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重生六零:我带弟弟妹妹奔小康

作者:梦里银河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190章 给唐家送礼

书名:重生六零:我带弟弟妹妹奔小康 作者:梦里银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04

的确良作为新型布料,一经问世,就以其柔顺、笔挺、不起皱、易上色不易掉色、色彩极其鲜明等特点,受到了全世界消费者的热烈追捧。

然而新政权现如今的化学工业相当落后,根本研制不出来。

就连北边那个强大至极的社会主义国家也都还没有研制成功,无法援助新政权建设起相应的生产工厂。

国内市场上的的确良布料就全靠进口。

但是新政权的外汇储备无比紧缺不说,西方国家对新政权的贸易也没有完全放开。

这种情况下,的确良在国内市场上几乎难见踪影。

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够拥有一点。

而有幸拥有一件的确良衣服的人都极为珍惜,只在节日或是有重要事情时才穿在身上。

袁茜家作为高干家庭,也就只有唐局长才有一件的确良白衬衣。

如此珍贵的东西,陈国泰却不声不响地突然拿出来这么多!

看那卷布料的大小,袁茜粗略估计就不下两公斤。

一公斤大约有8米左右,两公斤就是16米。

这么多布料,随随便便就能做七八件成人衣服。

袁茜如果愿意,她曾经心心念念的的确良布拉吉(连衣裙)很快就可以到手。

综上种种,也就难怪袁茜如此失态。

“袁姨,这些的确良不是在卫海县买的。”陈国泰笑了笑说道。

“不是卫海县?你这次出差还去了其它地方?那你是去了哪里?一般的小县城根本就买不到这个。”袁茜疑惑地说道。

“袁姨,有一件事我一直都没有给你们说。前段时间,我成了咱们县农机厂的特聘技术员。这次我不仅去了卫海县给钢铁厂采购鱼干,还代表农机厂去了津市买一些零配件。这些的确良就是在津市购买。”

陈国泰详细解释道。

“你除了是钢铁厂的采购员,还是农机厂的特聘技术员?国泰,你,你没有给袁姨开玩笑?”

袁茜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引开,眼睛突然瞪得老大。

“我没有开玩笑。袁姨,事情是这样的。上个月中旬,我们生产队要买拖拉机,生产地派了我和另外两个社员去农机厂接机并参与技术培训。在农机厂里时......”

陈国泰一五一十地讲了起来。

前几次来唐局长家,陈国泰为了避免炫耀嫌疑,并没有说他成为农机厂技术员的事。

现在正好将其说清楚,免得唐局长家误会他不坦诚。

“你是说,你不可思议地成为农机厂的特聘技术员之后,想要研制电动自行车。而农机厂厂长老孟不仅没有阻拦,反而还大力支持,特意出钱让你去津市买试制的配件?啧啧,这个老孟可真是有气魄。另外也不得不说,国泰你是越来越能干了,总在不知不觉中给我们带来天大的惊喜。”

袁茜不错眼地看着英武挺拔的陈国泰,眼里的喜爱和欣赏几乎要化为实质。

她越来越觉得认了陈国泰作为唐家的后辈子弟,是唐家做得最为正确的事情之一。

“国泰,你研制的那个电动自行车真有那么好,能够自己跑?”

紧接着,袁茜的眼光又放在了还没出世的新奇玩意儿上。

说白了,袁茜虽然是老革命干部,真实年龄也才三十岁出头,对世界上的新奇物品还没有完全丧失兴趣。

尤其是出现在她身边的新奇物品。

“充了电之后,确实能够自己跑。不过它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充一次电只能跑两个多小时,大约是四十公里左右。而且它不能载重,最多只能承重80公斤到90公斤。现在大多数农村都没通电,它基本上只能在城市里使用。”

陈国泰如实说道。

“能跑四十公里也很不错了。承重80公斤,也基本上是一个成年男子,或是一个妇女加一个小孩的重量。这样的车子只要不是太贵,在城市里就一定有销路。不,就算价格稍微贵一点,也有不少高干或是高知以及资本家会买。国泰,这个产品如果你真的搞成了,一定大有前途。到时候说不定咱们灵江县就要多出一家电动自行车厂来。”

袁茜兴致勃勃地说道。

“袁姨,就算真的搞成了,因为一些电子配件受限,专门的生产厂怕是很不容易成立。”

陈国泰头脑很清醒地说道。

“事在人为嘛。只要它确实能丰富人民群众的生活,并且本身也有利润可图,县里的领导就不会看不到。他们自己就要帮你想办法解决......”

袁茜越说越高兴。

就好像陈国泰已经真的把电动自行车研制成功,而她也顺势买到了一辆一般。

‘咯吱’

房门被推开。

唐局长走了进来。

“国泰来了啊?你们说什么说得这样开心呢?”

唐局长笑着问道。

“当家的,你看这是什么?国泰出差带回来的。”

袁茜拿着那一大卷布料,喜滋滋地对唐局长说道。

“的确良?这么多?国泰,你这是......”

深知的确良有多么紧缺的唐局长看着陈国泰,脸色一下子变得有点严肃。

“当家的,别吓着孩子。这是国泰去津市出差,走正路买回来的。”

袁茜白了唐局长一眼,嗔怪地说道。

“他不是去了卫海吗?怎么又扯上津市了?”

唐局长脸色微松,疑惑地说道。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国泰现在不仅仅是钢铁厂的采购员,同时还是农机厂的特聘技术员呢。他在农机厂里搞了一个试制项目......”

不用陈国泰多说什么,袁茜自己就一五一十地给唐局长解释起来。

“国泰啊,知道你能干,却没想到你竟然能干到了这种程度。这可真是......好,非常好。你一定要再接再厉,把这个试制项目完全搞成功。老孟那个家伙也是,这么大的事情居然都不告诉我。我昨天还看见了他来着。”

唐局长疑惑尽去,当即笑着说道。

“国泰,津市那边,的确良就这么容易买到吗?这东西可是价格不菲。国家要进货,那也是要外汇来着。”

不过唐局长到底不愧是搞公安工作的人,心思略微放松就又回到了重点上。

“唐叔真是慧眼如炬。即使是津市那边,的确良也不容易买到。我能买到这么多,也是走了一定的门路。我在津市因为购买电子器件,与那边五交化公司的孙科长有了交情......”

陈国泰暗暗擦了一把汗,赶忙把锅甩给津市的孙金。

“原来如此。国泰啊,那唐叔就多谢你了。这些东西,我都会按真实价格......”

唐局长摸了摸下巴,认可了陈国泰说的理由。

“总算是糊弄过去了。下次再给唐叔送东西,一定要思量了再思量。”

陈国泰心里不停地做着检讨。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20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