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让你卖身当书童,你佩六国相印?

作者:唐十玖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92章:朝堂针锋相对

书名:让你卖身当书童,你佩六国相印? 作者:唐十玖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02

魏锦颜将卷宗拿了出来,“目前只有尚书右仆射杨轩,中书令郭允,门下侍郎马泰,吏部侍郎张开,户部尚书邓辰,刑部尚书王城这六个人,剩下的官吏都被以裴正谋反案连坐了。”

“现如今中书令郭允和吏部侍郎张开是陛下的人,尚书右仆射杨轩和户部尚书邓辰亲近辽东王,至于门下侍郎马泰和刑部尚书王城,估计会继续保持中立。”

说着,她叹息道:“原本形势一片大好,现如今辽东王入京,这些原本便左右摇摆的官吏,又开始观望了。”

秦风倒是一副无所谓的模样,“无妨,至少现如今我们的局势要比之前好很多,至少我们手中有权力了。”

说着,他将户部尚书邓辰的卷宗拿了出来,“既然陛下让我们从政事堂官吏下手,那我们便从户部下手吧,六部之中吏部和户部最为重要,掌握了户部就掌握了钱,掌握了吏部就掌握了官。正好将户部搞到手之后,我的计划也就可以开始实行了。”

与此同时。

李嫣儿从堂外而来,“这么晚了,你们怎么还未走?”

秦风道:“嫣儿,你来的正好,今日有个大活要交给你。”

李嫣儿近上前来,疑惑道:“什么大活?”

秦风将户部尚书邓辰的卷宗给了他,“陛下要解散政事堂,户部尚书邓辰肯定是绊脚石,而且他是亲近辽东王的官吏,所以我们必须要除掉他。”

李嫣儿接过卷宗,“好,我将情报整理好后送往二处,到时候让柳世安给你具体情报。”

秦风应声,“没问题。”

今日秦风在上京城拦住辽东王之事,已经席卷上京城。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李隆与辽东王之间的正面抗争。

上京城将再次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

翌日。

太极殿,早朝。

李隆身着龙袍坐在龙椅之上,不怒自威。

文武百官分站朝廷两侧。

原本朝堂之上的气氛还算和谐。

但今日辽东王入京之后,气氛就诡异了很多。

与此同时。

辽东王身着紫色王服,从殿外而来,走到御阶前,揖礼道:“臣李羽承参见陛下。”

此刻他心中是十分窝火的。

因为他早就已经计划好了。

当裴正和李隆两人拼个你死我活的时候,他再入京勤王,夺取皇位。

但事情的发展大大超乎了他的预料。

如今他也只能亲自前来上京城,跟李隆争一争,将皇位从李隆手中抢回来。

李隆微微点头,“皇叔一路舟车劳顿,来人赐座。”

现如今李隆对辽东王也并不畏惧。

当初他跟外戚派对抗时,再苦再难都已过来了。

如今他可是楚国皇帝,虽然皇权不稳,但根基已有。

所以辽东王自己前来上京城送死,李隆自然是不介意的。

“谢陛下。”

辽东王揖礼,随后坐到了御阶下的木椅上。

李隆扫视文武百官,朗声道:“诸位爱卿,今日可有本要奏?”

中书令郭允站了出来,揖礼道:“启禀陛下,臣有本要奏。”

李隆微微点头,“爱卿请讲。”

郭允直言道:“老臣以为,当今楚国内忧外患,百废待兴,政事堂的存在,大大拖延了政令下放的速度,不适合当前楚国国情,所以老臣恳请陛下暂时废除政事堂,由陛下亲自审批奏折,加快政务处理与颁布的速度。”

此话落地,殿中哗然一片。

“什么?中书令竟然建议废除政事堂?这是什么情况?”

“当初国舅就是用政事堂掣肘陛下的,如今辽东王入京,陛下废除政事堂还用问是什么情况吗?”

“政事堂怎么能轻言废除?难道陛下就没有失误的时候吗?”

“陛下这是打算加强皇权了,政事堂若是一废,那今后天下所有决策都要凭借一道圣旨了。”

“陛下这是看到辽东王入京,真的急了。”

.......

文武百官议论纷纷,各执一词。

辽东王眼眸低垂,面色阴沉。

他知道郭允废除政事堂的建议,是冲着自己来的。

辽东王没想到,李隆如今竟然如此难以对付。

昨日秦风给自己下马威,今日朝堂之上直接废除政事堂。

政事堂内可是有自己两票呢。

李隆这么做,无疑是在削弱他的权力。

“郭爱卿此言甚为有理。”

李隆点点头,应声道:“现如今政事堂的存在,确实拖慢了政令执行的速度,很多政令根本没有必要讨论,到了政事堂完全就是耽误时间,朕同意此事。”

话音刚落。

户部尚书邓辰急忙站了出来,揖礼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政事堂制度乃是老祖宗定下的,怎可轻言立废?而且政事堂的作用,是经过历史考验的,陛下若是废除政事堂,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出现一位权力通天的宰相,这是走老路啊。”

“况且有政事堂辅佐陛下,政务处理起来不是更高效吗?而且权力可以得到协作和制衡,避免权力集中和泛滥。”

郭允看向邓辰,冷哼道:“邓大人,你扪心自问,政事堂这些优点现如今还存在吗?政事堂权力分散,使得决策复杂缓慢,明明是一刻钟就能解决的问题,甚至能拖半个月,这就是你说的高效?”

“一旦政策出现分歧,甚至能导致政务的搁置,难道这些你之前遇见的还少吗?政事堂的权力是分散了,但同时滋生了多少贪腐行为?没有人说政事堂的存在不对,只是目前不适合楚国的政治环境,等楚国政治环境清明了,自然会再成立。”

李隆闻言,点点头,“郭爱卿说的在理。”

话音刚落。

辽东王站了起来,沉声道:“陛下,臣对此事也有些看法。”

李隆问道:“皇叔有什么看法?”

辽东王直言道:“政事堂的成立,是为了防止权力泛滥,减少政令决策的失误,臣认为新朝刚刚成立,还是稳扎稳打比较好。”

李隆面带疑惑,“事情还未开始,皇叔怎么知道会导致权利泛滥,政令失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53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