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鱼缸通三国,开局拯救关羽

作者:爱武小兵 | 分类:军事 | 字数:0

22.天降巨碑

书名:我的鱼缸通三国,开局拯救关羽 作者:爱武小兵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8

游沧天的语气动作都很轻快,可就是云脸上一点表情都没有这点,让人感觉很是古怪。但是在古怪之余,关银屏还感受到了一种在三国时期还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游沧天所处的现代社会,倒是有一个词汇用来形容这种感觉,也就是所谓的“反差萌”。

接下来要去无形装逼的游沧天,自然不晓得自己先无形卖萌了一把。不然肯定会因为害臊,而对他接下来的行动造成重大影响。

“就选这里好了。应该不会造成什么人员伤亡吧?”

关掉霞光特效,漂浮到观澜大街上方的游沧天,就如来时一样,并没有引起下方任何人的注意。

所以当一些或红或白的球状物体从天而降时,也没有任何人在事前发现异常。

“轰!!”“轰!!”“轰!!”……

一直到足以响彻小半片江陵城的轰鸣声接连响起时,江陵城内的百姓们方才意识到发生大事了。

这种与雷鸣音量相同,但声响却不太相似的动静要是发生在现代都市中,居民们八成会以为是哪里发生了爆炸。

如果是身处动乱国度的人,甚至可能会立马联想到敌军进攻一类的事情,从而准备寻找掩体或者避难的地点。

不过,在这个汉末三国时期,民众缺乏对这种巨大声响背后含义的基本了解。

在演义小说里虽然经常出现什么“一声炮响”,左右伏兵尽出的描述。但三国时期是绝对没有“炮”的,甚至连火药都还没有出现。

就连投石车在这个时代,都还属于先进的兵器。官渡之战里曹军一拿出来,袁军士卒就被吓得不知如何应对,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家箭楼被摧毁。

因为声响过大,袁军士兵将其称作“霹雳车”。

此时江陵城中就也有听说过这段故事的有识之士,怀疑刚刚那些大动静就是传说中霹雳车的声音。又惊又疑。

而大多数城中百姓,在一开始的惊吓过后,内心则迅速被好奇的情绪所填满。尤其是此时观澜大街上的路人们。

他们中的少数人刚刚有看到几个巨大圆球从天而降,还没等他们想明白怎么回事就发生了爆炸。

虽然不明所以,但在那种程度的巨响传进耳中,并且感觉到了爆风的冲击时,这些“爆炸现场亲历者”还是下意识地产生了“吾命休矣”这样的感想。

不过这种感想,很快便随着字面意义上的尘埃落定而消失了。

虽然现场被爆风冲击得烟尘四起,声响也震得不少人脑子嗡嗡的。但当大家稍微恢复过来,就发现现场虽然一片狼藉,伤者也不少,但并没有因为刚刚的爆炸而死人。

天上的游沧天见到没死人这点,松了口气之余却也有些遗憾。因为这个小实验证明了一件事:摔炮,就算变大了200倍,威力距离杀人也还差得远。

不过声势倒是真不小——虽然有点不同,但跟“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场面也确实差不了太多。

在战场上用来直接杀敌是别指望了,但或许可以用来惊吓马匹和敌军。有点猴版震撼弹的意思了。

游沧天在这鱼缸下的世界,视力即使在黑夜中也好得出奇。见江陵城内的不少百姓都因这一连串的“摔炮袭击”,而开始朝观澜大街这边聚集,他便也开始了下一步行动。

暂时离开水镜鱼缸的他,再次看了眼自己费了一整天功夫才做出来的成品,心里多少还是有点惴惴不安。

托在剧团工作过的福,游沧天虽然不是专业的道具师,但是动手能力也不比专业人士要差太多。

花费他一天心血的“集大成之作”,接下来便要出现在江陵城内无数的百姓眼前。

虽然只要进入鱼缸下的三国世界,放大两百倍后的体型就将成为字面意义上“如山般”的铁证,很难想象有人会怀疑这是“人造的假货”。

但对于自己来说,要将自己不专业手艺做出来的道具,拿来当挑大梁的关键物品。这多少有些底气不足。

“唉,真不晓得当年陈胜吴广起义时,往鱼腹里藏书那人对自己的书法到底是多有自信,就不怕明眼人来一句‘这布上的字怎么这么丑’嘛?”

