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滇海传奇

作者:YUJIAN | 分类:奇幻 | 字数:0

第一百六十九章大典临近杜良急弃恶从善兴茂

书名:滇海传奇 作者:YUJIAN 字数:4.0千字 更新时间:01-05 18:19

第一百六十九章大典临近杜良急弃恶从善兴茂变

祭天祀地为权贵,百官建立重尊卑。

音乐正声舞八佾,同律度量衡得失。

人民如水心如潮,谁主沉浮何重要?

君为轻来民为贵,民保王朝延万岁。

东觉经匹要同意,借来李怀光做文书。匹要对东觉说:“这次不驳您的面子,我这边很多事,以后我的人你不要动。”

旁边的兴茂从未见过东觉一脸囧相赔不是说:“以后不敢了,只这一次......就这一次。”

兴茂和东觉一样,都知道匹要对东觉交代的王城之事,一丝不苟,兢兢业业,整个滇海陆地除了王廷,能满足温饱的只有修建抚仙龙城的这些民夫,只是东觉高瞻远瞩之能,但具体实施就是这一本正经,敢于忤逆东觉的匹要。

东觉把权力交给匹要,不但纵容他,还处处给予方便,匹要敢于当面说东觉,站的就是公理。

东觉也认识自己的错误,不停的认错,匹要喊李怀光过来,说:“东觉大人找你,就这一次,好好干。”

兴茂和李怀光面面相觑,感觉这东觉大人确实不易,也怪匹要这老东西太过于认真,其实背地里都感激其认真,才能使百万民夫,千头万绪,有条不紊。

东觉把大典的流程、仪式及各个环节,一一说给兴茂听。东觉说,李怀光记录,兴茂这边认真的听。

什么八佾之舞,多少人,怎么站位,需要哪种歌乐;编钟衡、甬、斡、旋、舞、铣、钲、枚、鼓等虡上位置音节才准确......

包括艾扎大帝的冕旒,滇海之神的祭祀圣服等等一应俱全,事无巨细,说了两三个时辰。

夕阳西下,侍从把三个人的饭菜端来,热了两三次。

掌灯时分,李怀光终于写完了,厚厚的三爹桉树纸,足足有百叶之多。令兴茂遗憾是他不认识字。这些行云流水的文字对他来说犹如天书,不过其记忆力还是让人羡慕,聆听一遍能六七成。

李怀光站起来伸伸胳膊,动动腿,扭扭腰。

东觉说:“吃饭吧。”

相貌看两人一个口若悬河,一个奋笔疾书;说的口干舌燥,记录的四肢僵硬。

兴茂很是感激的主动从侍从手里接过净手之具,东觉和李怀光洗把脸,三人坐下来吃饭,边吃边说。

“怪不得匹要那老东西不放你,记录的速度和准确度无以伦比......”东觉说:“字也漂亮,怀光,你给兴茂大人推荐个文书,照着这撰誊一份,跟随兴茂大人任用,以后我可再不敢用你了。这些装订成书,收录珍藏。”

夜深人静,熄灭灯,兴茂却难以入睡,他小声对门口的史文杰说:“文杰,你感觉我怎么样?”

文杰以为自己听错了,屏声静气辨听兴茂的声音。

兴茂以为他不敢说,就又说:“别人看如何看我,你说说,文杰,我不怪你,我真的很想听。”

史文杰这才得知兴茂让自己评价他,莫不是吃错药了?文杰说:“大人您足智多谋,省得杜良大人赏识,又得东觉大人信任,前途无良.......”

“好,好,停,停。我不是给你要献媚吹捧的,我们相处快两个月了吧,你我脾性相当,也都心知肚明,我信任你,不然我身边一个交心的人都没有,我想听真话,真的。”

兴茂说的很认真,很悲怆。

史文杰当然知道兴茂选择信任自己,其实他这人也没有传言中的不可救药,就说:“您的改变很大,以后我们要忠心事主,我认为东觉是主人,我就忠贞不二,打死我都不会改变,您认为杜良大人是您的主子,你也应该这样.......”

