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元辅

作者:云无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90章 封禅(十)蒙古新生?

书名:大明元辅 作者:云无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9

当时,布日哈图站在布哈拉城外的高地上,凝视着这座古老的城市。城墙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坚固,但在他的眼中,这座城市已经是一座孤城。他的军队已经将布哈拉城围得水泄不通,切断了所有与外界的联系。

就在此时,他得知了哈萨克汗国出兵来援布哈拉汗国的消息。至此,需要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哈萨克汗国以及它的现任可汗了。

哈萨克汗国是哈萨克人在公元1456年,即大明景泰七年创建的王朝。由术赤系苏丹克烈汗与贾尼别克汗创立,又叫巴兰杜黑汗国。

它有一个前身,即白帐汗国。15世纪,白帐汗国发生内讧,分裂出诺盖汗国和乌孜别克(月即别)汗国等。

1456年,白帐汗国最后一个可汗八刺之子克烈汗(又译克拉依汗),趁乌兹别克的阿不勒海尔汗败于瓦剌之机,与贾尼别克汗(阿布赛义德,八刺之子)一起,率领部分游牧部落向东迁徙,进入巴尔喀什湖以南、察合台后裔政权亦力把里(东察合台汗国)境内,在楚河、塔拉斯河广阔的土地上建立了哈萨克汗国。

同年,他们正式脱离金帐汗国,向蒙兀儿斯坦与楚河、塔拉斯迁徙,东察合台汗国的也先不花二世与羽奴思把蒙兀儿斯坦的一地方库齐巴什划出,供他们居住。

1465到1466年,大批游牧民族脱离阿布海儿,他本人也在这年战死。于是阿布海儿土地由哈萨克汗国接收。

省略一些不必要且不明确的历史,到了1538年,哈斯木汗之子哈克那札尔成为可汗后,在长达42年中,他平定内乱,恢复与邻国之友好关系,加强哈萨克、吉尔吉斯同盟,可以看做是汗国中兴时期。

后经契戛依、塔吾勒汗,至1598年,艾斯木即汗位。在原历史上,他与布哈拉及撒马尔罕统治者签订和约,规定塔什干城及其周围地区在240年内归哈萨克汗国管辖,并与中亚其他一些国家建立贸易关系,还用武力讨平了塔什干统治者吐尔逊·穆HM德的叛离,使哈萨克汗国重归统一。

不过,这些事是他统治中后期发生的,而此刻的他也和布哈拉汗阿布德·穆明一样,继位不过两三年,虽然已经坐稳汗位,但内部并没有铁板一块。

换句话说,他需要证明自己有能力带领哈萨克汗国前进。而如今哈萨克汗国大概是这样的状态:国家曾经分裂为大玉兹、中玉兹、小玉兹,艾斯木汗实际控制国力最强的中玉兹地区。

根据他在原历史上的作为,他对南方富庶的撒马尔罕、安集延等地有强烈的兴趣,而且在继位之前就曾经追随前任可汗南下占领过这片地区,还曾在撒马尔罕统兵两万镇守国一段时间。

[注:这一时期中亚局势十分混乱,很多地区的状态都是城头变幻大王旗,这里就不细说了。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局势保持了很久,对于布日哈图这种外来者建立统治倒是一个有利条件,因为当地人都习惯了“谁打过来谁就是大汗”的情况。]

新汗继位不久,地位尚不稳固,而邻居家鹬蚌相争,看起来正打得有来有回,那么此时的艾斯木汗当然有强烈的欲望,想要来做这个得利的渔翁。这,就是哈萨克人出兵的缘由。

哈萨克汗国地盘颇为不小,实力也比较强大,在前任大汗塔吾克勒汗时期曾经出兵十万南下进入河中地,占领阿合锡依、安集延、塔什干、撒马尔罕等城,还留给当时的艾斯木两万兵马镇守撒马尔罕。因此,这次艾斯木汗南下率领的军队也不少,足足六万大军,单论兵力几乎和大明西征军差不多。

消息传到布日哈图手中时,察哈尔部颇为震惊,甚至有不少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恐惧心理。这不奇怪,布哈拉汗穆明现在也还有两三万军队正在死守布哈拉城,而察哈尔本部虽然是举族西迁,但能够用于作战的主力在经过安集延、撒马尔罕两战消耗之后,也只有六万人左右。

