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浮唯之真爱永存

作者:灵之化羽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四十三章 紫珩出山

书名:浮唯之真爱永存 作者:灵之化羽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13

遥仙曲:

远上池瑶树,山溪下短风。

流觞仙华重,风谈意味浓。

煮酒烹茶饮,琴张未肯听。

一道惊雷下,紫珩出山行。

一道天雷降下,寒冰地狱的万妖皆害怕的躲了起来。寒冰地狱被一道道紫光包围了起来,电闪雷鸣划破长空,紫色的星之印记浮现在紫珩的额头,雷击进入他的身体化作源源不断的力量。

当这股力量消失,紫珩的眼睛也比往日更加的清亮。

他单腿跪在地上,“师傅,弟子的劫难已过,此去或许要多年不见,弟子就此拜别师傅。”

浮生言道:“紫珩圣星君,凡尘之间,唯有争字,天下归阖,只在紫珩心之较量。”

“弟子谨记。”

浮生点了点头,示意紫珩可以离开了。

他这一走,寒冰地狱倒是安静了不少,被镇压的万妖被天雷惊动,此刻还心有余悸,一个个都躲在冰牢的角落里。

琳灵提着裙摆走了几步,听着外边的声响,她虽然不知究竟为何事,但隐约觉得外面有大事正在发生。

被关押的狼妖突然往前跃了一步,琳灵吓得急忙回身,要不是冰柱隔开了她与狼妖,她真是会怕狼妖将他长满黑毛的手臂伸向她这里。

狼妖伸着獠牙,咬牙歪嘴的故意吓琳灵道:“寒冰地狱之主终于要出去了,看,你这只小狐妖颇有几分蠢笨,连点雷声都吓得脸色发白。”

狼妖用苍老又嫌弃的声音说道:“我告诉你,那不过是有天神在渡天劫而已,咦,”狼妖上下打量了琳灵一番,“不过,你雪白的毛发可真是新鲜,如果能够品尝一口,那味道一定不错。”

狼妖咀嚼了一下想象中鲜血的味道,琳灵站在那里不敢移动。

“当年的那只小狐妖可是伶牙俐齿,身犯剜心之罪却可以得到寒冰地狱之主的宽恕。”

琳灵被这话吸引了注意力,她大着胆子继续问狼妖道:“她是谁,为什么寒冰地狱之主会饶恕她?”

“你问这个干什么?”狼妖勾起了她的兴趣,反倒不想再讲下去了。

琳灵和她所犯同罪,自然也想知道事情的经过,谁料狼妖一盆冷水泼了下来,“别异想天开了,在寒冰地狱减刑比登天还难,除非——”

“除非什么?”琳灵急忙问道。

“除非寒冰地狱之主离开这里,我们还有一线生机。”原来狼妖一直在计划着趁乱逃脱,不过,这已不是五百年前,这种机会要多渺茫,有多渺茫。

更何况,一个无心无情之神翻手之间便可让他针芒在背。此时他叹了口气,又坐到了地上,不似刚刚的凶狠狡诈。

冰蛇从他们面前经过,如往常般巡视万妖,无妖敢在他面前放肆,一个个闭目修炼,难得没有叫喊声。

琳灵在冰室里受刑后虚弱的趴在冰面上,她急忙叫住了眼前走过的冰蛇:“仙君,我要出去,放我出去。”

冰蛇停在了她面前站定:“不好好服刑,乱喊什么?”

琳灵因为失去了一部分法力,此时趴在地上站不起来,“仙君,是狼妖他们合力吸噬我的灵力,仙君救命。”

冰蛇心有所疑,看着周围众妖皆无注视他,因此打开牢门走了进去,他正准备要近琳灵身边探查是否如她所言,一个冷刀从她后脖颈射了进来,他急忙回头躲过,琳灵一把抱住他摔在了地上,牢门的钥匙从冰蛇身上掉了下来。

琳灵用法力浮起将它递给老狼妖,狼妖急速打开牢门,冰蛇一掌将琳灵打落在地,等他追去时却被狼妖的毒针刺中了胸口,一时间竟如万蚁爬满了胸口,他略一顿足,便抬脚追去。

狼妖一路化形飞去,其间又开了三扇牢门,冰蛇刚追上他们就被几妖合力打翻在地,琳灵悄悄跑了出来,长长的冰道之间只有她走得极慢。谁知这时她看到冰蛇竟原地坐下,她急忙缩回了身子。

冰洞的门被缓缓关上,只有狼妖自己逃了出去,余下几妖在洞口缠斗不休,此时一道银光闪现,浮生现身在他们后面。

玉箫起落之间,几妖全都魂飞魄散,浮生的声音震彻整个寒冰地狱:“若再有出逃者,便如此下场。”

浮生走到冰蛇旁边关心的问道:“你怎么样?”