兴茂想争辩,但他还是忍住没有说话,听史文杰继续说:“坚持自己的想法,做一个本我,当然如果自己的想法不正确,就要听从智者的声音。滇海人们需要什么?王廷那些高高在上的人需要什么?您不会不知道。民不聊生,人祸甚于天灾。我们都出生于普通的,贫困之家,我们需要什么?难道是压榨、欺骗、恐怖?都不是,我们之想安居乐业。”

兴茂说:“以前,就不说了,这以后,我对东觉大人忠心,想想这人生,漫长也短暂,不为别的,只为我家中年迈老母亲,我也弃恶从善了,不说了,看我的行动吧。”

一连数十日,兴茂都祭坛和养心殿,两点一线,实地布置场地,排练兵士和侍女,在实践中寻找问题和不足。

东觉计算着时日,看建立在西山岛已近月,他来到西山岛,把建立接到海晏,再安插到抚仙龙城。

建立这些时间除了习文练武、排兵布阵,还研究东觉提供的滇海兵力部署图,抚仙龙船的建筑布局、宫室、道路及其每个有军事价值的设计,这些众人都了然于心。

融入滇海及其滇海接触的童各、德高之众极为重要,众人在指挥、配合上磨合的融洽如一。

建立在天池见到东觉,两人围着天池漫步,聊天,侍卫远远的跟在身后,整个滇海,这里最安全。

东觉表达了对圣主火龙果归附之心,东觉说:“自圣主离开,嵩城喋血,我们每一天都盼望着圣主光复滇海,人民确实太苦了,水深火热,很多地方十室九空,田地荒芜,数百里没有人烟。”

建立看东觉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眼睛红红的,他不免欷歔悲叹,想起自己的爹娘,还有死不瞑目的拖布洛老爹,他攥紧拳头,俯瞰眼睛一样深邃的天池,抬头看苍穹蓝天,说道:“一战定乾坤,我们要在光复之前,完全掌握滇海的情报,圣主才有的放矢。”

东觉说:“滇海的情报,您来之前,我已报送给圣主,现在应该早到了,我们一明一暗,掌握滇海,请圣主神断。”

建立说:“按照计划,苍山洱海,大理的人应该三个月后能到达。”

东觉没有接建立的话,而继续自己的话题说:“想着把子城建好,凤凰王城再迁徙,到时艾扎和杜良就没有时间搬进龙城。现在杜良已动手改造皇城,我观察他们,已找到部分密道,进行了封堵和改造,皇城将是光复王城的最后一道防线。另外就海晏武华的海军,他对西山岛早就垂涎欲滴,一旦开展,西山岛将是五华藏匿之地。”

建立聆听着,不时点头,东觉说完,他接话说:“打入敌人内部,争取为皇城密道保留漏洞。”

“完了,杜良一直防着我,故意而为之,定然难以安插我们的人,不过我可以试试。”东觉说:“不过,更为棘手的是这次登基大典。”

“您说的祭祀大典?”

“嗯,其实祭祀只是登基的一个环节。我说的是分封,艾扎称帝,杜良势必为冢宰,他依然掌控王廷,将会有数百千人被晋升,王侯将相不计其数,掌控王朝的核心,也是我们力争的地方。杜良做的很谨慎,名单至今都没有透露。”

建立没插话,这些信息才权威,他认真听着。

东觉继续说:“韩敬血洗腊甸之后,杜良秘密训练的军队更为隐秘,我们的人也失去了联系。同时他们把闫莹迁到了皇城,囚禁在镇灵苑,守卫森严,原来的人一个没有跟来,这说明杜良从未放松防备。”

建立没有见过杜良和艾扎,他也更好奇闫莹,这个圣主寄挂的女人。

他很佩服东觉运筹帷幄,其能不逊于圣主,甘愿称臣,这些年所做一切都是为圣主光复滇海,着实令人仰目。

闫莹从黑龙苑只身一人,翠香也不知所踪,换成现在小丫头香凌,十五六岁,模样清秀,却也不说话,眼睛无神充满恐惧。闫莹很想念朝夕相伴五年的翠香,无论其怎么哀求押送他的拓跋慕凶神恶煞的说:“杜大人自有安排,切莫让兄弟们为难。”

拓跋慕指挥强行把两人分开,闫莹被抬上车拉到抚仙,进入这龙城,庭院四面房屋围墙,自己如井底之蛙,也能看见高耸如云的祭坛,但闫莹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他根据以前传言的抚仙修建王城,猜想这里就是龙城,门外也住着卫兵,从门缝里能看见他们来来往往,却没有一个熟悉的身影。

把闫莹关进庭院后,拓跋慕就大呼小叫的说:“给滇海之神的丫头在哪?”

