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紫气仙朝

作者:百里玺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14章 《皇历》宜:私塾、夜市!

书名:紫气仙朝 作者:百里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21

次日,

黎明,天色刚放亮。

一抹旭日东升的曙光,照亮了小土院屋檐上的皑皑白雪。

屋檐垂掉下来的一根根晶莹剔透的冰花,泛射着洁白的红色霞光,透入屋中照在床榻上。

苏尘昨夜被两波神秘人打搅,提心吊胆直到深夜,也没见有其蟊贼登门拜访,这才睡着。

此刻,他被窗外亮光刺眼,才发现天已经亮了,翻身醒来肚子饥肠辘辘,不停咕咕叫。

“好饿!赶紧找点活干,赚些银两!”

苏尘摸了摸咕咕叫的肚子,苦笑。

光是吃米粥,根本不顶饿,更别说修炼《阴阳诀》功法了。

他寻思了一下,从枕头底下藏着的锦囊中掏出一册金丝镶边的《皇历》,翻查到冬月十一日。

昨儿冬至,结网打渔收获一尾稀罕幼金鳞鱼,可见老爹给他的这本预测吉凶的《皇历》阴阳门宝典,效果奇佳。

当然了,随着天干地支斗转星移、星宿节气日月凶煞的时刻变化,每日最宜做的事情也是随之变化的。

今日再去打渔,只怕是颗粒无收。

“{冬月十一},黄道吉日!

宜:入学、坊市。

忌:无。”

苏尘翻至冬月十一日的黄页,目光不由微亮。

“黄道吉日,今天的运道似乎也不错!”

宜:入学!

入学,这是去私塾读书的意思。

大稷仙朝的各座仙城都有私塾,由当地有名望的名士开办,传道授业。

传授的当然是诸子百门,道、儒、墨、兵、法、阴阳门等等。

他曾在朝歌城读了几年私塾,只是朝歌城被蛮兵攻陷后,私塾弟子解散,自己逃难至洛邑帝城,手头拮据,就没读了。

苏尘看着《皇历》,心中惋惜。

他倒是想再去私塾读书,

可自己现在肚子都垫不饱,一早起来饿的头发晕。

去私塾拜师,还需要一笔不菲的束脩费用,短时间自己也是筹不出这笔银钱,根本没有闲钱交束脩。

往下看,第二条是坊市!

这是让自己去坊市,找机会赚钱么?

“这条不错!”

苏尘记得箍桶巷确实有一处小夜市,

每逢夜晚时分便十分热闹,

城内的平民百姓,还有众多逃难至洛邑的平民,甚至一些诸子门徒、世家子弟,聚集在夜市,彼此交易货物,各取所需。

难民们逃难,都会随身带上自家最值钱的宝物。

可难民到了洛邑,没有什么收入来源,活也难找到。手头拮据之下,不得已只能拿出值钱的祖传宝物来廉价变卖。

如今在洛邑坊市,经常可以淘到一些小极品的祖传宝物。

运气好、眼光独到的话,捡个便宜的漏也不稀奇。再转手卖给识货之人,说不定就翻倍、翻十倍的价格。

所幸自己还没有沦落到要卖家宝的地步!

不过,要赶紧去赚银两了,否则恐怕再过一两个月,自己恐怕也要变卖家当来度日了。

苏尘穿上一袭洗白的青布衣,随后来到隔壁的柴房水缸,舀了一盆冷水,洗脸漱口。

幼金鳞正在一口大水缸内畅游,小口吐着一串串泡泡,戏耍着。

见到苏尘到来,它懵懂知道苏尘已经是它的主人,不由顿感羞涩,又沉下缸底,肚皮一翻装死去了。

“这小家伙~,还是有些怕生啊!”

苏尘笑了笑。

或许是因为缔结了阴阳鱼印的缘故,幼金鳞对他的敌意大减,也不朝他凶巴巴的瞪眼了。

苏尘也不管它,在水缸内舀了一木盆的冰水,洗干净脸。

冰冷的凉水刺激下,

他瞬间精神多了!

“今日《皇历》,只有‘入学、坊市’这两条。

要不,我白天去私塾拜师?!

然后到了晚上,我再去一趟夜市碰碰运气。

若是在夜市上能赚一笔钱财拿来做束脩,那私塾拜师的束脩费用,就不成问题了!”

苏尘一念及此,顿时拿定了主意。

阴阳门圣典《皇历》推演出来的这两条结果,是他一天最适合去做的事情。

等下先去私塾瞧瞧吧!

如果在私塾拜师不成,对自己也没什么损失。

就这么定了!

...

苏尘用青铜锁,锁上小土院的木门。

随后,便去找洛邑城内的私塾。

他在洛邑待了数月之久,早知道,箍桶巷内有一座名叫【问道私塾】,在洛邑城内颇有名气。

只是之前一直囊中羞涩,他也没敢去登门求学。

今日翻看《皇历》,是宜“入学、坊市”的吉兆,他这才来这私塾一试。过了今日,以后未必就有更好的机会。

此时,刚刚清晨,箍桶巷雪地上遍地稀稀落落的脚印,已经有三三两两早出卖糕点的摊贩,小贩们高声吆喝着。

巷子内穿过一条小道,便来到了问道私塾的门外。

这座私塾在小巷的深处,原本颇为僻静。

低矮的土墙围着一圈竹木栅栏,打理的极为雅致,上爬满了枯黄的爬山虎藤蔓,隐约可以听见院内传来朗朗读书声,诵读《春秋》、《道藏》等诸子典籍。

此时在私塾门外,赫然聚集了数十名锦衣华服的少年,年龄大多在十三、五余岁左右,对着大门上的一张告示,聚在兴奋的议论着什么。

“这问道私塾老夫子王蟾,乃是洛邑名士!

早在百余年前,王老夫子曾经出任诸侯楚国的太宰,位列上卿,辅佐楚君治国,楚国强盛了百十年之久。

那时王老夫子已是道门第六境,离道门第七境只差一步之遥,名满天下。

太令人高山仰止!

也不知如今,他老人家归隐百年,修行到了何等境界!”

有位白袍少年似乎对王老夫子的身份颇为了解,脸上无比崇拜,慷慨激昂说道。

“王夫子辞官之后归隐于洛邑,朝野再也没有了丞相的消息,多了一名老夫子。

他在此帝城开了一座问道私塾授徒,传道授业,招收门徒。

王老夫子门下弟子,在过去五十年中,已有不下十余名弟子,考入了稷下学宫——那可是大稷仙朝官办的第一学府,神州众学府中排第一!”

“这样说来,若能拜入私塾,咱们岂不是等于半只脚踏入了稷下学宫?!”

一名锦衣少年兴奋问道。

“哼~!别想了,王老夫子收弟子极其苛刻,天赋不行的话,就算是诸侯公卿大夫子弟也没用,每天不知多少人碰一鼻子灰。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光是这问道私塾,你等都进不去,更别提稷下学宫了。”

“莫非你行?”

“那是当然,在下儒门一境九品,突破在即~!”

众少年们争执的面红耳赤,甚至撸起袖子。

苏尘挤入这群吵闹的少年中。

却见,私塾的木门上贴着一块竹简告示牌。

也不知私塾的哪位师兄,笔墨张牙舞爪,极其潦草的写了一行字迹——{本问道私塾今日开门收弟子,速来~!仅限弟子三人,招满即止,过时不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215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