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与仙争命

作者:过路陌生人 | 分类:仙侠 | 字数:0

一卷 第五十八章 征集兵丁

书名:与仙争命 作者:过路陌生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53

距离李天把婶子和小恩从厚起镇带回家里已经过了六天,王叔也在妻女的陪伴下入土为安了。

婶子从震惊、不相信、不知所措,再到后来无奈接受。

期间婶子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历程不为人知,但那份浓浓的悲哀任谁都感觉地出来。

王叔去世之后,李天也一直活在自责之中,尤其与小恩和婶子相处的这几天,这份愧疚,懊悔更是反复地折磨着李天。

李天好几次想跟婶子说出实情,但又都被硬生生地忍住了。

李天觉得自己很懦弱,始终不敢对婶子说出王叔是为了保护他,才受伤身亡的这个事实。

李天怕,怕他自己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知道了实情之后的婶子,怕不知道怎么面对小恩。

虽然王叔弥留之际并没有责怪过李天,可李天始终过不去心里的那个坎,当时他只想着为了报芳丽姐的仇,即便身死亦无悔。

可现在,芳丽姐的大仇得报了,自己却反而欠下了王叔一家更加巨大的恩情。

看着婶子和小恩,李天无时无刻不在深深地自责,那么幸福的一家三口,现在却因为他一时冲动,家破人亡了。

事实上,这几天,即便是没说出实情,李天也面对不了这苦命的娘俩。

从见到王叔遗体的那一刻到现在,已经过去六天了。

这六天里,不同于婶子那种能看得到的悲伤。

小恩丫头是一句话都没说过,也没有见到她有什么太大的情绪波动,不哭、不闹、不喊、没有眼泪。

整个人神情恍惚、呆滞冷漠,好像对这个世界麻木了一样。

老话讲,哀莫大于心死,小恩短短几个月内就遭遇到了这么多事。先是自己被掳走,差点被拐去了别的地方,再然后是爹爹被罚去服劳役,到现在爹爹也去世了。

若是身份互换,李天都不敢想象,如果他爹爹去世了,他会怎么样。

这几天,小恩整天整夜的守在王叔灵前,吃饭喝水也都是婶子命令她吃,她才吃那么一点点。

虽然李天也一直在身边陪着,可李天试了很多次,也没能让小恩开口说说话,甚至连让小恩丫头把注意力集中起来都没能成功。

对于这一切,婶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可是婶子虽然伤心,却没有像小恩那样茶饭不思,滴水不进。

度过最开始的伤心阶段之后,婶子发生了转变。

婶子不时摸摸肚子给自己打气,希望肚子里的是一个男孩,若是男孩,便可以为王叔延续香火,王家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别人没发现婶子这小动作,或者即便是发现了也不会太留意,可是李天他娘不一样。

同为他妻人母。

算上李天,李天的娘一共生育过三次,李天大哥、李天、以及那对龙凤胎的李天的弟弟妹妹。

李天他娘知道婶子的小动作所代表的含义,在一番旁敲侧击之下,李天他娘终于验证了她的想法,并确认了婶子已经怀有身孕。

当天李天就知道了这个消息。

婶子怀胎是一件大喜事,可放到现在这个时候,李天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李天对于婶子和小恩的愧疚更深了。

苦命的小恩不到十岁就没了爹爹,更苦命的是婶子肚子里的孩子,连爹爹面都没见过,在娘胎里就成了孤儿。

每次想到这里,李天就会感觉无比痛苦。

好像黑云压城,又好像被蟒蛇缠绕,是一种无比窒息、压抑的感觉。

浑浑噩噩的小恩丫头在知道婶子怀胎之后,总算是有了些反应。

小恩虽然还没成年,知道的事却也不少。

王叔下葬之后,小恩每天跟着婶子,虽然还是一句话不说,但也处处为婶子着想,照顾着婶子,帮着婶子做一些活儿。

看到小恩丫头能有一些改变,婶子也放下了几分担忧。

再说回李天。

王叔下葬之后,李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认婶子做了义母。

若非如此,王叔下葬后,婶子准备要带小恩继续回厚起镇生活了。

在王叔下葬当天,掌柜的也来参加了葬礼。

葬礼结束,掌柜的临走时候对婶子和李天说要重建天香酒楼,希望李天可以回酒楼做工。并对婶子说,如果婶子愿意,也可以继续回酒楼。

但是李天并不愿意婶子再回到厚起镇,一来厚起镇现在并不安全,二来婶子回去孤儿寡母的容易受欺负。

况且。

经过马匪攻城这一遭,李天已经彻底放弃了让全家人搬去厚起镇生活的想法。

灾祸面前,偌大的厚起镇反倒成了目标,还不如李天家住的小山村僻静安全。

李天想让婶子和小恩留在他们家,也好就近照顾婶子和小恩娘俩。

如何劝说婶子留下来让李天想了好久,婶子是个外柔内刚的女人,得需要她真正认同才能劝说她。

最终,李天想到了认婶子做义母的想法。

只有这样,婶子才能安稳地在李天家住下修身养胎。

也只有这样,婶子和小恩才能在李天家待的名正言顺,要不然这孤儿寡母的一直住在李天家,难免会落得闲话。

就这样,又过了几日,就在李天打算回厚起镇帮掌柜的重建酒楼之时,朝廷的征兵懿旨来到了李天家所在的小山村。

衙门的人拿着告示挨家挨户地告知朝廷旨意。

经过官差的一番告知,李天等人才知道,原来早就在矿山出事、厚起镇遇袭的第三天,朝廷就下发了征召兵丁的懿旨。

现在厚起镇实行按户征调人口入伍剿匪的措施。

每户,若是家中有十五岁以上五十五岁以下男子的,至少出一人。

若是有哪一户没有男子,或者男丁未成年、亦或者只剩五十五岁以上老者,可以免去兵役。

李天大哥已经成年,李天的父亲也未满五十五周岁,所以李天家肯定是符合要求。

负责宣传旨意的官差在问清情况后,把李天家记录在案。

官差临走时告知李天他们,三天后李家至少要出一人去厚起镇的镇主府报道,若是胆敢逃脱兵役,李天一家人都会被罚去做劳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29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