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坐拥江南,本少爷做个暴君又如何

作者:江左俊杰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七十八章 粮价飞涨

书名:坐拥江南,本少爷做个暴君又如何 作者:江左俊杰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1

李秀娘跑了之后,赵明允就把刘洪给找来,吩咐他派人去县城请刘贵。

当然,封了一个大大的红包。

这公证人,也不能让刘贵白当。

赵明允对自己不轨,李秀娘也习惯了,也无可奈何。

该咋还是咋的。

一起吃饭,一起闲聊。

李秀娘从不说自己想吃什么,只吩咐厨房做赵明允爱吃的。

呵护犊子一样。

一日很快过去。

次日一早。赵明允起床后,照常先练武,出了一身汗之后来到餐厅与李绣娘一起吃了温馨早饭。

等坐了一会儿后,他拿起枪棒继续练武。随着身体渐渐强健,他练武的力度也增强了。

有前世的经验,上手也非常快。

无论是刀、剑还是枪棒,都耍的十分厉害。

赵明允练的正起劲,大汗淋漓。忽见刘洪从外走了进来,行礼道:“三少爷,刘捕头来了。”

不用他说,赵明允自己就看见了。

刘贵不是陌生人,被门房迎进来了。

“叔父大人。”赵明允把手中红缨枪扔给了一旁的赵勇,连忙走上来,先一个大鞠躬,然后道歉道:“乡下路不好走,让叔父大人来这一趟,真是罪过,罪过啊。”

赵明允待人处事,真是让刘贵没话说。

如沐春风啊。

这小子虽然是请他办事,但红包也大。那大红包,让他喜上眉梢。

对老婆直说赵明允懂事。

这一次做个公证,是他赚了。但赵明允却这么说。

真不是一般人的嘴。

甜。

“瞧贤侄说的。你有事,做叔父的别说是本县了,哪怕你住在台州府外,我也马不停蹄的赶去啊。”

体面是相互的。刘贵笑容满面,一边扶起赵明允,一边说道。

“贤侄。你身体与去年相比,高壮了许多。练武果然强身健体啊。”

刘贵很快注意到赵明允的体型变化,又看了看赵勇拿着的红缨枪,说道。

“叔父说的是。自练武之后,就很少生病了。强身健体。”赵明允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弯腰行礼道:“不说这个了。叔父。请里边坐。”

“嗯。”刘贵嗯了一声。二人一起来到了大堂,分主次坐下。

过了一会儿,小念端着茶盏,迈着笔直修长的美腿走了进来。

自上一次之后,她看到赵明允就经常脸红,这一次也不例外。

放下茶盏之后,她匆匆走了。

赵明允的心思没有放在她身上。先是与刘贵一起端起茶盏喝了半盏。等放下茶盏后,赵明允把事情再一次说明了一下。

刘贵感慨道:“贤侄啊。你这可是大手笔。张氏、棠溪赵氏是世仇,不能通婚的。在咱们黄岩,也是有名的。想不到你却能化干戈为玉帛。”

“你虽然年轻,但无论格局还是手段,都超过你很多先辈。”

这话说的,没有半点水分。

这小子父兄三连死,去年还孤苦无依。

但是现在呢?一步步走的真稳,不仅把棠溪赵氏坐稳了,还有魄力,有决心,化解张氏的恩怨。

这手段、格局。

只有两个字能形容,高明。

“叔父言重了。我年幼,哪里有什么格局手段。这不,关键时刻,还是得请叔父出马。以后,也请叔父多多指教。”赵明允很是谦虚,抱拳行礼道。

“哈哈哈哈。你小子。”刘贵失笑。随即,他想起来一事,表情严肃起来,说道:“贤侄啊。今年台州府大灾,县令与知府都送了奏折上去,请求朝廷赈灾。”

“虽然还没有消息。但朝廷应该会免今年田税,调拨粮食赈灾。”

“免田税是好事,但赈灾你也别太指望。现在朝廷的日子也不好过。”

“粮食价格,一定会飞涨。你要记住,把你们家的存粮捂住了,不要散出去,能保命的。”

