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剑侠情缘之天狼诀

作者:风流萧书生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九章 东海剑客独狐无敌

书名:剑侠情缘之天狼诀 作者:风流萧书生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1:11

介绍完慕容枫和欧阳琛后,接下来我将介绍东海剑客——独孤无敌。

根据史书记载,独孤氏渊源有三:

渊源之一:

出自北魏时代北鲜卑独孤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姓氏。

独孤氏,一般认为其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代北鲜卑部落,原为鲜卑屠各部,“独孤”即“屠各”的不同汉译。

诸多史籍文献中说独孤氏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后裔:“后汉沛献王辅生厘王定,定生节王丐,丐二子广、廙,廙生穆,穆生度辽将军进伯,击匈奴被执,囚之独孤山下,生史利单于以为谷蠡王,号独孤部。七世孙罗辰从后魏孝文徙洛阳,初以其部为氏……”等等,实属冒充刘汉宗室。

实际上,“屠各”,亦称“休屠各”,是西汉时期匈奴休屠王的后裔所建之部落群体。

匈奴民族自秦、汉之际为冒顿单于统一以来,势力一时非常强大,他们雄踞蒙古高原,向东扩展至朝鲜边界,向西伸延至巴尔喀什湖,向南深入到河套附近。

冒顿单于将这片辽阔的地域划为左、中、右三部分,自己统治中部,左、右二部由他派人治理。西汉王朝建立后,由于国力不足,政局不稳,对匈奴一直实行“和亲”政策,每年还向匈奴赠送大量的丝帛和酒食,以求维护边境的和平。

汉武帝即位后,由于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日益强大,便中止和藩政策,展开了对匈奴诸部的大规模作战。

公元前一百二十一(汉元狩二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于春、夏二季连续率强大的军队攻打位于西部的右匈奴。

三国时期,中原再次分裂,已由辽西迁居于西北地区的鲜卑民族拓拔部崛起,到西晋时期,屠各部主动归附于北魏王朝的缔造者道武帝拓拔珪,成为后世所称的鲜卑独孤部,并与拓拔部贵族世代联姻,为北魏政权最初的八部之一,也是北魏王朝建立后的三十六部贵族之一。

在独孤氏族人的后裔子孙中,后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实施的汉化改革过程中大多改为汉字单姓“刘氏”,有的则改为单字姓“独”或姓“孤”,当然仍有保留复姓“独孤氏”的为数不多的分支。

目前存在的复姓“独孤”人口约不足百人,定居在内蒙及境外。

源渊之二:

出自北魏时期代北鲜卑独孤浑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姓氏。据史籍《魏书》记载,南北朝时北魏政权有独孤浑氏,为鲜卑拓拔部的氏族部落之一。

鲜卑独孤浑氏,排在鲜卑贵族一百一十姓之末,是代北地区鲜卑族代国旧部。

独孤浑部原为鲜卑拓跋部的从属部落之一,原游牧于云中一带(今内蒙古托克托)。

公元二百五十八年(曹魏甘露三年),拓跋部大人拓跋力微率部徙居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之后召集诸部,以武力确立了拓拔部在部落联盟中的大酋长地位,建立了代国。

在拓跋力微病逝后,诸部离叛,独孤浑部则是最先离叛的部落之一,曾一度依附于万俟部。

公元三百八十三年(东晋太元八年),前秦国经淝水之战惨败后,国力日弱,拓跋寔十六岁的儿子拓拔珪不失时机地召集父王的旧部,以武力加智慧实施占地称王之策,迅速扩展势力。

公元三百六十六年(到了东晋太元十一年),拓拔珪复国,称代王,同年改称为“魏”,史称“北魏”,之后鲜卑万俟部归附拓拔珪,独孤浑部转了一大圈,仍然随着万俟部回复到拓跋部中。

此后,拓拔珪将独孤浑部排位在贵族行列的最末。

在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过程中,独孤浑氏大多改为汉姓“杜氏”、“独氏”、“独孤氏”,其中的杜氏是为河南洛阳杜氏。

渊源之三:

来自赐姓:《周书•文帝下》:魏氏之初,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后多绝灭。至是,以诸将功高者为三十六国后,次功者为九十九姓后,所统军人,亦改从其姓,穿鲜卑服装。

由于宇文家族实行鲜卑化政策,赐姓其势力下的汉人将领和望族,其部将家族和家仆也要跟从改姓,其中改独孤姓的有李楷,李盛,李屯,高颎,杨突,高宾,韩雄等,其实远在匈奴汉国时,就有刘渊强迫刘姓汉人改独孤姓,他们成为了汉族独孤姓的始祖。

众说纷纭,也有迁徙分布: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的复姓独孤氏改为汉字刘姓,成为当时大姓之一。独孤姓望居河南郡汉高祖(刘邦)时置郡(相当于河南省洛阳市一带地区)、高阳郡(北魏时置郡,相当于河北省高阳县一带地区)。

对此我们便以当今独孤家族的真正分布来看:

独孤姓出自刘姓,起源于北魏时代北鲜卑部落,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后代,以独孤为氏。刘秀之子刘辅的裔孙刘进伯官度辽将军,在攻打匈奴时失败被俘,囚禁于独山(今辽宁省海城境内)之下。

他的后代有史利单于,为谷蠡王,号独孤部。

传至六世孙独孤罗辰时,随北魏孝文帝迁居洛阳,遂为河南人,以其部落名命姓,称为独孤氏。

作为姓氏,一般称为“独孤氏”。

为大家所熟知是因为金庸武侠小说中创作独孤九剑的著名角色“独孤求败”。

此独孤无敌暂且说就是“独孤求败”的始祖罢了。

因没有史料可考证,故只能以此借鉴,他告别师傅张陵后,于是一直在东海研究剑道,便之最后他却成了独一无二、剑法高超的单一剑客——独狐无敌。

三位大侠相聚于长安西街汇英楼,待饮完酒后,便去了皇宫进行探太监大总管徐世勋的最新恶意手段。

即将出场的是,皇宫中一位宫廷卫士萧乾,他对徐世勋等人恨之入骨,却他身边却有一位听从于徐世勋的内廷大内侍卫邵眚(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94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