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人间最无敌

作者:南国月三更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六十章三拜红尘

书名:人间最无敌 作者:南国月三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55

浓雾散去,三十里亭所在山丘,一轮明月高挂,如水的月光把山丘和荒亭,照得一片清朗。

一位青衫书生,和一位红衣飒然的女子,行走在山道上。

正是铲除金鲤观归来的李往矣和郭楠君。

“先生,小枝该怎么办?”

临近荒亭,郭楠君停了下来。

李往矣看着她,道:“你觉得该怎么办?”

郭楠君回道:“她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还在等着爹娘来找她,带她去看病。如果她知道真相,该有多伤心?”

“是啊。”

“先生,咱能不能带上她?或者把她送到秀峰山去,刘姑娘那里正好缺一位庙祝,这样小枝就能由幽魂,转化为神侍,不用受轮回之苦。”

李往矣沉思起来。

良久后问道:“楠君,你觉得小枝,最想要的是什么?”

郭楠君想了一会儿,答道:“最想要的应该是父母没有将她遗弃,第二天果真带着钱来,领她去看郎中,然后大病痊愈。”

“从此一家人幸福安乐地过日子。”

“可是这已经不可能了,毕竟她爹娘……”

李往矣打断道:“不,有可能!”

郭楠君大眼微诧,有些茫然。

……

荒亭里,小芊君正跟小枝,说一些寒山书院的趣事。

小枝听得很新奇,也很高兴,两个小姑娘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

她也跟小芊君说她帮阿娘打草喂猪,帮爹爹擦洗猎具的事,爹爹每次上山都会给她和弟弟妹妹,摘一些野果回来,很甜很好吃。

弟弟很小,只有三岁,却会帮着她一起干活。

妹妹更小,只有一岁,却喜欢粘着她,晚上也只有她哄着,才会睡觉。

她这次跟爹爹和阿娘去县城看郎中,什么都不记挂,就是有点想念弟弟和妹妹。

她好像刚出门,又好像离家很久了。

今晚她不回去,也不知道弟弟给她攒着的糖果,舍不舍得拿出来自己吃,不吃明天可能就坏了。

也不知道妹妹没她哄着,能不能睡着。

唉,小姑娘一手撑着下巴,有一丝小忧愁。

就在这时,李往矣和郭楠君走了进来。

“大师兄!”

小芊君看到师兄回来,很是高兴。

小枝也很高兴,笑容纯真道:“大哥哥、大姐姐,你们这次喂马时间有点长哦,是不是马儿不太乖,不吃草?”

李往矣微笑道:“是有点不乖。”

“大哥哥,下次再喂马儿,可以叫我哟,我知道怎么让马儿好好吃饭。”

“好的,一定叫你。”

李往矣笑容温煦,摸了摸小枝的小脑袋。

同时一缕酒意,飘散于荒亭之中。

……

三十里亭。

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两手放膝,乖巧地坐在亭前小板凳上,望着西边。

有女客商看她可爱,上前搭讪道:“小姑娘,我看你一个人在这里坐很久了,要不要跟婶婶走?正好我家里有個女儿,跟你一般大,伱去了可以跟她作伴。”

小姑娘摇摇头:“不了,谢谢婶婶。我爹爹和阿娘出门时走得急,忘了带钱袋,他们回去拿,一会儿就回来。”

“你爹爹和阿娘不会回来了。”

“不,他们一定会回来的。爹爹和阿娘,从来不骗小枝!”

女客商看着这乖巧又坚定的小姑娘,越发喜欢,想把她领回去,跟女儿做个伴。

就在这时,一对壮年夫妇从山道那边匆匆赶来。

小姑娘见着,立即撒腿迎上去:“爹爹,阿娘!”

