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修真之长生

作者:涩涩儿 | 分类:同人 | 字数:0

98 一家人

书名:修真之长生 作者:涩涩儿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0

莫小三和莫小四在看了“看门蛇”的凄凄惨惨之后,回到书房,就开始发愤图强了起来。【风云阅读网.】

三个月后,果然双双考中了秀才,有了功名。

两人这才放下心来。

莫长生也松了口气。古代毕竟不是现代,普通人见官都要下跪,以示恭敬和自己的地位低下。莫家原本只是农户,还是谁都能欺负的没有任何地位的农户,现下家里有了两个年纪轻轻、前途光明的秀才,莫长生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再接着,莫长生特意带着重礼去询问了莫小三和莫小四的夫子,知晓两人年纪还小,虽然中了秀才,但科举之路从来都是越来越难,两年之后的举人考,两人并没有太大希望。不过这也是正常的,民间常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莫小三和莫小四两年后才十八岁,这样的年龄,考不上举人实在是太正常了。

莫长生沉吟片刻,继续问道:“那五年之后的考试呢?两人可有希望?”

教导莫家兄弟的夫子不敢对着这位“仙人”欺瞒半句,直言道:“三公子踏实认真,如果这五年之间,一如过去一样的刻苦,五年之后,定能中举;只是,四公子虽懂事明理,但大约因其是幼子,还有些孩童心性,五年之后,怕是……”夫子怕激怒莫长生,又加了一句,“四公子五年之后才刚刚及冠,八年后亦只有区区二十四岁,虽然五年后的考试四公子怕坚持不住,但八年后,十一年后的考试,只要四公子还肯努力去考,就一定能有中举之日。”

莫长生为了两个弟弟,也特特陪读了一段时间,知晓这位夫子说得是实话,郑重谢过之后,便告辞离开了。

的确是他有些心急了。十六岁的秀才公,本来就很优秀了,他不该再逼迫两个弟弟。

莫长生自我检讨了一番,回到家中,将两个弟弟夸奖了一番,看着两个弟弟红着脸激动的模样,难免有了一种长兄为父的责任感。

夸奖完弟弟,莫长生就和父母商量,打算把之前搁置的建善堂、学堂和修路的事情分别交给莫小三和莫小四。

莫老爹有些迟疑:“他们两个才十六岁,人家能听他们的话么?而且,长生不是想让他们继续考科举么?这样不会耽搁他们的学习?”

莫长生看了一眼双眼发光的两个弟弟,含笑道:“这钱是咱们家出的,小三和小四是我的亲弟弟,他们若不听话,就把他们换了,换些听话的人来帮忙就好。至于科举,我听说很多人都是二三十岁,甚至四五十岁才考上进士,然后才当官的。小三和小四虽在读书上有些天赋,可也不是那种过目不忘的天才,我们也不能要求他们一次就考中进士,接着就考上进士,总要给他们时间成长。”

“只是这没有考中的时间里,咱们总不能让两个弟弟就这么白白待在家里,什么吃饭的营生都没有吧?这样讨媳妇儿都不好讨。”莫长生揶揄的看向两个弟弟,“退一步说,若是两个弟弟将来运气不好,只能捐官,那咱们也要有能捐官的本钱和门路、本事不是?所以无论如何,小三和小四,都要在这里有立足的根基和本事才好。”

莫小三和莫小四登时满脸涨红,手都没地放了。

莫老爹和莫老娘对视一眼,这才答应了下来。

莫长生便令莫小三承担了在县里和镇上分别开善堂的任务。

只是这个善堂,莫长生明确说,首先,善堂分男女,建在相邻的两处,但不能是在一起的;其次善堂只收容十六岁以下、六十岁以上的无依无靠或者被丢弃的男女,十六岁以上、身体残疾不严重的男子绝不收容,十六岁以上无家可归的女子,只收容愿意在善堂干活的,不可白养这批人;再次,善堂收容的人里,凡是六岁以上者,都要为善堂略尽绵力;最第四,善堂每隔两日,都会请人去教善堂的人认字,至于能学到多少,要不要学,全看个人想法……

莫长生说的前面三/点,莫家人无不点头认同,可是最后一点,却让莫家人诧异了起来,毕竟,请夫子的花费着实太多了一些。

莫长生却道:“这有何难?从学堂里每次抽/出一个读书已久的学生去教就好了,做善事,于学生的名声也好,必然有人肯去。且,左右善堂的人只要识字知礼就好,其余的,若是的确有读书天赋颇好、且心性善良的,莫家再资助他们在学堂读书,有何不可?”

