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家父唐高祖

作者:今宵初弦月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六七章 固若金汤

书名:家父唐高祖 作者:今宵初弦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1

高墌城内,义兴王府宽敞的议事大厅之中,宗罗睺高坐首位,两侧靠着墙壁端坐着十几名将领,他们身披战甲,神采奕奕,杀气腾腾。

薛仁杲得知李世民率军进犯后,立即派宗罗睺率领十三万大军驻扎高墌城,以抵御李世民,自己则坐镇折墌城,遥控全局。宗罗睺作为薛仁杲的心腹爱将,深受其信任。此刻,他目光锐利,扫视着众将,清嗓开口道:“诸位将军,李世民率军犯境,皇上命我率军抵御。然而,我几次领兵挑战,李世民却坚守营寨,拒不出战。对此,诸位有何高见?”

话音刚落,一名将领起身抱拳道:“大帅,末将以为,李世民此乃疲敌之计,欲等我军松懈,再行偷袭。我等切不可中其诡计!”

宗罗睺点头赞同,道:“王将军言之有理,此乃李世民之计,我等不可上当!”随即,他提高声量,大声呼唤:“梁胡郎何在?”

梁胡郎闻声,连忙站起,抱拳应道:“末将在!”宗罗睺目光如炬,盯着他说道:“本帅命你为先锋,明日率领本部人马前去攻打李世民,本帅亲率大军为你助阵!”

梁胡郎一听,眉头紧皱,道:“大帅,李世民能征善战,精通战法,他的营寨深沟高垒,难以攻克。如果强攻,只会徒增伤亡。他既不出战,我等不如以静制动,亦坚守不出。双方僵持不下,时间一长,李世民自然会退兵。如此不战而胜,方为上策。”

宗罗睺一听,瞪眼怒道:“胡说!李世民区区五万人马,我们有十几万精兵,如果跟他一样当缩头乌龟,岂不让人耻笑?!”

梁胡郎还想争辩,宗罗睺却一摆手,斩钉截铁地:““休再多言!本帅命你明日辰时发动进攻,若敢违令,立斩不赦!”梁胡郎无奈,只好抱拳应道:“好吧,末将遵令!”

次日清晨,天际初露曙光,梁胡郎身披战甲,头盔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他稳稳地跨坐在那匹雄壮的白龙马上,宛如战神降临。随着一声令下,他亲率麾下三万兵马,浩浩荡荡地奔赴前线。大军行进间,旗幡如林,猎猎作响,战马嘶鸣,声震四野,队伍迤逦绵延,蔚为壮观,直至两军对峙的阵前。

梁胡郎策马登上一座小山坡,勒紧缰绳,白龙马随即驻足。他屹立于马背之上,远眺敌方营寨。只见唐军的营寨沿着那条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小河一字排开,宛如巨龙蟠踞。营寨四周,碗口粗的栅木密密匝匝,围得铁桶一般,整个营寨宽约五六里,长约十余里,气势恢宏。外围深沟纵横,辕门前更是布满了砦鹿、拒马,防御森严。军营之内,瞭望塔高耸入云,射箭楼错落有致,整个营寨固若金汤,令人望而生畏。

梁胡郎心中暗自叹息,一股沉重的压力涌上心头。然而,他很快振作精神,扭头对身旁的副将沉声道:“即刻发起进攻,擂鼓助威,务必一鼓作气,攻破唐军营寨!”副将闻言,连忙抱拳应命,声音坚定有力:“遵命!”

片刻之后,鼓声如雷,震天动地。秦军士兵在鼓声的激励下,如潮水般的蜂拥而上,向对面的唐军营寨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营寨之中,唐军士兵排列得整整齐齐,他们冷静地拉弓放箭,箭矢如雨点般落下。秦军士兵尚未靠近营寨,便已纷纷中箭倒地,而那些骑马的敌军冲到跟前,更是纷纷跌入深深的濠沟之中,哀嚎声此起彼伏。

山坡上,梁胡郎骑马观战,身后帅旗迎风飘扬,亲随侍立左右。这时,副将匆匆跑来,抱拳禀报:“将军,唐军营垒坚固异常,我军几次进攻都未能奏效,且伤亡惨重!”

梁胡郎点了点头,沉声道:“我都看到了。”他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果断地下令:“鸣金收兵!”随着他一声令下,须臾之间,金钟敲响,清脆悦耳。秦军士兵纷纷退出战场,返回了营地。战场上硝烟逐渐散去,大地重新归于一片宁静之中。

梁胡郎正欲返回大帐,忽见宗罗睺的传令官骑马赶来,抱拳行礼道:“梁将军,大帅请您去帅帐相见。”梁胡郎一听,心中不由得“咯噔”一下,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脸色黯然,淡然回应道:“知道了。你先回去,本将随后便到!”

