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长津湖之亮剑就变强

作者:一把刺刀 | 分类:军事 | 字数:0

长津湖战役的细致过程

书名:长津湖之亮剑就变强 作者:一把刺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8

(接下来就要写到长津湖战役正式开打了,有兴趣的可以大致了解一下,本书后面也会有重点的参考,但主要还是以影视同人为框架来创新扩展)

(注:因为是免费章节想让各位能多多白嫖到科普,所以篇幅很长,不想看的建议直接点跳下一章,翻页累)

总:志愿军九兵团于1950年11月7日入朝,27军跨过鸭绿江后第1天夜里冻伤减员就达700人。11月13日,中江镇,27军79师237团三营召开连以上干部开会,遭遇美军飞机轰炸,20多人被燃烧弹烧死,与会14名营连干部全部阵亡。这也是第九兵团入朝的第一批阵亡人员。

当时志愿军的情报显示,在长津湖地区,美军只有两个团加一个前进指挥所。于是9兵团部署,由27军攻击美2个团,20军负责截断美军各部交通联络并攻击美前进指挥所。而26军在中朝边界作为兵团总预备队。原计划是11月25日晚和西线一起同时发起进攻,但由于天降大雪,部队行进困难,再加上美军飞机轰炸,几乎所有的汽车全被炸毁,后勤转运跟不上。(其中26军在后来行军过程中,所属炮兵也全被炸毁。这也是26军在其后战役中战果悲催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后,战役发起时间推迟到27日晚。

而到了11月26日,美军的实际兵力是:在新兴里是美7师31团前进指挥所、31团三营、一个炮兵营,一个自行高炮连,在新兴里西北面的内洞峙是32团二营、31团重迫击炮连,新兴里南面的后蒲是31团团部、一个坦克分队、一个工兵连,外加一部分韩军。总计有4000余人。

下碣隅里是美陆1师前进指挥所、陆战1团三营、陆战7团二营一部、炮11团二营、两个工兵营、一个坦克分队,另外还有后勤部队,海军空军陆军联勤通信部队及一部分韩军,总计3900多人。

在柳潭里是美陆战7团、陆战5团一营二营、炮11团三个营及一部分韩军。总计8600多人。

陆战1师的其他部队则在长津湖以南的富盛里、古土里至真兴里一线。至此长津湖地区的美军已比九兵团预估的多了一倍。另外长津湖西南的社仓里则有美3师7团,长津湖以东则有美7师和韩3师部队。海面上还有美海军7艘航母以及美远东空军提供空中支援。

战场情报不准确,对美军火力优势、机动能力认识不清,对极寒天气准备不足,战斗还没开始就已经注定了九兵团难以磨灭的伤痛。

11月27日:

白天,柳潭里的美军发起进攻,遭到了志愿军的强力阻击,美军前进不足1.3公里,但这也引起了美陆1师警觉,当即在柳潭里布置好了环形防御圈。

晚,9兵团发起全线进攻。

27军79师、20军89师267团猛攻柳潭里,激战一夜占领柳潭里部分高地。但此处美军为美陆1师主力,第二天白天美军在飞机、坦克、大炮配合下发起反攻,多处阵地丢失。此后几日两军一直反复拉锯争夺。

80师占领分隔新兴里与内洞峙之间的高地及新兴里周围的高地。81师242团占领分割新兴里与后蒲之间的1221高地。

27军94师281团在鸭绿江边的惠山方向与美7师一部对峙,另2个团在柳潭里做预备队。81师241团、243团在新兴里以东的赴战湖方向监视美7师和韩3师部队。

20军59师175团攻击柳潭里至下碣隅里之间的1419高地,未果。第二天拂晓再次组织进攻时遭遇美航空兵投掷凝固汽油弹,死伤惨重。

177团占领柳潭里至下碣隅里之间的死鹰岭和西兴里,但攻击德洞山口未果。德洞山位于死鹰岭旁,为此处主峰,山高路险,又能受到下碣隅里105榴弹炮群不间断支援,始终未能攻克。其后来成为柳潭里美军撤退的有力支撑点。

60师178团、179团占领古土里至下碣隅里公路两侧的高地,而180团则进至古土里以南的黄草岭。

89师265团、266团进至社仓里。

58师原计划是进攻下碣隅里,但由于地图错误无法翻山越岭导致多绕行了70公里,无法按时发起进攻。此一失误导致下碣隅里的美军在28日有一整天时间构造了6公里长的防御圈,造成九兵团无法挽回的后果。

