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以诗歌斩妖除魔

作者:君问苍天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八百七十四章 天星阵法

书名:我以诗歌斩妖除魔 作者:君问苍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13

宋穆听到陶长青这番话语此刻也是一愣。

利用天星构建阵法宋穆并非没有见过,曾经在西北妖国中,妖族利用天星碎片强行汲取力量提升修为,已经是惊人的变化。

但是对方的话语中,所说的则是通过众多天星碎片的力量,然后激发大阵威能。

要说这其中不同的,便是需要利用不少的天星碎片,而且以催动文章为要义,不似妖族那等直接以毁灭的天星碎片的方式来达到目的。

“那此阵法,究竟是以文催动,还是以天星碎片催动?”

宋穆微微皱眉,虽然此刻已经能够感受到这其中所存在的一些不同,但其间玄妙究竟在何处,宋穆却颇为不明。

陶长青当下却只是微微一笑,淡淡的说道。

“非也,此阵,最后依靠的是人催动。”

“人?当如何?”

“阵法催动后,精纯文力灌入每个人的体内,举人以下,文人施展威能效用翻倍。”

“而在上次潮州城最危急时刻,我所用的乃是先祖真迹,文章一出,举人短暂越阶,几乎有进士威能。”

宋穆听到这话一愣,此刻甚至忽的心中涌动。

这所谓阵法,已经可以用超凡而言,阵法汇聚,竟然能带动文人实力短暂暴涨。

宋穆忽然意识到为何陶长青会出现在这里,又为何这件事情朝廷与陶氏诗宗共同参与。

这对于如今实力不济的文朝,如此大阵在手,若军阵中忽然展开,对敌几乎是摧枯拉朽之势。

“我闭关这些年,世间竟然已经有了这等变化。”

宋穆一时感叹万分,陶长青也只是默然一笑。

“如此也算是误打误撞,这些年宗门收集了不少天星碎片,才发觉天星碎片汇聚一起,似乎威能有所不同。”

“只不过此阵的弊端也极为明显,普通诗词,不过提振文人精神,而先祖诗文,虽然有底蕴加持,然已所成过久,只能增长文人文力。”

“所以阁下今日的意思,便是要我写上一首不同的诗词?”宋穆沉声说道,陶长青罕见的咧了咧嘴。

“没错,此阵法所用文章诗词自然是境界越高的人所写的越好,当然,若是这诗词,乃是圣人现场而作,我却不敢想其中威能会是如何。”

“而如今天下诗词,要说雄奇之人,圣人当仁不让了。”

宋穆摆了摆手,陶长青的话语已经再直白不过。

“此话宋某当是你恭维我了。”

说着,宋穆也是微微皱眉。

“不过我还有一事不明,既然这阵法如此,此地当是一座兵城最好,为何城内有如此百姓?”

陶长青说道:“寻常百姓虽无伟力,但方圆百里,只余此城,不收之,那这潮州府境内便尽是人间地狱了。”

宋穆点了点头,此刻却又是看向对方手中的天星,此刻一片寂静,陶长青却是请宋穆落座,一边斟茶一边说道。

“圣人今日入城,当已经见过这城中的情形,此处早已经是残垣断壁,陶某其实就算能固守,也时日不多。”

“南疆已经陆续联络,朝廷在此多年的角力已经彻底失败,只是再退,就是江南,再退,就是中原,再退……”

“则国将不国了……”

陶长青如此说着,此刻仿佛又回到了他之前那种冷漠无情的状态,此刻只是看着宋穆,沉声继续说道。

“这里不缺有血性的兵士,但是缺少真正的力量,如何汇聚所有人的力量,才是抵抗这些妖魔的关键。”

“此事,也是天下太平唯一的办法。”

宋穆端着茶杯轻轻一啜,陶长青所言的亦是宋穆心中所感,或者说,天下文人皆有同感。

文朝数百年,一切都在不断变化,只是其中唯一不变的,是人族在这乱世之中不断盘桓。

不断挣扎……

宋穆沉沉出了口气。

“宋某自然明了,此番也绝不可能推脱。”

当下陶长青便是面露激动,便是对着宋穆连忙垂首拱手。

“还请圣人赐下墨宝。”

宋穆却是沉默了片刻,然后开口说道。

“此番非比寻常,所做诗文却不是随意即可。”

“这诗文,当为这座城池而作。”

宋穆扭头看向那一旁的沙盘,回想着自己一路看来的情形,却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或许是有些岁月没有落笔,宋穆的心中虽然闪过了不少的诗词,但是此刻宋穆在看到这里的情况后,心中所想的更多的是自己需要在这个特别的地方做一些特别的诗词。

“故而却是不能莽撞,或许还需要给我些许时日。”

陶长青听到这话脸上倒是没有露出任何的失望,只是点了点头。

毕竟一位大儒已经愿意落笔书文,陶长青觉得自己也不急这片刻。

当下陶长青便继续邀请宋穆品茶,畅谈如今这南疆的情形,又与宋穆说了说这如今诗宗的情形。

“要说当初宗门鼎立的时候,三十六宗门争辉,那是难得的盛世。”

“但是毕竟不少诗宗传承的诗词并不善于争斗,在如此乱世,不是嫡系后代不懈传颂,便也渐渐隐没在文人墨客,乃至勾栏游船上的风雅交谈之中了。”

陶长青如此说着,此刻倒是颇有些佩服的看向宋穆。

“但是这些年,却又是有所不同了。”

“哦?”

宋穆虽然在宗门内也待了几日,期间也对当前这天下如今情形有所了解,但是对于各个诗宗内的一切,宋穆倒是卓有兴趣。

“如今,文朝不少诗宗又重新活跃起来,而这,还都要仰赖圣人所创的词宗。”

“天下如今词作如泉涌,不少出色词作引经据典,自然为过往诗宗多了几分声望,同时音律一法已起,不少诗宗子弟看到了诗词的又一妙用。”

“竟是如此情形?却不知效用如何?”

宋穆轻品一口茶,此刻也是笑着问道。

“当是不凡,不少诗宗如今因为音律助战,重新开辟了修行之法,又兼顾词作创作,不少诗宗的子弟境界都有增强。”

“那天下之人都说,若不是圣人,何来这等情形!”

宋穆只是微微一笑,而陶长青却是开口说道。

“圣人莫要不信,就如这潮州城中最出名的韩家,历经朝代百年,本已经是平淡沦落为微末,但谁让当年的韩文公是大才之人。”

“其所做诗文,同样和于音律,如今更是派上了用场,”

“数年前,韩家终于在没落四代后又出了进士,而如今,更有一翰林!”

宋穆听闻此话也是忽的抬头,刚刚自己还将陶长青这番话当做客套,但是此刻听到这话,也只剩下了诧然。

陶长青当下也是看向宋穆,站起身来说道。

“说到这里,今日乃是韩家宴会,虽然如今大敌当前如此有所不妥,但是圣人不如一去。”

“说不定那宴会上,还有才子做出不错的诗词,于潮州城,也有好处!”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89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