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胆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杀九十九

作者:种花家小熙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17章 拿魄耳

书名:胆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杀九十九 作者:种花家小熙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5

林峰唰的一下站起身来,迅速冲向士兵,一把从其手中夺过战报。

当亲眼看到战报上的内容时。

林峰这才相信燕华真的已经败了。

大帐中诸多将军面色慌张。

东西匈奴兵锋很是强大,原本就已经威胁到大雍的北部。

好在有齐国帮忙抵抗,这才让主力部队能够顺利的进攻梁国。

可如今齐国已败,整个北部算得上是遭受了一场巨大的战略性失败。

最重要的是,齐国很可能会遭到东匈奴的屠杀。

墨玉洞皱着眉头,沉声说道:“陛下,臣建议立刻派遣一位钦差北上稳住军心,协同增援部队一起恢复齐国疆域。”

众将领纷纷认同这一想法。

若是让东匈奴灭掉了齐国。

那么敌人将会更加嚣张。

没有了齐国的牵制,前线的部队所承受的压力将会变得无比巨大。

林峰慌了。

哪怕是梁国拿下了大半个宁州,林峰都没有过丝毫慌乱。

可眼下,东匈奴到了齐国都城脚下,林峰却心头难受无比。

他很担心燕华。

自己重生到这个朝代,所遇到的第一个知心朋友。

燕华肯定想过吃败仗的后果,可他没有丝毫的犹豫,仍排除异议出兵帮助大雍。

“此前援军已经行进到哪里?”

林峰扭头看向墨玉洞。

墨玉洞立马拱手,“各州援兵正在路上,除去光州之兵能在最近两天到达外。”

“其它最少也要行进半个月。”

林峰眉头轻轻一皱。

半个月时间,已经足够东匈奴拿下齐国的都城。

此前齐国进入东匈奴的军队,就已经遭到了成建制的损失。

如今防守京城的,能有多少人,在场众人心里大概都有一个数。

林峰深吸一口气,“立刻催促各州援兵,加快速度。”

“务必十日内抵达安州、汾州前线。”

“朕相信齐王绝不会固守京都,必定会依据现行的兵力和部署,重新构筑防线。”

林峰说完这话,神色有些落寞,后背勾搂了许多。

这个时间节点,分兵前往齐国,实际上也来不及了。

况且此前自己已经聚集了各州之兵,甚至连宣国的军队也重新征召了一波,全都北上。

“你可一定要挺住啊,我们可说好的还有很多事情没做。”

林峰在心里面自言自语。

与此同时,远在北方的燕华,面色难看至极。

他率领军队一路南下攻取了北晋州,直抵晋国京城脚下。

谁曾想,晋国大军竟然全部回援。

一时之间,燕华的军队没有办法再拿下晋国,只好回撤。

好在云州,因为此次行动,获得了一丝喘息之机。

可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泰州的军队进入东匈奴后,起初一切顺利,可后面遭到东匈奴守军坑杀,全军覆没。

燕华还未来得及消化掉这股悲伤。

东匈奴的大军竟然一路南下,夺取了泰州之地。

泰州守军虽说全力抵抗,奈何人数相差太大,以至于东匈奴大军抵达了他齐国的都城脚下。

燕华从晋国撤退后,还并没有来得及返回都城。

现如今手上四万大军驻扎在建州。

虽说前方就是都城,燕华却不敢将军队派过去增援。

他的屁股后面晋国的大军已经追了过来。

燕华若是放弃建州,那么建州数十万百姓,必将成为晋国军队刀下的亡魂。

“大王,我们不能不管都城啊,那里可是有十万百姓,还有众位大臣的家眷。”

大殿内文武百官,全都面色忧愁。

大家悄悄的讨论这事情,时不时看一眼自家的大王,都在等待燕华做出决定。

终于有人不想再等,站出队列,拱手开口:

“大王,臣力主回京都,只要京都不丢失,我们齐国就不算亡。”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紧接着就会有第二个。

很快又有大臣站出来,大声开口,“大王臣也建议,立刻回师京都。”

“只要大军回到京都,京都一定能守住。”

“臣也建议。”

“臣附议。”

“大王,末将愿领五千精兵先行一步,必定杀得东匈奴屁滚尿流,为大军撕开一条口子,顺利进城。”

燕华眉头紧皱,看似低头沉思,实则眼角余光,已经将大殿内每一个臣子的神态都看在眼中。

文武百官几乎全都希望回援京都。

这一点和燕华想象的差不多。

百官的家眷都在都城里面,他们自然要选择回去。

哪里又管得上建州的老百姓呢?

燕华不一样,他是齐王。

是整个齐国的领袖。

齐国所有的百姓都是燕华的子民。

正是基于这一点,燕华才久久难以下定决心。

“若是班师,建州怎么办?”

燕华终于开口。

一句话直接将大殿所有人问沉默。

百官都不是酒囊饭袋,谁都清楚,大军一旦离开建州,晋国的军队必将如猛虎下山般扑过来。

届时建州定会生灵涂炭。

可对于百官来说,与其让自己的家眷受到东匈奴人的羞辱和屠戮,不如舍弃建州百姓。

而且保住了京都,名义上也就保住了齐国,然后还有翻盘的可能。

燕华的目光看向众人,眉头轻轻一皱。

“没有一个人愿意回答这个问题吗?”

就在此时,一名小将突然站出队列,神态严肃,“大王,末将愿率五千精兵,留守建州,为大王去除后顾之忧。”

不少人都把目光看向说话之人。

一时之间,许多人的脸上露出些许轻蔑之色。

说话的将领,只不过是不入流的小将。

甚至很多人都不清楚他的名字。

这种人仅凭五千士兵,能守得住建州?

但眼下,百官确实是内心高兴的。

这名小将让他们看到了,劝诫齐王回京都的希望。

“大王臣认为此法可行。”

“大王臣也认为此办法可以。”

“臣附议。”

燕华内心轻叹一口气。

燕华一直在等一个人主动站出来。

只要有人愿意扛下防守建州这个活,燕华的内心多多少少就有了底气。

“本王问你,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士,以何种方式成为的将军?”

拿魄耳心中露出些许激动,大王竟然主动问他话。

来到齐国草堂已经半年时间,这还是第一次听到大王和自己说话。

“回禀大王,我叫拿魄耳,东匈奴人,去年年底京城比试中,夺得第九名,成为的偏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74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