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这个锦衣卫明明超强却过分划水

作者:悠远的晴空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四百二十一章 医城公孙

书名:这个锦衣卫明明超强却过分划水 作者:悠远的晴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15

中原腹地,在开封以南百里,有一座小城,名为宿,但如今天下人在称呼上,更喜欢以“医城”代之,盖因此城里有一大族,名曰公孙。

传闻,三国时期吴国有一名医,名叫董奉,他为人治病从不收取报酬,而是让病人去种下一棵杏树,十几年后,留下一片杏林,被后人传为佳话。

世人常以杏林称颂医者,而在医城郊外,也有一片杏林,乃是公孙世家所有。

与典故不同的是,这片杏林乃是他们自己栽下,而公孙世家为人治病也并非分文不取,但年年来此求医之人依然络绎不绝,只因他们医术的确高超。

曾经的江湖四大世家,论名望声势,公孙世家独占鳌头,无人可出其右。

医城郊外一片杏林郁郁葱葱,如同一排排笔挺的力士,捍卫着公孙世家的万世之名。

四月一日天,花稀叶阴薄,小雨之后,空气里弥漫着泥土的味道,一身粗布衣裳的姑娘手里挎着竹篮,快步走在回城的路上。

医城的街道车水马龙,叫卖的商贩汗如雨下,行人来来往往,热闹不凡。

在城东街道的一角,有一间酒肆,清晨十分,这里的生意不免有些冷清,偶尔会有三五闲汉路过,朝着店里张望一番,然后发出些不礼貌的嘻笑。

每到此时,店里的小伙计就会用警告的眼光瞪向他们,可惜收效甚微,甚至有时候还适得其反,叫他们闹得更起劲了。

又过了一会,提着竹篮的姑娘回到了店里,那伙计松了口气,迎上前来将竹篮接过,里面装满了鲜艳的桃花。

“烟儿姐姐,你辛苦了,下回这种苦差事还是让我去做吧。”那伙计不过一少年,看着十四五岁的样子,喊面前这位双十年华的姑娘为姐姐,并无不妥。

那名为烟儿的姑娘白了那少年一眼,一手叉着腰,有些泼辣地道:“就你这笨手笨脚的样子,快别糟蹋我的花儿了,去去,把东西都送到了后边,今日小姐那还需要我帮手,这边的活一会回来再说。”

“嘿嘿,我知道了。”那少年讪讪地笑了笑,赶忙拿着东西去了后院。

烟儿一大早就去了城外采花,忙得脚不沾地,这时候早已经口干舌燥,她抹了把额头上的汗,从桌上翻起个碗给自己倒了茶,一大口饮下之后才觉得活了过来。

这时候,她又瞥见对街几个短衣汉子正在使劲往这边瞧,眼神里还有些下流的光芒,烟儿当即把碗在桌子上重重一放,朝着那群人就叫骂道:“看什么看!”

那几人似乎司空见惯,被发现了竟也不觉得丢人,反而哈哈大笑起来,不时还有人吹起了口哨,看得烟儿拳头一紧。

“.哼!”

不过她终究还是忍下了,狠狠刮了一眼那几个闲汉,她转身去了后院,那边见美人不露面了,也就没了兴致,说说笑笑地又走远了。

这酒肆布置简单,后院与前边只隔了一道青色的布帘,烟儿掀开帘子来到院子里,身后那灼热的目光才终于消停,她恼怒的同时,也不由得心生悲凉。

女子卖酒,少不得被那些个泼皮闲汉言语调戏,纵然烟儿面上做出一副泼辣不好惹的架势,但终究心中还是凄苦,可她别无选择,若她不出面,难不成要小姐亲自来吗。

说来,这烟儿还是医城中第一大户公孙世家的婢女,本不该出来抛头露面做生意才是,但奈何她所服侍的主人家,是公孙世家的大小姐,名为公孙瑶。

若是寻常家族,作为大小姐的贴身丫鬟,纵然不能穿金戴银吃香喝辣,起码也不至于沦落到需要卖酒为生,只可惜,公孙瑶的情况实在特殊。

公孙世家的故事在这医城早已经是家喻户晓了,公孙桓当年闹出的笑话,直到今天还有人在背后偷偷议论。

毕竟从古至今,这男人头上发绿,替别人养孩子的故事总是最能够引起大家伙的注意。

公孙桓曾经因下体受了重伤,求到百毒翁那边,可没想到对方却摆了他一道,他看似痊愈,实则深藏暗伤,可他的妻子却在这样的情况下,替他生下了一双儿女,这就是大家伙所知道的故事。

虽然公孙世家的各位宿老多年不间断地鉴定两个孩子血脉,得出的结论都是血脉纯正,可偏偏公孙桓不信,他认定了一定是妻子背着他偷人。

最后,公孙桓的发妻郁郁而终,两个孩子被他当做仇人看待,在公孙世家被人视如草芥,日子过得比下人还不如。

以公孙桓的角度而言,他如今头顶发绿,替奸夫养着一双孽种,不杀他们已经是胸宽似海了,所以给他们提供富足的生活条件什么的,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不过公孙世家的宿老却普遍认为,这两个孩子就是公孙桓的种,即便真的有万一,那他们也已经被冠以公孙之名,其中公孙承还是少主,面子上怎么样也要过得去才行。

所以两方权衡之下,公孙桓退让一步,他不刻意找麻烦,但也对两个孩子视而不见,而家族这一边则保证两个孩子最起码能够活着,但在公孙桓的强烈抗议下,他们也不能干涉太多。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孙承和公孙瑶搬出了主院,住到了偏僻阴冷的角落,那里有一间柴房,稍微收拾之后便是兄妹俩的新家。

月例也别想了,家族供给两个孩子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保证他们不至于饿死,公孙承能够争取到的最多的,也就是和其他家族子弟一样,能够学习医术,仅此而已。

作为父亲,公孙桓已经放出话来不想管了,而两个孩子过世的母亲,则给他们留下一些的财富,其实也就是几家铺子,和一个有些武功在身的护卫。

按说能够和公孙世家结亲,这公孙承的母族应该也不是小门小户,何至于留给他们的才这点东西。

事实上,公孙承的母族也是江湖小有名气的家族,但因公孙桓闹出的这事实在太过出格,所以娘家人那边也没敢插手。

一个女子的名声在这个时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红杏出墙在什么地方都是会遭人唾弃的。

况且这无风不起浪,公孙桓不至于会拿自己的面皮开玩笑,所谓空穴来风非是无因,纵使他的妻子没有偷人,恐怕作风也有问题——世人普遍都是这么看的。

公孙承的母族之中,还有许多云英未嫁的姑娘,就算是为了她们的名声,也得和公孙承的母亲撇清干系才行,所以这些年来,母族对于他们的帮助,几乎等于没有。

因此,公孙承和公孙瑶兄妹俩谁都无法依靠,只能靠他们自己,这才有了公孙瑶的贴身侍女烟儿亲自抛头露面去卖酒这一出。

毕竟公孙承再落魄,也担着少主的名头,别的不说,把自己打扮得体面一点总是必要的,而且,为了能够真正翻身,他不但需要学习医术和武功,也需要出去与人交际,发展人脉。

而这些,都需要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832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