冰蛇调息之后毒素已经淡去,他站起身道:“主人,我已无碍。”

就在这时,浮生已经感到了冰柱后有人,威严之音响起:“还不出来?”

琳灵双腿颤抖地跪在二位仙君面前。

“竟敢玩弄罚刑之人,你好大的胆子?”浮生玉箫抬起,就要教训这个小妖。

琳灵急忙跪在地上磕头,“神君饶命,小妖只是被狼妖胁迫,起初并未要故意戏弄仙君。”

浮生并未手下留情,一番酷刑下来她已根基毁半。

琳灵不敢说出狼妖教她的勾引浮生的手段,她根本没有这个机会,误听狼妖谗言,到头来自己连生机都白白葬送。

冰蛇道:“主人,我去追那狼妖回来。”

浮生却道:“不用了,此次逃走的乃是狼巫戊翡,相信在下界本尊还会遇到他。你在此好好养伤,我已通知苏落前来。”

冰蛇不知为何如此不安,急忙道:“主人,此人间之行您一定要平安归来。”

浮生离开空中只留下一句话:“放心,勿念。”

紫珩顺着仙道一路下去,途径积石山,中有山神拦路,却见紫珩身上所藏的天界御行紫浮光,即刻让开了去路。之后,紫珩一路所走,皆有地神谒见。

这日,紫珩来到了象山国的地界,入目一片荒芜,时有人兽追逐,紫珩眼见人间文明之力衰退,心间有说不出的感觉。几个小孩子躲在村口的树下讨论了起来,他们好像没有见过如此衣衫完整的俊公子,都对紫珩的到来异常兴奋,不过,没有一个人敢上前去与他打招呼。

紫珩招手喊了几个小孩子过来,他们三三两两地凑到了前面来。

一个小女孩怯生生的喊道:“大哥哥。”

紫珩蹲了下来,温柔地问着小女孩话,“告诉哥哥,象山国君府在什么地方?”

小女孩往身后很远的地方指了指,紫珩随着她指的方向看去,远远看去只有一片茅屋坐落在那里,他再次耐心地问着几位小孩子确定道:“国君府就在那里,是吗?”

小女孩清丽的声音响起:“是呀,国王就住在那个地方,每次我跟爹爹下地都能看到国君。”几个小孩子也附和起来。

紫珩辞别了他们,一路往国君府走去。此处的村落连着几条小河,树木密密麻麻的遍布在小道上,中间有一个很大的池塘,紫珩沿着池塘岸边拨开许多遮挡的树丛往前行。

一座略微宽大的茅屋坐落在百亩良田之后,门框上方赫然题着小篆书写的“象山府君”几个大字。

紫珩敲了敲门,“有人在吗?”

不一会儿,一位拿着锄头的耄耋老者打开了府门,“你是?”

“在下紫珩,特来拜见象山国君。”

老者抹了把胡子,上下打量了紫珩一番,见他气度不凡,默默点了点头,慈笑道:“进来吧。”

紫珩跟着老者进府后,从屋内又出来了一个壮年男子,此人衣服干练,用破麻缠着额头,破烂的衣衫也挡不住此人的儒雅气韵,紫珩以为他就是国君,因此对他行礼拜见。

此人诧异片刻,忽然大笑起来,“郎君莫不是认错了人,你身后那位才是我象山国君。”

原来刚刚给紫珩开门的那个人就是象山国国君,谁能想到,一个拿着锄头,缠着破麻,又不拘小节之人居然是象山国国君?

