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

作者:酒酿桂花酪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59章 捷报

书名: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 作者:酒酿桂花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2

“捷报!”

“大捷!”

“石大将军亲率五千骑兵,截虏潜入庆门峡的北蛮先行部队,战俘近千人,北蛮已经宣布退兵了!”

与前几日城中彻查探子时的风声鹤唳不同,今日街头巷尾,都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城中繁华的街道上,不少店铺都主动送上小菜、小礼,庆贺这场鼓舞人心的胜利。

冷清萧条了许久的将军府门口,更是一早就被城中百姓,送满了诸如鸡蛋、瓜果之类的贺礼,就连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公鸡,都有好几对!

府里的管家出来拦了好几次,都没阻拦住百姓们的热情,最后只好将这些心意,妥帖收回府中。

消息传回的时候,卫云岚正在盘点云罗斋近几日的收益。

受北城小姐们的追捧,这几日云罗斋的客人数量,虽远不如刚开店的那几日,赚的银两却反倒更多了一些。毕竟卖出的大多不是五钱银子一件的普通货,而是五两银子,乃至售价更高的精品。

开业半月,从栗河庄运来的两批暖手筒,至今已卖了将近七成。

当初从罗老爷手中买下的残次品丝绸,也几乎消耗一空。

剩下那三成货物,卫云岚没急着清空,除了售卖这些丝绸制品,她让蒋芜又另外在云罗斋中开辟了个柜台,上面摆满了从韩家村进来的竹编玩具。

玩具旁边,还摆上了一排排等比例缩小的竹编衣架。

上面挂了不少款式不同的小衣服。

这些东西不当吃,不当穿,却格外精巧可爱,来买暖手筒的人看到后多数会问上一嘴,得知价格,不少人都会顺手买上几样。

毕竟一个竹编,也就几铜板到几十铜板不等,而那些巴掌大,可爱小巧的衣服,一件也大多不超过十个铜板。

能买得起暖手筒,这点钱财她们自然也能够拿得出来。

“大小姐,捷报!”

“石大将军打了胜仗,北蛮已经退兵了!”

卫云岚将手中的账册一放,惊喜地站起身,“当真?”

听雪使劲点了点头,“当真!”

“驻北军擒获了近千名战俘,听说北蛮那边想要赎回战俘,还要向我们大雍赔偿不少马匹和金银呢!”

卫云岚闻言大喜。

这简直是自重生以来,听到得最大的一件喜事!

也是除了自家命运以外,区别于上一世,最大的一次改变。

她虽不确定上一世,石大将军是何时受的伤,但却能够确定,上一世在天灾频发,北蛮入侵大雍前这几年,大雍从未在与北蛮的战事中尝过甜头。

不然孝明帝也不至于送出第二个女儿,去北蛮和亲。

这场胜仗,无疑是扭转前世惨剧的重大转变。

亦是卫云岚心底,熊熊升腾而起的希望。

或许,这辈子能够改变的,不仅仅是自家的命运。

还有大雍的国运,以及数以万计大雍百姓的命运!

捷报自边关传入境内。

这难得的喜讯,仿佛驱散开受灾情影响,萦绕在各州与京城之上的阴霾。

龙椅上的孝明帝,连说了三个“好”字,激动地双手都在颤抖。

“石大将军真是老当益壮,骁勇有谋!”

要是朝臣都如石大将军一般能干,天下谁人还敢再说,他治理下的大雍,不如父皇?

孝明帝一贯不是个能藏得住心思的。

他那眼神再明显不过。被他注视的朝臣,一个个低下脑袋,看向金銮殿里乌黑发亮的金砖。

若真像石大将军,可不是什么好事。

一辈子将脑袋别在裤腰上,抛头颅洒热血,临了还是孤家寡人,就剩下个年迈老母,还被当作人质似的留在京中,远隔上千里,临死都不知道能不能见上一面。

这样的“能干”之人,他们可不愿意当。

孝明帝自然不知朝臣的腹诽,此时还沉浸在打了胜仗的喜悦中。

大雍朝在北地与西境的战线上,已经多久没打过胜仗了?

在他继位之初,那些曾经被父皇打怕了的敌国,一开始还老老实实,后来便开始不断试探、骚扰大雍边境。

再后来,便是战事不断。要不是他将长宁送去和亲,北蛮怕不是早就打进了关口。

可安抚住了北蛮,西凉又来势汹汹。

自此,边境战事,再无捷报。

世人都说是他不如父皇,不会治国。可如今,北关不还是打了胜仗?

哪里是他不会,分明是下面这些朝臣、将领,欺他手腕不如父皇蛮横,做事不尽心尽力!

“传朕旨意,北关总兵石志衡,赤胆忠心,骁勇善战,特封一品侯爵之位,赐号忠勇!”

知晓石家除了石大将军,就只剩下老太君一人,用不着石大将军请封,孝明帝就下旨又封了石老太君一个“庆国夫人”的封号。

除此以外,另有一大堆如流水般的赏赐,随同两道圣旨,以及一块“忠勇侯府”的牌匾,一起送到京城中的石家。

年逾古稀的石老太君,在丫鬟的搀扶下,接下赏赐,亲眼看宫里派来的金吾差,亲手帮石家换上忠勇侯府的匾额。

回到屋中,展开随同战报,一起被送入京中的家信。

信是她那个不通文墨,只会打仗的儿子亲手写的。字迹歪七扭八,一笔一画却写的极为认真。

内容与往常无异,几乎都是交代近来一切安好,莫要担忧挂念。

可细心的石老太君,还是发现了一丝不同。

他那不信神佛,不敬仙鬼的儿子,竟然在信里提醒说给家中供奉的神堂添些香火……

石老太君看向前来送信的随从,询问道:“你们大将军那,近来可有什么事情发生?”

“大将军此次出兵以前,受了天师府高天师后人的提点,避开了不少凶险。”

随从回答完,看向老太君的目光中,带着几分钦佩,“大将军说,这都是老太君您日日拜神,为他祈福的功劳!”

石老太君愣了片刻,失笑着摇头。

这哪里是她的功劳,无论究竟是高天师显灵,还是高天师的后人算到了什么。这笔功劳,都应属于对方。

“研磨。”

“老身给你们大将军,写封家信。”

比京中更早一些。

崇州铜陵镇,已经收到了北关传来的捷报。

与此同时,还有一则消息传了回来。

“主子,查到了。”

“您怀疑的那两个人,果然有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295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