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蛟龙传

作者:爽灵居士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卷 初涉战国之魏国风云 第027章 魏王设宴

书名:蛟龙传 作者:爽灵居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9

肖正文摇摇头,答道:“那些人都蒙了面,各色兵器都有,似乎都是冲我们而来。打伤小文的也一样蒙了脸,武功很厉害,姬大哥受了伤,也打不过他。”说着突然顿了一下,好像想起什么,“那些人好像并不对姬大哥下重手,而是冲小文而来…”

陆宇剑眉一皱,心想肖正文这么一个小孩子,那些人究竟会为何事冲他而来,并且下如此之重的杀手?便问小文:“小文你的爹娘呢?为何在马家沟时也未曾见过?”

肖正文说道:“小文自小无父无母,自懂事起,小文便一直住在马家沟,听说是姬大哥带着小文到马家沟的。”

陆宇没想到小文原来是一个孤儿,居然还是那姬少雍带到马家沟的。又问:“当时听章大哥说起那姬兄弟来自镐京,又是何时在马家沟长居?”

肖正文道:“他与小文似乎是同时进入马家沟的。但他并不是长住在马家沟,他一直都跟外面有联络的。二哥为何突然问起这些旧事?”

陆宇笑道:“没什么。作为你的二哥,当然要了解你的身世啦,说不定有一天会帮你找到你的亲生父母呢!”

这小鬼裂嘴一笑,说道:“小文从小便没有爹娘,大哥二哥,凌姐姐和姬大哥都是小文的亲人。”

陆宇心里一暖,自己阴差阳错地穿越到这里来,他们几个又何尝不是自己的亲人。假设信陵君所说的属实,龙阳君暗中抓小孩去为魏王炼制丹药,基于肖正文自小在马家沟长大,外界的人并不认识他,那么在襄陵袭击他们的人,有可能便是龙阳君所派,专门冲小孩而来。由于活人炼丹效果最佳,故不得不医治好小文的伤,再拿他去炼丹。而阴差阳错地居然被信陵君的人所救,小文才得已活命。

奇怪的是当时章武他们到底遇到什么事?为何到达大梁的时候只有他与凌梵,为何离开时又没有设法去找回失散的肖正文、姬少雍和陆宇?

在肖正文房间里陪了他一晚,第二日天色刚亮,陆宇便起来练剑。

鬼谷子所授的“阴符七法”,心法是陆宇觉得最深奥的。自勤练心法以来,陆宇只觉周身经脉畅通,自己的肺活力比起以前不知要好上几倍,全身上下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而各处感官也灵敏了许多,有时竟然能在闹市中听到远近不同的几种声音。一直想不通为何只凭着调节自身的呼吸竟能有这种效果。而从心法演化而来的“阴符七剑”更是玄妙,当中除了最后一剑“灵蓍剑”未能融汇贯通之外,前六剑都已练得颇为熟手,只是缺欠实战经验而已。

有时陆宇觉得很可笑,为何在他的年代里,无论古装连续剧、电影中的主角,几乎都有着相同不变的奇遇,都是大难不死后要么遇到世外高人,得到什么绝世武功秘笈,然后夺得天下第一。自己竟然有着这好像安排好的相同剧情,先是大难不死被章武所救,后来章武又授以健身强体的“轩辕正气功”,再后来竟然遇到神话一般的鬼谷子,由他传授了更加厉害的心法和剑术。

莫非自己也要像电影中一般,以“阴符七剑”扬名天下?

想到这里,陆宇不禁暗笑自己想法荒唐,在这战乱的年代里,一个人的武功剑法再高,也无法抵御千军万马,只需一小队弓箭手便可将你射成刺猬。

信陵君府上上下下开始热闹起来,西门候跑来热情地拉着陆宇到大街上去吃汤面。寒冬的天气喝完热汤,确是舒服,特别是来自南方的陆宇,生平第一次在下着雪的地方过冬,虽然穿着厚厚的裘衣,若不是喝了热汤暖了身,他还真想马上就回到信陵君府里去。下着小雪的大梁街上人群依然热闹非常,做着各种生意的商人,绝对不会比往日少。在西门候处得知,由于今晚宫里设宴,今日黄昏时将实行宵禁,而他们则必须在未时随信陵君进宫。

忽然听到前面有人在呼唤“陆爷”,声音如此悦耳,不是那玉儿是谁?