安顿好军队后,梁胡郎匆匆赶到宗罗睺驻军的营地。他一踏入帅帐,只见宗罗睺坐在上首,脸色阴沉如乌云密布,两旁十几名将领小心翼翼地侍立着,连大气也不敢喘一下,气氛紧张得令人窒息。

梁胡郎走上前去,单膝跪地,抱拳行礼道:“禀大帅,末将前来听令!”宗罗睺突然一拍桌子,瞪眼怒斥道:“梁胡郎,你好大的胆子!没有本帅的命令,你竟敢擅自鸣金收兵!你这是想抗命吗?”

梁胡郎争辩道:“大帅明鉴,唐军的营垒坚固无比,实难攻克。末将的人马一个时辰不到,便已伤亡两千多人。末将也是万不得已,才下令收兵,请大帅明察。”

宗罗睺闻言,大声怒喝道:“胡说!你违抗军令,罪不容赦!来人,将梁胡郎拖下去斩首!”话音刚落,几名侍卫便如狼似虎地冲上来,将梁胡郎紧紧束缚。

关键时刻,那名姓王的将领挺身而出,抱拳行礼道:“大帅,梁将军虽然违抗军令,但念其初犯,还望大帅宽恕,让其戴罪立功!”与此同时,宗罗睺的心腹幕僚孙广文也走到他身旁,低声道:“大帅,梁胡郎手握重兵,如果没有皇上的敕令就杀了他,皇上知道了定会震怒。”

宗罗睺听罢,沉默片刻,心中权衡利弊。最终,他放缓语气道:“梁胡郎,众人为你求情,本帅暂且饶你一次。你回去整顿兵马,明日再战。如有违抗,定斩不赦!”

侍卫们将梁胡郎放开后,他整理了一下盔甲战袍,抱拳行礼道:“末将知道了。”言罢,他转身走出大帐,拖着沉重的脚步离去。

夜幕深沉,如墨般的天际上,星辰点点,闪烁着清冷而遥远的光芒。梁胡郎孤身坐在帐篷之中,面对着桌上那根牛油蜡烛发呆。火光摇曳,映照出他紧锁的眉头和那双深邃的眼眸,仿佛在其中隐藏着无尽的思绪与过往。他与宗罗睺虽然同为秦国将领,也曾并肩作战,却如同两条不相交的河流,各自流淌着不同的故事。

梁胡郎最初是唐弼麾下的一员猛将,唐弼乃隋末的一方割据势力,手握十万雄兵,割据汧源城。当薜举在金城高举义旗,势力如日中天时,宗罗睺毅然决然地率领麾下人马,投奔了这位新兴的霸主。随后,薜举又向唐弼抛出了招降的橄榄枝,唐弼权衡利弊,最终选择了归顺。然而,这看似和平的转折,却暗藏杀机。薛仁杲,那个野心勃勃的太子,趁唐弼放松警惕之际,率军突袭,一夜之间,汧源城易主,唐弼仓皇逃窜,仅带着一百多名骑兵逃出生天,投奔扶风郡太守窦琎,却不幸被窦琎所杀。如此一来,梁胡郎及其麾下的三万将士,只能无奈地归顺薜举。薜举对梁胡郎颇为优待,时间一长,梁胡郎也就安了心,全心全意为薜举效力。

与其他将领不同,宗罗睺自薛仁杲为太子时便与其关系密切。薛仁杲登基后,对宗罗睺更是倚重无比。宗罗睺仗着这份信任,变得目中无人,对秦军其他将领多有不屑,因此与他们多有嫌隙。

夜色渐浓,梁胡郎却无丝毫睡意。他缓缓站起身,走出帐篷,仰望那片璀璨的星空,呼吸着夜晚清冽的空气,心中那份烦闷与焦虑,似乎在这一刻得到了些许的缓解。就在这时,副将巡营路过,见他独自站在帐篷前,便上前打招呼:“将军,您还没睡呢?”梁胡郎瞥了他一眼,眼神中透露出几分无奈与疲惫,轻轻地叹了口气,道:““心中烦闷,睡不着。”

副将闻言,心中一紧,忙关切地问道:“将军,您还是在为明日的战事忧心?”梁胡郎点了点头,道:“唐军的营寨固若金汤,强攻无疑是送死。我手下三万弟兄多是随我征战的家乡子弟,我怎能忍心让他们白白送命?”副将听罢,眼中闪过一丝愤慨:“将军,您与宗罗睺一向不和,他这是借刀杀人,欲借唐军之手削弱您的实力啊!”

梁胡郎再次叹了口气,神色黯然地:“我又岂会不知他的阴谋?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我不得不听从他的命令。”副将沉默片刻,突然眼前一亮,道:“将军,末将倒是有一计,或许能解眼前困局。”梁胡郎听了,顿时来了兴趣,连忙问道:“什么主意?”

“您随我来。”副将说着,将梁胡郎领进帐篷,指着军用地图道:“将军您看,这是瑞丰仓,乃是唐军粮草的聚集之地,它位于天门镇,距此地约一百八十里。如果我们派一支人马攻占瑞丰仓,烧毁唐军的粮草,唐军没了粮食,自然会撤军。”

梁胡郎凝视着地图,思索片刻后,点头道:“这个主意倒不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65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