11月28日:

拂晓,柳潭里的美军即开始向死鹰岭进攻,下碣隅里的陆战7团二营一部向西兴里进攻,59师两面受敌。

同日白天,后蒲美军向1221高地进攻,但被81师242团阻击,美军未能突破被迫退回,随行韩军溃散,美7师副师长豪斯准将搭乘一辆坦克以协调援军为由独自逃回下碣隅里。

晚,80师猛攻内洞峙和新兴里,次日拂晓内洞峙美军撤至新兴里。撤退过程中美7师31团团长麦克莱恩上校受伤并被俘,4天后伤重不治。31团级战斗队由32团一营营长费斯接任。

下碣隅里方向,58师发起进攻,集中全师火炮,18门82迫、54门60迫,备弹90发和120发开火。天可怜见这跟美军一个团的火力相比都是天差地别,美一个团装备5辆坦克、12门107迫、24门75无后坐力炮、30门81迫及89毫米火箭筒若干,备弹无数,作战时还配属一个炮营18门105榴弹炮。这一晚下碣隅里美军就发射了8000多发炮弹。

当晚172团占领东山及附近高地。173团一度突破机场防线,但终究因火力太弱无法扩大缺口,持续进攻中部队伤亡过大,至第二日拂晓退出战斗。

还是当晚20军89师主力在社仓里同美3师7团交火。

11月29日:

白天,下碣隅里美军猛攻东山1701高地,***就牺牲在旁边的小高岭高地。

晚,美军以火炮和夜间战斗机覆盖轰炸东山阵地,至58师无法集结进攻。

古土里方向,由英皇家海军陆战队第41突击队,及美陆1师两个步兵连,两个坦克排和其他火力单位组成特遣队北上支援下碣隅里。被60师178团、179团围追堵截,最终300多人、17辆坦克突入下碣隅里,300多人伤亡,剩余237人于30日上午8时向179团投降。

11月30日:

白天,下碣隅里美军继续猛攻东山1701高地。

晚,58师组织剩余力量从东山阵地进攻下碣隅里,终因攻击点少,缺乏后继兵力没能突破。此后东山高地58师与敌一直反复争夺至12月5日晚,58师的血都在这里流干了。

同日晚,27军集中80师238、239、240团,81师241团4个团以及全军所有火炮围攻新兴里。

12月1日:

柳潭里美军全面突围,向死鹰岭进攻。27军79师占领北段公路西侧高地,94师占领北段公路东侧高地,但79师已经疲惫,94师在冰雪中冻了几天已经减员数千人,反被美后卫部队阻击,没能如期赶到预设阵地,79师独力难支无力阻挡美军撤退。

下午,27军攻入新兴里,缴获“北极熊团”团旗。美7师决定突围但指挥混乱,下午4时后蒲的美军就撤回到下碣隅里,导致突围美军无人接应。费斯中校在指挥突围时被击毙,美军溃散越过冰面逃亡。至12月2日凌晨4点战斗结束,此役实际歼敌2000余人,1050人逃回下碣隅里,其中只有385人是全须全尾。而81师242团5连全部冻死在阻击阵地上,此为第一个“冰雕连”。

美7师31团级战斗队被歼,1是实力浮夸,虽然有“北极熊团”称号,但实际战力就是普通美陆军水平,不能与美陆战1师相比。这也是九兵团调整作战后决定先拿他开刀的原因。2是防御松垮,兵分三处驻防,一开战就被分割。后来虽有两处合兵一处,但没有组成环形防御圈,防线成带状分布,继而被27军突破。3是指挥错乱,确定突围后,后蒲部队接到命令提前撤退导致突围至此的部队没有接应。4是战斗意志薄弱,最高指挥官远遁战场之外,两任战场指挥官阵亡后第三任指挥官放弃指挥,一千多人逃跑,剩余部队各自为战。

九兵团这边呢,战场侦察不力、情报不准,导致战役一开始在事实上就未能达成集中兵力歼灭敌人的原则。79师一个师主攻美陆1师主力,打、打不下来,围,未能围住。58师一个师延误一天后围攻美陆1师指挥、后勤基地,同样打不下来也围不住。

