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重回1982小渔村

作者:米饭的米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374章 12万

书名:重回1982小渔村 作者:米饭的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2:57

宁愿提前做防范,也不要出事了再来讲,到时候后悔也晚了。

大家散去后,等饭点的时候,各桌就各自敲打自己的工人。

接下去到了晚上,工人们倒是少出去了,即使出去也是饭后溜达一圈,赶在8点前回来,而且也都会多叫几个人一块进出。

在这边人命太不值钱了,有时候死了都可能没人收尸,直接丢到山上去埋了。

第2个台风刚过,还没有风平浪静,大家依旧都待在家里。

月底最后一天,他们顺便也把几条船的分红算了。

叶耀东收了17条船的租金,还有跟两个朋友合伙两条船的四成股,三兄弟的三成股,加起来也收了3000多块钱。

这一趟大家也就出去了三四天,小船还是当天来回的,能有这个收益也不错了。

顺便叶父也在边上帮腔的说,正好月底了,这边工地这几天也差不多了,从下个月开始也得算租金了。

大家都点点头,说着应该的。

叶父笑眯眯的,不知道的还以为钱是落入他口袋。

“外头现在随便一间屋租金一个月都是20块了,东子这里场地大又安全,比人家那老破房子好太多了,但是咱们都是自己人,乡里乡亲的肯定不能收你们贵,就也跟别人一样。”

“这半个月大家也帮忙出力了,刚过来,给大家落脚也是应该的,所以就不用了。”

好一个嘴替。

叶父说完,大家也都跟着点头掏钱。

除了他自己留了3个屋给工人,他跟他爹单独占了一间,还有26间,也收了520块了。

叶父高高兴兴的,“哎,这一收还真不少啊,就房租就收了500多块钱,待到过年,那都得有两三千了,那要不了几年就回本了?”

“何止是回本啊,地都是我们的”,叶耀东数了50块给他爹,“工资等过年再发,这个给你零花,这几天休息,想买啥买啥。”

“太多了,我也没啥地方花的。”

叶父嘴里这么说着,手很自然的接过来放口袋了。

“我拿来买菜好了,最近每天出去买菜,菜钱也不少。”

“你自己看着办呗,没钱了跟我说。”

“好。”

