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为天地一仙人

作者:忽悠啊 | 分类:仙侠 | 字数:0

三七三 宣言

书名:我为天地一仙人 作者:忽悠啊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13

南昌太守这一操作,虽说只是将江南西道之内的举人功名打落,可这舆论,却是席卷全大宁朝文坛的,也让大宁朝庭成功注意到了此事。

只是“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自古以来,都是武将起兵造反成功的多,又或者文武双全者,古往今来的豪杰人物。

许父许志远,又有什么造化呢?他不过是一个普通乡翁,少年时得了秀才功名后,考数次不得名次,乃成婚,直到数年前,又生出几分文炁来,一举中了江南西道举人第四名次。

别的倒不说,许父流传出去的,无非就是“骂龙”之文章,是在老爷庙骂顺济小龙王,引用了韩愈的龙说,加上自身也有一股“墨梅”的风骨,修成了浩然正气在身,引发了儒家道统共鸣,进入了“贤”“大宗师”“圣”,三大儒家境界的修行。

如今又火热一番。

说实话,哪朝哪代,无论何时,都有文人骚客,认为“这国怎,定体问。”

尤其是“天心派”,天心派认为天人感应,人间道德水平低下,上天便降下灾殃,人间道德水平高,天上就降下祥瑞。

因此年年岁岁,百官纷纷报祥瑞,以拱圣朝治理百姓皆已具道德教化。

当然有这种“祥瑞派”,就必然就有那种“灾殃派”了。

灾殃派见到天灾,便会说:“这必然是皇帝干坏事了。”“这是朝中有奸臣啊。”“这是后宫干政啊!”

原先祥瑞派是大过灾殃派的,皇帝也希望自己是圣君,不是什么昏君,暴君,结果连续三年天灾不断,南方洪水的时候北方旱灾,北方洪水的时候南方旱灾,该下雪的时候不下雪,反而黄风卷黄沙………接着就是这里逃荒,那里闹瘟疫,好几处又报了地震………

日子怎么过好的,大部分人稀里糊涂,可日子怎么过差的,大部分人是亲身经历的。

原先日子过得还算不错的富农,小地主,基本很难撑过去,破产了,沦为了佃农还算好的,为奴为仆的,他们有些也是“读书人”,虽未必贵,却也没有受过这样的苦难。

因此最先喊“国之将亡”的,就是这些小地主,富农阶级。

真正的贫农,佃户,没有文化,亦不知国家大事,甚至一辈子未出一县,也只有小地主,富农阶级,有资格学习文化,却又处于整个权贵阶层的最底层。

至于往上,便成了世家,县望,已经有资格霸道乡里,兼并农田,搞宗族影响力,安插族人当小吏,乡啬夫,里长之类的“小官”,便是有灾年,荒年,又或者一时动荡,抗过风险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有时候甚至可以起事。

这是所谓“地头蛇”,何为地头蛇,皇帝是龙的话,那各地世家大族,便是“蛟虺蟒蛇”,是“土皇帝”,蛇者,小龙也。

正所谓“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便是如此解释,各地的龙蛇之辈,蠢蠢欲动,争夺大宝。

世家,就是外国的“贵族”,宗法制和科举制度交织出来的“庞大怪物”。

贵族有侯爵称“选帝侯”,于大宁朝诸世家而言,亦如此也,真起于流民乞丐的皇帝,毕竟是少数,大部分还是从其中出。

就算不出皇帝,亦出紫青之才,治国宰相……往往权利依然世袭,四世三公不是说说而已……

总之,无论成事与否,许父均田的举动,都十分严重的影响了帝权为代表的世家贵族利益。

别以为皇帝痛恨兼并土地,其才是最大的地主,各处皇室圈下皇庄不计其数,他们只是不想要世家大族吞并富农,吞并小地主阶级,如此加速王朝的自毁……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可借着大道为公名义的往往都是行门户私计的。

许父看到南昌太守的文章后,别人都义愤填膺,他倒不怎么在意,只道:“南昌太守是进士出身,文章写的极好,我文章就没他写的好,愤然情绪之下,骈散得当,辞藻文华,足可以传世,在青史留名,只是他有点说错了,我不好名声,不搏这些虚的。”

“他们总是说我祸国,说我既然科举,便是受君恩,要忠,可这里面又有什么必然么?我们读的是圣贤文章,圣贤文章一开始是为了做官么?

许志远跟周边围着他的学生道:“你们一开始读书的想法是要做官,要霸占良田,要出人头地,要一步步成为最高最大的官,一步步权侵朝野,甚至颠覆王权么?”

“我们要如何彻底的均田,致公,就是要做好和这种人,这种思想,做长期斗争的准备,南昌太守反对我们,这是他作为封建官僚的限制,但你们呢,你们也会觉得他说的对么?”

“人有其志,亦有其格,我不畏这些扣在头顶上的帽子,只怕那些不明白我的苦心的人。”

“这个世上,我见到最多的是两种人,一种是心甘情愿做大户人家奴仆走狗的,一种是恨自己不是大户人家奴仆走狗的。”

“很多人就认命了,拜神拜佛,求下辈子往生极乐,可真求真信的,神佛能救么?不依王命,不立教法,他们也只是卑微苟活在此之下,以协王朝治民也。”

“现在我们打破了,大家都有田种了,也不饿肚子了,开始知书达礼了,然后指着我鼻子骂,这个人不忠不仁,我便算是失败了。”

“今天且问问你们,你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要做什么么?”

一阵沉默之后,便听得一声道:“知道,是造反。”

童声童言。

那家大人立马将他嘴捂住。

他们想要分田,想要踏实过日子,可分到了田后,他们还是想做顺民的,不想造反,不想被砍头,不想流血。

“是啊,造反,造反就是要杀头的,那冒着杀头也要做成的事,是坏事还是好事?你们是要跟着我们一起做,还是就这么算了。”

“反,还是不反?”

“如果是为了谋官,诏安,我随时可以舍了你们,去做这个官,但我想的是,咱们是民,不是牛马,又或者牛马不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54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