在当时受饥寒交迫的影响,九兵团是第一晚战力最强,第二晚次之,再以后战力就下了一个层次了,无论是接战部队、潜伏部队还是预备部队,实际战力都已大为减损。

对美军机械化空地一体作战的能力没有认知,进攻作战伤亡巨大,而占据公路两侧高地阻断敌人的策略实际上没能达到预期效果。

至此九兵团各部战斗减员、冻死冻伤减员极其严重,粮食弹药也几乎耗尽,实际上已无力遂行进攻作战任务。

12月2日:

27军79师在柳潭里至下碣隅里公路北段、20军59师在柳潭里至下碣隅里公路东段与突围美军浴血奋战。

12月3日:

结束新兴里战斗的27军81师241团、242团跨过长津湖占领东段公路北侧高地。但是死鹰岭阵地被美军突破,德洞山口美军一个连损失过半,仍旧据守在阵地6夜6天,并俘获志愿军近百名。20军59师退出战斗,177团一营只剩60余人,接到撤退命令后却没有撤下来,因为手脚都冻坏了,爬都爬不动,直到晚上才被背回来。177团二营坚持到黄昏才撤退,其中6连全部冻死在阻击阵地上,此为第二个“冰雕连”,写下绝笔诗的宋阿毛就是该连战士。

晚7时,美军先头部队已抵达下碣隅里。晚22时,81师243团才赶到西心里附近。

不知道是联络延误问题还是战况上报的问题,3日深夜***还在致电九兵团,要求其加速26军调动,围困柳潭里美军,实施围点打援的作战方案。

12月4日:

81师243团与美军反复争夺西心里附近高地。白天终究是属于美军的,被美军夺路全部撤回下碣隅里。柳潭里美军伤亡计1500多人。

12月5日:

下碣隅里美军准备撤退,开始空运转移伤员。至第2日转移伤员数千人。

当天20军89师从社仓里与美3师7团一直纠缠作战至下通里后撤出战斗。

晚8:10,美军两架B-26轰炸机投下了6枚500磅炸弹轰炸下碣隅里。油料被击中,火光冲天,映照了整个天空,美军、志愿军都惊呆了。

深夜,26军76师、77师赶到下碣隅里,与58师交接阵地。其88师还在路上磨蹭,78师则在东线掩护整个兵团侧翼。26军原计划6日晚发起进攻,但美军拂晓即开始攻击撤退,26军被迫仓促应战。

12月6日:

凌晨4:30,美军前锋即开始撤退行动,与76师鏖战,到下午突破阻击,离开了下碣隅里。

上午7:30,美军后卫开始进攻东山阵地,下午14:30占领。志愿军组织反扑但指挥无能,竟然在大白天就在1701高地前两个山头之间的山脊组织部队准备进攻。当即遭到美军飞机狂轰乱炸,死伤惨重。美地面部队趁机占据两旁的山头,用重火力封锁该部撤退路线。该部既无力防守也无法撤退,遭到美军单方面屠杀,不得已投降,最终被俘220人。

晚,26军再次组织反击东山阵地,未能成功。

12月7日:

凌晨2时,26军连夜再一次组织对东山阵地以及撤退途中的美军全面猛攻,仍然未能成功。从11月28日晚开始的东山战斗,也就是美军军史广为传扬的东丘战役。

凌晨6时,美军后卫开始撤退,76师、77师还在顽强奋战。同时美军前锋抵达古土里,上午10时,前锋部队全部进入古土里。

上午8时,美军后卫与刚刚赶到的26军88师激烈交火,下午15时突破阻击。

此两天一晚将26军打懵了,其主力76师损失就高达6000多人,可以说战斗部队丧失殆尽。

当天午夜美陆1师全部撤至古土里,整个撤退过程伤亡600余人。美海军航空兵司令哈里斯将军的儿子哈里斯中校在带队掩护美陆1师辎重运输一队撤退时被击毙。此人在前面柳潭里作战时曾命令一个连撤出阵地拱卫自己营部的安全,天命昭彰终究难逃。

12月8日:

