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神诡大明:灵能飞升

作者:明君在位悍臣满朝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六十七章 圣人无私故以成其私

书名:神诡大明:灵能飞升 作者:明君在位悍臣满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岂不闻光阴似箭如快马加鞭,日月如梭似落花流水。”

“彼辈不闻道时,口灿莲花、巧言令色、大言炎炎,二三十载光阴虚度。”

“闻道者,于璇玑玉衡,纵横驰骋逍遥游、日朝五岳暮拜三山、四海遏密八音,何其快哉!”

朱翊钧难得真情流露,多说两句话。

但凡你们能把这些精力放在修炼上,少与人纠缠,多看大自然,朕就感到万幸了。

左右诸卿皆拜首,齐声贺曰:“谨受帝君教诲。”

对他们来说,能够站在皇帝身侧,就已经是万幸。

这种能够随意修炼的机会可不多,一旦沾染上红尘俗流,难免受其所累,无法专心致志于道途,做官就是一种负累。

“咱只盼着你们能听进去五分,便足矣。”朱翊钧敲打完周围的近侍,一时感慨不已。

“且去,且去。”朱翊钧挥挥手,闭目悬卧于蒲团之上,周身紫青庆云如华盖,青烟渺渺,灵气氤氲。

众人沉默的退守至坛外。

社稷坛再次安静下来。

于是乎,帝都的百姓再次看到了划过天际的流星,拖拽着苍蓝的尾焰,划过橘红的天幕。

这一次,只有一个孤零零烽火直冲北方。

于山海关而言,可谓是久别重逢,似是故人来。

大明的贸易循环,几乎绕开了辽东,这里复杂的海域不仅波涛汹涌,海底还遍布暗礁,风大浪急。

他们只是沉默的在冰天雪地中,和永远烧不干净的绿皮做斗争。

沉默的守卫于北方。

备受苛责。

到底是谁在毁灭帝国,谁是帝国的基石,在时间的冲刷下,这个答案已经不言而喻。

时任辽东巡抚的张学颜,在山海关待的年岁也不少了,他近来时常深刻的感受到大明的转变。

这个庞然大物正在艰难的转身。

北方受到的关注和偏重,从隆庆时期的漠视,已经大有改观。

“李先生,帝都烽火传信,还有丝绸棉衣送来,实在难得。”张学颜喜色溢于言表。

“抚台,李某只想知道,你们所承诺的绿皮大只佬,究竟在何处啊?”但李时珍却早就等到望眼欲穿:“烽火再亮也不能当饭吃!”

“快了,快了,那位大只佬李先生你一定会满意的。”张学颜大笑,展开大袖:“此外,先生有句话说错了,这里的人能不能吃饱饭,全在于朝堂之上啊。”

再好的技术,再多的粮食,没有政策落地,还不是置于高台。

君不见,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时珍抚着银白的胡须久久不语。

这就是技术性人才和朝堂官僚们的区别。

张学颜戴上兜帽,撑开灵能阻拦拂面而来的大雪,起身离去:“所以吾等才要至君上为尧舜,光被四方,协和万邦。”

李时珍望着张学颜离去的身影,追问道:“抚台所说的是哪一位皇帝。”

“古往今来,可称贤者,自然首推汉文帝也。”张学颜笑道,他脚下不停,直往烽火台去。

这里如同一个模子雕刻出来的九层白玉祭坛,大明的文化中,是以九为尊,皇帝时时刻刻都在奸奇争夺这个数字。

只须臾功夫。

山海关靠近燕山山巅的墙头上,已经蒙上青苔的烽火台浑身颤动,艰难的从苍白的火焰中吐出一颗幽蓝的烽火。

苍蓝流星于山海关调转方向,跨越茫茫海域,直奔松江而去。

张学颜说道:“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李时珍将双手拢在毛茸茸的袖袍中,身上灵光黯淡,拿着张学颜给他承诺的受害者名单,有幸第一个接受李时珍试验的,赫然就是李成梁的家奴:“努尔哈赤,什么破名字,野猪皮?”

“罢了,反正都一样。”

绿皮而已。

但对于那位传闻之中的辽东总兵,他可是好奇已久。

什么样的猛男,居然能被绿皮们视为首领,并且依仗这种力量,横行无忌于辽东的白山黑水之间。

终于,松江府的码头上,定国公徐文壁头顶兜鍪凤翅盔着明光甲,正按剑而立,在物资堆积成山的码头上观望。

“国公,山海关来信。”手下亲信来报。

徐文壁立马转身:“神皇在上,备马,可算是等到了。”

周围和左右的人亦然。

这里的日子虽好,但是每天光是收拢从各地逃难的百姓,就已经是一桩麻烦事了。

要从中一一甄别出邪神信徒,还要管他们的吃喝拉撒。

还有被堵在港口的商船也怨气冲天。时间就是生命,每耽搁一天,他们就要亏损百金。

而对于徐文壁来说,这些都是麻烦。

毕竟徐文壁的身上兼任的差事,是去南方支援,和两广的地方兵合并一处,严格来说,他只是路过。

毕竟,因为大明安安静静蛰伏了六年,这些跳梁小丑,居然胆敢作乱,甚至于会同混沌邪神,擅动刀兵,而暹罗蕞尔小国,也敢以言诱之。

他们没有恭顺之心啊。

此时。

被临时改造为中军大帐,白虎节堂的一处廨厅之内。

蓝道行一身青绿色的道袍,施施然的挡在大门口,引得来往军士纷纷侧目。

前日听到此人的名号,徐文壁就知道这是个大麻烦。

这是皇帝身边的人,但是一来没有皇帝明文,二来没有朝堂明文诏书,他也不能擅自跨越州府出兵啊。

这已经是过分了。

定国公徐文壁看到此人便颇感头痛。

“蓝道长,这些事不该由徐某节制,何必苦苦纠缠?”徐文壁示意其他人先行进去,躲是躲不过了。

“只要定国公答应借兵,蓝某即刻就走,绝不叨扰国公。”蓝道行倒也干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徐文壁干脆拒绝,你空手白舌便想借兵,这是借兵?你干脆杀了我吧。

蓝道行也不为怵,又复归于堂前静坐。

要不是烽火台被炸了。

他要不是联系不到皇帝,何至于与这位定国公反复纠缠。

徐文壁绕开这位瘟神,打起精神,走入正堂内。

立马有随军的钦天监修士跟进,拿着一份蓝光莹莹的题本。

“国公,这是庙堂上要你转交给海总宪的文书,你请过目。”

“海总宪至何处了?”徐文壁立马肃然起敬。

这也是一位惹不起的。

徐文壁已经打算启程离开了,这里面牵涉到东西太多。

经过港口血战,京营做的已经足够多了。

常言道:功不可占尽,他把事儿全干完了,岂不是显得其他人很无能。

更何况还有身处南衙的那位魏国公。

都是姓徐的,到底是分不开啊。

手下偏将立马起身回禀:“已至松江府城。”

定国公立马说道:“即刻给海公送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25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