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以机缘觅长生

作者:火药很沉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四百九十六章 天芦水泊,南华洞天!

书名:我以机缘觅长生 作者:火药很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3:53

顾远先是对虚空行了一礼,拜送天玄子,而后这才起身,拿起了原地的舆图。

舆图之上光影流动,展示了一副浩浩荡荡的水泊虚影。

其上有三个大字,熠熠生辉:天芦泊!

“天芦泊?”

顾远看着这几个字,发现根本毫无印象,当即眉头微皱。

他虽然刚进入临川道脉不久,可却已经对周围的舆图地势有所了解,若是在百万里地界之中,他多少是有所听闻的,如今毫无印象只能说明此地距离临川九峰极远,最起码百万里之遥。

“此泊遥远,距离临川九峰有二千万里之遥,想要进入此地,需得借助虚天阵传送。”

就在这时,清澄童子的身影缓缓在顾远身侧浮现。

“此地莫非就是【昨日印】的灵材生长之地?”

顾远转头,好奇的问道。

“此地灵机厚重,水泊深处有一灵洞,洞中有一株游曩仙藤的残叶生长,算算时日,这株残叶应当也快要成熟了,确实可以作为昨日印的主材。”

“不过,想要摘取此叶,怕是少不得一番波折。”

清澄童子作为洞天童子,身份超绝,服侍了数代洞主,见识广阔,知道的事比顾远多的多,当即微微一叹。

“还请童子赐教。”

顾远打了一个稽首。

“尊者客气了。”

童子回了一礼,而后这才答道:“天芦水泊说起来,曾经也算是我清澄洞天的私产,内中妖兽精怪当年都是因我清澄洞天接引颁发的玉碟,这才可以安稳修行的。”

“我清澄洞天才是此地的靠山。”

“往年,此水泊年年进贡,献上大把灵粮宝药,可谓恭敬。”

“只是,这些年,我清澄洞天精力不济,疏于管教,此地的妖兽精怪恐已经改换门庭了,已经有多年不曾上贡了。”

“尊者此行,恐要生出不小的波澜,那泊中一应精怪,未必欢迎尊者的到来。”

说到这里,童子忍不住摇了摇头。

清澄洞天固然底蕴深厚,可大乘上尊不在,终究是差了许多。

天芦水泊千万里之遥,天玄子又是个清冷的性子,门下弟子不旺,多年不曾打理,不曾展示天威,天芦水泊的妖族又没有定下契约,岂会只认一个主人?

暗地里,已经投靠别的洞天了。

这种事在临川道脉并不少见。

道脉威压亿万里,内中有多少势力?多少附庸?

虽然名义上都是依附在道院之下,可内中山头林立,各自依附在不同的洞天之下,靠山并不相同。

一旦有洞天失势,这些附庸就会离开,寻找别的靠山。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实力不够,还想享受万千势力的供奉,本来也是不现实的事。

这些年,陆陆续续也有不少势力,悄悄离开,改换门庭,叛离了清澄洞天。

这些事,天阳子曾经说过,可天玄子并不理会,就一直搁置了。

内中之事,处理起来颇为复杂,三言两语不好说清。

顾远听着童子的讲述,心中也是若有所思,当即又追问道:“童子可知,这天芦水泊如今投靠了哪座洞天?”

“此事说起来复杂,据我所知,乃是投靠了世家之一的宁家。”

清澄童子答道。

“宁家?”

顾远顿时微微皱眉。

他对此宁家并不太了解,但是能在道脉之中称为世家的,必然是有大乘传承的。

否则没有资格被称为世家。

只是不知,是否有活着的大乘存在?

“具体之事,尊者还是自行去寻吧,道脉修行免不得要走这一遭的。”

清澄童子见状,也没有多说,只是打了一个稽首。

临川道脉,家大业大,能给予的修行资源是外界远远无法想象的。

就如这游曩仙藤,乃是仙藤之残叶,若是散修修士,想要寻到一株,不知要费多少精力。

可道脉之中,铭文记载,传承有序,可轻易寻到。

这是外界修士难以比拟的。

只是道脉之中,争斗也是极多的,同门弟子,世家洞天,都不是好相予的。

毕竟修行越深,所需要的宝物就越珍贵。

这也是修行界的基本矛盾。

日益增长的修士需求和难以快速补充的资源之间的矛盾。

无可避免。

临川道脉也无法调和。

“也罢,且走上一遭!”