然后不等莫老爹、莫老娘和两个弟弟说什么,莫长生从储物袋中取出一叠地契等,继续道:“这是三十亩上等良田,百亩中等良田,百亩旱田的地契,还有几家绣坊、布坊、书坊、家具坊等的地契,我想过了,修路是一时之事,那些富户送来的银票足够了,可善堂和学堂却是长远之事,莫家不养纨绔,我方才说的这些地契,都用来供养善堂和学堂,而善堂里想要学刺绣、染布还有印书、木匠活等等的人,也必须先和莫家的绣坊、布坊等先签订五年契约,必须在莫家工作五年,才能离开莫家。以此让善堂和莫家这些产业互相依附和延续。”

莫老爹和莫老娘这才知道,自家儿子要做的是多么大的事情!

莫小三和莫小四亦激动了起来,他们读书明理,比父母更明白莫长生这样的举措,究竟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莫小三比弟弟更沉稳一些,便道:“二哥的想法很好,可是……二哥在这里,我们就会一切顺利,待二哥走了,我和小四只空有秀才功名,只怕守不住二哥留下的这些。”

莫长生看向莫小三的目光更和蔼了,只是他暂时没有解释的想法,只道:“你先把善堂在县里和镇上一起开起来再说,其他的事情,我会处理。”

莫小三立刻就听懂了,点头应是,同时想着要怎么样把善堂的事情做的更好。

而建学堂的事情,莫长生就交给了莫小四。

“学堂虽然是建在村子里的,但我想建的学堂,亦不是寻常学堂,而是男子学堂和女子学堂分开;男子学堂再分两类,一类是想要科举的学堂,一类则只是为了识字,后面这种学堂,小到六岁孩童,大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可以去。”

莫小四双眼发光,激动得险些要跳起来了。

莫长生却打击他道:“你先别高兴,男子学堂还好说,可女子学堂并不好建,且,说不得女子学堂的前期很可能只招得到三四个人,女子学堂的夫子亦不好找,这些,你都要好好想想该怎么办。”

莫小四这才渐渐冷静了一些。

“至于修路的事情……”莫长生看向莫老爹,“爹你带着管家莫忠一起负责这件事,可好?”

莫老爹身子骨,早就在之前吃了莫长忧送来的丹药之后,就已经好得不能再好了,之前会显老,是因着担心两个在修真界的儿子,现在莫长生回来了,也带来了另一个不孝子的消息,莫老爹这几天身子骨更显得好了。

因此莫长生才想把修路的事情交给莫老爹。

莫老爹才六十出头,莫长生不愿意莫老爹在家养老养得越来越老。

莫老爹果然高兴的答应了下来。

莫老娘在听到莫长生先要分出女子善堂,后又要在村子里建女子学堂的事情之后,就意识到自家儿子要做的事情,似乎尤其不简单,她看向莫长生的目光,也越发柔和了下来。

甚至在讨论善堂和学堂名字的时候,莫老娘直接说要以莫长生的名字命名。

莫小三道:“长生堂,长生书院么?都很好,不如就这样定下来?”

莫小四和莫老爹立刻点头。

莫长生原本就是打算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的,虽然他这样做的缘故和莫家人提议的缘故不同,可到底是殊途同归,他也笑了出来。

只是他只答应善堂以他的名字命名。

“学堂的话……除了分散在各个村子里的学堂,之前不是还有人给咱们送了一座山么?就在那里挂上无忧书院的牌子,各个学堂也要挂无忧书院的牌子。”

莫小四一怔:“那山上的无忧书院也要开始建了?”他觉得他大概分不出那么多时间。

莫长生微微一笑,看了若有所思的父母一眼,就道:“不。待大哥回来了,让他把无忧书院建起来。”

莫小三和莫小四这才明白,这无忧书院,正是合了长兄莫长忧的名字。

莫长忧,莫要长忧,可不正是无忧么?