按照一般设想,假使三方的军队实力相差不大,那现在基本上就是六万打九万,两股敌军还有可能发动内外夹击,如此则察哈尔部的局面显然十分凶险。而且别忘了,察哈尔部现在只有一个刚刚拿下的撒马尔罕在手,所谓“基本盘”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我此前多次让你们熟读中原战史,不知你们究竟有没有听进去。你们难道不觉得,如今我等所面临的情况与李世民进攻洛阳时很像吗?”面对众将的紧张,布日哈图面无表情地问道。

不等任何人作答,布日哈图用坚定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决心的声音道:“我们必须像李世民一样围点打援,先以精兵击败来援的哈萨克人,然后用哈萨克人的失败震慑布哈拉人,让他们主动投降!

记住,现在的关键在于,我军必须在野战战场上击败布哈拉人倚为救命稻草的哈萨克援军,惟其如此,才能在心理上压垮他们!”

将领们恍然大悟,继而点头称是,他们对布日哈图的战术深信不疑。布日哈图不仅是他们的太师,更是他们心中最后的寄托与倚仗。他的智慧和勇气,让他们愿意跟随他,哪怕是赴汤蹈火。若不是他,察哈尔部恐怕已经覆灭至少两次了。

“哈萨克人虽然出兵,但还要一些时间才能抵达,在此期间,围而不攻是我们的第一步。”布日哈图继续说道:“我们要让城内的守军感受到绝望,让他们知道,援军不会来,他们只有投降这一条路。”

将领们纷纷点头,他们开始按照布日哈图的命令行动。士兵们在城外挖掘壕沟,建立坚固的营寨,确保城内的守军无法突围。同时,他们还在夜间制造噪音,扰乱守军的休息。

城内的穆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站在城墙上,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敌军,心中充满了忧虑。

他知道,布日哈图不会轻易放过布哈拉城,但自己也不会放弃,毕竟只要坚持到艾斯木汗的大军抵达,己方就占据了优势,完全可以击败——至少击退城外的察哈尔蒙军。

至于到时候布哈拉汗国是否要被迫向哈萨克称臣……到时候再说吧。无论如何,也总比被察哈尔部击败要好。察哈尔部是放弃了叶尔羌逃过来的,他们自己没有了地盘,对布哈拉只能彻底征服,绝不会允许布哈拉称臣的。

“我们必须坚持下去,只要援军到来,我们就有机会扭转战局。”穆明对身边的将领们说。他的声音虽然坚定,但眼中却难掩担忧,而他麾下的将领们也是如此,甚至所有将领听完都是一言不发。

夜幕降临,布日哈图的军队开始行动。他们在城外制造噪音,扰乱守军的休息。士兵们敲打着盾牌,高声歌唱,甚至还有人故意在城墙下大声交谈。

“你们听,城内的守军一定在害怕。”布日哈图站在营帐外,望着城墙上的火光,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

“太师,我们是否趁夜发动一些攻击,让这种惊扰战术发挥更大作用?”一名将领问道。

布日哈图摇了摇头,道:“不,现在还不是时候。我们只是要让城内的守军感受到绝望,让他们知道,援军不会来。但是,我们的兵力并不富余,一兵一马都不能浪费在当前的布哈拉城下……我在等那个艾斯木。”

与此同时,穆明也在城墙上巡视。他听到了城外的噪音,心中更加焦虑。他知道,这是布日哈图的心理战术,但他也知道,他必须保持冷静。

“士兵们,不要害怕。”穆明高声说道:“哈萨克的艾斯木汗已经点起十万援军,很快就会到来,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然而城内的士兵们仍旧感到不安。他们听到了城外的噪音,看到了敌军的火光,心中充满了恐惧——其实并不是这些东西让他们恐惧,而是安集延、撒马尔罕的先后快速陷落,让他们知道这支从东方而来的蒙军有很多他们未知的手段。

没有人知道城外那位布日哈图太师是否还有更多的阴谋诡计,而人类最为恐怖的往往正是未知。穆明的话虽然鼓舞了他们,但他们的士气依然在逐渐下降。

又过了两日,布日哈图派出的探马终于查探到哈萨克援军的位置。在研究了地形之后,布日哈图决定亲自率领一支精兵北上,迎击援军。他的目标是迅速、彻底地击败援军,从而削弱布哈拉城内的守军心理防线。

