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长生桥

作者:尧木干云 | 分类:仙侠 | 字数:0

10.开山大弟子

书名:长生桥 作者:尧木干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1:01

左侧首位坐着一位留着尺余青髯,着一身青碧道袍,气质脱俗的中年男人。

闻言面带笑容淡然开口:“族长美意,落华心领了,只是如今专心修道,再无旁心教授。”

杨潜山微笑点头,不再勉强,目光则是顺着看向了左侧次位的矮小老人。

这老人刚一开口,便得到杨桥不少好感,对方说话的语气,仿佛一位慈爱长老,历经沧桑,却仍不忘初心。

“潜山族长,林道友既已弗了美意,那老朽便不好推脱了,况且老朽年事已高,确有找寻衣钵传人之意了。”

杨潜山笑道:“许九江啊,你这老小子还没我大呢,怎么搞得跟快要死了似的,莫不是,你老小子在点拨我,怕我朝不保夕,让我赶紧收徒授业!”

许九江闻言则是挑眉回怼道:“族长非我,却知我,不错,在下正是此意!”

此话一出,倒像极了一位善言语的外乡人,与本地人拌嘴的场面。

殿内顿时传起一阵憋笑声,饶是原本紧张肃穆的新晋弟子,此时也不禁放松下来。

这哪是道行高深的修士啊,活脱脱的市井小民心态嘛,这样看来,他们这些没修炼过的愣头青,与那些修炼多年的老油条,本质上还是相同的嘛。

杨桥对这位名为许九江的老者,十分喜欢,只期盼对方选徒之时能选到自己。

“安静。”

杨宁朝着四周眯眼扫去,顿时殿内肃静下来。

杨潜山见状并未言语,而是看着许九江,做了个请的手势。

许九江大刺刺站起身来,朝着面前十九人,故作高深轻声开口。

“你们所有人,都在心中默想一个字,带我走至身边,写于我的手掌之上即可。”

众人不明就里,但仍旧照做,在许九江到达身边之时,在其手掌之上画下字样。

杨桥脑海中,最先出现的是自己名字,其次便是三爷,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在许九江手掌上划了三条横,无他,这个字最好写,也是对杨桥意义重大影响深刻的人的称呼。

而许九江在得到杨桥答案之后,其淡然面容之上竟生出一丝好奇,忍不住瞧了眼面前站着的少年。

杨桥与其对视,外表强装镇定,心跳则是不禁加快几分跳动,只觉耳内噔噔作响。

好在对方很快离去,这才使得少年心态慢慢平复。

待得将所有人结果全部收集之后,许九江古井无波的坐回石椅之上,手掌朝着众人所在位置,掌心朝上,轻轻一抬,一名少年身体便不受控制飘然来到许九江面前。

当杨桥感觉自己身子被一股无形力量裹挟到许九江身前时,他的内心是极为激动的。

对方此等做法,无疑是选中了自己,而他杨桥能拜入这等高人座下,说三生有幸都不为过,更何况这位未来师父,是自己本就心有所属。

“孩子,告诉大家,你刚才写的什么字。”许九江起身拍了两下杨桥肩膀,和蔼说道。

“三...”少年因为情绪紧张的缘故,字出口时竟带出了颤音。

“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许九江负手而立,面向众人:“这孩子与其说与我有缘,准确来说,他是跟道有缘呐。”

此话一出,不禁惹来众人目光集聚,少年被这么多人一同打量,心虚的腿肚子都有些发抖。

这种评价,对修行求道之人来说,无异于最高评价,比起根骨卓绝,肉身惊艳之词,有一颗道心,更为难得。

原本端坐在主座之上的杨潜山,此刻也不禁仔细打量,心中有些不舍将杨桥送于许九江门下,但无奈他作为一族之长,说出口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只能强装镇定恭喜道:

“道友缘分所致,收得爱徒,也可将你这一身绝技发扬光大了。恭喜恭喜!”

杨潜山道完喜,四座长老客卿,也都纷纷抱拳恭喜。

许九江笑容满面,一一回礼之后便一脸正色地看向杨桥。

“孩子,你可愿入我许九江门下,当我许九江门下开山大弟子?”

杨桥闻言,学着先前之人的拜师礼仪,直接双膝跪地,磕过一个响头后,颤声道:

“师父在上!受徒儿一拜!”

接着又是连磕两个响头,这才在许九江欣慰笑声之中,站起身来。

待得许九江落座,杨桥站其身后,杨潜山这才再次轻声出口。

“申徐明道友,许客卿如今收得爱徒,你就不眼馋?若有相中之人,尽管开口便是。”

申徐明虽坐在客卿末位,但相较于林落华和许九江而言,他这一支旁系客卿,可算得上最为枝繁叶茂了。

“谢过族长美意。”申徐明略一拱手,便十分自然地指向前方人群说道:

“早在许道友收徒之时,在下便已相中了二人,打算收为徒弟。”

伴随着申徐明言语,他所指方向,便有二人直接轻身来到了他的身边。

这二人中,石宝与杨桥算是旧相识,至于另外一位少年,身材刚好,面容白净,颇带一股闲适淡雅气质,此人名叫顾综图。

“在下收徒,不似许道友那般严谨,只是觉得有眼缘,便就收了。”

此言说罢,杨潜山那爽朗年迈的笑声便又传遍大殿之内。

“何谓严谨?申道友切勿菲薄,说到底,九江也是跟你一样,收了合心意的弟子罢了。”

这种场合,杨潜山让客卿收徒,主要是为了拉拢对方,借助收徒之事,让对方在鹄山杨氏授业解惑,故而慢慢产生归属感。

作为杨氏客卿供奉,在面对杨潜山这般示好拉拢之时,则是进退随心。

不收也不会影响双方关系,但收了杨氏子弟为徒,便代表承了杨氏之情,不觉间便拉近了双方距离。

所以说,每年收徒,第一轮选拔,一定要经过客卿,这是鹄山杨氏,长老与客卿之间,默契达成的共识。

一轮收徒结束之后,剩余弟子便很快被杨氏三位内门长老平均分配,除去一轮收徒之外,其余弟子则会挂着一个记名弟子的称谓,由所谓的师兄姐,代为授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309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