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逃荒,我全家都是重生的

作者:墨墨是墨爷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26章 赵玉舟母子

书名:逃荒,我全家都是重生的 作者:墨墨是墨爷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6

但凡拿着木牌的人,立刻跑到草棚内,领取一碗热气腾腾的粥。

一名妇人带着孩子,孩子莫约三岁左右,整个人瘦瘦弱弱。

她将木牌递给负责分发的苏宝珠,苏宝珠看了一眼,递给她两个碗。

妇人下意识的说道:“你给多。我就一个人。”

苏宝珠开口,“你不是还有一个孩子。”

妇人一愣,眼圈立马红了,她以为只有拿到上工牌子的人才能领取一碗粥。她看到那浓稠的粥,即便只有一碗,也够她和女儿分的,可没想到对方会给她孩子。

“娘,我也有。”小女孩懂事的冲着苏宝珠道谢,“谢谢小姐。”

苏宝珠冲着小女娃笑了笑,提醒孩子的母亲,“赶紧拿着,后面还有好些人在等着。”

“好。”妇人感激的接过碗,看着那满满一勺的浓粥倒入碗中,她不自觉的咽了一口唾沫。

母女两人端着满满的两碗热粥,寻了一个地方蹲下,端着热粥喝了起来,顾不得烫嘴,一口接着一口吞入腹中,饥肠辘辘的肚子里灌入热粥,整个人都变得暖暖的。

“娘,喝了粥,我都不冷了。”

听着女儿天真的话,妇人脸上露出一抹笑。

或许,她们母女两人能熬过这个冬日。

她不由的想到了前几天被人打死的相公,眼中再次泛红,眼泪不住的往下落。

倘若那日他不出去找吃的,就不会遇到那群恶霸,就不会死。只要熬过那日,等到今日,那该有多好。

可再后悔也无济于事,世上没有后悔药。

她抹掉眼中的眼泪,眼神柔爱的看着女儿。

汤泉城

“听说了?城外有人在招工,好像男女不限。”

“真的假的?”

“肯定是真的,告示那边都有贴呢!”

“不知道工钱有多少? ”

“管它有多少,能赚一点是一点,总能混口饭吃。我听说那个主家是包食宿的。”

“那敢情好啊!”

“走、走,走,一道去看看。”

这样的消息在汤泉城的底层百姓间传开,但凡家里有得空的,都想过去碰一碰运气。

一条巷子内,一对母子被人赶了出来,几个破布包裹被扔在地上。

管事冲着母子两人说:“赶紧滚!”

少年冲着那名管事质问,“我们做了这么久的活,凭什么不给我们工钱。说好的,每日给四文钱。你应该给我们八十文钱。”

管事冲着少年吐了一口唾沫,“我呸!你娘雪没扫干净,害得大小姐差点摔倒,我们没追究你们的责任,已经是我们的仁慈,你个小兔崽子还敢要工钱,没让你们赔钱都不错了。”

“赶紧给我滚,有多远滚多远。”

管事招来两名家丁,举着扫把驱赶母子二人。

少年不服气,还想理论,其中一名家丁压低声音提醒,“赶紧走吧!你们惹不起的。主家夫人的娘家是主簿,你们要是敢再闹下去,定然没好果子吃。”

赵母拉住儿子,“玉舟,咱们走吧!”

他们只是逃难的流民,惹不起这些人,即便知晓这件事与自己无关,自己是替人顶罪的,但在这些人眼里,有理也没处说。

赵玉舟不甘心,但也知晓胳膊拧不过大腿。

母子两人拿起两个破落的包袱,往外走。

隔壁住户有大娘见他们二人着实可伶,喊住二人,“你们等一下。”

赵玉舟母子二人停下脚步,看向对方。

“我听说郊外有人招工,需要好些人干活,你们不妨到那边去试试。听说那儿包吃住,好些人都过去。你们不妨也过去碰运气,或许人家还没招齐人。”大娘给他们指了一条明路。

赵氏母子二人连声感激,同那位大娘道谢过后,母子二人不敢多耽搁,急匆匆的朝着城外走。

一路上他们看到了好些人都是同他们一个方向,都是往那处去,这让母子两人很是焦心。

“玉舟,你说咱们现在过去还有没有机会?”

“不管有没有机会,咱们都过去看看。”赵玉舟看着周遭源源不断朝着那边赶去的人,心里不太大的希望,但心里还是有一丝期盼,期盼那边没找齐人。

刚一到地方,就看到好些人排着队伍,有十支队伍,每支队伍都排着长长的人,另一边的草棚周围,好些人蹲在一旁拿着碗喝着热气腾腾的粥。

即便隔着远,赵玉舟好像都闻到了米粥的香味,忍不住深深吸了两口气,肚子发出一阵咕噜咕噜的声音。

“玉舟,我们排哪儿?”

赵玉舟找了距离他们最近一支队伍,两人就排在队伍后方。

一旁的镖师对着他们这些新加入的人说着规矩。

“但凡我说方才说的那种人,就赶紧走,我们这儿不要。”

即便镖师说了要求,在场都没有人离开,老老实实的排在队伍里。

“七岁到十二岁的孩子,无论男女,每日有四文钱。成年的每日工钱,八文。每日提供三食。”

镖师们轮流重复着这些话。

赵玉舟竖着耳朵听着,在听到每日提供三食后,眼眸圆睁,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三食,那可是地主老爷们才能吃上的。

在镖师们说完后,便休息一阵子,待到下一次新来的人多了,便会再次重复一遍。

眼看着马上就要轮到自己,赵玉舟很是忐忑。

他整理一下自己的衣衫,想要给对方一个好的印象。

账房先生已经写了一个晌午,手早就写累了,忍不住揉了揉,没有开口询问,喝了一口茶,暖和暖和后,抬头看向对方。

“叫什么?来自哪里?年龄?家中有几口人?”

赵玉舟老老实实的回道:“小的叫赵玉舟,籍贯梅州巴邑县,今年十之有三,家中有两口人,我与母亲。”

账房先生抬头看向赵玉舟,上下打量他一眼,“你有十三?”

“有。”赵玉舟生怕对方误会自己是要拿八文钱,故而将自己的年龄抬高到十三。

他赶忙从包袱里拿出自己的户籍证明。

账房先生看了一眼,确认无误,将东西还给对方,从一旁的盒子里拿出了一个木牌递给对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756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