“我们必须迅速行动,即不能让援军真正接近布哈拉城,又不能把战场选得太远,因为如果战场太远,一来我们奔袭之后会过于疲惫,不利于决战,二来也会让布哈拉人难以探知战斗胜负……我要他们清楚的获悉哈萨克援军的失败。”布日哈图对将领们冷冷地说道:“一旦援军被击败,城内的守军就将失去希望,然后崩溃。”

将领们点头称是,他们对布日哈图的战术深信不疑。这一次布日哈图拒绝了林丹巴图尔和塔什海的请战,而让他们二人坐镇布哈拉城外率领围城主力,而他自己则少见的率领精兵迅速北上。

艾斯木汗在继位之前并非没有统兵经验,甚至可以说他的少年时期在军事方面一直十分顺利。这既可以说是他的能力展现,却也导致了他产生轻敌思想。

在艾斯木汗看来,自己这支援军的兵力就已经与察哈尔蒙军平分秋色,而敌军千里迢迢西逃至此,又经过了安集延、撒马尔罕两战的消耗,还几乎不作休息地继续进攻布哈拉城,最终顿兵坚城之下。

正常来说,这支敌军的战斗力已经不剩几成了,就好像一栋破房子,只要自己过去轻轻踹上一脚便会彻底垮塌。

不仅如此,艾斯木汗还认为自己采取了极其聪明的战术。他并不是直接去救援布哈拉城,而是从塔什干南下,打算途径撒马尔罕再转向西进。

这样做的好处是,当他接近撒马尔罕时,已经占据撒马尔罕的察哈尔人必然要通知自家正在西边作战的主力,这样必会造成前线惊慌。如此,当自己西进到布哈拉城外时,就只需要面对一支已经处于恐惧中的军队,他们士气低落,毫无战意,自己可以轻松击败,然后挟大胜之威、救援之情,迫使布哈拉人臣服。

真是完美啊。

唯一的问题是,布日哈图早就知道他已经率军南下,甚至连他的位置都打探得清清楚楚。

在撒马尔罕以西、瑟底痕以东,有一处山间峡谷,是布日哈图选定的战场,也是艾斯木汗在撒马尔罕绕城而过、震慑察哈尔守军之后前往布哈拉城的必经之地。

为免被艾斯木汗的探马提前发现,布日哈图还认真计划好了进入峡谷两侧的时间——只提前艾斯木汗经过前的两个时辰抵达,并且在一个时辰之内完成设伏。

一切都和布日哈图预想的一样顺利,只有一支七八人的哈萨克探马骑兵差点在发现他们之后逃走,但由于布日哈图的谨慎,这支探马骑兵被察哈尔部发现、追杀、斩尽杀绝。

傍晚的昏昏夜幕中,急于通过峡谷进入布哈拉城所在的泽拉夫尚河三角洲的艾斯木汗六万大军终于出现在了察哈尔太师本部五千精骑的目光之中。

这五千精骑早已是人衔枚,马摘铃,就等着太师一声令下了。布日哈图端着被他视如珍宝的明制单筒望远镜,紧紧盯着艾斯木汗的大军,在心里计算适合发起进攻的时机。

忽然之间,布日哈图缓缓举起右手,他身边所有人都深吸一口气,死死盯着太师高举的这只手。

只是两三个呼吸的时间,太师的右手猛然向前斩下,一声大喝响起:“时机已至,随我杀敌!”

“杀!——”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山间并不茂密的林子里喊杀声四起,奔腾的战马踢踏而下,带着地动山摇的气势发起了致命一击!

