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长生:我为仙朝戍边万年

作者:胜冠徒然 | 分类:奇幻 | 字数:0

第八十章 祈帝

书名:长生:我为仙朝戍边万年 作者:胜冠徒然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3:45

接引的内侍见诸位王公大臣和各大世家家主已经到齐,便开始安排众人沿着阶梯向上走去,众人有条不紊,依次进入大殿之中,殿内早已准备好了座位,在内侍的引导下,先是几位皇子,然后是王公大臣,最后才是各大家主,众人按照尊卑等级对号入座,静静地等候着皇帝的驾临。

等到众人都落了座,才发现最前面属于皇子的座位上缺了两个,不少人暗地里犯起了嘀咕,不知是哪两位皇子如此嚣狂,竟然连朝会这种大事都要迟到,等到一会皇帝陛下驾临,定然少不了怪罪。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大家都到了,也省去我一番苦等。”

还未见其人,大皇子豪迈的声音便先在门外响起,他大摇大摆地走进殿内,向着四周环顾一圈,也不与众人客气,径直走向座位,大马金刀地坐了下来。

他身材修长高大却不粗犷,棱角分明,剑眉英挺,一双眼眸漆黑如墨,如同古井般深邃,身着九霄真王铠,腰佩太微天帝剑,周身强横的气息毫无保留地向外散发出来,赫然是一位冲虚境界的强者!

大皇子的两名随行护卫并未离开,而是等候在大殿门口,其中一人身材高大,如渊渟岳峙,几乎比正常人高出一个头还多,单是站在那里,便给人以极强的压迫感,虽然他全身都罩在宽大的袍子里,但不经意间露出的巨大手爪还是表明了他异族的身份。

蛮夷异族种类繁多,其中既有长相近似人类,能听懂人言者,也不乏貌如妖魔,残忍嗜杀者,但他们都无一例外被人族所排斥,哪怕用作奴隶也低人一等,更不用提作为护卫了,也只有大皇子这种身份尊贵之人才敢无所顾忌地直接带异族护卫进入皇城。

“对不起,诸位,刚才有些要紧事务需要处理,所以来迟了。”

三皇子同样姗姗来迟,但他并未直接入座,而是先与诸位王公和家主问好,并与几名交好的大臣耳语几句后才落位坐好,他容貌俊秀,眉眼温润,着一身普通的修士白袍,不像其他皇子那样贵气,倒是如谪仙人一般超凡脱俗。

就在此时,乐师们一同奏起了黄钟大吕,在恢宏庄严的乐声中,大麟王朝的皇帝君临!

随着一道璀璨的光芒闪过,皇帝已然端坐在金黄色的龙椅之上。

他头戴盘龙紫金冠,身着苍黑绣龙袍,姿态高雅,面容平和,如一位谦谦君子,让人观之如沐春风,一双瞳仁炯炯有神,颇有刚毅之色,仅有两鬓微白,显示出些许岁月曾经留下的痕迹。

众人一同停止了喧哗,他们正襟危坐,齐声道:“祝陛下万寿无疆!”

“众位爱卿平身。”

皇帝微微一笑,向着众人轻轻抬手,一股无形的力量悄然释放,瞬间笼罩了整座大殿,伴着一阵和煦的微风拂过,众人如浴冬日暖阳,感觉身上说不出的舒畅。

洛天河看着这位笑容略显慈祥的皇帝,实在难以跟年轻时候那个凶名赫赫、威震四野,被西部各大蛮夷部落尊称为“祈帝”的男人联系到一起。

大麟王朝立国二百余年,历经三位君主,而作为大麟王朝的第三任帝王,也是现任皇帝,祈帝可以称得上是一位中兴之主。

对外,在蛮夷部落组成的联盟大举入侵之时,他力排众议,集结军力发动大规模作战,最终将联盟成功击溃,大大提高了王朝在西部的影响力,联盟中为首的灵渊部落和柳庭部落更是在他的恩威并施下被彻底降服,对大麟王朝俯首称臣。

对内,他在原有龙骧卫和虎威卫两个禁卫军的基础上,又建立了鹰扬卫和蛇灵卫两大卫军,通过吸取各大家族的精锐,让皇室掌控的力量达到了巅峰,并且开创遴选制度,降低凡人成为修士的门槛,让有灵根之人都能够进入山门和宗派学习,为大麟王朝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

祈帝靠坐在椅背上,向着众人开口道:“听闻南方水患颇为严重,朕十分关切,本次朝会,便先由西南行省的施政使开始吧!”