汉子张开双手,接住扑过来的小姑娘,并把她高高抱起。

刮了一下她的鼻子,笑着问道:“我家囡囡等很久了吧?是爹爹和阿娘不好,不应该把你一个人留在这里。”

“没事,没有很久,我就坐了一小会儿,爹爹和阿娘就回来了。”

旁边的妇女也有些愧疚,道:“我们这次多带了些钱,看完郎中,治好了病,再给你买一些糕点吃。你不是最喜欢千里香那家的绿豆饼吗,阿娘给你买一整盒。”

“谢谢阿娘,我吃一个就行,剩下四个,留给弟弟和妹妹。”

“不,你都吃了,这回不分给弟弟和妹妹,他们想吃,等下次去县城,再给他们买。”

“真的吗?我真的可以一次吃五个?那我会吃撑的吧?”

“吃撑了也没关系,你喜欢,阿娘就给你买。”

“嗯嗯,阿娘是天底下最好的阿娘!”

……

随后这对夫妇,领着小姑娘,拜别了那位好心的女客商,乘驴车,去往了县城。

来到许县李氏医馆,大夫给小姑娘把了脉,又以医家探查术,查看一番。

对壮年夫妇道:“只是个小癔血症,无有大碍,我开个方子,你们回去按方煎药,给小姑娘吃下,不需半个月就能痊愈。”

夫妇大喜,奉上丰厚酬金:“谢谢大夫,谢谢大夫!”

从医馆出来,夫妇俩领着小姑娘,去千里香糕点铺,买了一整盒绿豆饼。

小姑娘一边吃着,一边走路,一双大眼睛笑成了月牙。

……

半个月后,小姑娘的病果然痊愈了。

夫妇俩把她送到镇上学塾念书。

学塾先生,是一位青衫文士。

小姑娘远远见着,就小跑过去,弯腰作揖拜道:“宁家村宁小枝,见过先生!”

青衫先生坦然受了这一拜。

随后而来的夫妇,献上束脩。

拜了先生,小姑娘便是学塾学子了,跟着先生认字开蒙,学习经义,明识万物。

几年后,已长成少女的宁小枝,去县城参加童子试,不中。

又参加两年,还是不中。

但小枝姑娘却一点不气馁,反而很高兴。

因为她这几年参加科考,认识了许多朋友,还学得如何做糕点。

爹娘想让她继续读书,再试一次童子试,她却拒绝了。

正好千里香糕点铺的掌柜,要去郡城投奔儿女,她便接手了千里香,开起了糕点铺。

爱吃又喜欢忙活的糕点铺少女掌柜,日子过得很红火。

又过三年,宁家有女已长成,桃李年华的小枝掌柜,与赴郡城参加乡试,路过县城的张姓秀才相识,互生情愫。

一个月后,乡试揭榜,张姓秀才考中举人,回乡后禀上父母,三礼六聘前来迎娶。

宁胡夫妇应允,小枝姑娘与张举人于吉日成婚。

拜过天地与高堂后,小枝姑娘与张举人深情对拜。

这一拜,良缘永结,匹配同称,书向鸿笺,载明鸳谱。

数年后,张、宁夫妇儿女双全,家业融融。

又二十年,宁子高中探花,名满天下;宁女则嫁与同县秀才,外孙外孙女,呱呱坠地。

光阴荏苒,转眼又是三十年过去。

张老相公已然故去,当年的求学少女、小枝掌柜,也已成为一白发老妪。

正值壮年的儿子官声廉正,满朝清誉,于外地做官,把子女送到老家。

宁老夫人将府中诸事交与儿媳,每日浇花剪草,含饴弄孙。

某个阳光清和的午后,携稚孙午憩的宁老夫人,慈容安详,驾鹤西去。

稚孙恸哭,惊动全府。

宁子归乡,宁女来送,灵堂之前,数十至亲一起叩拜。

这一拜,小枝姑娘的一生,落下帷幕。

……

酒意阑珊,黄粱梦醒。

清冷明月依旧朗照山丘和荒亭。

三十里亭中的小枝小姑娘,身形虚淡,慢慢消散。

她看着面前的三人,露出了一个甜甜的笑容。

“大哥哥,谢谢你们!”

又看了一眼宁家村方向,小小魂影化作清风,吹拂亭檐,奔向明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17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