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作者:那个李伟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23章 朱元璋的忧虑

书名: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作者:那个李伟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9

金川门被攻占后,幸存的亲军立刻向不远处的钟阜门逃去。

“大人,不好了!金川门丢了!”

逃到钟阜门的亲军将士边喘息边大叫道着。

驻守在此的指挥使周冲惊慌不已,急声问道:“侯爷呢?”

“侯爷被俘了!”另一个亲军士兵跟着禀报道。

周冲闻言,脸色顿时一白,李伟毕竟是曾经的国公,在军中的威望还是很高的,像郭英这种侯爵还有信心与他对抗,而普通的武将对上他多少都有点犯怵。

周冲很不想直面这位战功赫赫的邗国公,但是职责所在他也无法逃避。

“快布防,另外去定淮门向毛大人求援!”周冲急促的道。

“是!”

众将迅速调动起来,一边布置防御一边顺着城墙一路求援加示警。

李伟给陈肃留下了几挺重机枪和火炮,然后便带着吕唐等人向在钟阜门发起了攻击。

金川门是亲军的防御重点,有郭英坐镇,布置的防守也比较严密,但是越过了金川门,后面的各处城门防守就差了许多。

周冲着人抵抗了一阵,然而在吕唐率兵火力镇压下很快败下阵来,被打得一退再退,直到被逼退到钟阜门城门后,吕唐等人才暂缓攻势,然后李伟就再次留下一名武将和部分重机枪火炮驻守,其他人立刻再次向对面发起冲击。

毛骧得到消息后,立刻带着大量兵马前来支援,然而城墙就这么宽,他们就算兵力多,也无法发挥优势。

“毛大人,挡不住,他们的火器太厉害了。”

周冲从前面挤过来,来到毛骧面前说道。

毛骧脸色铁青,大声喝道:“挡不住也得挡,所有人都不准再退,再退者死!”

周冲脸色惨然道:“没用啊,他们有那种特别恐怖的连射铳,咱们几十人也不如他那一支铳射出的子弹多,咱们的人上去就是送死!”

毛骧心中一沉,立刻就想到了之前在攻打军器局时碰到的那种恐怖火器,面对这种火器,人多已经没多大作用了。

皱眉沉吟了下,毛骧沉声道:“这样,我带人从城下进攻,协助你们一起抵挡!总之不能再退了!”

周冲迟疑一下,也只得点头称是。

毛骧带着部门将士绕到后面的仪凤门,下了城之后又来到钟阜门这里。

李伟见到他们的动向,立刻做出了布置,让江龙等人在侧面对付的城内攻过来的毛骧等人。

城墙内侧没有城垛,不过也有一圈围墙,将士蹲下之后也能作为掩体用,再加上居高临下的视野和枪械的优势,把毛骧带过来的军队打得不敢露头,一时也帮不了周冲多大的忙。

当步兵把亲军压的往后退出一段距离后,重机枪小队立刻上前,一阵嗒嗒声过后,前方百米内的敌人很快清空,步兵再次越过他们冲上前去,就这样交替着前进,把周冲等人打得一退再退,很快就推到了仪凤门。

城下的毛骧见状,也只得痛骂一声,赶紧调集兵马回到仪凤门支援。

这两个城门相距很近,不过二里左右的距离,在李伟抢占了钟阜门后,仪凤门也没坚持多久,便也落入了他的手中。

李伟率军以势不可挡的威势横推而过,城上的守军一路退往定淮门,城门丢了一座又一座,每攻下一座城门,他便会留下部分将士和武器驻守。

毛骧在城下跟着他们跑,几乎刚赶到相应的城门还没机会动手,便又得赶向下一座。

定淮门、清凉门、石城门、三山门。

李伟等人一路推到聚宝门才被阻挡了下来。

聚宝门是京城的主要城门之一,若不是正阳门处在皇城前面,位置特殊,这个聚宝门才应该是京城的主城门。

聚宝门的规模远比其他那些城门更加宏大,光是瓮城就有三道,城门处的墙面宽三丈余,终于给了亲军发挥人数优势的地形。

李伟等人从西侧靠近这座城门,驻守在此的张龙早早的调动亲军布满瓮城,火铳面向他们严阵以待。

京师总共十三座城门,现在还没一天呢就丢失过半,李伟的进攻速度堪称恐怖。

要知道这可是二十多里路,即便只是行军也得半天,也就是说李伟几乎是一路不停的夺取了这半路城门。

张龙和毛骧站在聚宝门城头,脸色皆是凝重无比。

“凤翔侯,这聚宝门可一定得守住了,若是再丢了,这京城就真的要丢了!”毛骧担忧的道。

“放心,本侯一定会把他拦在此处,再无寸进!”