就听门外的有人说:“大人,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这香菱就来了,身高六尺的香菱,显得弱不禁风,唯唯诺诺,不敢看闫莹,闫莹心情不好,也不言语,这样过了十数日,香菱还是打破沉寂,说:“主子,我叫香菱,原是杜良侍卫厉青水的小妾,,青水失踪,我成了杜良大人的侍女。被派来侍奉您,这女子倒也诚实,不隐瞒的告诉闫莹。”

闫莹说:“我原来的侍女叫翠香的丫头,和你一样的乖巧,可怜人疼,他们强分了我们,我心情不好,不是针对你。”

香菱说:“我原不该说的,听闻香菱被杜良大人送给了黄标大人,他不从命,跳了黄标大人家里的水井殒命了。”

闫莹转头垂泪,默不作声,香菱也不再言语。

尹健知道兴茂受东觉蛊惑,生怕使什么坏心,赶紧派遣了十名郎官任兴茂差遣。

其他各部见有杜良明令,也不敢阻挠,兴茂也要这些老爷心腹,更不要他们眼中的能臣干吏,而是按照东觉的标准挑选谋断仁善之人,为己所用。实施证明这些人都对滇海和滇海人民忠心,成为了管理一方的能臣干吏,这是后话。

现在,距离登基大典还有半月。杜良在龙殿把兴茂给大王准备金冠、龙袍、礼服,自己穿戴试看,犹如披了被单,把人装在里面,还空略略的。艾扎腰有十二围,自己只不过七围。

兴茂按照东觉指导,也给杜良制造了相国服,前后金丝银线刺绣的黑蟒首,张牙舞爪,活龙活现。

东觉问过杜良关于百官礼仪,包括品级、服装和佩戴饰物,杜良自己说不上来,他也不不愿意把名单过早的透露出来,更不想告诉东觉。但是大典越来越近,杜良想风风光光的举行,威仪天下,兴茂显然对于礼乐之仪知之甚少,他不得不把东觉叫来商议。

东觉说:“音本太始,生于人心,随物感动,播于形气。形气既著,协于律吕,宫商克谐,名为乐。圣人造乐,导迎和气,恶退善兴。礼仪兴,与天地为量,纪国立君,人伦攸始。五郊圣人仰观天象,俯观法于地。天尊地卑,乾坤定。设官分职,贵贱位序;有王者制事立物,法度轨则。礼仪法度齐备,故能动天地,感鬼神,和人心,移风俗,考得失,定成败矣......”

东觉说的头头是道,杜良听得晕晕乎乎。什么百姓乐己之德?正之六律、问以五声,咏九歌、舞八佾,这些仿佛都可以不管,但登基大典威严滇海臣民。

想来还真得找个像样的礼部尚书,来掌管王廷司仪。

杜良就对东觉说:“你把王城建造的事情先放一放,要么暂时交给匹要,你主抓大典。没有法度,没有章程不行。”

杜良特意把兴茂喊来,把刚才东觉说的什么建百官,立法度,祀明堂,礼仪音乐问了兴茂,兴茂,兴茂也听东觉说了,但自己依然记不全,磕磕绊绊的说了一遍。

兴茂很有自知之明,祭天祀地礼仪律令自己真的不懂,兴茂说:“这是感觉简单,做起来不容易,我还是跟着您好好学学。”

兴茂说:“滇海的改变不在于上,而在于下,民以食为天,民食天下安。我们真正相处的这些日子,我也认认真真的想了。登基称帝建国,改变不了滇海的现状,人民依然苦不堪言。要想真的改变,要满足人们的需要......最为要紧的是休养生息,恢复生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004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