只见玉儿一身白裘,身边婢女为她撑着伞,正从一家首饰店里走出。

西门候拍拍陆宇的肩膀道:“小弟真是嫉妒你,什么好事都让陆兄你撞上。”

陆宇回之以笑,与西门候走到玉儿跟前,才道:“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缘分,第一次与第二次去醉兰坊都能见到玉儿姑娘你,没想到这一大早还能在街上碰见你。”

玉儿扑哧一笑,说道:“陆爷真会讨奴家开心,不知陆爷用这张嘴巴骗了多少良家妇女?”

陆宇哈哈一笑,道:“姑娘冤枉在下了,我从未用假情假意去哄人开心。”

玉儿幽幽地看了陆宇一眼,娇声道:“本来奴家正准备差婢女小兰去信陵君府找你,不料竟然会在此遇到,这倒省去奴家很多时间,免得招人非议。”

陆宇和西门候对视一眼,故意道:“招人非议?这么说来我本来应该在信陵君府等你才对。”说罢二人同时放声大笑。

玉儿横了他一眼,说道:“如传出去,被人说奴家主动找男人,以后还怎么在醉兰坊安坐第一红牌的位置?”又问“听说今晚御前比剑,大梁城已经传得沸沸扬扬,蛟龙侠准备大展身手,夺得大魏第一剑手的宝座是吗?”

西门候故作有点不满地插嘴道:“本人也有份,怎么只有蛟龙侠?再说,难道连大魏第一剑手的龙阳君都没有蛟龙侠爱欢迎吗?”

陆宇知道他这话虽像是在开玩笑,但实际上西门候确实是在嫉妒自己,连忙说道:“西门兄见笑啦,在下的剑法最多也只和西门兄你平分秋色,人们都爱新鲜,更何况‘蛟龙侠’如没有西门兄的大力追捧,大梁哪里会有人认得。”

玉儿笑得花枝乱颤,一时间西门候、陆宇二人皆看得呆了。若说她一身白裘,在此冰天雪地中就如冰雪美人般令人觉得高傲而不可攀,但她笑起来,却又似寒冬里的一团烈火,暖人入心,不但把人融化了,就连这冰天雪地似乎都要被她所融化。

婢女小兰见他二人看着玉儿几乎都看流了口水,跺脚道:“两位怎可对我家小姐如此无礼。”

陆宇和西门候闻言才觉自己失态,忙硬生生地收回停留在玉儿身上的眼神,移向别处。

玉儿往前半步,娇声对陆宇说道:“若蛟龙侠今晚赢得比试,玉儿便在醉兰坊二楼包间为陆爷设宴,等候陆爷前来庆祝。”

说罢便转向与小兰离去。

陆宇内心一荡,明知她应该是在示意包间内那暗道之事,但还是不禁浮起一种奇怪的感觉,似乎玉儿对自己有些男女间的爱慕,但又不能肯定。

西门候大呼不公平,在他看来,自陆宇第一次见到玉儿,她便对他示以好感,昨日在外办完事后回到醉兰坊还见他们在包间里私下见面,现在玉儿更是公然约陆宇到醉兰坊过夜,这天底下的好事全让陆宇一人包揽了,这叫他如何不心存嫉妒。

虽是如此,西门候还是对陆宇说道:“那女子虽美,在大梁只要是男人都想把她搬到榻上。但因为她复杂强大的后台,至今还未曾听说有人如此幸运,连她的芳容都未曾见过,陆兄还需事事小心。”

陆宇心说你当然不知道我已经见过她的美貌,嘴上却故意说道:“正因如此,才令人倍感刺激。”

西门候又道:“能与美人共度春宵固然是人生一大乐事,但陆兄还需记得君上才是明主。”

这话证明了西门候已怀疑玉儿的后台也打算拉拢陆宇,故不得不出言提醒他。毕竟“蛟龙侠”的名声已壮,如今晚能在比剑中脱颖而出,得到魏王赏识,前途将不可限量。对于信陵君来说,如此人才,如不能纳为己用,必然除之,以免将来成为忧患。

陆宇哪里不知道他的意思。如不表态,他定会向信陵君报告。反正自己目前还得依赖信陵君,当下便哈哈笑道:“君上对小弟如此器重,西门兄又似兄弟般照顾小弟,我陆宇当然不会忘恩负义。”