张龙望着远处逼近的李伟军队,沉声回道。

毛骧闻言轻轻点了点头,但心中的担忧却并未减少,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大明王朝竟会这么快就要面临倾覆的危机!

李伟远远的望着聚宝门上严阵以待的亲军,向身边的吕唐轻声问道:“能攻下来吗?”

吕唐观察了一下聚宝门的形势,便自信的拱手道:“主公放心,只要咱们全力攻打,最多明日正午必可拿下!”

李伟轻轻蹙眉,他明白,吕唐所说的全力,就是要不计牺牲。

之前虽然战况激烈,但他们的伤亡其实并不大,往往都是机枪一上,敌军就溃逃了,根本没打什么硬仗。

但眼前这聚宝门恐怕没那么容易夺取了,伤亡在所难免。

李伟想了想,便轻轻点了点头:“那就尽快吧,时间紧迫,不容有失。”

慈不掌兵,走到今天,他敢不再是原来那個多愁善感的人了。

“是!”吕唐拱手称是,立刻开始调动大军行动起来。

两军进入射程内,立刻开火相互对射。

如今他们沿城墙一字前进,而对面却有瓮城对他们形成横向包括,打击面更大,占了极大优势,即便燧发枪落后许多,他们也依靠轮射表现出了强大的火力。

吕唐将士兵分成两列,城墙内侧面对瓮城的这列将士一边前进一边对抗瓮城上的敌军,外侧的则在他们的掩护下全速前进。

冲锋的士兵很快出现大量伤亡,尤其是侧面的将士,既要面对瓮城上的敌军,又要对面正面的打击,压力巨大。

李伟见此微微皱眉,又周了几个重机枪小除到前面去支援,以强火力压力瓮城上的敌军。

机枪一开火,瓮城上的亲军顿时被打的抬不起头,张龙顿时大急:“不许退,给我接着打!”

在他的喝斥下,被压的伏身躲避的士兵只能冒险露出头来还击,有几个倒霉的立刻被机枪的子弹爆头,其他人更是吓的躲了回去。

张龙见此,立刻命督战队上前督战,众将士只得被逼着不断举枪还击,不时就有人被子弹击中身亡,但是也总算维持住了火力。

太阳在硝烟弥漫中缓缓西落,吕唐在天色渐暗时才收兵退回。

打了一天,他们所有人都已经疲惫不堪了,必须得休整歇息,张龙和毛骧见他们暂时停火了,也稍稍松了口气。

“我进宫向陛下禀报,你在此驻守,一定要小心戒备!”毛骧对张龙说道。

“好!”

张龙没有多言,点头答应下来。

随后毛骧便带了几个人匆匆下了城墙,向皇宫而去。

残阳如血,光芒透过钟山斜斜的洒向京师,把这座宏城照耀的微微泛红。

在钟山北侧的山脚下,一条曲折蜿蜒的山路上,安庆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前走着,突然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幸好一旁的段妤眼疾手快把她扶住。

“公主殿下,你没事吧?”段妤搀扶着他关心的问道。

“我没事,咱们快点走!”

安庆强忍着脚上的剧痛站起身来,摆了摆手,便要继续赶路。

她从小娇生惯养,扬州到京师近百里路着实把她累得不轻。

段妤秀眉微皱,忍不住再次劝道:“公主殿下你何必如此呢?现在京城战事已起,即便你去了也无法改变啊。”

“那我要怎么办,难道让我在扬州等着失去夫君吗?”

安庆停下脚步,心里苦涩难言。

虽然她也知道李伟的本事挺大,但她更知道父皇的厉害,从小她就是听着父皇的各种传奇故事长大的,在她看来李伟这次肯定是会战败的。

其实她身为公主,即便李伟败了,朱元璋也不会拿她怎么样,包括她的孩子大概也不会有事,毕竟那也是朱元璋的外孙,但李伟这个叛臣肯定是没有活路的。

她这次擅自出来,就是想入宫向父皇求情,让他留夫君一条性命,即便今后终身囚禁,也好过丢了性命。

“可是现在京城战事正酣,咱们也进不去啊。”段妤为难道。

她能把安庆从扬州带出来那是扬州还未封城,现在京师激战之中,肯定是戒备森严,不会允许任何人进出的。

“不用担心,咱们走太平门,那里地形特殊,应该没有战事,而且这道城门正好在皇城后面,咱们从那里直接便能进宫。”

安庆自信满满的说道。

京城十三道城门,太平门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它东靠钟山,西临玄武湖,只有中间一条道路通往京城,地势险要,正如它的名字一般,相对于其他城门来说比较太平。

段妤无奈的叹了口气,只能赶紧跟上,搀扶着她一起向京城走去。

皇宫中,毛骧把一天的战况详细的告知了朱元璋,朱元璋布满皱眉的脸上看不出喜怒,让毛骧有些忐忑不安。

过了许久,朱元璋才轻声开口道:“咱知道了,你去告诉张龙,让他守好聚宝门,过几日勤王大军便到了。”

“是!”