虽然心里底气不足,不过事到临头,游沧天也知道自己没什么选择的余地。总不能今天白忙活一场。

自己倒是没什么,但关银屏为了偷溜进江陵城,可是费了不少劲呢。自己只是把最难的那一关帮忙给过了,剩下的避人耳目、穿街过巷,可就都是她自己在费神劳心了。

一咬牙,游沧天便带着自己的这件手工艺品,再次把头埋进了水镜里。

就他这犹豫的功夫,都到平日里入夜时分的江陵街头,此时已经是人头攒动。这种情况在公元三世纪的三国时代可是极其少见,这年代的大多数老百姓,真就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游沧天和关银屏选择在晚上动手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摔炮引发的巨大声响,在夜晚时分才更加有引人瞩目的效果。

目前来看,这一选择相当正确。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不那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还有一个在天黑时才更加显眼的辅助道具。

“咦!?天怎么亮了?”

“好亮啊!月亮怎么变得这么亮了!!”

“不是月亮,是太阳!太阳又升起来了!”

……

虽然有想过会引起骚动,但听到下方百姓的“胡言乱语”,游沧天还是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他承认自己有点小瞧这个时代老百姓的想象力了。天上如果出现一个光源的话,他们第一个想到的果然不是不明飞行物之类的东西,而是直接往月亮变亮,太阳重新升起之类的方向去思考。

居然没人往天上出现了个“大灯笼”这种简单的思路上去琢磨。让人不晓得该说他们的思维方式到底是太异想天开,还是太脚踏实地。

游沧天没有在这个无关紧要的问题上浪费时间,引起下方百姓的注意后,就该准备让正主登场了。

他先是将手中的光源,也就是一个大号手电筒从散光调成聚光模式,下面百姓顿时发现这天一下子就暗了。

只是抬头一瞧,便发现他们以为是太阳或者月亮的圆形光源还挂在天上。

这下大伙总算都开始意识到这既不是太阳,更不是月亮,而是某种超出他们理解、想象的东西。

尤其是在注意到这光竟然以光柱的形式落在街上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逐渐紧张起来。

天降异象!这是要出大事的征兆呀!!

“你们快看,那里是不是有什么东西!!”

“陨星!?”

“没见识!你何曾听说过落下得这么慢的陨星?”

“等等!那好像是……石碑???”

“是石碑!好大的一块石碑!怎么会有这么大的石碑!”

一开始还有胆子大或好奇心重的人,想钻进光柱里看看是什么情况。这会儿看到天上有块巨型石碑在缓缓下落后,一个个都吓得面如土色,连滚带爬地逃了出来,再也不敢越光柱半步。

尽管天上那块超大石碑下落的速度超出想象的缓慢,可原本在光柱周围的拥挤着的围观百姓,还是下意识地退开了数丈距离。

这是明智的选择,但更明智的选择是退得再远一点,以防石碑突然开始急速下落。

等到巨大石碑平稳落地,不管是围观的江陵百姓,还是一手导演了这一出装神弄鬼戏码的游沧天,都忍不住松了口气。

游沧天感觉自己突然佩服起那些魔术师来。原来表演魔术最大的难关不一定是技术过不过关,而是你的心理承受能力能不能敌过“尴尬癌”的冲击。

在下面的江陵百姓看来,刚刚那一幕就是天降光柱,接着便有一块如小山般大的石碑从光柱中缓缓降落。

可现实只不过是他一手拿着大号手电筒当舞台上的聚光灯,另一只手则拿着自己雕刻的小石碑缓缓放下。

这“魔术”在他自己的角度看来,说句破绽百出都太轻微了。

最大的“破绽”应该就是自己那放在灯光下的左手影子。只是一如昨天找关羽他们实验的一般,他自己和关银屏能看到灯光下手的影子,但在关羽、周仓等人看来,却压根除了灯光以外什么都瞧不见。