一名身着绯色官服的老者手持象牙笏板从群臣中缓步走出,进言道:“启奏陛下,今年雨季提前来临,降雨频繁,降水量较往年明显增加,多条主要河流水位上涨,已经出现了洪涝灾害的迹象,同时部分村庄积水严重,耕地大面积被洪水淹没。在春耕期间种下的水稻已经成熟大半,臣虽然组织了抢收,但也只收割了大约三分之二,再扣除种粮,能够上交的粮米就所剩不多了,而且耕地被洪水浸泡后会丧失肥力,导致秋耕也受到影响。”

施政使顿了顿接着说:“按照以往经验,老臣建议适当减少上缴的粮米份额,并从贮存粮仓中取出部分用作赈济灾民,同时组织人员修筑堤坝,疏通水道,尽力降低洪水造成的危害。”

祈帝微微点头,示意下一个人继续。

“启奏陛下,臣接到商队消息,今年西部草原气候恶劣、水草枯萎,各大部落缺乏赖以生存的牧场,势必会聚众南下,进犯朝廷边境城镇,同时灵渊部落的老单于病死,且并未留下子嗣,仅有一名封号孔雀公主的女儿,孔雀公主根基浅薄,恐难以服众,身边族长又虎视眈眈,臣担心灵渊部落内斗会影响与朝廷的从属关系,建议派得力之人扶持,帮助孔雀公主上位。”

“启奏父皇,航运使监控到东海深处逆戟魔鲸群要进行迁徙,经过推断,鲸群的迁徙路线会经过我们的数个优质渔场和几条主要航线,届时势必会对我过往船只和养殖鱼类造成影响,儿臣希望能够抽调几位冲虚修士协助,施加影响,迫使鲸群更改迁徙路线。”

“启奏陛下,由于今年北方进献上来的天材地宝质量有所下滑,所以导致炼神府产出丹药数量也被迫减退,几位仙师颇为无奈,对于丹药新方的研制也不得不停滞,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怕是年底难以完成预定的指标。”

“启奏陛下,天衍宗今年由五长老皇甫清雨亲自带队下山招收生员,已经提前完成预定指标,并且臣还得知,本年度生员无论天赋还是人数都远超以往,预计在宗门大比之后能够再为朝廷输送修士近千人,不过天衍宗神府丹储备不足,希望能够申领一批,望陛下准奏。”

祈帝听完众人汇报,经过片刻思索后一一予以答复,他的话语简洁明了,但却直击要害,往往三言两语便能提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同时指定好负责人员,众人无不叹服,自觉领命而行,可对于最开始提起的南方水患,他却迟迟没有回应,似乎想要听听他人的意见。

在下方的洛天河有些坐立不安,虽然诸位大臣和各大家主的言语中并未直接提及两次失败的幽境探索行动,可是诸多问题背后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此事影响,尤其是在其中牵头的洛家,更是罪责难逃。

“陛下,老臣有话要说。”

一直沉默如山的离国公开口了,在他无形的威势下,原本嘈杂的众人忽地安静了下来。

作为大麟王朝唯一的一位国公,离国公不仅出身尊贵,更是两朝元老,在军队中有很大的威望,将领们都以曾在他麾下效命而自豪,甚至连当今皇帝的上位,都跟他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他的话语自然极有分量,引得众人都侧耳倾听。

祈帝也坐直了身子,正色道:“国公请讲,朕洗耳恭听。”

离国公理了理衣襟,说道:“陛下,老臣虽然愚钝,但也明白抵御外族乃国之重事,现今西部蛮夷即将大举南下,但朝廷不仅没有做好充足准备,还要削减战士的粮饷,先前北境已是失利不断,难不成西部也要步其后尘?老臣以为朝廷此举不仅寒了为国捐躯的将士们的心,更对我大麟国祚百害而无一利啊!”