二人正欲回去,正好信陵君遣人来找他们。

一回府中,便见到信陵君在怒骂一名婢女。陆宇和西门候走过去,发现地上有一些碎片,想必是婢女不小心打碎了东西,而且应该是比较贵重的物品,才令信陵君发脾气。

陆宇劝道:“君上勿要劳气,东西都打碎了,粘回去也不是原来的样子,让下人以后小心就好了。”

哪知信陵君转过头来仍是一副怒相,一出口便道:“你是甚么东西?本君骂奴才,也要你来教?”随即又沉默了一小片刻,可能觉得自己语气过重,又对陆宇说:“本君一时气过头,陆兄弟莫怪本君语气重了点。”

陆宇刚才好心劝说,哪知给他一骂,心中无名火起,旋又听他这么说,这口气才咽下去。又问:“打碎的是什么东西?竟惹君上发这么大的脾气。”

信陵君道:“韩国张相爷送了本君四只白玉碗,给这个贱婢打碎了两只,没有重罚已是大赦,只是给本君骂几句,都算这贱婢几世修得。”说着又转头对那婢女骂道:“你知否下世人做牛做马都赔不起这两只碗。”

西门候问那婢女:“你叫什么名字?”

婢女吓得跪在地上一直不敢将头抬起来,听到西门候这么一问,她也没抬头,只是小声答道:“奴婢叫做小寰。”

陆宇先前没听到她说话,此刻听到她的声音,内心顿时一震,这把声音好像在哪里听过。

信陵君冷哼一声,又说道:“如非陆兄弟为你说话,今天定不饶你。”随后便命婢女把地上的碎片打扫干净,把陆、西门二人叫到正厅去。

陆宇一边走一边还不时回头去看那婢女,总觉得这个人似曾相识,却又一时想不起来。

正厅里,信陵君命下人递上两套武士服,对陆宇和西门候说道:“每人一件,今晚你二人皆代表本君,任何地方都不能让他人比下去了。”顿了顿,又说道“特别是龙阳君的人。”

二人谢过信陵君,两套武士服都以红色为主,陆宇的那套比起西门候的多了一些玄纹作为装饰,衣服更是采用上等的布料,虽然陆宇对这种材料并不内行,但武士服丝质柔滑,做工细腻之处,现代工艺难以与之媲美。

只听信陵君又对陆宇说道:“如果你在今晚第一场比试耍得漂亮,将直接盖过龙阳君‘大魏第一剑手’的光芒,到时只要本君向大王进言,一切将按着我们的计划而实现。”

陆宇眼角处感受到西门候嫉妒的眼光。如果不是他,本来魏国公主邯郸之行,沿途护送的人选应该是西门候,而且在离开陈郡的时候陆宇已经察觉西门与公主之间那种不寻常的关系,如今却因为他陆宇的出现,把原本“属于”西门候的东西都替换成自己,事事在陆宇之下,若换作自己,不嫉妒才怪。若不是碍于信陵君,恐怕他早已对陆宇兵刃相见了。

想到这里,陆宇暗叫一声不妙。本来在这里就已经没什么朋友,现在还处处树敌。目前是因为信陵君极力拉拢自己,西门候才不得已要忍着居于自己之下,一旦自己公开表态不为信陵君效力,那西门候岂不就能名正言顺地成为自己的敌人。而龙阳君那边的荆杰原来就已经对他不友好,自己必须想办法在离开魏国的时候把肖正文带着一起永远离开,否则要么只能放弃肖正文,要么将在信陵君与龙阳君两边都不讨好,那将会是十分棘手的事情。

趁着午后还有些许时间,陆宇抽空继续推敲“阴符七剑”,想研究多一点技巧以弥补自己在剑术中的不足,为今晚的比试作最后的准备。燕人武士不会是什么强劲的对手,唯一的忧虑,是那日在醉兰坊中,龙阳君以一剑逼得陆宇不得不放弃杀死荆杰的杀招,分神来抵挡住这一剑。到底龙阳君的剑术高超到哪个程度?若今晚他提出要与自己比剑,自己必败无疑。

假若不幸,要与龙阳君对战,如果自己选择弃剑认输,‘蛟龙侠’必将在世间除名。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忽然间一念浮起,已有了应战的对策。

