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作者:我爱吃大肘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66章 制盐,制糖

书名: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作者:我爱吃大肘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4

在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辛勤工作与深入讨论后,李斯与诸葛亮终于将融合法家严谨与儒家宽容精神的武朝律法修订完成。

这四百五十二条律法,每一条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与智慧,既体现了法律的权威与公正,又不失对民众的人文关怀。

当晨曦初破晓,两人带着沉甸甸的律法草案,踏着轻快的步伐,步入了金碧辉煌的皇宫。

穿过一道道宫门,他们来到了乾清宫前。

守卫的侍卫们见是内阁大学士李斯与诸葛亮,纷纷行礼让路。

两人轻轻推开门,只见御案上已备好了笔墨纸砚,显然秦川已在此等候多时。

李斯与诸葛亮恭敬地走到御案前,双手捧起那沉甸甸的律法草案,缓缓递呈给秦川。

秦川接过律法草案,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封面上的每一个字。

他深知这份律法的重要性,它不仅是武朝法制建设的里程碑,更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于是,他轻轻翻开律法草案,一页页地仔细批阅起来。

随着秦川的翻阅,他的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他时而停下来思考,时而与身旁的李斯和诸葛亮交流意见。

在仔细审阅了李斯与诸葛亮呈上的新修律法后,深感其完善与周密,遂决定将其进一步交由内阁中的其他重臣审议。

于是,他召来了另外三位内阁大学士。

鲁肃,范蠡,刘伯温。

在乾清宫内,秦川亲自将新修的律法交到他们手中。

鲁肃,范蠡,刘伯温接过律法草案,各自找了个位置坐下,开始细细研读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殿内只听得见翻页的轻响和偶尔的低语交流。

他们时而眉头紧锁,陷入沉思,时而点头赞许,面露微笑。

经过长时间的审阅与讨论,三位大学士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

这份新修的律法确实无懈可击,既体现了法律的威严与公正,又兼顾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得到这样的反馈后,秦川皇帝龙颜大悦。

于是,他当即下旨,命人将新修的律法编撰成册,并配以详尽的解释与说明,以确保各地官府能够准确理解并严格执行。

随后,秦川又下令,即刻派遣快马使者,将新修的律法册籍送往全国各地的官府中去。

他要求各地官府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新律法传达给每一位官员和百姓,让他们都能了解并遵守新的法律规定。

.........

各地官府在收到来自京城的公文后,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与耽搁。

他们立即行动起来,将这份公文视为头等大事来处理。

知府或县令立即召集所有官员,包括师爷,捕快,文书等,让他们首先自行研读新修的律法册籍。

为了确保新律法能够深入民心,官府还让小吏们骑着马,敲着锣,走街串巷地进行宣传。

每到一处,便将百姓聚集起来,用生动的例子和通俗的语言向百姓们讲解新律法,并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

............

夜深人静,秦川独自坐在乾清宫内,略显孤独。

他向系统兑换了一本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中,记载着从天文地理到农耕水利,从医学药理到机械制造,乃至军事策略,文学艺术等一切人类文明的精华。

秦川翻了翻,终于知道该做什么了。

他一直想要制盐,制糖,制香皂等等。

可他哪里会这些东西?

可现在....看完《百科全书》后,他懂了。

........

翌日,阳光明媚的早晨,秦川与李祁亮来到了皇家工坊,这里汇聚了武朝最优秀的工匠。

这里的工匠不是系统奖励的哈。

“李尚书,传统方法多直接将盐矿石破碎后煮熬取盐,但此法所得之盐杂质较多,味道苦涩。”

“而精盐,则需经过更为精细的加工。”

接着,秦川亲自指导工匠们搭建起一座简易的精盐提炼工坊。

首先,他们选用质地优良的盐矿石,经过初步粉碎后,放入大型石臼中加水搅拌,使盐矿石中的盐分充分溶解于水中,形成卤水。

秦川强调道:“这一步至关重要,卤水的纯净度将直接影响精盐的品质。”

李祁亮则是这一旁边听,边看,边记。

随后,工匠们将卤水引入过滤池中,通过自然沉降和多层过滤,去除其中的泥沙,悬浮物等杂质。

秦川还引入了《百科全书》中提到的“澄清”技术,即在卤水中加入适量的明矾或石灰乳,使杂质凝聚沉淀,进一步提升卤水的清澈度。

经过过滤的卤水被引入蒸发池,利用阳光和风力的作用进行自然蒸发。

随着水分的逐渐减少,卤水中的盐分逐渐结晶析出。

但此时得到的盐仍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和微量杂质。

为了得到更为纯净的精盐,秦川又引入了“重结晶”技术。

他让工匠们将初步得到的盐晶放入干净的锅中,加入适量清水重新溶解,然后再次进行蒸发结晶。

这一过程可重复多次,直至盐晶中的杂质含量降至极低水平。

最后,经过精心挑选和晾晒,一颗颗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的精盐便呈现在了众人面前。

李祁亮望着这些精盐,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陛下英明,此法若能在全国推广,必将造福万民!”李祁亮躬身行礼,语气中满是敬佩。

秦川却是微微摆手,随后继续指着另一边道。

“李尚书,糖不仅仅是调味品,它还能为百姓的生活带来甜蜜与幸福。”

“接下来,我将向你展示如何利用甘蔗等原料,制作出更加细腻,甜美的白糖。”

秦川微笑着说道:“首先,我们需要将甘蔗去皮,切段,然后用石磨取甘蔗汁。”

边说边指示工匠们进行操作。

“这一步非常关键,要确保甘蔗汁的纯净度,避免混入杂质。”

榨取出的甘蔗汁被引入一个大锅中,开始加热煮沸。

秦川解释道:“加热的目的是为了蒸发掉甘蔗汁中的大部分水分,同时使糖分逐渐浓缩。”

随着温度的升高,锅中的甘蔗汁开始沸腾,散发出诱人的甜香。

然而,此时的糖浆中仍含有大量的水分和其他杂质。

为了得到纯净的白糖,接下来的步骤至关重要。

秦川向李祁亮和工匠们展示了“澄清”与“过滤”的技术,通过加入适量的石灰乳或草木灰等物质,使杂质凝聚沉淀,并通过多层过滤网去除悬浮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968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