大皇子第一个站出来表示赞同,“离国公说的有理,近来蛮夷部落多番侵扰,已损害我不少边境城镇,儿臣不赞同以往舍小家而为大家的做法,愿意带领手下兄弟竭力抵御入侵,绝不让我大麟的土地被异族染指!”

“希望陛下可以考虑离国公的建议!”同属于西部边境的几位节度使也齐声附和。

祈帝不置可否,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龙椅上,望着以离国公为首的一行人。

“儿臣认为不妥!北境乃我大麟最重要的仙材产出之地,若是缺乏人手,疏于管控,则会大大影响炼神府运作,导致修士修炼受阻。”

二皇子的声音在此时突然响起,旁人或许畏惧离国公三分,但他却毫不在意,虽然他的势力范围不在北方,可是东海的船运贸易中利润最大的就是来自北境的天材地宝,若是北境遭受打压,东海也会受到影响,说是双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也不为过。

“儿臣同意皇兄所言,应对蛮夷入侵,修士的力量必不可少,只有北境源源不断地产出仙材,各大宗门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修士为朝廷效命。”

三皇子也一同站了出来,他本就是自宗门毕业的生员,自然明白修士的重要性,先前天衍宗申请神府丹就是为了帮助更多有灵根的普通人成为修士,若是仙材减少,那么培养出的修士也就会随之减少。

八皇子快步走出众人,向着祈帝深深一拜,随即说道:“父皇!接连两次幽境探索行动失败确为事实,儿臣作为主管北境之人难辞其咎,愿自请罚俸一年以示训诫,同时惩处负责家族及有关人员,以慰藉天下百姓之心!”

以梁家为首的北方家族虽对几位皇子并无好感,但受迫于共同利益驱使,此刻也都跟随在他们身后纷纷献言表示支持,隐隐形成了以三人为核心,聚拢各位大臣和家主,与离国公一行人分庭抗礼之势。

虽然朝会氛围历来严肃,但对商讨却并不禁止,在场众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哪怕唇枪舌剑、针锋相对也无伤大雅,争吵激烈之时,这些王公大臣同样面红耳赤,看起来倒是与那些市井小民并无二致。

看着重归热闹的大殿,祈帝的嘴角不禁露出了一抹苦笑,即便知道争吵毫无意义,可在利益的诱惑下,众人总是乐此不疲,他挥手示意所有人安静,随后转向始终一言不发的四皇子,问道:“元述,你怎么看?”

突然被祈帝叫到名字,正在低头思索的四皇子不由得一怔,但他旋即恢复了过来,从容答道:“儿臣以为,在现今南方降雨还将持续的情况下,发生大规模洪涝灾害几乎是一种必然,若是朝廷坐视不管,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便是灾民,而不是旁事,儿臣仍然记得十年前帝都大旱,虽是天灾引起,但终究归于人祸,失去土地的百姓为了生存下去,从流民变成了流寇,最终造成了大难。”

他斟酌片刻,继续说道:“有道是积谷防灾,只要水患发生后,朝廷能够迅速调配粮米、开仓放粮,率先解决灾民的温饱问题,那么社会不安的因素就会得到控制,从而将水患的影响降到最低。”

大皇子豁然起身,打断了四皇子的陈述,“挪用边军的官粮赈济灾民,难不成要让将士们饿着肚子抵御蛮族不成?”

四皇子的态度仍旧不卑不亢,“如果及时做好应对水患的措施,并且在洪水退去后,立即开展清理淤泥工作,那么大部分耕地都可以保全,对于秋耕的影响微乎其微,也不会减少全年的收成。”

“同时儿臣建议更改以往由朝廷遣使主持赈灾工作的传统,因为水患发生紧急,朝廷的赈恤措施远水救不了近火,可以视灾情的需要,委任西南行省施政使代为赈给,并且从内务府抽调一部分精干官员从旁协助。”

大皇子还想反对,但祈帝抬手止住了他,随即开口道:“元述之言朕深以为然,便依他所言而行,其余人不必多说。”

“臣等遵旨!”

祈帝金口玉言,下方众人即便各怀鬼胎,此刻也都齐声回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46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