这是陆宇来到这战国时代中的第一座王宫。魏国本以安邑为都,后迁至洹水,最后才迁到大梁。陆宇与西门候同坐一驾马车内,随着信陵君一起进宫。没有透过窗口去欣赏这大梁王宫的宏伟,但在停停走走的途中,经过每一道门,都有重兵把守,即使是信陵君的车队,都要通过检查,可见其守卫之森严。

不过也有可能是因为今晚宫内设宴,在平时可能并没有如此密集的守卫。

陆宇有限的古文辨别能力在这里是一个硬伤。进门时两边雕梁画柱,动物倒是能辨别出来,就是文字一个都看不懂。赵、魏、韩三国本源自晋国,其语系与文字应较为接近;魏字结构修长,类似于周所使用的正体。陆宇本想问身边的西门候,又怕让他取笑自己连字都不认得,于是索性不去理会周围的建筑,热闹的王亲贵族也是让他看得眼花缭乱。

殿北最中央的大席当然便是魏王的王席,而两边各设五十余席,又分成前后两席,每席均可坐二人,形成一个双重的“同”字状。越前面的席位,代表着身份地位越高,像信陵君与龙阳君,各占左右前席第一席位,而后席则是家眷与有身份的武士等。再接下去便是由王室内的贵冑大臣、各国使臣一字排开,即使在最尾席,虽然其身份与前面的无法比拟,但应该都是魏国里有头有脸的人物。大殿中心的宽敞,犹如半个足球场,为今晚的比剑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陆宇有幸与西门候同坐于信陵君身后,而信陵君则与朱亥一席。众宾客陆续入殿,坐落于自己的酒席,不一会便接近满席。

龙阳君与绰约多姿的公主魏明姬盈盈而至,吸引了众宾客的眼球,不少宾客都站了起来参见。一位是魏王的男宠,有着皇宫佳丽都要黯然失色的“美貌”;另一位是魏王的千金,明艳动人,华丽的服饰配上珍贵的首饰,一身珠光宝气更是全场的焦点。两人的随从跟在其后,荆杰亦在其中。龙阳、公主二人坐于同席。公主眼光扫至,望向信陵君席,发现了后席的陆宇,顿时娇躯微颤。

陆宇心想她应该知道今晚的宴会有自己的出现,为何还表现出这种“意外”的动作。

正想着,这魏国公主已经起身迎来,与信陵君打过招呼,客气了几句,最后美目停留在陆宇身上,娇声道:“自葬龙坡一别,本宫还未亲自多谢陆爷,今日重遇,陆爷气宇轩昂,更胜日前哩。”

陆宇见到西门候眼中又闪现出嫉妒的神色,便站起来行礼见过公主,干咳一声笑道:“比起西门兄的功劳,本人功劳甚微,保护公主本是应尽职责,又何足挂齿。”

西门候忙跟着站起来道:“陆兄说笑了,那日若无陆兄,小人又如何将公主安然护送至襄陵?”

信陵君插话道:“二人皆有功,不必在此推托,有你二人如此人才,实为我大魏之福也。”

一声清脆的铜钟声响起,提醒着众人入席。此时宾客皆已到齐,听到钟声,众人纷纷坐入自己席中,由原先的喧哗慢慢变成交头接耳。

钟声再响,接着从大殿两侧中传出两声高吭的钟声,陆宇才注意到在大殿中间的两侧各摆放着一套大大小小的编钟,每套的数量都在百数十件。而编钟旁边各有两位乐师,负责敲击以奏乐。

众人向门口望去,只见十数人组成的一队礼乐队一边配合殿内编钟的乐声,或吹或奏,一边迈着整齐而轻盈的步履,自门口处分成两队,一直走到编钟旁。

陆宇内心无比震撼,心想这大概就是王侯的气派了。

而不用猜也能知道,接着出场的便是在嫔妃们簇拥、数十名近身侍卫随后而步入大殿的魏王了。陆宇知道这魏国君主安釐王乃魏国第六任国君,但其生活作风混乱,不但男女通吃,与龙阳君的关系弄得“青史留名”,信陵君之死也正是与安釐王的忌才有关。

大殿内除了乐器声,再无任何谈话的声音,所有人纷纷跪伏地上,恭候魏王入席。

侍卫分成三组,一组随魏王步向主席,其他二组同样分散到大殿两侧的酒席后方站岗。

乐停。

众人高呼:“大王万福!”

魏王坐入席中之后,语气平淡却使每个人都听得到:“众卿平身入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52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