顾远闻言,也不再多问,对童子打了一个稽首,而后缓缓离开了洞天。

天玄子借助此事,算是给了他一个考验。

让他见识一番道脉真正的修行之道,也趁此机会多了解见识一番道脉之中的诸多势力。

他这十年,专注修行,确实对道脉诸事了解的有些太少了。

……

……

一月之后。

上川洞天。

此洞天之中,别无他物,只有一座悬浮在虚空之中的青铜巨殿。

殿宇金匾之上,有三个行如流云的大字:仙经阁!

此殿便是临川道脉的藏经之处,核心之地。

非灵川道脉弟子,旁人休想踏进一步。

哪怕临川弟子,也有名额限制,不可能随时进入,但有违反,顷刻之间有天雷落下,将其轰为齑粉。

哪怕大乘修士,也不得放肆。

因此此地较为冷清。

但临川弟子众多,虽然不是什么特别的时日,但总有些许弟子在大殿之中寻求经文。

只不过,些许数十人和宏伟的巨殿相比,根本就不值一提,犹如蝼蚁一般洒落其中。

但就在这时,一道遁光自远处疾驰而来,化为一个中年道人,走入殿中。

中年道人入殿之后,也不询问书灵,也不翻阅典籍,只是大步向前,不多时就迈入巨殿二层。

殿宇二层之中,有一座座典雅的小舍,舍中玉案桌椅,笔墨纸砚,铜兽熏炉,一应俱全,清幽怡人。

中年道人放慢了脚步,轻手轻脚,缓步走向了一座刻着“清澄”二字的小舍。

“笃笃!”

他轻轻在舍前敲击了两次,殿中并无任何声响发出,但他知道,声音已经传入小舍之中了。

“吱呀!”

数息之后,舍门缓缓打开,露出了内中之景。

只见一个身材颀长,面如冠玉的青年,正依靠在玉椅之上,手中捧着一本玉册。

柔和的光线自窗棂之中射出,落在他的脸上,整个人好似如玉雕琢,泛着一层莹莹的光泽,当真恍若谪仙临世。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胡元化心中感慨不已。

院首修为增益,当真越发有仙人之姿了。

“拜见院首!”

心中感慨,可他手上的动作不停,恭敬的朝着眼前的年轻道人行了一礼。

“胡师兄,我早就说过了,无需如此客气。”

“如今神州之中,仅剩你我几人,何必生分?”顾远放下手中玉册,轻笑一声,自有法力涌出,将胡元化扶起。

“礼不可废!”

胡元化郑重的说了一句。

二人身份差距越来越大,他自然要小心行事。

顾远摇了摇头,也不再坚持,直接问道:“师兄前来,想必是事情有了眉目?”

胡元化闻言,精神一振,从袖中取出了一枚玉简,递给了顾远,说道:“好叫院首得知,得天阳子玄师门下弟子相助,确实已经摸清了此事的原委。”

“那天芦水泊暗中投靠的正是世家一脉的宁家,宁家大乘早就仙逝两千余年,但三百年前,有一弟子拜入了南华洞天。”

南华洞天?

顾远顿时眉头微皱。

南华洞天可是道脉十大洞天之一,有大乘上尊坐镇的顶尖洞天。

怪不得天芦水泊改换门庭,原来是攀上了高枝。

“亲传弟子?”

顾远又问道。

“目前不是。”

“南华洞天上乘大尊亲传弟子两个甲子前意外身故,目前亲传一位空缺,暂无人选,其门下几位弟子,似乎都有意争夺,这宁家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也是宁家竭力扶持的。”

胡元化早就将一切都打探详细了,当即毫不迟疑的答道。

“大乘亲传身故?”

“因何缘故?”

顾远第一时间不曾理会宁家,而是惊诧于这个消息。

十大洞天,十大亲传,他原本以为一直都是定额,没想到内中还有意外身故的?

什么人,有这般能力?

胡元化迟疑的说道:“据传乃是因为道脉下属,有一方名为【咒言宗】的小宗弟子修行邪法,得了超越境界的大战力,南华洞天亲传一时不察,被其所杀,连护道者都未曾来得及反应。”

“还有此事?”