台风刚过去两天,玻璃厂也将玻璃送过来给安到窗户上了。

安上的第一时间,大家就纷纷拿报纸把窗户给贴上。

这报纸还是叶耀东来了之后,找邮递员预定的,每天都给他送一份,不过也不够大家贴的。

但是好歹他这边地也算是都完工了,他也将工资都给工头跟木工都结算了。

趁着这几天没出海,他也天天去商会那边报到打牌,也赶上了周五的每周一会,倒是也多认识了不少的人。

月初的时候,他也时不时去工厂转一转,也提高了点自己接下去每天的送货量。

就前段时间几条船的捕捞量,他的收鲜船都得每天出去收一船回来,能给他提一点量,他也能多省一点事。

这几天因为台风天,没啥货,工厂也正缺货的很,没咋运作,等台风一过,就得加大产能,需求量就大了。

两个工厂那也都让叶耀东加大了送货。

码头上有船陆续的出海后,又开始恢复了往昔的热闹。

他等风平浪静后,也让他爹带着船出去。

有活干后,工人们也不再整天无所事事的打麻将,或者到处逛了,倒也减少了惹事的几率。

每天天没亮就出海,黄昏才回家,卖完货后洗澡吃个饭,天就黑透了,也别想打牌或者干嘛的。

眼睛一闭,又是一个轮回。

叶耀东觉得就得这样,早出晚归,累的也没空出门,赚的钱也都能攒下来。

月底的时候,他也给大家结算过一回工资了,那会出来不足一个月,工资算法也不一样。

上半个月领的是固定的工资,下半个月领的是出门后的工资加成,他就将当月的工资先结了,后面也好统一算。

正好也够他们剩下的开销了,接下去的月份,他打算像往年一样,给他们把工资都攒着过年再发一笔,回去正好开开心心过大年。

大家也都习惯了,都没有任何意见,反正有发了一个月给他们提前当开销就也可以了,本身吃住也不花钱。

叶耀东也开始忙了起来,在渔船出海两天后,他也开始天天开收鲜船出去收货了。

这条收鲜船对他现在来说,还真的有些不够用了,对接那几条船是够的,但是对接远洋1号就有点不够用了。

远洋1号船攒个两天的货,这条收鲜船就得出去收回来,不然收鲜船还一次拉不回来那么多货。

所以现在导致他每天都得出去收一船的货,两条线路轮流去,每天早出晚归,忙得不可开交。

也还好,前段时间他搭上了几个商会的商人,现在每天都保持一定的订货量,副会长跟渔业协会副会长的身份还是蛮好用的。

两个工厂也消化了很大一部分,他每天回来就只要轮流送货,送剩下的去摆摊稍微卖一下,基本也都所剩不多。

家里也轮流保持了6个人在那里看着当后勤,顺便处理他留回来的这些货物。

叶耀东这段时间是真的痛并快乐着,白天忙的脚不沾地,晚上回来数钱数到手抽筋。

每天一船的货都能卖个13000~16000左右,看当天量,还有价格浮动。

一天的货是大家的,一天的货是他自己的,算个人收入,两天他能到手一般都2万块钱,扣掉油钱开支也能有个一万八的样子。

毕竟,远洋1号一条船就能抵得上那六条船的捕捞量,而那6条船里头,有一条还是独属于他的,另外还有三条他都有三四成股。

这里占一点,那里占一点,这里分一笔,那里通吃,都让他赢麻了。

他一个人大概就占了所有的货总量的7成了,而那么多人才分剩的三成。

真的,赚的有点爽!

他天天数钱都数得快麻木了,晚上睡觉都不安心。

每天一早醒过来要出海时,他都得偷偷把钱带着,带到船上去,锁到自己的休息舱保险柜里,没有放在工地,他才安心许多。

也才一个多礼拜,他就卖了有十几万了,这简直是巨款。

等丰收号他们回来休息,他都松了口气,赶紧找他们对账,把钱分一部分出去,让他们自己收着。

“这都才刚回来,才吃了个饭,东子就拉着算账,也太着急了……”

“呵呵,我们拿钱的不着急,你这个给钱的人倒是急的很……”

“哈哈,这么急匆匆的,搞的钱烫手一样……”

可不是烫手山芋吗?

能赶紧结,就赶紧给他们,让他们自己收着,不管他们是藏着的好,还是汇款回去的好。

大家嘴上这么调侃着,心里也高兴的很,辛苦了这么多天,谁不想迫切的把钱拿到手。

叶耀东急匆匆的要对账,正好也喊到他们的心坎里了。

大家心里一片火热的跟着他进屋。

外头的工人们其实心里也猫抓似的,也想知道他们都挣了多少钱,但是也没好意思进去听。

屋里也站不下,6条船的股东加股东他爹,合起来就有十几二十个了。

“再不把钱分给你们,我都担心被当成肥羊宰了,这么多天,攒了不少,赶紧分了,各自收着,看是自己拿在手里,还是汇款回去。”

“卖了多少钱啊?”

“计算器在这,你们自己算,我先点钱。”

他桌上已经放了好几捆钞票了。

每一条船的货单都用夹子夹一块,他手头的单子早就算好了,直接点钱就行,趁着点钱的功夫让他们自己也算一遍。

他们这几条船,每一条船在这几天里最低也有卖6000多块,多的七八千,全靠个人运气。

本来运气这种东西就玄乎的很。

“哇哈,这么多……”

“你那边多少?”

“我好像运气比较好,有个7600多,哈哈哈……”

“哎哈哈,这才几天,大家就卖了好几千了。”

“这也太多了吧!哈哈哈,还好前年听东子的,订了两条,今年才有船开出来挣钱,才能赚这么多。”

“哈哈哈……”

每个人拿到各自的货款都高兴疯了,相互询问了一下大家都有多少,比较了一下。

虽然运气有好有坏,收入有高有低,但是也只是相对来说,能卖那么多钱,大家都高兴坏了,都知足的很,顶多羡慕别人卖的比自己多。

“这搞得我都想一直待在海上,不想回来了。”

“起风了,浪大,想呆也呆不了啊。”

“可以了,知足了,正好回来歇一歇,过几天再去。”

叶耀东拿了五捆的钱出来,现在分的就剩手里的几千块钱。

对接的六条船里头有一条是他东升号,所以东升号的款自然是他自己收着,他只要分5条就够了。

“数清楚了没有,数清楚了就拿好,回去藏起来。”

“虽然这里都是自己人,你们请的工人也都是自己的兄弟子侄,但是该防还是得防一手,该汇回去就汇回去,不要舍不得手续费。”