毛骧恭声称是,随即拱手退下。

在他走后,朱元璋也起身走出了大殿,来到殿前的御台上。

伺候在侧的徐寿见此,连忙让人取了件衣袍来。

“陛下,夜里凉了,奴婢给您披上吧。”

徐寿走上前去,恭声说道。

朱元璋看了一眼,也没拒绝,微微抬了抬手,徐寿会意,连忙上前把衣袍给他披在身上。

夜幕降临,响彻了一整天的枪炮声总算停歇了下来,老百姓们早早的关好家门,整座京师陷入黑暗的寂静中,唯有皇城里和外城墙上几个位置有夜间巡逻戒备的灯火。

朱元璋望着皇宫里宏伟又空旷的各个殿宇,整个人显得有些孤寂落寞。

“其实当初咱是真的想跟这些老兄弟们共享这大好江山的。”

朱元璋突然幽幽的叹道。

徐寿微愣,随即赶紧低头道:“陛下圣德天下皆知,都是这些悖逆乱臣辜负了陛下。”

朱元璋瞥了他一眼,轻轻摇了摇头,随即便不再多说。

他知道徐寿这话不一定是真心的,但他说的却是真心话。

没有哪个帝王一上来就想当暴君的,谁不想留下一段君圣臣贤的千万佳话让后人称颂呢。

可惜的是,在立国后他很快就发现自己想得太天真了,这些一起拼杀过来的老兄弟们,在建国后位列公侯,仍旧不满足,屡坏国法,欺压百姓。

大明朝虽然建立了,但事实上各地的起义却并未平息下来,贪官污吏、不法勋贵,都会逼着老百姓重新举起义军的大旗,来反抗他这个新皇帝。

所以他于公于私他都不得不下手清理这些贪官和勋贵,只有把这些人都清理干净了,天下才能太平,大明才能安定!

朱元璋眼神恍惚,无数过往的老面孔从脑海中划过,最后浮现出一个小白脸。

“还有这个臭小子,屁事不懂!”想起李伟,朱元璋不禁心中暗骂。

李伟这个人的出现给他和大明带来的好处不可谓不大,除了帮他制造出了各种奇物火器之外,所创立的商会和银行也让各地的复苏加快了许多,种种功劳他看在眼里,心中也很欣喜。

但是,自从得知征倭时李伟手下的人开始用手段争功,他便不得不警惕了起来。

随着李伟的地位越来越高,追随的人也越来越多,即便这小子自己没有野心,也挡不住手下的争功夺利,将来这些人肯定会有人推着他不断向上再向上,因为只有他的地位更高了,下面的人才能跟着往上升,这么下去,总有一天会有人推着他觊觎大位。

为了以防万一,朱元璋才动手削弱了些李伟的势力。

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小子却不知从何时起,暗中培植了自己的势力,尤其是夜行卫这个类似锦衣卫的情报组织的出现,更是让他无法容忍。

说实话他现在回想起来,都有些想不通为什么会变成今天这样,高官厚禄,位极人臣,能给的他都给了,他觉得自己并未亏待这个臭小子,然而这个臭小子却总是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跟他置气,甚至培植势力一心想着逃离,现在更是带兵反叛,真是岂有此理!

“哎,要是标儿还在就好了。”

朱元璋呼出一口闷气,轻叹道。

现在虽然京师大乱,甚至有被李伟夺城围困的危险,但这却不是最让他心忧的,最让他心忧的是这皇位该传给谁。

老二朱樉是个混蛋,肯定不行,但若越过他传给老三,则会坏了规矩,其他藩王肯定也会对大位生出觊觎之心,像是老四朱棣。

按照李伟当时在牢里跟他说的,老二老三都不长命,老四能夺位成功并且延续大明基业,倒也算是有些本事,但可惜,至少现在他不可能传位给他,否则他一走,这些儿子立刻就得打作一团,搞得天下大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217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