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星汉灿烂:盛世风华

作者:殒风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99章战报传回,商量科举制度的实行

书名:星汉灿烂:盛世风华 作者:殒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0

如今,天庆皇朝风雨飘摇,若此刻将他们全部替换或者斩杀,那无异于是置天庆于死地。

想想现在还要用到他们,金玄命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头的杀念。

面色恢复平凡,摆手道:“行了,之前的事,朕不想多说什么,”

“但,尔等需记住。”

“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朕不希望真的将尔等送上断头台,那样就太不体面了。”

此话一出,下方众朝臣暗暗松了口气,尽管知道会是这个结果,但还是忍不住内心的恐惧。

“是,我等谨遵陛下教诲。”

“要真记住才行。”

白了众人一眼,将目光落在凌风身上,“之前说前往匈奴求援,此时便就由你前往,你…待如何?”

“老臣?”

凌风面色一凝,随即躬身应道,“是,老臣必当竭尽所能,也要将救援带到,保天庆无虞。”

“嗯。”

“交给你,朕很放心。”

“既如此,那便启程吧!”

“是,陛下。”

“老臣告退。”

说罢,对金玄命拱拱手,随之慢慢退出大殿朝着皇宫外走去。

至于剩下的朝臣,因为伤口传来的痛觉,也就没了继续下去的想法。

而且,看到他们,金玄命便忍不住想要对其动手的冲动。

“行了,你们也退下去吧。”

“是,我等遵命。”

就这样,一场闹剧就此收场,金玄命因此丢掉一只胳膊。

本来想着接下来能好好休养一下,可谁能想到,前去抄家的兵卒回来告诉他,树绥家已然空无一人。

这让他才想到,难怪树绥那般肆无忌惮,原来早有准备。

越想越气,扭头凝声道:“去,给朕查。”

“朕一定要抓住树绥的家人,否则你们便提头来见。”

兵卒:………

尽管心生怨怼,可奈何人家是君,他们只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兵。

“是,陛下。”

躬身行礼,转身离开寝宫,他们明白,此次若办砸了,恐怕就真的无法存活了。

…………

大汉

皇宫,议政大殿

文帝翻看着刚刚到达的战报,面色越发的吃惊,同时欣喜自内心浮现。

“没想到逍遥王竟然做到了这等地步。”想到战报上的内容,他第一印象是不敢置信的。

然第二形象便是觉得天佑大汉,才让像霍元吉这等将星身处大汉。

只是伴随着大量的土地归入大汉,问题也将随之出现。

而最重要的是官员任命下派的问题,以及天庆旧址事后的安排。

这可不仅仅是他这般想,更是霍元吉在战报之中提及到的。

沉思着,全然忘记了下方众朝臣还在苦苦等待着。

身旁,似乎注意到了这一幕的发生,曹常侍连忙小声提醒道:“陛下?陛下?”

“嗯?”

回过神,眉头微皱的看向曹常侍。

“陛下,大臣们还等着呢?”曹常侍连忙开口解释。

“嗯?”

此话一出,文帝一怔彻底回过神来,扭头看着下方聚焦而来的目光,尴尬一笑,连忙道:“诸位莫怪,既然尔等也都在,那便一同想办法吧。”

随后,便将战报上的内容以及他与霍元吉的担忧说了出来。

嘶……

倒吸凉气的声音响起,众人双目皆惊的看向上位。

不怪他们震惊,实在是太快了。

距离上一次战报才过去多长时间,如今再次收到战报,就说快要将天庆皇朝打下了。

这恐怖的速度,除了霍元吉能办到,他们想不到还有谁。

同时,他们在想,这等灭国之功绩,以如今霍元吉的身份地位,还有何可升的。

又或者说,文帝还有什么奖励能够拿得出手的。

平心而论,倘若他们能够如霍元吉一般,恐怕早就另起炉灶,独立建国了。

毕竟现今的皇朝所给予的已然寥寥无几,甚至到了拿不出手的地步。

他们的想法文帝不甚清楚,就这么静静的等待着他们做出回应。

许久之后…

“陛下。”

廷尉府纪遵踏出来到大殿中央,对上位拱手道:“不知逍遥王是何等想法?”

没错,他不敢直接说出自己的意思,毕竟上一回教训,如今他还记忆犹新。

他可不想重蹈覆辙,若今日之事传到霍元吉耳中,恐怕最后倒霉的只能是他纪遵了。

此话说出了众人的心声,目光在这一刻聚焦在了文帝身上。

似乎是看出了他们的睁大,文帝无奈一笑,“此事逍遥王的确是有想法,只是不知道诸位爱卿同不同意。”

“陛下不妨说一说。”

看着众人,文帝点点头,随即道:“想必诸位也听说了最近冯邑郡发生呢事情了吧。”

“这……”

众人面面相觑,他们的确收到了一些于世家而言不敢的信息。

“难道陛下是想要以那种办法来实行之后官员的任命与委派不成?”

众人内心想着,面色难看下来,这种可能或许真的有可能实现。

毕竟,据他们了解,那个办法是霍元吉提出,并且由他的手下进行并实施的。

见下方沉默,文帝并没有停止,反而继续道:“既然知道,那朕也就不绕弯子了。”

“科举制度是逍遥王提出来的,并且朕觉得此事可行性非常之高。”

“若此事能够推行于大汉,于大汉,于百姓皆是幸事。”

“大汉亦能借此良机蓬勃发展,进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当然了。”

“此事不仅仅是朕与逍遥王统子就行的。”

“科举制度的实行,还要看一下诸位爱卿的意思。”

“诸位但说无妨,有何想法,尽可道来。”

“稍后,朕会将诸位爱卿之谏言收集成册,派人快马加鞭送予逍遥王,令其再行改进。”

众朝臣:………

本来听到前两句话后,他们是想要开口阻拦的。

科举制度是不错,有利于大汉,有利于百姓,可唯独对世家非常不友好。

可后半句话直接让他们想要阻拦的心,瞬间冷却下来。

如今逍遥王在大汉的威慑力,早已超过文帝。

他们怕逍遥王知道他们的意思,待天庆皇朝一事解决后,回来和他们秋后算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57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