所以想进入其中一探究竟,是想看看能否找到其他相关的线索。

来到五层的时候,看到地板上搁着一张早已腐朽的匾额,虽然油漆剥落,但是仍然能够看清上面的字迹。

上面是四个字——文风鼎盛,虽然并无落款,可许纯良从字体的风格上已经断定,这四个字乃是通惠和尚所书。

换而言之,当年文峰塔的重修,通惠和尚也曾经参加过。

许纯良用手机拍下照片,继续来到七层,并没有其他的发现,然后沿着原来的路线重新返回,下到四层的时候,听到有人说话。

透过窗口望去,却见一位带着红袖章的老人正在和叶清雅说话,声音颇为严厉:“你买票了没有?”

叶清雅担心的并不是查票,而是仍然身在塔内的许纯良,如果许纯良现在出来,岂不是被查票的老头抓个正着,她背朝文峰塔,纤手摆了摆,意在提醒许纯良别急着出来,向老人解释,自己是昨晚进村的,不用买票。

那老者道:“昨晚是昨晚,今天在村中游览必须买票。”

许纯良从塔的另外一侧,悄然一跃,宛如一片枯叶轻飘飘落在塔基平台,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从塔后绕了过去:“老师傅,有话好说。”

那老者瞪了许纯良一眼,毫不客气道:“有什么可说的,逃票必须补票,念在你们是初次就不罚款了。”

叶清雅见许纯良已经出来暗自松了口气,她原不想在这种小事上纠缠,更何况本来就没几个钱,准备掏钱补票的时候,许纯良反倒不乐意了:“我们走亲戚的。”

老者将信将疑:“逃票的都这么说,看你年轻轻的咋就不说实话。”

许纯良本来也没想跟这老者一般计较,可他说话太不中听,于是把周老太太的名号报了出来。

老者听完让许纯良给周老太太打个电话,许纯良只好打了个电话把情况跟周老太太说了一下。

周老太一听就活了,让许纯良把电话给那老者,把老者骂了个狗血喷头,周家在斜阳村地位不低。

那老者姓周按照辈分还得称周老太太一声婶子,他也是自讨没趣,被骂完还得向许纯良他们赔罪。

叶清雅非常宽容,笑道:“您老也不认识我们,现在说清楚了就好。”

许纯良故意道:“还要补票吗?”

那老者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自家人买什么票,塔上去了没有?我去拿钥匙开门,去塔顶可以俯瞰全村的景色。”

叶清雅看了许纯良一眼,心说他刚刚去过了,奇怪的是自己看到他爬进去,没见他什么时候下来的。

许纯良道:“不去了,大叔,打听个事儿,杜长文是这个村的人吗?”

老者道:“杜长文?”

许纯良指了指重修文峰塔的捐赠名单,老者这才反应过来:“你是说李寡妇的儿子,他是这个村的,七十年代的时候去了香江。”

许纯良道:“那时候出去不容易吧?”

老者道:“可不是嘛,我听说他是偷渡,不过人家后来发了大财,也算是衣锦还乡。”

看这老者的样子对杜长文有些不屑。

许纯良道:“文峰塔是他召集重建的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45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