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作者:黑茶芝士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05章 耗子真去给猫当伴娘了啊?

书名: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作者:黑茶芝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4

嬴傒失笑:“吕相莫非在与我等玩笑乎?”

嬴傒手指囚牢中那些囚徒,嗤嘲发问:“便是这些庶民,也能反我大秦?”

“尔等可敢言反?!”

华夏已传数千载,庶民造反的例子不少,但何曾有过成功者?

一例也没有!

包括这些受刑者在内的所有人都不认为有朝一日能有庶民推翻这偌大朝廷!

所以面对嬴傒的手指和嗤嘲的目光,所有受刑者都恐惧的低下了头,根本不敢和嬴傒对视。

他们犯的都不是死罪,受刑之后还能活着。

但若是触怒了这些贵人可就不一定了。

更重要的是,嬴成蟜可还在后面站着呢!

这些受刑者不止一次看到有死囚被嬴成蟜提走,然后生不如死。

他们可不想试试嬴成蟜的本事。

嬴傒笑而看向吕不韦:“吕相也看到了,这就是庶民!”

“我大秦拥兵数十万,乃天下雄主也,便是面对诸多敌国亦毫无畏惧。”

“反观这些庶民,他们连起事的粮草都筹备不齐。”

“便是我大秦虚弱,他们也根本不能、更不敢反我大秦!”

吕不韦沉声驳斥:“渭阳君莫要小觑天下庶民。”

“须知,宗庙之本在于民也!”

“若民意作乱,天下必乱!”

“或许庶民没有足够的能力彻底颠覆朝廷,但若天下皆反,朝廷需要花费多大代价去平息乱事?”

“且若有故国贵族站出来领导庶民,局势必然更为危险!”

“颠覆大秦,并非毫无可能!”

嬴傒摇了摇头:“须知?为何须知?”

“宗庙之本在于民,此话何出?”

“本君为何从来都未曾听说过!”

吕不韦拱手一礼:“《吕氏春秋·务本》!”

“孟子亦曰:民为贵,社稷次之。”

至于最后的‘君为轻’,吕不韦没有说出口。

因为吕不韦知道嬴政不喜欢听这话。

现在是劝说嬴政接受宽政缓刑的大好时机,吕不韦不希望因为君权的矛盾而节外生枝。

嬴傒了然颔首,声音嗤嘲:“此话原是吕相所言,怪不得本君从未听闻过。”

“吕相的《吕氏春秋》实非寻常人可阅,本君每每翻开一卷便头痛无比。”

“未曾想,《吕氏春秋》中还藏着如此至理名言!”

嬴傒本人并不支持商君法。

嬴傒厌恶商鞅,甚至恨不能把商鞅的坟头给挖了,将商鞅的骨头挖出来泡酒喝。

因为商鞅极大限制了宗室的权利,更限制了分封之制。

从这个角度来讲,嬴傒本该支持吕不韦,因为吕不韦是非常支持分封制的。

事实上嬴傒一开始也确实是支持吕不韦的。

但看了《吕氏春秋》,嬴傒才知道吕不韦只是希望嬴政能把王翦之类的贤才分封为君侯,而非是将嬴傒等宗室成员分封为君侯。

吕不韦甚至有意更进一步限制宗室的权利,非贤者不可封君。

自那以后,嬴傒恨不能也把吕不韦的腿骨拆下来泡酒喝!

平日里嬴傒没有合适的理由,更惧怕吕不韦的报复,所以不敢出手。

而今打着维护当下律法的名义,嬴傒对吕不韦疯狂嘲讽:

“若我大秦果真如吕相所言那般宽政缓刑,宗庙之本确在于民。”

“庶民积蓄渐丰,可以囤积粮食与兵刃甲胄,便是偶有犯律也不会重责。”

“是故庶民越来越不把律法放在眼中,朝廷的威信也会越来越弱。”

“终有一日,庶民将积攒到足够的力量,推翻大秦!”

嬴傒反问:“如此一来,宗庙之本确实在于民了,因为宗庙之上供奉的就是民!”

“这难道就是吕相所愿?”

吕不韦不由得大怒:“此非本相之意也!”

“若朝廷果真厚待黔首,百官各司其职,黔首必定感念君恩,何故作乱!”

嬴傒断声道:“因为人性本恶!”

“若大秦厚待黔首,黔首必不为大秦效死,甚至生出邪念之心,欲壑难填!”

嬴傒面向嬴政拱手一礼:“故而臣谏言,进一步加重刑罚!”

“商君言:刑用于将过!”

“在庶民犯错之前就应该对其用刑,如此方才能去除庶民心中的邪念,令黔首不会做出大恶之事。”

“然我大秦并没有将过之罪的刑罚。”

“为杜绝吕相所言的庶民作乱之事,臣以为我大秦应该重责将过之罪!”

