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努力考科举,咸鱼梦想从未改变

作者:一只绿耳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21章 逃得可真快

书名:努力考科举,咸鱼梦想从未改变 作者:一只绿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4

周骏显然有些懵,他没想到自己的一个请求,竟然能让陆杨想到要在衙门里建立一个新部门。

而且还是一个专门用来寻亲的。

想了想,他有些不好意思。

“这会不会太麻烦你们了?”

“麻烦倒不至于。”陆杨点了点椅子扶手,又说:“我晚点跟马检讨说一声,到时候你直接通过这个部门去找你大哥就行。”

“好,多谢陆钦差。”周骏连忙激动地起身感谢陆杨。

陆杨摆摆手,连忙让周骏坐下。

等周骏坐下后,陆杨说:“马检讨应该让人把钱都还给你了吧,你之后有什么打算?”

说实话,周骏现在整个人都是茫然的,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找到自己的家人,可除此之外,他心里没有任何想法。

根本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去做什么。

他愣愣地看着陆杨,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脸上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陆杨见此,笑道:“你手里那么多钱,就没想过要去做什么?”

陆杨虽然没仔细问过马才英之前挖到周骏的钱有多少,但是从马才英说起此事时那惊讶的表情,陆杨就能猜出这笔钱不少。

闻言,周骏说:“到时候可能会回咸宁那边,把家里的铺子再重新开一间。”

陆杨点头,“这想法也不错。”

接着,陆杨话题一转,问起了周骏对此次雪灾的想法。

周骏不懂陆杨话里的深意,只是说了自己的感受。

“冷,大,下得又久。”周骏顿了顿,语气有些沉,“我不喜欢。”

“我也不喜欢。”陆杨说:“之前朝廷想要推广棉花种植,你想不想掺一脚?”

“棉花种植?”周骏一愣,随后开始沉思。

棉花价高,他们家也并不是没有棉被,这东西确实是保暖。

但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去种植。

不过经过此次雪灾,他也知道了棉花的重要性。

想了想,他抬头看向陆杨。

“要是想种的话,该怎么做?”

“想种,那就好办了。”陆杨心里只是有个计划,但具体实施,还得回到京城才能进行下一步。

他看向周骏,“周骏兄,种植棉花需要土地,需要人力,需要准备很多东西,而这些,你都得去安排。”

“而我也需要去安排一些事,等我把这些事情安排好,到时候你关注衙门这边的动静,你会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的。”

周骏点头,“好,我知道了。”

周骏在离开前,突然把自己的真实名字跟陆杨说了。

“陆钦差,我叫周正卿。”

陆杨没想到周骏会说这个,他愣了下,便笑道:“周正卿?挺好听的。”

“谢谢,希望陆钦差一路顺风。”

“好。”

周骏走后,陆杨回房花了些时间,写了个关于建立新部门的方案出来。

陆杨也懒得想什么部门名字,直接就叫寻亲部,十分简单粗暴。

过来寻亲的人,需要留下自己的现居住地址和信息,以及要找的人的具体信息。

因为古代没有相片这些东西,陆杨特地写明,在写信息时,最好问清楚要找的人有没有什么特征明显的地方,如果没有,就让画师出手。

这个部门实施起来,并不简单。

毕竟逃难的人这么多,总会有些因为各种原因走散的人。

有记忆的人,自然会往家里或者村里找。

这些陆杨心里清楚。

就算没有这个部门,他们迟早也是会有找到家人的一天。

但逃难的人大多都是普通百姓,他们身无分文,回家对于他们来说,是件十分艰难的事。

陆杨在部门方案中,特意写了这么一条,若是地方相隔太远,则由衙门负责联系车行,付车钱把人送回去。

未免一趟只送一人太过浪费,还建议可以把相近地方的人一起送。

陆杨深知水至清则无鱼的事,既然多多少少都会有人贪,还不如把这些钱拿出来做些好事。

陆杨计划写起来,那是丝毫不拖泥带水。

毕竟他也只是花些时间的事。

陆杨洋洋洒洒地写完几张纸,便让莫永把这些纸张拿给马才英。

不过一会,马才英愣愣地看着手里的纸张,“这是......”

陆杨让莫永拿过来时,便把要交代的事情跟莫永说了。

闻言,莫永连忙把陆杨吩咐的事说了出来。

“马检讨,是这样的,少爷说那些人本来就够可怜的,还因为各种天灾被迫走散,他于心不忍,便打算在衙门这边弄个寻亲部门。”

“少爷说,等他回京之后,他会跟皇上商量,在其他地方也弄一个这样的部门,现在就暂时在湖广这边实施,希望马检讨不要让他失望。”

马才英听完,连忙低头看了起来。

细节写得不多,最后结尾是希望部门能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毕竟他也只是提出一个笼统的方案而已,具体的,就交给部门负责了。

马才英觉得陆杨这想法挺好的,就是有些累人。

他看向莫永,真诚地问道:“你们家少爷能晚几天走吗?”

莫永隐约能明白马才英话里的意思,但是不好意思,他家少爷已经让人把行李装车了,就在他出门的时候吩咐的。

所以,他摇了摇头,“少爷已经让人准备好了,明日一早就出发。”

马才英一听,叹了口气,“你们家少爷脑子可真灵活。”

“......我们家少爷是这样的。”莫永也十分真诚地回了句。

当天酉时四刻,马才英忙完事,带着余高汇和郭永常匆匆往陆杨那里走去。

不料,刚进院子,就看到陆杨房里黑漆漆的,显然是已经睡觉了。

三人对视一眼,只好原路返回。

翌日,天未亮,陆杨就催着队伍赶紧走。

等马才英几人得知情况时,陆杨的马车已经出了城门。

三人有些不敢置信,恍惚间,各拿到了一封陆杨托仆人给他们送的感谢信。

信上感谢他们的辛苦努力付出,等他回京之后,会跟皇上说明他们的辛劳的,让他们不用担心。

看着后面加大加粗的辛苦了三个大字,三人愣在原地,望着城门的方向欲哭无泪。

逃得可真快!

陆杨选择悄悄地走,也是不想大家来给他送行,就这样轻轻松松地走,陆杨就挺喜欢的。

这会,莫永看着正盖着被子,捧着话本在看的陆杨,有些不解。

“少爷,我们今日怎么这么赶?这天还没亮透呢。”

陆杨眼也不抬,“我得赶回去成亲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152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