他笑呵呵的提醒了一下。

大家也都跟着附和点头,都说趁着明天休息,先汇款回去。

“那我就把钱都汇回去了,留个油钱了。”

叶耀东道:“油钱不留也可以,反正有我输送,直接从货款里扣。”

这样他也能消耗一点现金。

“那倒也是。”

“这么多天一直呆在海上,明天也得出去打个电话回去报平安……”

“这已经算完账了,我们就先出去了,屋里头闷的很,才站一会儿就一身的汗……”

叶耀东等他们出去后,又将门关上,自己把剩下的钱也锁好。

现在这里大概八九千左右,船上他还锁着整数十万块……

这都是这小半个月来挣的,他爹此时还在海上,还没回来。

他们这些船回来了,他的44米大船还能在海上扛一扛,不用回来,继续赚。

“哎……钱多没地方放也是个烦恼啊……”

在一一看无一错版本!

这里除了地上的稻草跟席子被子,到处空荡荡的,藏都没地方藏,他倒觉得藏船上还更安全一点。

但是也不能都藏一个地方,晚一点他打算把鱼干挪几袋进来,到处都藏一藏。

那么多钱,汇也没办法汇回去。

跨省异地,又没联网,银行还不互通。

即使他敢汇,他家那小镇的邮电局都没有那么多钱能取。

真有这么多钱能取,他也不放心阿清一个女人去取。

啥时候才联网?

他也终于理解了,为啥上辈子听说有温市的老板用拖拉机拉一车钱到处跑着做生意,也不知道真假。

大家的船回来了,次日叶耀东也不用出去收货,只要隔一日再去收他爹那条船上的货就可以了。

这下子,他也有空歇一歇了,不然这小半个月来他也没喘口气,一直在来回海上奔波。

有点空闲了,他今天也去商会转一转,顺便给家里打电话,倒是没有汇钱。

昨晚上分了钱后,今天好几个人都去汇钱回去了。

镇上的小邮电局哪有那么多钱可以取。

家里半个月没有接到过他的电话,也都有些担心。

老太太都破天荒的骂了他几句,还哭了两声,还好林秀清电话直接接手过去了,不然他也要骂她两句了。

“瞎想什么东西,忙的要死,哪有空打电话?”

林秀清说道:“我也是这么说的,今年多了好几条船,你忙也是应该的,哪有空一直打电话。但是这一回时间间隔的也太长了,我还以为你一个礼拜起码能打一个电话,这回都半个月。”

“船多货多,收鲜船每天都来回海上运货,忙得很。我打算过段时间安排识字的工人跟老表配合着收货就行了,我就待在岸上,等船回来接一下货,送一下到各处,收一下货款。”

“已经培养人了吗?教了吗?那能交给其他人干也行,反正货自己安排出,货款自己收着。”

“有,这小半个月来,一直都交给工人干了,我只是开个船,在边上看着他们过秤记录。看他们也干熟了,打算过两天就都交代给他了,我就不跟着出海,岸上的事也够我忙的了。”

“那也可以。”

叶耀东跟林秀清讲电话是讲的他们地方方言,没人听得懂,所以他也就大着胆子说了。

“你知道我这半个月来挣了多少吗?”

“多少?”

“10万出头,多一点点,爹现在还在海上,我明天还得再开船出海,后面还有半个月……”

他故意多说了几个字,这样也能混淆视听,让人不知道他在讲什么。

谁知道这些正在打牌的人,有没有人竖起耳朵听他讲电话。

林秀清在电话另外一端已经失声,惊呆了!

“多少!”

“就你刚刚听到的,不用怀疑,光那条44米的大船,我就跟你说买的值,一条顶其他船五六条,牛逼坏了。昨天大家船在海上待了11天,才刚回来,爹开的那一条现在还在海上捕捞,也不用回来。”

“我的天……那你这半个月挣这么多,那一个月得挣多少?”

她惊讶的心肝都颤了,根本就不敢想竟然能赚这么多。

“12个!”

“12个?怎…怎么就12个了?哦,你是说12万?那也不对啊,半个月都10万了。”

“我几号出门?”

“13号,上个月13号出门的,哦对,到今天差不多刚好一个月,那还真差不多一个月12万。”

她也恍然大悟,自己只按多的算,没把上半个月算进去了。

她笑呵呵的,“我就说,吓我一跳,还真以为一个月能挣20万,现在这么算才算是正常一点。”

“正常?一个月12个,你跟我说正常?”

