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抢救大明朝

作者:大罗罗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657章   寻找李自成(求月票,求订阅)

书名:抢救大明朝 作者:大罗罗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7

朱由检冲着孙祖寿赞许地点点头,道:“孙参议说的不错,杨先生所献的大阵要想真正发挥威力,就得有铁骑配合!如果没有铁骑,即便步炮方阵可以击退东虏马队,也没办法去追击啊!最后只能击溃,不能歼灭。

而且没有铁骑遮护,没有轻骑侦查,咱们对上东虏就是我明敌暗,战与不战,就在敌不在我了!”

骑兵就是这个年代的战场主宰!

骑兵能不能冲垮步阵是一回事儿,能不能主宰战场又是另一回事了。

而能够主宰战场,就意味着拥有主动。拥有战与不战,在何处交战,在何时交战的选择权!

所以这个时代明军真正的主力——九边将领的家丁,清一色都是骑兵!

当然了,这些骑兵都是所谓的传统骑兵,或者说是骑士、骑马武士。他们需要掌握马上马下的多种战技,因此很难培养,拥有他们的代价也就相当不菲了。

但是九边武将们还愿意拿出辛辛苦苦贪污来的钱去养少数家丁,也说明这些骑马战士是物有所值的。

如果他们不养家丁,而是和孙祖寿一样养好营兵,就会出现缺少精锐骑兵可用的局面——靠大明朝廷发给额兵马军的粮饷,即便拿到了足额,也养不出精锐骑兵的。而且明朝的官僚机构也不可能为营兵马军提供足够优质的战马,即便大明官府搞来了战马,营兵的马军士兵也不见得会爱惜。

所以如今这个时代,真正精锐的骑兵,只能出自家丁。

即便朱由检是皇帝,也只能走天子家丁的路子!

朱由检顿了顿,道:“所以咱们得尽快把万户帐前骑士给招齐了......日前孙应元、周遇吉、黄得功三人上报,说御马监三营当中应该可以选出三四千户帐前骑士,这些都是弓马娴熟的敢战之士!若以四千户计,还差六千户没有着落,得去别处招募了。”

御马监的6500营兵都是骑兵,但还是有良莠高下之分的,要全部招入帐前骑兵万户是不合适的,从中选出4000户应该就是极限了。而且御马监这个衙门也不会撤销,还会继续保留。因为御马监还负责向各地派遣镇守太监(监军太监),这些外派的太监也需要带上几个壮士充门面。

所以朱由检还会给御马监留下2000兵额——是兵额,不是实数。因为御马监三营本就有点缺额,从中拉走越4600人(朱由检在诛灭魏忠贤的时候,从御马监三营拉了五百多人当自己的保镖,后来又凑了600整数)后,就只剩下一千几百人了,余下的几百空额,就得御马监的公公们自己去凑了。

正在努力回想着自己什么时候献上这套阵图的杨镐,听见朱由检要招募家丁了,赶忙收回心神,站起身提出建议道:“陛下,辽军久在前沿,与东虏血战多年,军中壮士极多。如果他们听说陛下招募家丁,一定会踊跃应募,招满6000壮士当不在话下。”

朱由检当然不会听杨镐的,他摇摇头道:“辽军的壮士都在抗虏前线,朕如果把他们招入帐前军,岂不是削弱了辽镇抗虏的力量?所以朕想去西北招募家丁......西北有甘肃、宁夏、固原、榆林等四大边镇,历来就是用武之地,弓马娴熟的壮士一定很多。而且西北土地贫瘠,这些年收成又差,连年闹灾。今年七月间,关中渭北一带已经有饥民造反。现在还没被扑灭!

朕就怕有一些西北壮士也衣食无着,跟着造反,那就麻烦了!所以朕就想从西北四镇和延绥边地招募一些精于弓马的壮士来当家丁,可以从四镇的营兵、驿卒,还延绥一带的民间壮士中招募。”

朱由检就差点银川卫驿卒李鸿基(李自成)的名了!

除了一个李自成,朱由检还想把西北边区没有什么着落,但是又能骑马射箭的壮士,尽可能的招到帐前军当中。

这可是一笔再划算也不过的买卖啊!

从西北多招募一个没有什么出路的敢战之士,朱由检自己就多一份力量,而另一边的闯贼(闯贼不一定是李自成,高迎祥也称闯王)就会少一份力量。

“孙先生,”朱由检扭头看着孙传庭,“你是军籍出身,又在大同长大,熟知边军的情况,不如就由您带队去西北替朕招募家丁......朕给你一个钦差募兵大臣的名义,再从帐前军、御马监中给你挑一批帮手,你可以去大同招点人。

对了,朕再给你拨30万两银子的募兵费......你怎么花朕不问,朕只要你在一年内,招齐6000弓马娴熟的敢战之士!能办到吗?”

朱由检的派头也给逆子养大了......单单为募集6000弓马娴熟的战士就给30万两,平摊下去人均就是50两银子。这银子可不是从太仓库里拿,而是朱由检亲自看着给。

而且拿钱去办事的还是非常靠谱的孙传庭,这差事怎么都不会办砸的!

“臣一定殚精竭虑,必不负圣上厚望!”孙传庭也不含糊,立即就在众人羡慕的眼神当中拍了胸脯。

朱由检也赞许地点点头——就是要这种勇于任事的精神啊!这个抓捕,不,是招募闯王李自成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定下了“寻找李自成”的人选后,朱由检还想说些什么,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徐应元已经到了。

他是来通知朱由检开饭的——用过午膳之后,就是内阁大臣、科道言官、京营总戎、锦衣卫都指挥使来奏事的时间了。

因为奏事的时间早就定下,不能更改,所以朱由检也就不能“留堂”了。

他看了看自己的几个讲官,笑道:“几位先生,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吧......留下一起用个膳再走吧!对了,孙先生,明日咱们再说一说具体的章程!招募家丁的事儿,朕也是头一回干,也不大懂。诸位有什么建议,明日都可以提出来,咱们一起合计一下。”

......

朱由检和他的几个先生还有杨镐、孙祖寿等人一块儿吃饭的时候,参加文华殿朝会的群臣,已经在各自的衙门当中用完了午饭,正三三两两的往东华门而去。

首辅黄立极和兵部尚书王在晋凑在一块儿,两个人的眉头都皱得紧紧的......一看就知道没好事儿。

原来是辽东经略兼巡抚王之臣刚刚上奏,说占据辽河河套草原的蒙古察哈尔部已经开始向西迁移了!

这说明察哈尔部的林丹汗已经被东虏揍怕了,不敢在水草肥美的辽河河套牧场立足,而是要向西去吃右翼蒙古的地盘了。

而察哈尔部一走,东虏就在蒙古草原上的势力就会进一步膨胀!蒙古东路各部和北面的喀尔喀各部,早晚都会被东虏所压服,成为东虏的帮凶走狗。

而且也没有人可以在东虏进攻辽西、辽南的时候从旁牵制了。

原本东北那边就是大明、东虏、蒙古察哈尔部在玩三足而立,大明虽然处于下风,但是和察哈尔部联一下手,怎么都能维持住局面的。

如果察哈尔部要退出辽河流域去西边和土默特部玩了,大明可就得和东虏一对一单练了。这事儿想想都让人发愁啊!原本察哈尔部还在的时候,大明都落了下风,现在没了察哈尔......可怎么办是好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966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