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四合院回到五零

作者:南京香烟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549章周卫民考上工程师

书名:四合院回到五零 作者:南京香烟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06

几天后,研究所办公室,孙正国正惬意的喝着茶,看着这段时间的生产报表。

一切如他所料,虽然他这段时间不在所里,但工作上的事一点没落下。

陈连山的活,也暂由陈万春负责,眼看着马上就要完工。

另外,轧钢机的生产进度,倒也不慢,不过要想完成,估计要到年后。

而今天就是考核的最后一天,只有三人参加了工程师考核,地点就在研究所。

所以,他这会只要坐等着人来就行。

片刻后,张玉成从外面走进来汇报。

“所长,部里的吴处长,还有机床厂的邱厂长来了,正在楼下呢!”

“哦~!那下去迎一下吧!另外你再去通知一下李厂长,让他把人带过来考核。”

“好的所长。”

说完后,张玉成先行下了楼,准备去机械厂。

随后,孙正国拿起手中表格,也跟着下了楼。

办公大楼下,周卫民正和几人聊着,其中张工程师是老熟人,自不必说。

而吴处长今天则代表部里,来负责监督考核。

另外两人一位是机床厂的邱厂长,剩下一名应该是前来参加考核之人。

“周主任,听说你们研究所,最近又要出一款新机床,能不能透露一下?”

“呵呵!邱厂长,您还真是消息灵通,就是一款普通机床,不值一提。”周卫民笑着回道。

其实邱厂长什么心思,他心里知道,但机械厂目前的机床生产还没饱和,暂不考虑换厂生产。

而邱厂长也明白周卫民的意思,但他心里不甘心啊!

想他们堂堂的第一机床厂,现在沦落为机械厂的陪衬,净生产些没用的破烂货。

这样长期以往下去,第一机床厂名存实亡。

因此,邱厂长决定,今天无论如何也要争一下。

“周主任,不知道这款机床研发出来,能不能考虑一下我们机床厂。”

见邱厂长还在纠缠,周卫民也不好做主。

虽说他是研究所的常委不假,可他人微言轻,说话也不好使呀!

甚至连孙正国都不好私自做主,难道邱厂长不知道吗?

就在这时,孙正国从楼梯口走过来,救了周卫民的急,于是他果断选择甩锅。

“邱厂长,我们所长来了,具体情况,您问他吧!”

事已至此,邱厂长也不再多问,几人一起朝孙正国走去。

“邱厂长,吴处长,张工,欢迎来我们研究所考察工作。”

大老远,孙正国就伸出了手,热情的招呼道。

而邱厂长和吴处长二人,也知道人家就是客气一下,不敢怠慢,赶紧伸出双手迎上去。

双方打过招呼后,就聊起了一会考核的事情…

时间不长,李厂长也带着一名技术员赶到,几人又是一阵寒暄。

不过这里面还闹出一个小笑话,邱厂长和李厂长就跟小孩子闹别扭一样,互相拆着台。

孙正国知道他们为啥较劲,也只是笑了笑,然后就把人带到小车间,准备这次的考核。

此时的小车间早已布置好,三张离得老远的桌子,已经坐上了考生。

他们分别为研究所周卫民,机械厂的陈宝生,以及机床厂的李东明。

既然考生已经就位,吴处长也不客气,从公文包里拿出部里带来的考卷,给三人分别发了一张,然后才朝孙正国点了点头。

孙正国也没谦让,随即便缓缓说道。

“现在宣布一下考场纪律,不得抄袭,不得大声喧哗,否则一律取消成绩,这次考核时长60分钟,请注意合理使用,考核正式开始。”

虽然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话,但该说的还是要说。

说完后,三名考生埋头答题,孙正国趁着没事,就翻起一张多余试卷看起来。

还别说,这工程师考核,相当不简单,可以说是非常的难。

光一个理论考试,就囊括工程数学、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材料学、制造工艺、工程制图…等等。

可以说没两把刷子,想要考上工程师,那就是痴人说梦。

就连孙正国看到这张试卷,都不敢保证能考上满分,可见难度之高。

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场上考生们还没停笔,孙正国再次看看手表,时间已经超时了5分钟。

但旁边的两位助理考官,包括监督考核的吴处长,都仿佛没看见一样,悠闲的坐那喝着茶。

又过了一会,场上考生有两名停下笔,还有一名虽然没停,但估计实在是不会,拿着笔还在思考。

看到这种情况,孙正国也不能再拖了,这才假装看了一下手表,然后宣布。

“好了,时间到,大家停笔吧!”

接着都不用人交代,陈连山主动上前收缴了试卷,然后几人进行改卷。

十分钟后,改卷完毕,幸运的是,三人全部晋级。

机床厂的李东明,刚才虽然没答完,但勉强及格通过。

匆匆宣布了成绩,紧接着第二轮实践考核开始。

这一轮的难度由几位考官设计,倒也不算太难。

周卫民和陈宝生二人,同属于近水楼台先得月,因此完成得很轻松,经检查后成功晋级。

而刚才艰难过关的李东明就不行了,这不是时间的问题,而是确实不行,最终他自己主动放弃。

正在后面观战的邱厂长见了,也只能无奈摇头叹气,实在是技不如人无话可说。

这时侯,就体验出有人带与没人带的区别。

第三轮考核理解与实践相结合,同样是由部里来出题。

吴处长这时再次从公文包里拿出两张小型图纸,交给两位考生,然后宣布考核内容。

“两位请听清楚,还请你们在规定的时间内指出图纸上的不足,并做出整改,考核时长一小时,现在开始吧!”

两人接着指令,不敢浪费时间,就分别拿着图纸对着机器研究起来。

四十分钟后,周卫民率先完成,又过了十分钟,陈宝生也完成了考核任务。

经检查,二人的成绩完全合格,然而这还没完。

接着三名考官,以及监督人员吴处长,又对考生进行了一场面试。

主要是问一些临场处理的经验,以及机械原理更深层次的问题。

最终经过综合评比,三名考官一致认定合格,同意两名考生晋级工程师。

吴处长全程监督,当然也不会做那个恶人,痛痛快快的盖上公章。

至此,周卫民和陈宝生二人,正式成为九级工程师。

不过,要想办理证件,还需要去部里一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53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