指点之余,刘贵还有些羡慕。

他虽说是个捕头,在县中风光。但关键时刻,哪有赵明允这样的乡绅吃香。

赵明允自在村庄里逍遥自在,又有存粮,进退自如。更何况。今年棠溪、沈门二村的事情,早就传开了。

赵明允救灾有力,二村是今年黄岩县少有的,能有大收获的村庄。

总之,偌大的棠溪赵氏不缺粮食。

但也应该好好保护粮食,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也不知道。

粮食是能救命的。

银子不能。

田也不能。

“多谢叔父指点,侄儿晓得了。”赵明允的脸上露出严肃之色,躬身行礼道。

他心里头松了一口气。赈灾他也不太指望,毕竟朝廷孱弱。

但是免田税一年,那就太好了。

棠溪、沈门百姓不用交田税,可以省下很多口粮。朝廷免了台州府一年田税。

那些活不下去的百姓,也算能喘一口气。

只要不激起民变,不产生流民,那日子就能稍稍安稳。

虽然他已经有了觉悟,这大齐国可能是皇朝末年,他也做好了准备,迎接乱世了。

但是能太平,还是太平了。

就算一定会乱世,也请乱世迟一点。让他有更充足的准备。

赵明允与刘贵聊了很多,也得到了情报。

很快到饭点了。

李秀娘避开了。赵明允与刘贵一起吃酒,菜品非常丰盛。

刘贵很满意。

红包也拿了,酒也吃了,当然是干活了。

二人刚放下筷子,管家刘洪便进来禀报,说是张家村的村民们成群结队的来了。

成群结队很正常。两家刚破冰,张家村的人是不敢一个人来的。

赵明允立刻请刘贵出马,并让刘洪拿出银子。

又让赵勇、李定等家丁维持秩序。

一众人来到了将军庙。

将军庙内,苦哈哈的张家穷苦人家,站在这座祭祀赵氏祖宗的庙宇内,都十分不安,紧张。

但他们也很期待。

“三少爷。”等赵明允进来之后,他们立刻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诸位。容我介绍,这是城中刘捕头。”赵明允先一拱手,然后指着刘贵说道。

“刘捕头。”张家村的村民连忙行礼。

“诸位。”刘贵也很客气,弯腰行礼。

这件事情是昨天说好的,但毕竟棠溪赵氏与张氏之间的恩怨。

现在他们看到刘贵这个捕头,这才落下了一颗石头,脸上露出笑容。

随即就很简单了。赵明允让刘洪写字据,自己与刘贵签字画押。

比如张家村的某某人,用哪里的田作为抵押,从赵明允这里抵押了多少银子。

约定明年秋收粮熟归还。

并特别写明,没有利息。

这个事情进展的很顺利。是赵明允无偿的帮助了张家村的穷人。

张家村的村民们写了字据,拿到了银子之后,都是露出开心的笑容。

他们看向赵明允的目光,也充满了善意与感激。

想不到,濒临死亡的时候。最后拉他们一把的,竟是棠溪赵氏的族长。

想不到,做梦也想不到啊。

感激之情,发自肺腑。

事情办妥了。赵明允却没有立刻放张家村的村民离开。他深呼吸了一口气,站起来对众人一弯腰,行礼道:“诸位。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以后如果我们再一次遇到干旱。就不必打生打死,争夺什么水源了。”

“坐下来一起商量,怎么救灾。”

“诸位以为怎么样?”

“好。”张家村的村民们还能说什么?干脆应声道。乐意啊。

特码的。

同样是这么多水,棠溪、沈门保住了五成水稻。

他们几乎全军覆没。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张家村的村民激动起来,纷纷说着。

“那可太好了。如果再遇到这样的事情,请三少爷一定要指点,调动我们。说起来羞愧啊,我们一盘散沙。没个人出来。哎。”

“说的是啊。要是我们村中有三少爷这样的人物,何至于此啊。”

“三少爷,要是万一。您可一定要帮我们。”

可太激动了。求爷爷告奶奶。

来吧,来吧。

欢迎,欢迎。

“好。”赵明允笑着答应了,然后他又说道:“另外。我们两家不通婚,这不好,也不对。”

“这只有血脉相连,才能长长久久。”

“说个不吉利的。如果我哪一天两腿一蹬,两家散伙就不好了。我们两家成为亲家,感情就能延续。”

“我有两个侄子。赵文、赵武。一个十五,一个十四。目前正跟着我读书习武。”

“现在他们家有点穷,但我不会亏待他们的。”

“我做个主,想求两个姓张的姑娘。我给他们盖一栋大房子。”

“下聘礼。”

“诸位以为如何?”

说完后,赵明允笑盈盈的看着张家村的村民。破冰是第一步。

绑上战车是第二步。

最简单的,就是联姻了。

其实他是最合适的。但他心里头只有嫂子。就让侄子出马了。

而且这也是开始。

多通婚才好啊。

就是一家人了。

张家村内,他的话语权,也会与日俱增。

这才是又打下了一座村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20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