“那不是对比我之前想的吗,那真20万就夸张太多了。”

“反正也不一定,上个月来台风了,没去几天。也得看他们渔船的运气,这两天风浪又大了,但是也不错,去了小半个月。大船能扛得住,爹还没回来。”

“那这个月少说十几万了。”

“肯定的。”

“我的妈呀,那你要是多待几个月,那还得了?”

“那得看天气啊,现在时不时就台风天,等降温之后,大冬天的这上面寒风也大,都能刮五六级。”

“那能去半个月划算啊,在家里一个月能去半个月也差不多了。”

叶耀东笑着说:“等元旦左右,我又能多好几条船。”

“那不得赚更多了?”

“必须的。”

“那你别回来了!就在外面挣钱!”林秀清高兴傻了!

老太太一听就炸毛了,跳起来,“什么别回来了?你干嘛叫他别回来了?好不容易打个电话回来,你竟然叫他不要回来?”

“东子,你别听阿清的,钻钱眼里去了,哪能因为赚钱就不回家了?都说好了,下个月重阳节回来的。”

“今年竟然有个闰6月,好好的重阳节竟然排到10月底去了,往年都是在国庆后。”

林秀清说道:“我就是开玩笑的这么一说,这也要激动。”

叶耀东道:“玛德,只要给钱,人不用回去也没事,是不是?”

“哈哈,开玩笑的,哪能啊,家里人哪哪都需要你。”

老太太又抢过电话说:“东子,那你什么时候回来啊?”

“九月九的重阳节是10月31号,是不是?那我就提前个三天回来差不多,你好好数日子。”

正好还有一个半月,到时候可以把积攒的钱带回去,再空手上来继续赚,身边也不至于太多钱了。

等11月再上来待到2月份,正好又是3个月。

老太太又谆谆嘱咐,“那你空了也得多打打电话回来,让我们大家都安心。”

“知道了,把电话给阿清。”

她依依不舍的把电话给阿清。

阿清关心的叮嘱了几句,他随口敷衍的应下,转移话题说道:“我打算工地那里继续再盖一排的屋子。”

“还要再盖?不是已经有30间了吗?”

“不够住,一个屋十几个,都并排躺着转不开身,我打算再加一排楼房。”

“那又得好几万?”

“两三万吧,围墙已经围好了,这部分开支不用,只要盖房子的开支,应该在3万以内,这样大家也能住得宽松一点。”

“不是,那等过几个月你们回来了,那房子不就空在那里吗?”

“那可不一定,他们一个个去年尝到了甜头,今年又尝到了,有的可能等回去过个年就又打算上来了。”

他可是知道,去年有的人赚到了钱,回去之后就合伙去定了20多米的船,等明年初应该也陆续到手了。

有钱赚谁不赚啊,顶多个把月回家看看。

这边现在有带鱼的汛期,还有虾皮,能持续到二三月份,然后等春天了又有小黄鱼的春汛。

5月份又有乌贼的汛期,夏天还有鲳鱼汛,鳓鱼汛,黄姑鱼也很多。

以前还有大黄鱼汛,只是大黄鱼因为过度捕捞资源枯竭。

秋汛是海蜇汛,由南至北分散浮游于整个舟市渔场,不只是温市有,这边也有,只是现在没那么多。

冬汛还有梭子蟹和鳗鱼汛,只是现在梭子蟹不值钱,但是鳗鱼也值钱。

这一年四季都是各种鱼货的汛期。

一年到头都有大批渔船都跟随不同鱼群,在广阔的海域捕捞作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去年一个个赚到钱后,过年回到家里没再出来,就在家那边捕捞,那会儿都有不少人念叨,说没有这边资源丰富,一年到头都是渔汛。

都想着也订一条大点的船,到时候来去自如,安全性也高一点,也能像他一样,多赚一点。

都在说他,那么多船了,还在不断的买船,而且还越买越大,越赚越多,日子越过越红火,向他看齐肯定错不了。

所以他想着,反正30间不够住,那就再多起一排,趁着现在手头钱多,他人也在这边,人手充足的话,三个月也能搞定。

等造船厂那边,他的5条船要是都交到手,他肯定还得回家再请几十个人上来。

东升号同款4条就得24个人了,40米的收鲜船也得10个人。

现在已经住得很挤很挤了,还要再安顿人肯定得再盖房子。

叶耀东也把这话给林秀清讲了一下,林秀清也没有异议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79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