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尊

作者:辰一十一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一百二十四章 脚夫力士踏道途

书名:明尊 作者:辰一十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3:55

三岔河口是个交通要道,有道是沟通南北,全系一条大运河,而大运河最紧要之处,便是这三岔河口。

这地方许多条河道,有南来的南运河,北去京师的北运河,联通滹、滏二水,沟通河北山西的子牙河,以及九河汇聚灌入渤海的海河!

所谓三道浮桥两道关。

第一道的钞关浮桥,便设在南运河上。

这桥北连着河北大街,从老城的东北城角出去,就是钞关浮桥,过了浮桥沿着河北大街,便是昔日钱晨两道符镇压的十八家武馆的所在。

过了钞关浮桥,便是三岔河口。三条河流在这里交汇,呈丁字,丁字河口的西边就是南来的南运河,丁字最长的那一竖,便是直通渤海的海河。

三岔河口,南运河与海河交汇的那一角,就是天后宫的所在。

再往下,海河向南流入渤海,打东城门过时,出城跨海河的便是第二道关,第二道桥——盐关浮桥。

锁住大沽港往三岔河口的海河道。

而丁字河口的东边,乃是北运河和子牙河汇聚的一条河段。

这一段河流在狮子林绕了一个弯北上,在窑洼处又是一个丁字河口,这一次丁字的东边是金钟河,西边才是北运河。

而北运河在窑洼又打了一个弯,这道弯上便是最后一道浮桥——窑洼浮桥,后改建为金刚桥。

三道弯围出了一个三面环水的洲渚,便是大沽口最为繁华的狮子林,截断狮子林,联通窑洼浮桥和钞关浮桥的,便是河北大街!

金刚桥以北,北运河与子牙河再次分道扬镳,三河交汇,形成一个Y形的河口。

所以,三道浮桥,正好锁住了南、北运河,和通往外洋的海河。

环绕狮子林形成了一片极端繁荣,汇聚八方气运的金锁玉关之地,自从陈传老祖派遣弟子建立天后宫,在狮子林下,三岔河口布置大略的形势以来。

历朝历代无数地师、天师、风水师的高人,无不来直沽见过这片地方。

九河下稍大沽口,三道浮桥两道关。

便是将大半个北方的气运锁在了这里!

三座浮桥,将南北和外洋随着运河港口水路而来的气机一一关锁,在三岔河口这个地方牢牢锁住。

造就了直沽滔天气运和繁华,三教九流鱼龙混杂而来的盛况,又以这北方第二大城市和第一大交通要枢为封印,牢牢镇压住了天后宫下面的那东西!

那一日钱晨登上望海楼,便是为了看清这金锁玉关的三道关锁,推算那东西的封印。

而白莲教圣女之所以引山东大旱,数十万冤魂而来,也是为了冲击,截断南运河山的钞关浮桥,打开第一道锁!

日头西落,三河岔口本就是直沽最为繁华之处,此刻钞关浮桥依旧人群涌动。

即便上面死人无数,又能如何?

老百姓若不走这一条路,就要走盐关浮桥,然后经由窑洼浮桥绕回狮子林上,多走十多里路,过两三座浮桥。

大家都是讨生活的,每天睁开眼就欠着一天的饭钱。

不撞恶鬼就撞穷鬼。

传言再可怕,也没有饿肚子实在啊!

此刻运河两岸更加热闹,河岸两边站着漕帮的水手船夫,道上又都是脚夫、打行和武师,整个大沽口三教九流全来了,甚至在河道两边搭起了高台。

一群披着法衣的和尚道士在上面跳大神,走禹步。

要说大沽口什么最多,那一定是脚夫!

这座北方重镇里,至少有十多万青壮专门吃这一行的饭。

从南北运河,外洋港口的漕船装卸,到本城生意的运输;从

去往京师的骡马大道,到河北山西的商人,全离不开他们。

最穷的汉子,头上搭着一块汗巾,腰间系着一根腰带,拎起一条破裤子,打着赤膊或者穿条短打,凭着一双赤足铁脚板就在码头给人扛货!

稍微好一些的,也不穿鞋,背着一条担子,就做起了出城入城的短途运输。

有点家底的便拉起了人力黄包车,外洋来的车架,精铁橡胶的大轮毂,拉人拉货都能健步如飞。

而最有钱的那些,牵着驼队、马队,赶着驴车骡车,从京师到大沽口,往来不绝。

这一刻,大半个直沽的脚夫都来到了三岔河口。

说起来混混行能控制的脚夫不过几千人,大半拉黄包车的、小半骡马行的,开车店的,明赌暗娼大烟馆,加起来不过几千人……

而靠着两大漕帮吃饭的水手力夫脚夫,便快有数万人了!