凌晨2点,美军刚刚到达古土里即开始撤退,向黄草岭进军。著名的三炸水门桥就发生在这里(12月1日,60师炸第一次,12月4日,60师炸第二次,12月6日58师172团炸第三次)。在水门桥以北阻击的是20军58师残部,约6~7个连,每连不足百人,由师参谋长胡乾秀,174团政委郝亮带队指挥。但指挥所不幸被美军飞机发现,火箭弹直接打入指挥所藏身的山洞,全体成员牺牲。

从真兴里北上接应的美军进攻水门桥以南的黄草岭,在此据守的为60师,但178团、179团已打残,180团虽然前期战斗任务不多,但卧冰饮雪减员厉害,整个战斗十分艰难。

12月9日:

水门桥第3次被修好,而旁边山头上58师172团50名战士全部冻死在阵地上。

黄草岭1081高地,20军60师180团2连全部冻死在阵地上,此为第三个“冰雕连”。因为是被美军首先发现,该“冰雕连”事迹传播最为广泛。该连所在的一营全营666人,到撤出战斗时,只有16人能够自行行动。

同日,26军赶到古土里,但不能阻止美军撤退。

12月10日:

美陆1师全部通过水门桥,越过黄草岭向真兴里撤退。20军58师、60师战斗人员只剩一百多人,仍然顽强追击。

12月11日:

凌晨1时,20军几十个人追上美陆1师后卫部队,美军已成惊弓之鸟,坦克兵放弃坦克和步兵一起放肆逃跑,被志愿军缴获7辆坦克。

同日美陆1师全部进入真兴里,此一路美军损失300余人。

此后的战况就是美军在公路上由飞机坦克掩护撤退,志愿军沿着公路两侧的山地追击,再无大的战斗。

12月12日:

美第10军10余万人开始从兴南港上船。

12月15日:

美陆1师开始从兴南港上船。

美军舰载飞机、舰炮组成密集火力网,阻止追击而至的27军、26军进攻企图。

12月24日:美军将剩余物资、设备爆破销毁,永远的离开了北朝鲜。

总体说完,再来看看比较突出的柳潭里战役,位于长津湖以西10公里的柳潭里是长津湖战役的序幕,1950年11月27日,一场惨烈的战斗在柳潭里拉开了序幕,守卫柳潭里的是美军从瓜岛一直打到冲绳岛的美国陆战1师,进攻的一方是解放军华野头等主力师27军第79师,其下属235团还是赫赫有名的“济南第一团”。

1950年11月9日,志愿军第27军乘火车从安东市到达临江,一路停靠站点发放棉衣、棉帽及部分的棉大衣和棉皮鞋,由于时间紧迫弹药、医疗药品、战斗器材、粮食都没有补足,尤其是三分之一的人员没有棉大衣,皮帽子、棉鞋,第27军的79师入朝后在零下27度的积雪中徒步行进了七天,途中人烟稀少,山高路滑,还受到了五次空袭,伤亡15人,为了防空,战士们全部翻穿白色棉衣在夜间行军,由于运输线延长,第27军很快断粮,只能靠土豆、黄豆支撑,11月17日才到达梨水坪地区集结,根据第九兵团的命令,第27军第80师、第81师攻击新兴里,擅长穿插的59师迁回到柳潭里以南、切断美军退路,擅长攻坚的第79师同时展开3个团从北向南攻击柳潭里。

第79师师长萧镜海命令第235团先夺取1348.1282.1241高地,第237团占领小德东山及西南山,第236团占领1167高地,然后过江攻占1200、1100高地,以分割柳潭里与新兴里的联系。第236团将3营布置在左侧公路,在抢占1167.1高地后由梅香里渡江,若不能渡江则沿北岸公路配合第1营攻击,1营布置在校洞里以南,等待第235团占领1240高地后再发起攻击,2营以6连一个加强排占领1264.6高地担任侧翼警戒,营主力担任团的预备队,第236团由三个步兵营,1个重迫击炮连,一个人力运输连,一个担架连和-一个兽力运输排组成。共有100毫米重迫击炮4门,重机枪18挺,82迫击炮9门,60毫米迫击炮27门。