仔细想想这所谓“破绽”也的确是自己多虑了。虽然在晚上用手电筒照的时候影子特别显眼,可自己真要是有影子能被旁人看到的话,那在太阳底下的时候不早就显影了嘛。

闲话少说,随着石碑落地,以及“聚光灯”的吸睛效果,很快便有识字的人认出了石碑上所雕刻的几个大字。

随着这四个字被传播开来,人群顿时如炸了锅般议论开来。看到这一幕,天上的游沧天嘿嘿一笑,关掉手电筒,做贼似地去找关银屏一起脚底抹油了~~~

……

江陵守将正是孙权的亲信朱然,他原本是东吴老臣朱治的外甥。后来被朱治收为养子。

孙策还在袁术手底下任职的时候,一家老小就由朱治予以保护。朱然和孙权的同学情谊便是在那段时日里缔结的。

所以吕蒙打下江陵后,便由朱然负责江陵城的日常防务。原本在吕蒙病危时,孙权会询问他你死之后,谁能留守江陵,吕蒙推荐的便是朱然。

这里头的人情世故,只能说吕蒙的书算是没白读吧。

朱然也不只是一个关系户,为人也足够勤勉努力,接手江陵防务后,每天晚上都要巡防到很晚才睡。

当观澜大街这边出现爆鸣声的时候,他人正好在江陵新城的另一边,第一时间就往这里赶。

当他赶到石碑这里的时候,一切虽已尘埃落定,但附近的百姓却久久不愿离开,还在石碑附近议论纷纷。

朱然之前隔着老远便看到这块石碑了,现在靠近了才愈发体会到它的雄伟不凡。只是先前离得远,角度也不好,所以他看不见石碑上写了什么。

一路走来,隐隐听到有人说上面刻了“东吴”两字。从前在各种杂书上看过不少王朝更迭时天降异象传说的朱然,想当然地往所谓“祥瑞”的方向上去想。

可惜那道直冲天际的亮眼光柱在石碑落地后便消失了,只靠街上的灯笼,朱然依然看不清石碑上写了什么。

只是等他听清周围百姓到底都在议论些什么的时候,脸色却是陡然一变。

“不好!”

……

给关羽回了战书后的这两天,孙权睡得并不好。吕蒙战死的消息扩散得很快,轻易拿下荆州的兴奋劲还没过去,就这么被浇了一盆凉水,对士气的打击大得远超他的事前想象。

这两天军中各种出乱子,向孙权充分展示了何谓“群龙无首”。这让他怎么可能睡得好。

今晚也是在床上翻来覆去到深夜,好不容易才睡着,结果没睡多久就被近侍给唤醒了。

“至尊!至尊!”

孙权这一刻真的有想学学曹操,来一句“吾好梦中杀人”,好让自己从此都能睡个安稳觉。

不过不可以,他孙权不是曹丞相的那种人设。对上位者来说,形象崩塌是很严重的问题,所以起床气再大,这会也要忍着。

孙权正是这种极其擅长隐忍的人。翻身而起,孙权揉着睡眼,语气尽量淡然地问道:“有何要紧之事?要将孤唤醒?”

近侍也知孙权语气不善,小心翼翼地禀报道:“至尊恕罪,是西安乡侯星夜来访,有急事求见至尊。”

“义封?”孙权一下精神许多。朱然可是江陵守备官,有什么事值得他星夜亲自来访?

孙权心下惊疑,而朱然见面后说的话,更是让他心下一沉。

“至尊,江陵城中天降异象,臣不知该如何处置,所以星夜前来,恭请至尊裁决。”

……

“孙吴退,疫病休。”

孙权一字一顿地念着巨大石碑上的大字,天才刚亮,他心里却已经是沉甸甸的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128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