莫老爹板了脸道:“这该是谁的功劳就是谁的功劳,他人都没回来,你不必替他帮这帮那,谁晓得他知道后会不会感激你?”

莫老娘亦板了脸,不吭声。

莫长生这才道:“爹、娘,如果我只打算在咱们这个小县城里办善堂和学堂,自然只会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可是,我想的,却是将这样的善堂和学堂在咱们的国家里,甚至是整个凡人界里,越办越多,积德行善。如此一来,我却不得不借兄长的光了。”

莫老娘和莫老爹看向莫长生。

莫长生道:“兄长虽然还是练气修为,却有着非同一般的阵法天赋,已经拜了一位元婴道君为师,那位元婴道君在百年之内很可能就会进阶化神。且那位元婴道君亦是金丹圆满期的修为,进阶元婴指日可待。单单以我的修为和莫家的势力,办的这些善堂和学堂,很可能就会遭遇到种种困难。可是,如果有了兄长的帮忙,单单看在兄长是五灵大陆四大宗门之首的逍遥宗,元婴道君关门弟子的面子上,善堂和学堂,也会越办越顺利。”

见父母还是有些不高兴,莫长生继续道:“这是好事,想来我就是不说与兄长听,兄长亦会完全支持我,不会介意这名字是不是都用了我的名。可是,兄长疼爱我,我亦敬重兄长。这样的好事,我愿意请兄长帮忙,亦愿意让兄长沾了其中的好处。”

莫老爹和莫老娘这才叹了口气,摆摆手,随便莫长生怎么办了。

莫小三和莫小四对莫长生这个二哥知道的很多,爹娘经常会对他们说起这个二哥的好;可是对莫长忧那位长兄,爹娘却是讳莫如深,直到莫长生回来,偶尔跟他们说起莫长忧来,他们才知道,那位长兄其实也很想念家人,甚至还特意为他们两个从未见过的弟弟准备了不少礼物。

因此莫长生一个眼神看过去,莫小三和莫小四就围着莫老爹和莫老娘开始替莫长忧说好话。

说到最后,莫老爹和莫老娘也板不起来脸了,指着两个小的,笑骂道:“你们连你们大哥的面都没见过,哪里知道他的那么多好?”

莫长生松了口气,好吧,总算是让爹娘承认莫长忧还是他们的大哥了,这也算好事了。

因着莫长生到底是从修真界而来的,两个弟弟又双双考了秀才,接着还办了和别家完全不同的善堂和学堂,不到两个月,朝廷就派了闲散的九王爷特特赶来了莫家所在的清水县,请见莫长生。

莫长生和这位九王爷见了一面,九王爷很快就明白了这位“仙人”要做的事情,于/国/于/民都是好事,他本人在朝堂上受兄长忌惮,做不成什么大事,可是莫长生要做的这件事情,与权力无关,做得好了,却能千古留名,九王爷回去想了一个晚上,回来就在莫小三和莫小四身上打量了几圈,对莫长生道,想要与莫家联姻,还直接点名了要莫小三。

莫长生嘴角一抽,却也明白长生堂和无忧书院的名字都定下来了,主事的将来也必然要是莫家人,这位九王爷愿意帮忙,却不肯平白无故的帮忙,故此才提出联姻。

莫长生转头看了莫小三一眼,见莫小三面上涨红,却微不可见的冲他点了下头,就立刻明白,自己这个弟弟对此事并无太大反对。

莫长生微微一顿,就想明白这里的婚姻大多都是盲婚哑嫁,莫小三无论是娶谁,在婚前也最多只能瞧上那女子一眼,再多的,那是绝对不可能了。

如此一来,对莫小三来说,娶谁不是娶?能娶个郡主,对莫家来说,对兄长要做的事情来说,甚至对他自己来说,谁说就不是件好事呢?