全团应编3434人,但当时作战迫在眉睫,实际只有2810人,其中团部108人,后勤处80人,特务连55人,侦察连166人,担架连183人,轮训队100人,迫击炮连62人,炮连111人,卫生队42人,一营营部46人,机炮连144人,1连161人,2连158人,3连139人,二营营部47人,机炮连150人,4连156人,5连148人,6连143人,三营营部49人,机炮连144人,7连137人,8连160人,9连121人,每个步兵班轻机枪1挺,冲锋枪2支,一人徒手,其他人均持一支步枪,每个战斗人员还有4枚手榴弹,配有一个基数冲锋枪、步枪弹药,0.5个基数轻机枪弹药,2.5个基数重机枪弹,还有1250吨弹药留在了临江,因为整个27军只有20辆2吨卡车,全军日需85吨粮食,运送一次需要往返5天,连运粮食都不够,更别说弹药。

陆战1师师长奥利弗.史密斯少将认为长津湖根本不适合机械化的美军作战,但在麦克阿瑟催逼下,11月24日,他的陆战1师先头部队还是进入了柳潭里。11月24日,兰德福·罗克伍德中校率领的美国陆战1师第7团第2营首先进入柳潭里,随后团长霍默●利兹伯格上校带领陆战7团第1、3营也先后到达,11月25-27日,陆战第5团第2、1、3营也到达柳潭里,27日早晨8时25分,陆战7团3营在威尔蒙·哈里斯中校中校指挥下向武坪里前进,占领了1426高地和1403高地,随后陆战5团2营在营长哈欧德.罗伊斯中校指挥下向1271高地前进,遭到了顽强抵抗,霍默.利兹伯格上校预感不妙,虽然有俘虏供称附近有2个中国师准备攻打柳潭里。

但霍默.利兹伯格上校看着俘虏单薄的衣服,并不太相信中国军队穿这样的衣服能在零下40度的野外作战,霍默.利兹伯格上校派出了空中侦察和地面侦察小组,空中侦察什么也没发现,但地面侦察小组在西南和北面发现大量中国部队,中午过后还发现中国侦察兵抵近柳潭里侦察,下午15时,利兹伯格上校和5团团长雷蒙德.默里中校都意识到危险即将来临,不可能继续进攻计划,立即下令停止进攻转入防御,此时美军在柳潭里共有5个步兵营加1个步兵连,1个炮兵营加4个炮兵连,18门155毫米榴弹炮、30门105毫米榴弹炮以及24门107毫米迫击炮,这些炮兵在柳潭里东南开设炮兵阵地,由炮兵第1营营长哈威·菲汉中校统一指挥,炮口全部指向西方和西南方。

本来每个陆战团还有一个拥有5辆坦克的反坦克炮连,但柳潭里的美军没有一辆可以使用的坦克,由于下碣隅里——柳潭里公路简陋又结了一层厚冰,M26重型坦克可能难以通行,于是在27日先派了1辆M4A3坦克来探路,这辆M4A3坦克用了三小时才到达柳潭里,天黑前坦克乘员在就乘直升机返回下碍隅里,准备28日引导4辆M26坦克通过下碣隅里——柳潭里公路。同日,第1勤务营分遣队运来了3日份量的C种野战口粮和B种野战口粮、还有巧克力、饮料,饼干、面包、口香糖、燃料以及2个基数轻武器弹药,为了能送来更多补给品,陆战第5.第7团除了留下约40多辆卡车,其他卡车也随分遣队返回下喝隅里。

柳潭里一个是四条公路交汇的盆地,周围由五座山峰和连绵的高地环抱,霍默.利兹伯格上校将10个步兵连环绕柳潭里建立起环形防线,陆战7团3营H连布置在1403高地山顶,陆战5团2营E连布置在1403高地南坡,陆战5团2营D连布置在1426高地山顶,陆战5团2营F连布置在1426高地北坡,陆战7团3营G连布置在1294高地山顶,陆战7团1营A连布置在1294高地和1276高地间的山谷,陆战7团1营C连1排布置在1276高地山顶,陆战7团1营B连布置在1276高地和1167高地的山谷,这里是柳潭里正东面,陆战7团2营D连布置在1240高地山顶,陆战7团2营E连原本布置在1384高地山顶,但E连上错山了,导致1384高地山顶无人,仅南坡有陆战5团3营丨连一个排,另外陆战7团C连和F连扼守下碣隅里——柳潭里公路中间的德洞关。