许久不曾亲临一线战阵的“全蒙古太师”布日哈图亮出了他的九斿白纛,亲率本部精兵发动了突然袭击。他们利用地形和夜色,迅速击溃了援军的主力。哈萨克援军措手不及,阵脚大乱,最终被彻底击败。

唯一的遗憾是艾斯木汗本人并未被擒获——据战后审问俘虏得知,哈萨克汗带着不足百人的汗庭亲卫,紧急换了普通战士的衣物夺路而逃。

布日哈图十分遗憾未能复刻李世民的辉煌。不过他也没遗憾太久,毕竟李世民并非在夜间击败窦建德,而他布日哈图自知没有玄甲精骑,确实无法在白天去硬打这一仗——胜利才是关键,察哈尔部没有冒险的本钱。

消息传回布哈拉城,守军的士气果不其然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穆明站在城墙上,望着城外被察哈尔军押送而来的数万垂头丧气的哈萨克俘虏,心中充满了绝望。

“援军失败了。”穆明的声音十分低沉,苦涩地道:“我们必须做好最后的准备,迎接布日哈图的总攻。”跟随在他身边的将领个个面如死灰,也不知道听进去了没有。

布日哈图回到布哈拉城外,本以为布哈拉人会很快投降,却不料穆明居然坚持住了。布日哈图再次感到遗憾——如果自己如李世民俘虏了窦建德一般,将艾斯木汗带到城下,想必穆明就算自己不肯投降,城中的其他人也会抛弃他而自行投降。

不过事已至此,布日哈图也不纠结——你不投降也没用,现在没人能救得了你了。于是布日哈图继续加强围困的力度,他命令士兵们继续制造噪音,扰乱守军的休息,同时加大了对城内的心理战力度。

“做出我军即将发动总攻的模样。”布日哈图对将领们说道:“要让城里那些冥顽不灵之辈认定我们要一举攻破城池,结束这场战斗。”

将领们纷纷点头,他们开始大张旗鼓地准备攻城器械,又大张旗鼓地埋锅造饭,做出饱餐一顿之后就要总攻的样子。

与此同时,穆明也在城墙上巡视。正如布日哈图所期望的,他也觉得布日哈图的总攻即将到来,而他必须做好最后的准备。

“士兵们,援军虽然失败了,但我们不能放弃。”穆明高声说道,“敌军远道而来,坚持不了多久!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然而,现在急需说这些话已经没有作用了,城内的士兵们已经完全失去了作战的勇气。他们互相对视,从同袍眼中看到的分明都是绝望。

是啊,哈萨克汗六万大军都被一战扫空,布哈拉城中这两三万残兵又能翻起什么风浪来呢?再继续下去已经没有了意义,没有了任何意义。

察哈尔大军用过饭,布日哈图却没有发动总攻,反而再次派遣使者进入城内,劝降穆明。他承诺,只要穆明投降,他将保证布哈拉城居民的安全,并给予他们优待。

“布哈拉汗,我们太师说了,你是一个勇敢的战士。”使者对穆明说道:“他尊重你的勇敢,但他也要告诉你,继续抵抗只会让你的子民遭受更多的苦难。投降吧,布日哈图太师一言九鼎,他说会保证你们的安全,你们的安全就完全不必担心。”

穆明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开口:“我相信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而英雄不会违背自己的承诺。”

使者道:“那么……”

穆明深吸一口气,似乎用尽了全力地道:“打开城门吧。”

所有人——无论是布日哈图的使者还是城中将领,全都松了一口气,心中高悬的大石头落了地。

半个时辰之后,布日哈图站在布哈拉城的城墙上,望着这座曾经坚固的城市,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他知道,这场胜利只是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他必须继续前进,为了蒙古的未来……

昔日的布哈拉汗阿布德·穆明,此刻正面色复杂地站在布日哈图身边,一言不发。

“你是一个勇敢的战士,穆明。”布日哈图认真地道:“我会给你一个机会,加入我们,一起建立一个更加强大的汗国。”

穆明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跪下,亲吻布日哈图的脚背:“臣穆明,愿意效忠太师。”

布日哈图长舒了一口气,伸手扶起面前的青年,道:“实不相瞒,东方已无蒙古立足之地,但在此处,乃至更广阔的天地间,蒙古依然能如三百年前一般横扫一切!”

“臣愿追随太师,亲眼见证这一幕。”穆明用尽量平静的语气回答道。

“你会看到的。”布日哈图轻声说道。

他的语气很是奇怪,让人怀疑这话究竟是说给谁听。

——

感谢书友“尚书令o”、“全网最靓陈美林”、“书友20190605084815175”的月票支持,谢谢!

PS:西域剧情基本完结,下一章主视角转回大明国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4624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