不过知道归知道,莫长生终究心疼弟弟,不免道:“我这弟弟性子敦厚温和,只怕配不上小郡主。”

九王爷一眼就听出莫长生的言外之意了,忙道:“小王许嫁的是先王妃留下的嫡女,现下正养在王府老太妃膝下,虽然只有十二岁幼龄,却大方温柔,绝不骄纵。”

并非九王爷有意自贬,而是莫长生所在的门派,还有他的兄长莫长忧的师尊,让九王爷不得不放低了架子,在莫长生有心拒绝的情形下,仍旧解释清楚,他要嫁的郡主,并非蛮横之女,而是他也不知道该嫁给谁的先王妃唯一遗留下的女孩儿。

莫长生心中一转,就明白九王爷的意思了。先王妃留下的嫡女,想来也不会骄横到哪里去,又看了莫小三一眼,就把这件事答应了下来,只是婚事先定下来,真正成亲,却也等小郡主及笄之后。

莫家要做的事情有了皇室的支持,又有了莫长生带来的、以及那些富户为求安心而送来的银两的支持,莫小三和莫小四很快就在半年的时间里,建了四处善堂和七处学堂。

莫长生知道凡事都是开头难,两个弟弟开头做好了,将来才能做得更多,因此直接要求两个弟弟在其中一个中举之前,不得再多建善堂和学堂了,只求这接下来的几年里,两人既能把书读好,考出个功名在凡人界立足,又能将这几处善堂和学堂切切实实的打理好,磨练出本事来,两个弟弟再往下走,不管是做官还是做其他,都不会莽撞胡来,这样他才能安心。

莫小三和莫小四也知晓兄长的好意,更知晓他们年纪尚轻,而兄长要他们做的事情,既是能让他们千古留名的好事,又或许能帮上他们的两个兄长,便都答应了下来。

只是莫家人太少,想要将长生堂和无忧书院发展起来,没有一个莫家人的全力支持是不可能的。莫长生没料到的是,五年之后,莫小三中举后/进京赴考,直接被皇帝点了探花,又娶了九王爷的小郡主,成了郡马爷之后,就拒绝了皇帝的封官,直接带着小郡主开始将长生堂和无忧书院建在他走到的地方,令无数百姓受益。

而原本看着跳脱一些的莫小四,却是一心磨练了性子,十年后考中状元,三十年后步入内阁,全力支持其三哥的所做之事。

莫长生终究算不到将来之事,故此只将扩建长生堂和书院的事情,在两个弟弟心中埋下了种子,让两个弟弟将来有心有力便去做,无心无力便只维持现下的几个长生堂和书院就好。

他毕竟是修士,不能直接参与凡人之事,虽然希冀长生堂和无忧书院能遍布全国甚至整个凡人界,以此获取功德,令天道对他无可奈何,却也不能强求和算计两个亲弟弟,莫长生沉思良久,终究是叹了口气,放弃了请两个弟弟牺牲自己的人生来帮助他的想法,转而含笑,与父母和弟弟们商议剩下的几个月,他们要如何一齐度过。

他在凡人界只能待一年,一年之后,出入修真界的铭牌就会变成强制他离开的传送玉符,将他强行丢出凡人界。

而这一年的时间,如今已经过了大半。

莫家人都是知道这件事的。莫老娘擦了擦脸,便道:“既然这样,那咱们一家人就一起出去走走罢。前些日子不是有人送了一座温泉庄子,还说那里种的花开得极好?我们就去那里好了。”

众人自然全都称好答应。

莫长生忽然漫不经心地道:“叫上慕生一起。”

莫小四奇道:“慕生是谁?可是二哥的好友?不如下次再唤他,这次……毕竟是咱们一家人一道出去。”

莫长生微微一笑:“他都为咱们家守了大半年的门了,如何不是咱们的家人?”

莫小四灵机一动:“二哥说的,可是那条蛇?”

莫长生点了点头。

莫老爹和莫老娘立刻表示要把那条看门蛇一齐带走。那条蛇都给他们看了大半年的门了,二老虽然一开始有些忌惮它,可日子久了,看那条蛇傻乎乎的不吃不喝的给他们守门,他们每次经过的时候还都讨好的看着他们,莫老爹和莫老娘亦把这条格外“忠诚”的看门蛇当成一家人了。

莫小三和莫小四亦连连点头。

然后莫家人就看到那条看门蛇消失了。

紧紧跟在莫长生身边的看门蛇,换成了一个笑得格外傻气的青年。

莫家人:“……”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909s