11月27日17时,中国军队在长津湖东西两岸同时动手了,根据计划,89师和79师237团负责击破陆战7团3营H连、陆战5团2营E连、F连,首先夺取1403高地,79师主力负责击破陆战5团3营I连、陆战7团2营D连、E连,夺取1384、1282、1240高地,59师击破陆战7团1营C连、2营F连,抢占德洞关切断柳潭里退路,理论上每个陆战营要面对中国一个师,但山地地形使中国军队很难展开,优势并不理想,79师的重点就是1403高地,陆战7团3营H连本来计划凭借有利地形控制山谷,但陆战5团2营之间有一个空隙,陆战5团2营E连和F连在H连以北公路上,D连在公路以南,27日22时,79师237团1营1连在炮火支援下首先发起进攻,正好从3营H连和2营E连之间的空隙之处部渗入,迅速夺占1403高地。

陆战5团2营E连立即反扑击,79师237团1营1连突击排在美军三面火力夹击下伤亡惨重,剩下5个人坚守到3连赶到,双方在1403高地展开了反复争夺,237团最终获胜,但伤亡巨大,陆战5团2营E连也退回山谷,在1403高地战斗的同时,235团1营本来是攻击1240高地,但走错路,攻上了陆战7团2营E连防守的1282高地,E连连长菲利普上尉在235团1营第1、2连距离美军3-4米才下令开火,造成235团1营严重伤亡,235团1营马上改变战术,以小单位在正面吸引美军注意,主力从后方迁回,打死了菲利普上尉,双方激战了2小时,235团1营第1、2伤亡殆尽,180人的E连也剩下了40人。

28日凌晨3时,35团1营3连赶来增援,打败了赶来增援的陆战5团1营A连,在5时夺取了1282高地,美军陆战5团1营C连又赶来发起反击,又夺回了1282高地,235团2营负责攻击1384高地,这高地本来是由陆战7团2营E连防守,但E连错上了1282高地,陆战5团3营发现后来不及补救,只好在南坡以3营I连1个排建立警戒线,另外韩国警察在其身后270米处布置两挺机枪,由于1384高地主峰无人防守,被235团2营轻松占领,随后用45分钟突破了3营I连警戒线,韩国警察转身就逃,235团2营居高临下攻击陆战5团3营营部,打死副营长约翰-坎尼少校,而营长R-塔普利特中校独自藏在帐篷里组织反击,夺回了主峰并立构筑阵地。

柳潭里最重要的战斗是1240高地,1240高地地势陡峭,丛林茂密,山顶长20米,宽约4至5米,对面300米三个圆顶,站在山顶上可以看到右下方的柳潭里和公路,山角与1282高地相连,公路左边是1167.1高地,这里本来是236团3营的攻击目标,21时30分,236团从赤水里抵达校洞里,3营在1167.1高地没有发现敌人,3营第8连一部分占领1167.1高地西南侧,一部分占领了1240高地东南,第79师部要求寻找水闸,侦察了2个多小时没找到水闸,79师师长萧镜海命令章尘团长指挥236团过江,他们犯了一个大错,如果他们继续走1167高地,就撞上哈威·菲汉中校指挥的炮兵群,就有机会歼灭这个一夜对发射了数千发炮弹,打退235团2营第三轮猛攻的炮兵群。

可章尘团长一直到凌晨4时30分才找到第3营,考虑到天要亮了,于是下令第7连在1167.1高地向西,第8连在1240高地向西北,第9连从北边,联合进攻1240高地,放过了击破柳潭里的最佳机会。

作为尖兵,第7连第6班和4班13名士兵先越过公路,1240高地上的陆战7团D连在距离尖兵班第3组20米处突然射击,6班伤亡两人,6班长让第3组与火力组正面牵制。

第1组、第2组从右方迁回到敌人侧背攻击,歼灭10余人后进至距山顶10余米处投手榴弹,炸伤了D连连长米尔顿-赫尔上尉,6班分三面进攻,一下把D连赶下了山顶,满脸是血的米尔顿-赫尔上尉带着16人在斜面坚守。

凌晨1点45分,陆战第5团C连3排赶来增援,和第7连3排撞上,3排伤亡十余人,连长牺牲,副连长聶子玉和3排排长吕以寸正在犹豫间受到美军两个连夹击,3排伤亡殆尽,8连以为7连得手,一拥而上,遭到D连射击,伤亡巨大,章尘团长见攻击失利,命令236团1营9连与3连掩护7连和8连撤出战斗,1营3连在掩护中发现美军正在抢占山顶,但没有抢先一步占领山顶,失去了机会,236团3营伤亡到只剩下3个排,休整到上午8时再次进攻,由于行动迟缓,又改为下午3时,这次吸取了教训,以分散队形猛攻,顺利攻占主峰,把美7团D连赶岀150米,D连几乎全部伤亡,5团C连3排也伤亡一半,到了黄昏陆战5团D连换下了7团D连准备反扑,而236团也以2营接替伤亡很大的3营守备1240高地。