其他的还有打鱼行、外洋港口、洋人商会,林林总总加起来十万青壮。

此刻,环绕三岔河口这片区域便莫约有这么多人,紧张的朝廷派出巡河营、巡捕营维持,兵城中的驻兵也出了城,甚至一支北洋舰队都呆在天津港外面呢!

实在是这十多万青壮劳力,靠的就是两条运河,一座港口混饭吃。

红楼鬼船,阴兵借道冲击三岔河口,便是要断这十多万人的生计。

说句不好听的,这么些人,造反都够用了!

若是真断绝了三岔河口,十来半个月的没了生计,再有有心人振臂一呼,京师距这都没有百来里地,改朝换代,也就是眨眼间的事情。

事实上,因为红楼鬼船背后有白莲教的影子。

朝廷里不少大员都觉得,此番变故背后定有这等算计。

伴随着一声汽笛声,小火轮中蒸汽机喷着白烟,从海河逆流而上,一直行驶到了钞关浮桥的侧面,数十艘小船随着漕帮行驶在江心上的大船指挥,各色的旗帜挥舞,渐渐排成一排。

蒸汽火轮上,几个高鼻深目的洋人用吊机从甲板上吊起了一条锚链。

粗若人抱,沉混沉混的,黑铁的链子泛着冷冷的寒光!

甲板上的洋人水手用了吃奶的力气,才将这外洋轮船上拆下来的四条锚链在船舷的两侧掉了起来。

「德拉蒙德!」东北城角下,一个穿着卡美洛绅士的燕尾服,带着领结的大鼻子洋人,放下了眼前的单筒望远镜,对身边一个穿着长袍大褂的蓝眼睛洋人道:「你为什么要帮这些东大陆人?我听说了今天他们的"决斗",这太荒唐了!拉住一艘幽灵船,他们认为这可以拯救他们的运河运输?」

「他们真正要做的,应该是请我们合伙成立一个公司,帮助他们管理和疏通这条漫长、宏伟的运河!」

大鼻子的洋人嘉道理眼中闪过一丝贪婪。

旁边的律师德拉蒙德见到了,心中微微有些鄙夷,但还是好声好气的解释道:「嘉道理爵士,你昨天真应该看一看他们的决斗,那是魔鬼都难以想象的神秘和残忍!」

「这个民族实在太古老了!」

「古老到他们的神秘学简直和这个民族融为了一体,如果说数十年前艾萨克大师才确立了"魔药"、"隐秘"、"灵性"和"咒语"四大要素!那么这个民族早已经将这些融入他们的文化和传统之中。」

「他们并非新大陆那些愚昧野蛮的民族,也并非印度、奥斯曼这样神秘已经衰落的文明。」

「在这里,超凡力量还未衰退。」

「他们的人口众多,足以积累强大的灵性力量和

象征,而这个民族对于知识的传播又是天生的保守派,他们沉默寡言,简直将对信息的封锁和隐秘,刻入了骨子里。」

「隐秘,但又乐于传说,这条超凡的法则,仿佛是他们的民族性。」

「在这里,它被称为"小道消息"!」

德拉蒙德感叹道:「这种传统让他们文明的"隐秘"实在太过强大,你知道吗?下面这些依靠运输业为生的苦力,他们全都是踏上道途者,超凡的学徒!」

嘉道理看着那沿着河岸,人头拥挤,密密麻麻,头上都系着汗巾,赤着脚的脚夫,不禁瞪大了眼睛。

「他们都是?」

「怎么可能?这个国家的超凡者疯了吗?如此广泛的传播"隐秘",那么那种超凡力量会下降到极为衰微的地步,甚至根本看不出来!这样的学徒,这样的学徒还不如一个拿着警棍的壮汉!」

德拉蒙德平静道:「是的!这些踏上道途者,超凡力量非常弱小。甚至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踏上了道途,走入了神秘世界,成为了超凡学徒。」

「在他们看来,一切都是规矩和传统!」

「被称为"脚夫"的超凡学徒,仅有的能力被称为铁脚板!晋升的秘仪需要赤着脚跑在路上,让碎石沙砾磨破脚掌,踏出一个个血脚印。这脚印延伸十里,便能进入神秘世界,积累灵性。」

「但这第一阶的脚夫道途通晓者,只有这一个能力。」

「那就是有了一双耐力极佳而且跑不烂,碎石路上可以赤脚跑过的铁脚板!」

嘉道理想到这座城市十多万人,居然都是一个道途的超凡者,拥有一双跑不坏的脚掌。

脑海中就出现了数十万有一双铁足的超凡军队,漫山遍野杀过来的场景。

纵然他是卡美洛王国十足的鹰派,一直想要打开这个古老而保守的国家的国门。

念此情景,也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

免费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715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