顾远顿觉古怪。

“以我所探,只得这些,道脉之所以巡查诸宗,收我等入脉,似乎也和此事关系甚大。”

“南华洞天上尊亲手覆灭此宗,但那修行邪法的弟子似乎逃走了,不过此事不曾有明证,众说纷纭,我也拿捏不准。”

胡元化微微苦笑。

此事涉及大乘,难以探查。

“师兄有心了。”

顾远见状,也不再逼问,只是心中略有异样。

大乘亲传,尚被所杀,神州之地果然风险无穷。

“那宁家弟子,名为宁飞尘,据三十年前展露的修为,已然元象初期,三十年过去,不知如今修为如何了。”

“但天芦水泊,可受宁家驱使,却是事实,院首若是要去此地,需得小心。”

胡元化关切的说了一句。

“师兄放心,我自有分寸。”

顾远闻言,微微颌首。

他在仙经阁中翻阅典籍,一月不曾动弹,目的就是等待胡元华的打探。

天芦水泊之事,看似是千万里之遥的问题,可其本质,却终究要落在道脉之中。

区区一泊妖族,是不敢违背清澄洞天的意志的,若是敢,必然有所依仗。

不解决这一点,想入此泊取得仙藤之叶,千难万难。

“洞天、世家、豪门,联姻不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关系复杂,但终究还是有迹可循,我已将诸多信息,整理成册,院首一观便知。”

胡元化又躬身将一枚玉简呈给顾远。

顾远接过,神念涌动,不过十来息之后就洞彻一切,当即微微摇头。

“数万载纠缠,当真是复杂。”

十大上尊洞天,二十三上品洞天,三十六下品洞天,一十二世家,各类弟子,千丝万缕,真真复杂。

“不过,说到底,还是要凭实力说话。”

“天芦水泊,鼠尾两端,说不得要走上一遭。”

但随即,顾远的目光落在此前放下的玉册之上,露出了丝丝冷意。

玉册之上,有凌厉如剑的几个大字:太清御衡剑章仙经!

胡元化目光也不由自主的落在玉册之上,可仅仅看了一眼,就感觉有无尽剑光直入视野,充天塞地,吓得他赶忙转开视线,不敢多看。

“此剑经穷极玄妙之法,乃是道脉至高剑经,师兄若是有意,也可兑换来看,但我却是不能传授的。”

顾远见状,收起剑经,无奈一笑。

道脉之法,皆有无上禁制。

此剑经,他兑换一观,也就仅仅他能一观,旁人看之,立刻就会被无穷剑意撕碎,顷刻身死。

想要传授他人,更是想也别想。

哪怕是大乘修士也不行。

天玄子之所以能将《仙业长生经》传授于他,乃是因为此经是清澄洞天的传承仙经,算是私产,而仙经阁中的一切,皆是共产,任何人都不可随意动用。

他可以在藏经阁中盘桓一月,一来是因为他上脉弟子的身份,二来是因为天玄子的那枚令牌。

上脉弟子,几乎可以随意观看殿中所有典籍、法印、妙术,但仙经不行。

一人仅仅可得一门仙经修行,之后想要再行参悟别的仙经,那就需要额外的贡献了。

法不可轻传。

一门仙经,就是一门先天变化,绝不可肆意修行,否则只会害人害己。

“我资质微末,哪里是修行剑经的料子,还是老老实实修行我的《天河长脉仙经》吧。”

胡元化闻言,无奈苦笑。

可语气中却带着十足的满足。

他真的没想到,以他的资质根骨,还有一天能修行仙经,真真不可思议。

虽然只是道脉五大仙经之一的普通仙经,但能以“仙”字冠名之经,岂是凡物?

也就是在临川道脉这等庞然大物之中才能看到如此众多的仙经扎堆。

若是放在外界,千家宗门势力加一起都凑不齐一本。

“《天河长脉仙经》拓展经脉,法力厚重,可生出无垠气力,仅以法力就可镇压修士,中正平和,正契合师兄修行。”

顾远闻言,微微颌首。

这本仙经,确实契合胡元化。

“上脉修行,果真不同凡响,书信我皆已祭出,还派出了力士想随,只望掌院能早日收到书信。”

胡元化说起如今的日子,就忍不住想起在东山域的道院。

“快了,最多还有七十年罢了。”

顾远笑了笑,也有一丝期待。

事情尘埃落地的那一天,顾远就亲手写了三封书信,让胡元化派人寄出。

算算时日,此刻已经渡过了四分之一的通天河了。

胡元化眼中也露出了期待。

随后二人又寒暄了几句,胡元化就告辞离去了。

顾远一人立于小舍,翻开剑经,继续看向此前的那一页。

那一页经文之上,字字如剑,写下了新的篇章。

“太微御衡剑阵篇!”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38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