吕不韦怒喝:“荒谬!”

“未犯之罪如何能定下罪名甚至加以惩罚?”

“如此必引得官吏肆无忌惮,随意指认罪犯!”

吕不韦也面向嬴政拱手一礼:“王上,渭阳君所言皆荒谬矣!”

“王上若心存犹疑,可随本相深入民间,去听听黔首们的心声,看看黔首们的生活。”

“只要能吃饱喝足,他们就心满意足。”

“只要能衣食无忧,他们必为王上效死!”

“若王上宽政缓刑必当得大秦万民之恩,大秦上下将皆为大秦所用。”

“便是没有封赏,黔首们也愿意为王上而战!”

吕不韦诚恳,甚至有些哀求的看着嬴政:“听听您耳边的呼声,看看黔首们的困境吧!”

“而今我大秦还有外战,黔首们还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但若有朝一日我大秦果真一统天下了,天下再无大战,黔首们也就彻底失去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彼时天下黔首岂能不反?”

“王上,大秦已至改制之时。”

“若您意在一统天下,更应该尽快改制啊!”

嬴政目光转向那些瑟瑟发抖、寒蝉若惊的受刑者。

看着他们眼中的哀求,嬴政心里也不忍。

但嬴政更知道,他要决定的绝不仅仅是让不让黔首过上好日子这么简单的一件事。

摆在他面前的,是两种不同的治国思想!

商鞅认为国家应该去剥削民众,也即弱民。

若是黔首手里有钱了,那就加重税收,或者提高土地与房屋的价格,甚至是增铸钱币让黔首们手里的钱变得不值钱,用一切办法让绝大部分黔首处于死不了但也活不好的境地。

同时再以军功爵制给黔首以希望,让黔首们觉得只要在战场上努力杀敌就可以过上好日子。

可是在战场上努力杀敌真的就可以过上好日子了吗?

繁复的律法总有一条适合你,爵位总会被用来抵消罪责,然后重新沦为黔首,继续去过死不了但也活不好的日子。

只有这样,国内黔首才能始终保持努力、奋斗、拼搏的精神,才会甘愿接受朝廷和军方提出的一切不合理要求,硬着头皮出卖自己的一切。

毕竟,要是黔首们都吃饱喝足、衣食无忧、精神和肉体双重满足了,谁还乐意拼命啊!

在商鞅的治国理念下,很多秦人至死都觉得自己过不上好日子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

商鞅的思想适合大秦吗?

太适合了!

大秦之所以愈发强盛甚至有望一统天下,商鞅的思想和配套的《秦律》起到了巨大贡献。

商君法已经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优秀。

吕不韦的思想却与商鞅不同。

吕不韦认为人民才是国家的基础,想要国家昌盛就应该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吕不韦的思想适合大秦吗?

似乎也很适合。

因为吕不韦提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大秦黔首之所以愿意努力、奋斗、拼搏,是因为大秦在高速发展,大秦国力日渐充盈,黔首们身边时不时能见到或听到一战改命的例子。

这些希望在安抚着他们心中的愤怒和不满,诱惑着他们奋斗。

但若大秦的发展陷入停滞,黔首们心中的愤怒和不满又该如何安抚?

嬴政不由得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

两种思想似乎都是对的,但哪种思想才是最适合大秦的?

若为一统天下计,大秦究竟应该继续保持严刑峻法还是尝试着接受宽政缓刑?

国之大事,嬴政不敢有半点马虎!

吕不韦、熊启、冯去疾等人也都在安静而忐忑的等待着嬴政的决定。

不远处的那些受刑者更是刻意压住呼吸,生怕因为发出杂音而惹恼了贵人。

就在这一片沉闷而压抑的环境中,沉默许久的嬴成蟜突然开口:

“王上,臣以为吕相说的有些道理。”

熊启等人都对嬴成蟜投去不敢置信的目光。

如果我们没记错的话,你们俩应该是敌人吧?

嬴政的思路都断了,错愕追问:“王弟,你说甚?”

“寡人方才在思虑,未曾听清楚。”

王弟伱怎么开始帮吕不韦说话了?

甚至与寡人说话时称呼都变得这么正式!

耗子真去给猫当伴娘了啊!

嬴成蟜加重声音:“王上,臣以为吕相说的有些道理。”

吕不韦震惊、欣慰又感慨的看着嬴成蟜。

嬴成蟜为他发声完全超出了吕不韦的意料之外。

虽然吕不韦知道嬴成蟜的思想和他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吕不韦真没想到嬴成蟜会摒弃前嫌,与他一同为大秦的未来而出谋划策!

嬴政声音转而肃然:“仔细说说。”

嬴成蟜沉声开口:

“王上,臣以为,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

“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

“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

吕不韦:???

你在说什么?

你跑题了啊喂!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