紫珩即刻回身行礼道:“在下居然有眼而不识国君,真是失礼。”

谁料国君竟然如此大度:“莫要如此说,是本君未提前告知于你,初初见面,你又岂能认得我?刚刚你认错的那位,正是我象山国国相,黍就,国相英勇不凡,胆智过人,你会认错,并不奇怪。”

“是紫珩鲁莽。此行,是想向国君商讨六合之计,国君仁行,紫珩久有见闻,圣谕于天,紫珩想驭人间之主,非国君辅佐不至。”

象山国君虽已到耄耋之年,但仍然身强体壮,国力衰弱已久而不能持,今有天命,喜不自胜。

“紫珩这边请,但为紫珩君请茶,细谈六合之计。”

很快黍就就为紫珩点上了一杯清茶,几人坐在院中石凳上,细细说着六合大计。

黍就献计道:“六国之中,属郦国兵力最弱,如果先攻打郦国,象山国会国力大增,其余无名小国也会归附于象山国,届时再攻打南之邵国,当有一战之力。东方冼人国国力最盛,应该留到最后攻打。巨鳌国的人力大无穷,又位于象山国与郦国之间,其人多无智勇而需财帛,应该先与它结交联合,制夷而不近敌,合图而不用武,远攻而不近杀,俘利而不屠戮。此可一图而永固。”

黍就之计一图而永固,可见其志向远大,句句图谋皆为战略,紫珩当真是遇到了好的谋臣。

黍就接着道:“东南方炽国妖人妖术最多,其人贪小利,其妖多媚术,其颜多美相,其音多深亮,以自修为乐,以宽仁为耻,以修仙为痴。商者云集,武器最多,想要攻打炽国,则需一兵一卒皆尽力,举国上下同对抗,且需高人术士方阵之辈鼎力相助,非死战而不能夺,巧计毒剂皆备,杀万众,可至其不抗。”

六国方位已定,战略之谋已经定下,只等着紫珩来实施它。

国君符禹说道:“本君已经老了,若能在身死之际亲眼见证六合,当死而无憾矣。紫珩乃天选之子,黍就是我得力之相,你们的筹谋本君一定会大力支持。黍就,即日起本君将君符交给你,可调动象山国万人之师。”

黍就即刻下跪,“多谢国君。”

国君说道:“紫珩君,大军调动至少需要十天时间,你看我们何时启程?”

“攻打郦国要趁其不备,且不可走漏风声。”紫珩道。

“圣君放心,断不会如此。”国君保证道。

“好,十三日之后,象山国大军启程。”紫珩如此定下时间也有深意,象山兵力虽盛,却也民之贫瘠,粮草的筹备也万万马虎不得。

因此在他们用过午餐之后,符禹带他来到了象山的万亩良田之间,绿油油的庄稼遍布整个田地。

符禹国君说道:“象山国多粮食,每年的粮食都储备下来很多,山间也多野兽,常有恶兽出没,因此我象山国人都善用锄头,常常与野兽搏斗也练就了民众一副金刚铁骨的不坏之身,少年多精力充沛,常荡漾在山谷间与猿猴戏耍,同白鹭追逐。虽无金石玉器,却个个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紫珩呼吸着田间的清甜之气,又听着符禹的解说,觉得这也不失为一种民之乐事,人多醇善,更给养美德,不逐浮力,当生欢乐之心。他也理解了为何象山国国君住在方隅小地,却自得其乐。只因他与民同行,体民之疾苦,察全国之大事,聚贤良之将才。

国君心胸宽广,为人亲厚,连小孩子都知道他的居所。老行老矣,而不垂暮,筋骨强健,又异同凡人,行兵论道无所不能。乃是当世的智者、仁者,更是行大道者。

此方天道,乃是君者仁。在紫珩人间扫六合的旅途当中,他已遇到了第三方天道,便是他以后要继承和行使的天道——君者仁。

此去,任重而道远,稍有不慎便会坠入天道之下,万劫而不复。

悠悠田野,风吹起绿稻卷起层层波浪,黍就拿着锄头在田地里耕作,时不时地擦一下额头上的汗珠。天空乌云密布,似有风雨欲来之势。

几名士兵急匆匆跑来,一人急忙对黍就说道:“国相,象山国第一批士兵已集结完毕,请国相安排下面的行程。”

黍就不慌不忙道:“让他们原地待命,待三军汇聚,自有君命。”

“是,国相。”

一名士兵跑开,一名士兵则接过黍就的锄头:“国相,让下属来吧。”

黍就并未将一旁闲置的锄头递给他,自己依旧带头耕作,“如此好时节,怎能自己不动手体验一番,快,抓些紧,把这边的草也锄一锄。”

“是,国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13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