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让你当武将,神探什么鬼?

作者:大理寺一哥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十六章 卷宗!

书名:大唐:让你当武将,神探什么鬼? 作者:大理寺一哥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8

翌日,清晨。

陆鹤鸣一边沐浴在从狭小天窗照进来的温暖阳光中,一边满是感慨的看着眼前的早饭。

只见他的面前,正摆放着一张桌子。

桌子上有着各种各样极具特色的餐食。

热气腾腾的馄饨,酥脆可口的面油饼,皮薄馅大的包子,香气四溢的羊汤,还有比他脸都要大的馕,以及一碟碟清脆爽口的小菜。

就算前世,他都没吃过这般奢侈的早饭。

这些餐食的香味飘散开来,顿时让附近牢房的犯人忍不住流着口水,满脸的羡慕嫉妒。

有人忍不住道:“为什么他的饭食那么好,我们的饭差的连牲口都不愿吃?”

这话音刚响起,就有狱卒拿起棍子猛敲围栏,喝骂道:“你们这些罪孽深重的混蛋,给你们吃口饭就不错了,还挑挑拣拣!陆校尉是你们能比的?”

“若你们能在几个时辰内,救下皇子,破解贼人阴谋,在最危急的关头主动站出力挽狂澜,侦破案件,那你们也能享受这些,可你们能吗?”

这话一落,周围牢房的犯人顿时面面相觑。

他们觉得狱卒在唬他们。

毕竟眼前的陆鹤鸣,浓眉大眼,面容耿直,魁梧高大,怎么看都是那种脾气暴躁没有多少脑子的武夫,狱卒说他力挽狂澜破了案?

他们虽然身陷囹圄,但他们不是傻子。

武夫能有这本事?

狱卒一见,就知道他们不信自己的话。

他冷笑道:“如果他没有这本事,你们觉得李尚书和房郎中会先后叮嘱,要优待他?房郎中能专门从大酒楼订最好的饭菜给陆校尉准时送来?”

“这……”

犯人们不由瞪大眼睛,满脸的震动。

“不会吧?”

“难道他真的做到了那什么破解贼人阴谋,侦破案件的事?”

“我也就被关了两年而已,我大唐的武将,已经厉害到这种程度了?”

“我家外孙还说考不上科举,就投身行伍拼命去,我现在很担心他连进入行伍的资格也没有。”

狱卒听到这些犯人的话,眼皮不由一跳。

他觉得这些人似乎误会了什么,可转念一想,那又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他没再搭理这些犯人,而是迅速换上了和煦的笑容,道:“陆校尉,味道如何?满意吗?若是不满意,你就告诉小的,小的去和酒楼说,让他们改进。”

陆鹤鸣听着狱卒那堪比酒楼小二的热情声音,心中不由感慨,这就是地位的作用啊。

自己与其他犯人,不过是隔了一道栏杆,可待遇却千差万别。

都说大牢里,是最没有虚伪的地方,这里的一切都是最现实的写照。

陆鹤鸣经历了这些,更加坚定他脱身后,要升官的决心。

他得上进!

得达到若再有人陷害他,所有人的第一想法,不是相信那些陷害他的人,而是认为他这种地位,不可能做那种事的程度!

如此,方能真正逍遥自在。

伸了个懒腰,陆鹤鸣向狱卒笑道:“味道不错,麻烦再帮我感谢一下房郎中。”

狱卒刚要点头,却听一道声音从他身后传来:“陆校尉帮了我们大忙,这都是陆校尉应得的,不需要感谢。”

狱卒一惊,连忙转身行礼:“房郎中。”

房遗直微微颔首,道:“把门打开,我去见陆校尉。”

“是。”

狱卒不敢耽搁,连忙取出钥匙,打开了牢门。

房遗直走了进去,看着桌子上的餐食被陆鹤鸣吃了大半,笑道:“真的合胃口吗?若是觉得不好,我可以换一家。”

陆鹤鸣摇着头,一口将碗中羊汤喝光,顿觉全身暖呼呼的,这大牢的阴寒都无法近身了。

“非常好吃,房郎中不必再费心思。”

房遗直见状,这才点了点头。

他见陆鹤鸣已经吃完,便从怀中取出一本书簿,道:“这就是陆校尉杀良冒功之案的卷宗,陆校尉可以先看看。”

“至于陆校尉的案子,需要那些人证来到长安才能开始重新审理,他们在案子结束后,已经返回故乡了,李尚书昨夜便已命人连夜出发,但路途奔波遥远,一个来回,最快也得十天,才能将人证带回。”

陆鹤鸣并不意外,他拥有原身的记忆,知道那个村庄距离他们这里有多远。

十天,那都是李道宗施加压力的结果。

否则,半个月都算快的。

而昨天刚把李泰的案子完结,今早他们就将卷宗给自己送了过来,这也能体现出李道宗和房遗直的诚意,他们是真的在认真履行约定。

看来自己的运气确实不错,遇到的,都是信守诺言之人。

“不急,只要最后的真相能够大白,多十天少十天也无妨。”

陆鹤鸣笑了笑,接过了卷宗。

他将卷宗翻开,便见上面详细记载着自己杀良冒功之案的情况。

贞观四年元月十八,云州向北二十里处,偏靠恶阳岭的王家村于当晚被灭村。

王家村处于大唐与突厥交界处,因常年面临危险,所以居住人口不多,只有三十口人。

这三十口人皆姓王,属于同族,一共有十二户人家。

据当晚三个幸存者所言,他们已经熄灭蜡烛睡觉,忽然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吵醒,家里有人出外查看,却传来惨叫之声。

他们比较机敏,听到这声音,顿时意识到发生了意外,连忙躲了起来。

然后,他们就看到十余个身着大唐将士铠甲的人,冲进了他们村里,残杀村内的所有人。

之后,这些将士割掉了这些死者的左耳,一把大火烧了房屋,扬长而去。

在那火光中,他们看到了这些人的长相,其中就有原身。

待那些将士离开后,他们三人才走了出来,看着满地的尸首,他们十分崩溃,眼见烈火要烧毁所有人,他们顾不得多想,连忙将一些尸首从火中救出,这才得以保留十具完整的尸首。

而同时,在搬运尸首时,他们捡到了一块染血的,如同鱼鳞一样的铠甲碎片,那是细鳞甲的碎片,原身当时所着铠甲,正是唐十三铠中的细鳞甲。

这三人见亲人被杀,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他们又怕那些唐军返回,所以匆忙埋了亲人后,就跑到山里躲了起来。

一直到唐与突厥战争结束,唐军撤离,他们觉得没有危险了,才返回村落。

可见到村子一半已经烧毁,亲人不存,内心十分悲愤,发誓要为亲人报仇,这才来到长安告状。

因他们手中有当晚杀人的唐军将士铠甲碎片,且看到了原身长相,以及原身又恰巧在当晚,正好与同队战友斩杀了妄图逃窜的突厥敌人,数量又正好就是二十七,且位置就在王家村所在的那一片区域……

而当晚与原身一起行动的其他战友,皆在后续的战争中阵亡,所以没有任何人能为原身作证,原身连一个能为自己证明的人都没有。

这所有的证据连在一起,就是人证物证所有证据俱全,使得长安县衙、大理寺和刑部皆认定不会有错,最终以杀良冒功定罪结案!

什么是铁证如山?

人证物证,时间地点,全部吻合!

这就是铁证如山!

但陆鹤鸣知道,这都是屁!

通篇卷宗,除了当晚原身的立功之外,无一个真字!

这是切切实实的,周全严密的……栽赃陷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098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