236团2营6连134人在晚上22时接防后,连长王绍云以3排8班在正面防御高地右侧,第7班防守山角,9班在阵地左右方隐蔽,1排和在2排高地后侧隐蔽待命,随时准备由从左右发起攻击,6连共有3门60毫米迫击炮,6挺轻机枪,25支冲锋枪,营长又把5连3排,两门82毫米迫击炮、3门60毫米迫击炮,两挺重机枪加强给6连,迫击炮分成三个组布置在1排阵地后山腰,在200余人只有40把铁锹8把镐头情况下,战士们还是花了5个小时构筑了防御工事,但这些工事大部分是没有遮盖物。伪装和交通壕,炮兵阵地也比较暴露,阵地右侧空虚。

11月29日拂晓,2排副排长带领3名战士前去侦察,在山腰受到前来进攻的陆战第5团D连40多人射击,牺牲一人,几分钟后,美军炮兵和战斗机猛烈轰击1240高地一个小时,之后美军就冲了上来,本来王绍云连长想等美军靠近到50米才开火,掩护侧翼出击部队出击,但个别战士在200米就开火,王连长的战术没办法用了,只好命令全连开火,打垮了美军第一次进攻,但美军强大的炮火摧毁不少防御工事,下午14时,美军一个排攻上了1240高地前沿,但在7班的刺刀和手榴弹打击下了下被击溃,作为预备队的第2排加入战斗,但队形十分拥挤美军炮兵炸死炸伤19人,剩下靠近山顶时受到密集火力封锁下,还没接触就丧失了战斗力,最后10个人按替3连7班阵地,配属的5连第3排接替6连2排的阵地。

这时的气温急剧下降到零下40多度,下雪湿透衣服,导致不少战士冻伤,冻僵冻死,因没有热饭和吃冰雪还普遍拉肚子,下午15时,陆战5团第1营100余人在火力掩护下再次发起进攻,几乎摧毁了6连所有阵地,6连经过惨烈的肉搏战才击退正面攻击,美军利用密林偷偷摸摸到第3排前沿,突然突破8班阵地,王绍云连长带领5连3排沿左侧出击夺回阵地,之后陆战5团第1营又发起第四次攻击,但又被打退,到29日黄昏,6连毙伤美军100余人,自身也伤亡75人,章团长认为6连已经无力坚守了,因此他命令1营3连接替,11月30日,1营3连打退了美军多次三路进攻,12月1日,27军94师投入战斗,美军开始逃跑,236团于14时30分占领了柳潭里。

纵观整个长津湖战役,美军作战减员4418人,冻伤减员7313人,其中死亡及失踪2500余人。九兵团战报是歼敌7000多人,一说是统计口径不同,比如新兴里溃散的1000多美军,志愿军是计入歼敌数的,而美军已经收拢了这批人,自然不算。二说是由于志愿军根本就没有粮食了,所以很多俘虏都被放走了。

说到粮食,27军、20军还在行进途中就已经粮食不济了,但后勤转运十分困难,朝鲜人不信任志愿军,大批大批朝鲜人越过志愿军防线逃难到美军营地。还有少量朝鲜人利用志愿军对朝鲜人的不威胁、不阻拦,往返穿越志愿军防线将情报报告给美军,也有说法是随行韩军假扮平民所为。从柳潭里开始就有大批朝鲜人跟随美军撤退,长津湖地区大约有几千人,最后共计9万多朝鲜人在兴南港随美军离开。而走在后面的26军无粮可筹,饿死的也不少。

九兵团此战作战减员14,000余人,冻死冻伤30,000余人,其中冻死4000多人,阵亡7300余人。

尽管在长津湖战役中九兵团战役准备、战术行动均出现多处重大纰漏,但九兵团克服巨大困难、发挥超强意志和勇气迫使美陆1师及整个美第10军撤离北朝鲜,战略上无疑是一巨大成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28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