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

作者:第七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23章 河西走廊大捷!

书名: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 作者:第七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5

这一日,河西走廊大捷的消息,终于传到了京城。

“河西走廊大捷!朝廷征北大元帅夏云率军西征,一举全歼四十万蛮族部队!”

“河西走廊大捷!四十万蛮族部队全军覆没,我大梁朝陕甘两省重归安宁!”

“……”

消息一时间传遍了大街小巷,各种各样的欢呼声和庆祝声,充斥着京城内的街头巷尾。

与此同时,朝廷内持续了一个多月之久的阴云,也终于是随之烟消云散。

“陛下,兵部接到西征大军奏报,河西走廊四十万蛮族部队全军覆没,我军共计阵亡不过两万余人!”

“朝廷征北大元帅夏云,同时请旨,将各地最新赶到京城的增援部队,直接派往长春一带,交由直隶总督赵公明统一指挥!”

“陛下,河西走廊大捷,微臣以为应当重重嘉奖夏云大人,以表彰其忠勇护国之功!”

“……”

朝堂上,一个个面带红润之色的大臣,口中相继传出了话音。

他们当中有些人虽说曾经针对过夏云,可时至今日,在夏云所取得的空前战果面前,他们也不得不承认。

夏云就是当前大梁朝,毫无疑问的最强战帅!

如果没有夏云,河西走廊的这场大战,大梁朝或许也能够取得胜。

但绝对不会有如此夸张的战损比例!

以两万人的阵亡代价,全歼四十万蛮族部队,这种听上去近乎天方夜谭的战报,自从大梁朝开国以来,唯独夏云一人能够做到!

实际上,这些大臣早就不是当初那样,对夏云一无所知。

在夏云成为朝廷征北大元帅后,他们对于夏云过往的事迹,有了各种各样的了解。

也因如此,他们内心深处对于夏云的敬畏,早就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

当初夏云在江南地区的种种战绩,同样不输今日分毫!

龙椅之上,一向保持着一副气定神闲姿态的女帝,今日脸上也罕见的流露出了大喜之色。

夏云一战消灭了四十万蛮族部队,极大地鼓舞了大梁朝军民的士气。

让大梁朝头上原本存在的最后一丝阴云,彻底烟消云散!

可要知道,此前女帝任用夏云担任朝廷征北大元帅时,期间还承受过莫大的压力。

最终的事实证明,她的决定是正确的,如果不是启用夏云为帅,河西走廊绝不会有今日之战果!

“传朕的旨意,即刻升任夏云为朝廷骠骑大将军,兼领太尉一职!”

“其余立功官员,着兵部迅速清查选定,等到大军回京之后,再行封赏!”

女帝口中接连传出话音。

夏云此前的职位,已经是江南总督,朝廷征北大元帅,领兵部尚书衔。

而今又被加封为朝廷骠骑大将军,兼领太尉一职。

毫不夸张地说,现如今的夏云,已经成为了大梁朝军方的真正第一人!

虽说朝廷兵马大元帅一职仍旧是由杨文钊担任,但杨文昭毕竟上了年纪。

并且这些年来,早就不在管军中之事,因此兵马大元帅的头衔实际上只相当于一个虚职。

而从名号上来说。

朝廷骠骑大将军,地位原本就只在朝廷兵马大元帅之下。

太尉一职,在大梁朝原本也是虚职,但想得到这个名号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自从大梁朝开国以来,能够在活着的时候,兼领太尉一职的将军,都是无可争议的当世军方第一人!

就连满朝文武大臣,在听到女帝如此重的加奖时,脸上也不由得微微流露出也许吃惊之色。

一般而言的,皇帝都不会允许一名臣子的地位在朝堂上过分强大。

夏云本就已经是朝中重臣,而今又成为了军方第一人。

这让不少人的脑海当中,又想起了当初在京城当中流传开来的,有关夏云和女帝关系匪浅的种种传言!

“另外,有关夏云在兵马奏折当中的一切要求,全部允准,兵部可在最快时间内,将从各地增援赶来的部队迅速派遣至长春。”

紧接着,女帝的口中继续传出话语。

“微臣遵旨!”

雷振宁当即应声领命。

此前九王爷萧衍,已经率领第二批部队前往了长春。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夏云虽然远在甘肃,但他的心思却从来没有忘记过东北战场!

这一点让他很是欣慰。

胜不骄,败不垒,这短短两句话说着容易,但对于一个成名的将军而言,实际却是最难做到的事情!

……

当京城内的军民百姓,都在欢庆着河西走廊大捷时。

远在东北地区的长春城,却依旧是一派萧条严肃的气氛。

城墙之上,两道魁梧的身影并肩而立。

“赵大人,如今城中已有二十五万大军,我军为何不主动出击,给予敌人迎头重创?”

其中一人穿着一身蟒袍,不是旁人,正是此前带兵赶到长春的萧衍。

“王爷有所不知,这几日时间以来,本督接到密报,漠北草原正在计划向长春一带进行增兵,预计再有五日时间不到,长春城外围的蛮族部队兵力,至少会暴增到三十八万左右!”

赵公明脸上流露着一副忧心忡忡的神色。

经历了长达一个多月的厮杀,蛮族部队的兵力不但没有任何减少,反倒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

这一点让他很是头痛。

不是漠北草原不断增兵的话,他早就已经率领城中兵马杀了出去。

“增兵至三十八万?!”

萧衍闻言,当即挑了挑眉毛,内心同时生出了一股巨大的疑惑。

“怎么了,王爷,有什么不对么?”

赵公明注意到萧衍的反应,随即开口询问道。

“此次本王来到长春之前,已经收到了河西走廊的情报,蛮族部队在河西走廊上囤积的部队兵力,达到了整整四十万余人!”

“本王不知蛮族究竟有何本事,竟能在长春一带,继续增兵至三十八万。”

萧衍的话应颇为阴沉。

倘若赵公明所说无误,那么此番整个战场上的蛮族部队兵力,便达到了整整七十八万!

在萧衍的印象当中,蛮族压根就不具备一次性动员七十八万兵力的能力!

以往他曾多次率领部队对蛮族作战,蛮族部队,极少能够突破二十万人。

这么多的蛮族部队,究竟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316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